「養蝸牛」的生命教育是誤打誤撞的意外收穫

2021-01-09 網易新聞

長假期間,杭州三年級學生的家長都忙著滿世界尋找蝸牛。因為,在三年級科學課上冊的第二單元有一個內容,叫做觀察蝸牛。不過杭州保俶塔實驗學校申花校區的科學老師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四年級孫悠翔送來了20多隻蝸牛。孫悠翔養蝸牛一年多養到四代同堂,一隻都沒有死掉。看到他的付出,鄭老師表示:「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愛就是付出、有責任感、使命感。」(10月8日《錢江晚報》)
   養蝸牛養到四代同堂,被科學老師點讚「最好的生命教育」,甚至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烈圍觀,小學生孫悠翔這波「觀察蝸牛」的學科作業,著實可說是超額完成、不同凡響。其實,在小學課程中,類似「養蝸牛」之類的實踐內容並不少見。但此前曝出的,多是「小學要求學生養蠶,數萬家長抓狂滿城找桑葉」一類的滑稽鬧劇,而今這般情節暖心、結局完滿的故事,當真可謂少之又少。的確,應該承認,對於一位小學生來說,能夠養蝸牛如此長時間並且「一隻都沒有死掉」,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背後支撐這一切的,必然是極強的愛心、耐心和無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就此意義而言,「養蝸牛」的過程,儼然變成了一個修煉心性的過程,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情感教育與責任啟蒙。
   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養蝸牛」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生命教育的功能,但這卻不是科學課設計相關內容的本意。科學課之所以布置「觀察蝸牛」的任務,實則為的是鼓勵孩子們親近自然、考察自然。

   科學老師從「觀察蝸牛」的作業中總結出了生命教育以及愛與責任的諸般奧義,這份誤打誤撞的意外收穫,終究還是伴隨著某種難以名狀的誤會與遺憾。試問,被帶偏了節奏的「科學課」,與科學還有多少關係呢?  

(原標題:「養蝸牛」的生命教育是誤打誤撞的意外收穫)

