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避科研、出版和管理間的「穀倉效應」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目前,科研、出版、評價與管理體系間究竟存在些什麼問題?如何分析解決這些問題,使得中國科研在國際科學共同體中產生強大的影響力?不妨站在科研出版的視角大膽地對這些體系之間的「穀倉效應」做一些分析。

什麼是「穀倉效應」

「穀倉效應」,也可以稱為「筒倉效應」,是由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吉蓮·邰蒂2015年出版的一本書的名字翻譯而來的。原書出版後,馬上觸動了企業界,或者說各個行業的管理人員的神經。作者將社會上一些各自為政、缺乏協調的企業或組織形象地稱作「穀倉」,各個組織或企業間缺乏相互協同的現象,稱之為「穀倉效應」。

簡而言之,所謂「穀倉」,描述的是一種「社會各體系間是獨立的,並且是孤島式的」現象。如果放在科學界來考察,科學研究領域、科技出版業和科研管理體系,就是典型的3個「穀倉」。

我們可以把「從事科研(過程)」「分享科研(出版)」「管理科研(水平)」看作3個大「穀倉」,一般情況下,它們是各自相對獨立的垂直管理系統,儘管都圍繞著科研展開,但實質上不會有直接的介入和滲透關係產生,彼此之間不太會直接發生「破倉」效應。

第一個科研的「穀倉」由兩部分組成,或者說科研的路分兩步走:第一步為有能力從事科研工作的新人,經過評審入門後,接受職業素質培訓(包括科研誠信守則、數據處理之規範、撰寫科研報告與文章的能力等);繼而組建團隊,申請基金,上升到第二步做科研。最終做出創新或有用的成果時(即使是多次試驗失敗的結果),科研人員會根據專業特點和成果水準,選擇有影響力、發布時間快的期刊投稿並出版,最後會集結出書,為這一階段的研究工作留下科研文檔。這個過程始終貫穿著「有誠信、有價值、可重複、快發布」的宗旨。

第二個學術出版的「穀倉」緊緊圍繞著21世紀科技資源的訪問,基於「技術為上,面向用戶,深度出版」這個原則展開。出版人不僅要從理念上支持「開放科學,早期共享,透明科研」,還要在技術上實現持久數字標識(doi),開放作者科研身份(ORCID),建設智能化的訪問平臺,讓查找、下載、引用、評審、檢測計量可視化。說實話,以上一系列新趨勢都是建立在以技術為前提,為科研做「嫁衣」的基礎上。因此說21世紀的出版人壓力有山大,除了要為第一個「穀倉」的成果發布打造服務平臺,還要與一系列的國際信息技術接軌,做到不落伍,跟上智能時代的出版步伐。最終落腳點是讓發布的內容有誠信,讓所有的產出能找到,讓科研評估計量有根據。

第三個科研管理的「穀倉」展示了當前「改革」呼聲最高的中國科研管理體系的相關內容。隨著中國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開放的科學、創新的人才、誠信的績效、有公信力的評估、新的獎勵機制、新的計量指標,在科學、技術與醫學(STM)不同學科間的差異與比較,無一不挑戰並考驗著中國科研管理體制的公平和公正、考驗相關管理人員的智慧和水平。管理的確是一門大學問,民間也有一句實話,「好的管理機制,做壞事代價大;壞的管理體制,好人都有可能做壞事」。總之,大家的共識是,好的科研管理體系能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事倍功半。對工作在一線的中國科研人員的勤奮、智慧、成果與價值是需要真實的影響力來評估、計量、獎勵、記載與建檔的,這也是管理體系面對開放科學的一個新挑戰。

如何穿越「穀倉」

從表面上看,3個「穀倉」之間沒有直接交集,但是我們從三倉之間為科研所擔負的任務及發展戰略上看,有著大面積的重合性。譬如,「開放科學、早期共享、透明科研過程」是三倉當前共同的出發點,也是「科研、出版與管理面臨的新趨勢與新要求」。

在此就以出版,這個擔負著「分享科研」的「穀倉」為例,討論「穀倉」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係,探討穿越「穀倉」的必要性,讓服務科研,提高中國科研成果的國際影響力更為實際,更接地氣。

第一,科研人員對「破倉」充滿期待。這裡引用一位從事計算材料科學的Jayaraman教授的一段話,她在今年召開的「美國科學技術醫學(STM)年會」上,從科學家的視角談到分享科研對期刊出版的一些需求。

她談道:「為了提高可重複性,所有期刊應該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數據,並且對這些公開的數據,應該做到:將強制正確引用原始數據;將允許發布『負面』結果;將啟用搜索特定主題的原始數據;將啟用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