本文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思想周刊·前沿:養出「四代蝸牛」算不算生命教育成功
    科學課鄭老師表示:「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愛就是付出、有責任感、使命感。」甲方在飼養中能培養 對生命的敬畏國內諸多媒體都刊登了小學生養蝸牛的新聞,一天不到,該文章在《中國新聞網》就有高達37萬的閱讀量。愛好動物是小朋友的天性,我們生活周邊養小動物的孩子也大有人在,為啥偏偏養蝸牛的孫同學養出了名堂?很多孩子飼養都是一陣風。
  • 小學生養蝸牛一年養到四代同堂 送蝸牛就像嫁「女兒」
    ­  科學老師點讚­  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有了這群蝸牛,孫悠翔的生活變得非常有趣,他寫了一些蝸牛觀察筆記,學校裡的周記,蝸牛經常成為他的主角。­  天氣冷的時候,他會把蝸牛的盒子放在熱帶魚的魚缸上,因為比較暖和;天氣熱起來了,他會把盒子放在陽臺的窗臺上,給它們透氣。­  他還每天給蝸牛準備好多好吃的,「它們喜歡吃甜味的水果,比如西瓜、桂圓、香蕉等,還有小白菜,一般這些蝸牛一天可以吃掉兩個桂圓、三片白菜葉。」­  孫悠翔說:「蝸牛隻有吃得飽飽的,才能生小蝸牛。」
  • 意外收穫下的生命感悟!——新冠治癒患者回憶實錄
    如今,新冠疫情已不像昔日般駭人聽聞,隨著死亡人數的減少,治癒病例的遞增,它帶來更多的是對於健康和生命的思考。近日,新冠治癒患者王先生對話鳳凰網山東,分享了治癒之路的意外收穫及對生命的切身感悟。治癒之路的意外收穫王先生是濟南市為數不多病情尤為嚴重的新冠患者。入院ICU治療期間,除了常規治療外,在主治醫生的介紹下接受了幹細胞治療,據王先生採訪時說,自身對於幹細胞治療並不熟悉,但接受治療之後,明顯感覺身體不再虛弱氣喘,恢復加快,肺部病變陰影減小,隱痛也逐漸消失。
  • 小學生將蝸牛養到四代同堂 送蝸牛像「嫁女兒」
    蝸牛要養好,孫悠翔的秘訣是:勤清理糞便,至少兩周換一次沙土,盒子裡可以放點乾淨的水,蝸牛愛吃小白菜和甜水果。」養蝸牛一年多竟然養出了四代同堂孫悠翔是四(9)班的學生,去年接到鄭老師布置的作業——觀察蝸牛,他觀察的蝸牛是鄭老師送的。觀察了一段時間後,他是真的喜歡上了蝸牛。
  • 一小學生將蝸牛養到四代同堂 送蝸牛就像嫁「女兒」
    養蝸牛一年多  竟然養出了四代同堂  孫悠翔是四(9)班的學生,去年接到鄭老師布置的作業——觀察蝸牛,他觀察的蝸牛是鄭老師送的。觀察了一段時間後,他是真的喜歡上了蝸牛。  「媽媽幫我網上買了3隻白玉蝸牛,我一養就是一年多,盒子裡現在大大小小六七十隻蝸牛,一隻都沒有死掉。
  • 【木色都音樂教育嘟嘟電影吧】——《極速蝸牛》
    嘿···各位親愛的家長小朋友們,為讓孩子們過一個快樂的周末,木色都音樂教育特推出嘟嘟電影吧影片大放送活動,2016年5月27日起每周五晚
  • 蝸牛養到四代同堂這才是科學課最有意義的地方
    蝸牛要養好,孫悠翔的秘訣是:勤清理糞便,至少兩周換一次沙土,盒子裡可以放點乾淨的水,蝸牛愛吃小白菜和甜水果。」養蝸牛一年多竟然養出了四代同堂孫悠翔是四(9)班的學生,去年接到鄭老師布置的作業——觀察蝸牛,他觀察的蝸牛是鄭老師送的。觀察了一段時間後,他是真的喜歡上了蝸牛。
  • 養寵物是給孩子生命教育的最佳方式
    事實證明:「養寵物」是培養孩子生命意識的最佳方式。   養寵物除了又髒又麻煩,還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那麼,該不該讓孩子養寵物呢?假如寵物死了,要不要告訴孩子?讀了下面的故事以及專家的意見,相信你會有自己的決定。   兔子走了,我們給它舉行個葬禮吧   林女士之前也是堅決反對養寵物的,但經不住女兒的要求,在春節的時候買了只兔子。
  •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整個人舒服多了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看完,我流淚了。我把孩子當兔子攆,可上帝的本意,就是讓我把孩子當蝸牛養啊!
  • 養寵物,生命教育的一課
    受訪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李新影國家執業獸醫師、北京博望動物醫院院長 董 微本報記者 嚴立新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研究人員根據6260名8歲以下兒童養寵物和失去寵物的經歷,分析了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 養孩子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應該怎麼做?請溫柔以待!
    文:兒童心理課堂,寶多媽臺灣作家張文亮的作品集《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出版近十年,《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這首散文詩幾乎成了每個父母養孩子的金句。當你著急的時候,當你想發火的時候,當你恨鐵不成鋼的時候,你得讀讀這首詩,然後告訴自己:養孩子要像牽著蝸牛去散步,簡言之,慢慢來,不能急。
  • 如何養蝸牛
    如何養蝸牛你是不是天生就對蝸牛愛不釋手呢?還是只是想要一種比較好養的寵物呢?你是不是想養一堆蝸牛而又不想去野外抓呢?很好!
  • 冥王星上拍到巨型「蝸牛」,引發科學界熱議,外星生命真的存在?
    在外人看來,這件事確實頗為意外。但對於天文學愛好者而言,一切似乎早已成定局。並且,根據天文學家推測,其地面或許還覆蓋這一層厚厚的固態甲烷,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顯然是不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的。 那麼,照片裡拍回來的巨型「蝸牛」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是外星人高端科技下存活的生命嗎?並且,探測器傳回來的照片相當清晰,除了是俯拍視角無法看清其細節外,這個巨型生物儼然和「蝸牛」無異。難道一直尚無定論的外星人在冥王星上真的存在?
  • 養蝸牛有什麼益處?對家居生活有什麼影響?
    雨天過後帶寶寶散步,發現路邊好多小蝸牛,寶寶第一次見,喜歡的不得了,作為在農村長大的80後,蝸牛並不陌生,為了讓寶寶近距離觀察蝸牛,了解蝸牛,我做了一個讓她們興奮的決定,我們要把蝸牛養起來。蝸牛可能是我們所見過最好養的小動物了,要求也不高,每天或者偶爾餵點菜葉水果就行,最好傍晚投食,小蝸喜歡晚上取食,也要準備水給它,也是看了別人養的方法才知道蝸牛是要喝水的。
  • 男子撿到一隻鹿,養了3年長不大!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意外收穫!
    男子撿到一隻鹿,養了3年長不大!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意外收穫!有時候在野外會遇到一些需要救助的小動物,很多好心的人都會伸出援手來幫助它們,曾經一名男子就在野外撿到一隻鹿,養了3年長不大!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意外收穫!
  • 蝸牛英語李石:把最好的英文系統教育帶給中國家庭
    網易教育:各位網友大家好,關注網易教育,關注網易教育「金翼獎」,現在做客訪談間的是蝸牛英語的CEO李石先生,李總您好,跟網易的網友們打個招呼。網易教育:首先恭喜蝸牛英語獲得2020年度家長信賴兒童教育品牌獎項,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蝸牛英語。李石:蝸牛英語是一家針對0-8歲兒童家庭的英文閱讀教育機構,因為對於很多中國家庭場景而言,英語繪本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元素,但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很好的把英語繪本發揮到它應該發揮的啟蒙價值。
  • 「如此變態的生命教育」,真的在日本普遍實行嗎?——日本生命教育的真相
    該課程是日本島根縣出雲農林高中開設的,內容是讓學生親自孵小雞,養大,再殺死吃掉。 面對自己養大的雞變成餐盤裡的肉,學生們沉重的表情、邊吃邊留下難過淚水的畫面很有衝擊力,再加上煽情的文字,這篇文章引發了大量網民的熱議: 「也就是日本這種民族能做出來這種事情,忽略感情,只是灌輸弱肉強食的道理。」 「日本就是變態。這不是教育孩子尊重生命,這是培養孩子當魔鬼。
  • 小池養龜:正拍亞洲巨龜怎麼產蛋,意外收穫另一窩7枚蛋
    小池養龜:正拍亞洲巨龜怎麼產蛋,意外收穫另一窩7枚蛋 2020-11-15 13:
  • 全體都有,FT大片 | 養蝸牛日記,附史上最全面細緻的養蝸牛英文攻略完整版(下)
    養蠶怕蟲子,怕飛蛾,養鴿子養烏龜怕耐心不夠,孵小雞小鴨,又不想被吵到,養貓養狗怕掉毛……難道我們就沒救了嗎?現在有一種夠大,安靜,也好養的寵物來了……今天的這個FT,超級超級有料,又全,又細,視頻展示清晰,知識點豐富實用,跟著一起來操作,會有大驚喜哦!下面用一張思維導圖來表示對我們對蝸牛的探究。今天蝸牛們太淘氣了,然後都要爬出盒子了。
  • 孩子的成長就是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
    作者:寶寶知道 恬恬寶媽咪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這篇文章,讓看過的父母都止不住淚流……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