同時,她又強調,現在正是要考慮開放審稿流程或在線開放評審與離線盲審的混合式模式的時候了。因為此舉有利於消除:針對特定類別文章的偏見;社會和認知的偏差;不可靠的評估者的評審;無法檢測的錯誤和欺詐;缺乏透明度或不道德的做法。

由此來看,「科研穀倉」對「出版穀倉」的期望值與新的出版技術趨勢高度契合,同時也提示「管理穀倉」在計量評估科研成果時,要注重出版平臺上的「原始成果」的檢測與引用。

第二,出版者對「破倉」積極響應。首先,出版者要了解科學家的願望,放眼看清國際出版的技術趨勢,才會有更為實效的「破倉計劃」。今天的科學家更願意選擇開放獲取(OA)的出版模式分享知識與成果,尤其是受到政府基金資助的項目,從發達國家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科研管理政策要求來說,也必須如此。如Elsevier主管科研的副總Gabriel博士談到,該公司旗下2016年統計出版了42萬篇文章,其中超過2.5萬篇選擇了開放獲取。為此Elsevier眼下也是積極地從出版模式到技術革新,以及與科學家的共融共贏的戰略與影響,來考慮「破倉效應」。

以筆者所在的浙江大學與浙江大學出版社為例,僅從期刊服務學科的視角,2016年實施了「浙江大學高水平專業學術期刊創刊」計劃。在已有6本SCIE綜合專業刊的基礎上,浙江大學出版社連續3年積極申報科技部聯合六部委的提升中國(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計劃(PIIJ)中D類新刊項目,在年中率只有20%的概率下,6刊新刊中標。2017年以來3本學科新刊已經面世,後續會有更多的專業新刊見世。浙大這項計劃的實施本身就是一種直接「穿越穀倉」的體驗。因為3年來出版社的編輯相繼進入第一「穀倉」,跟蹤科研團隊,摸清學科脈絡,為科研團隊辦刊做諮詢和服務,幾個新刊得以快速上線。

第三,管理者對「破倉」作用重大。位於第三的「管理穀倉」,其作用不可小覷,神似「大管家」的身份。其工作任務需要管理人員必須穿越和熟悉前面兩個「穀倉」的內涵與外延,如它對第一「穀倉」的穿越覆蓋面從「人」到「果」無不涉及。從科研團隊的基礎——研究生培養做起、到科研項目的申請與完成、以及成果的產出與發布、繼而是對影響力的績效評估,其後半部的工作也是要「藉助」或「穿越」第二「穀倉」的出版在線資源方能完成。因此該「穀倉」的管理人員既要出身於「科研」,又要懂得「分析利用」出版資源,還要「制定」良好的各類科研管理政策,選擇「誠信公正」的同行評議專家,因為最後的落腳點是,評估與獎勵的項目真的有影響力,公信度高。

「破倉」的幾個要點

從出版視角看,「破倉」有幾個看點:

一是科研、出版、管理三者共同協力打破籬笆,弱化科研「立項、研究、成果到驗收」的界線。

二是數字時代的出版者要轉化概念,即從「立項介紹、研究跟蹤、章節出版到成果匯集, 實現全程介入,實時在線發布,促進交流與監督」。簡言之,變成果發表為全程在線報導。

三是出版者既要「前伸」服務,為科研新人入職提供「資源、培訓、建檔」,也要做成果發布後其影響力的「後延」追蹤。周而復始,可持續發展。

總之,三個系統只有徹底「破倉」,方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為科研服務的願景。(魯東明 張月紅)

相關焦點

  • 小米集團旗下穀倉學院、穀倉食品孵化器客商來我縣考察
    11月10日-11日,應商促局邀請,小米集團旗下穀倉學院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郭劍飛、全案諮詢老師孫彥寧、穀倉食品孵化器合伙人趙金坤來我縣考察。楊洪偉副縣長與客商進行了座談交流,洪偉縣長詳細介紹了我縣基本情況、產業發展、園區布局和投資優勢。投資方介紹了穀倉學院基本情況和發展情況,該學院是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由小米、順為基金、管理團隊共同投資成立。
  • 《設計企業管理標準體系》正式出版
    源自1997年,伴隨香港回歸與城市發展的腳步,20年不斷砥礪前行的香港方黃建築師事務所,出版了《香港方黃建築師事務所企業管理標準體系》,此書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濃縮了其設計與管理之道。《設計有約7- 8》、《裝置藝術項目管理體系與應用》之後,方黃的又一沉潛力作,涵括設計企業管理體系、設計標準和工程標準及諸多可為設計公司直接使用的規範文件,旨在與所有追求規範化、精細化管理的設計企業與設計管理者們分享專業化和體系化的設計管理成果。 真正優秀的設計企業在管理領域一定也是長袖善舞、運籌帷幄的,特別是在這個「變」就是唯一不變的新時代。
  • 名人、IP效應顯著,主題出版讀物地位穩固
    名人、IP效應顯著,主題出版讀物地位穩固 2020-12-21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個小習慣成就40年經典品牌,懂得損失規避真有這麼厲害嗎?
    在生活中有很多成功利用損失規避效應的案例,例如在淘寶上有很多商家推出來包郵方案,當一件商品被定價成90元加9元運費時,很多人並沒有明顯的購買慾望,而這件商品定價成99元包郵時,很多人就會有一種佔到便宜的心理從而加快購買行為。在職場中,我們該如何利用好損失規避效應從而獲得不錯的效果呢?
  • 擔心穀倉門密閉性不強?那你看看它是如何完勝其他推拉門的!
    材質不同:推拉門的材質相對單一,主要就是鈦鎂合金,沒有什麼特點和顏值;穀倉門首先從外觀上略勝一籌,其次它的材質可選擇性大,主要是木門,各種材質的木門,並且還可以噴漆換裝啊,除了木門,還有鐵門、玻璃門,任意選擇吧。▼4. 性價比不同:雖然推拉門便宜很多,但是它帶不走啊;穀倉門可以搬家的時候帶走。
  • 家居界的門面革命,有請家居新貴「穀倉門」
    顧名思義穀倉門就是以前農場穀倉的門,經過演變成為了現在我們家居界的新晉網紅產品,穀倉門由滑軌和滑輪來進行推拉移動,古樸粗獷的外邊又文藝感十足。穀倉門也給人一種無限延伸的視覺體驗感。現實中穀倉門常用的材料有:實木、舊木板、舊門板、金屬材料、複合板在現實中穀倉門使用最多的材料是複合板和實木板,這兩種的裝飾效果比較好,從性價比來說複合板比較好,實木板的質感比複合板好,在選擇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取捨。
  • 如何選購穀倉門?哪裡可以買到穀倉門?穀倉門安裝場所
    穀倉門是最近這幾年來的一個裝修熱點,很多業主都喜歡穀倉門,主要原因是:第一,穀倉門開關方便,不佔地方,這是其他門無法取代的一個剛性需求,第二,款式多樣,符合年輕人個性化的需求,這一點也是其他木門無法望其項背的,主要是由於這兩個原因,讓穀倉門在其他木門中脫穎而出,至於其他的,比如拆裝方便,我想哪個業主都不是為了,把它拆著玩,或者圖個新鮮
  • 400年為人智慧的理論基礎——損失規避
    200年後,心理學家Kahneman和Tversky,用實驗證實了亞當·斯密的觀點,並把這種現象命名為損失規避:損失和獲益的心理效用並不相同,客觀上的損失比等量獲益產生的心理效用更大。如果簡潔一點總結,就是:失去的痛苦比得到的快樂要深刻。小明同學把錢塞到老闆手裡時,老闆就面臨潛在損失:得到100,或失去100,而且是已經到手的100。
  • 裝修設計:曾經的網紅設計「穀倉門」你覺得如何?
    圖片來自:清羽設計穀倉門前幾年比較紅,很多設計師喜歡用,最近兩年雖然熱度沒那麼高了,但也不算落伍,還是有很多案例中可以看到。穀倉門原本是歐美國家農場穀倉常用的一種吊軌移門,因此得名。一套穀倉門五金件大概幾百塊,再加上門片價格,有時候不用裝門套的話,可能一整套比普通的木門還便宜。現在淘寶上已經有很多定製穀倉門的商家,我看銷量都很不錯。圖片來自:黃吉空間設計02 穀倉門的缺點穀倉門的缺點也很突出,所以註定它不可能被大範圍應用,它並不適合正常臥室使用。1、密封性不好。
  • 不一樣的心理學:刺蝟效應,最好的關係,是親密有間,和意猶未盡
    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4篇——刺蝟效應。伴侶間走得近了,互相埋怨沒有私人空間和獨處時間;走得遠了,又指責對方既不關心也不陪伴。朋友間玩得近了,互生厭倦;玩得遠了,友情也漸行漸遠。工作時間長了,效率驟減疲憊不堪;時間短了,起不到效果事情做不完。凡此種種,離得遠了或近了,時間長了或短了,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直觀感受和判斷。
  • 超高顏值的穀倉門裝修圖片
    說到穀倉門其實對於不懂裝修的人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有些朋友也只是見過並不知道它叫什麼。如何才能把穀倉門裝修的好看呢?看看小編給你展示的高顏值穀倉門裝修圖片吧,各個空間都可以領略到穀倉門裝修的美。穀倉門最開始並不是用在家裝上面的,最初這種設計用在國外的農場,穀倉門也算是推拉門的一種,把滑輪和滑軌外露的一種實木木,傳統的設計和加入現代的流行元素引入到現代家裝環境中,具有一種特殊的風格意味。穀倉門裝修不光是裝飾性好實用性也很強,平移的開關方式很節省房屋面積,基本可以用在各種室內空間中,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穀倉門裝修圖片給我們帶來怎麼的視覺效果。
  • 如何規避狗狗惹人煩的行為
    如何規避狗狗惹人煩的行為日常在跟狗狗的相處中,我們的狗狗偶爾會做出一些讓人很惱怒的事情,比如小編之前遇到的一個朋友跟我開玩笑說:他出去遛狗根本就是狗在扯著繩子遛他。這其實不能完全地怪狗狗,這其中還有主人日常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有效地避免類似的問題發生吧。
  • 【觀察】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
    一、什麼是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是指供應鏈上的信息流從最終客戶向原始供應商傳遞的時候,由於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失真扭曲且逐漸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這種波動在圖形上顯現時如同揮舞的牛鞭,因此被稱為「牛鞭效應」。
  • 元分析: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
    下面是對元分析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的介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元分析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元分析」。觀測效應量和真實效應量之間的差異完全是由抽樣誤差引起的。圖2 隨機效應模型圖示。可以看到,在隨機效應模型下,每個研究的真實效應量是不同的(當然,有可能真實效應量是相同的)。具體到單個研究而言,觀測效應量和真實效應量之間的差異是由抽樣誤差引起的。但是在整體效應量層面,觀測效應量和整體效應量不同既有抽樣誤差的影響,也有研究間真實效應量的變異的影響。
  • 損失規避心理|卓志勇
    "獲得心理」vs「損失規避心理」假設你在外面溜達,突然撿到1000元,請問你此時的心理感受是什麼?但是沒走幾分鐘,發現剛剛撿到的錢丟了,請問你這時候的心理感受是什麼?絕大部分人最終的感受是失落。失去1000元的失落感會比得到1000元的滿足感強烈得多。有研究表面,損失對人的心理影響幾乎是收益的兩三倍。
  • 喜歡穀倉門的你,真的是太有眼光了!
    聽到「穀倉」這兩個字,總覺得是在古代才會用到的詞彙,但是其實現在有一種十分流行而且美觀的門叫做「穀倉門」,讓復古風潮又一次席捲而來,運用到現代的裝修藝術當中竟然出奇地適合。廣州本家設計今天就來與你一同欣賞時尚又美麗的穀倉門設計。
  • 實體店營銷案例庫:如何利用顧客損失規避心理,讓生意做得更輕鬆
    今天我們繼續講一個新知識:損失規避。什麼叫損失規避呢?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你孩子丟了100元錢,很傷心,為了安慰她,你又給了她100元,你覺得她會開心嗎?答案是她依然不開心。她會跟你說如果不丟的話,我就有兩百元了。心理學把這種現象叫「損失厭惡效應」,意思是說人對虧損的反應,比對獲得的反應要大的多。
  • 實用|超限效應和南風效應——孩子逆反的原因與解藥
    當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發現自己的問題和尋找解決的方法,他們就能體驗成長的快樂而不是被強迫的煩躁。快樂與幸福是真正的教育目的,它不等於縱容孩子,使孩子免受嚴厲的呵斥,而是在保護孩子自尊心的情況下,讓孩子正視問題,知道犯錯誤不是絕對的壞事,改正問題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是不斷走向快樂和幸福人生的途徑之一。有一則關於馬克·吐溫的趣事,也能印證超限效應。
  • 美國或制裁艾睿亞太,或將造成「連鎖效應」
    打開APP 美國或制裁艾睿亞太,或將造成「連鎖效應」 天空skystar 發表於 2020-12-02 17:36:08 11月
  • 家裝市場上人氣火爆的穀倉門長這樣!
    一直以來,穀倉門作為一種外國的舶來品,以形式多樣,顏色繽紛,適用於各個功能空間等特點,深受設計師和年輕朋友們的喜愛,在家裝市場上成為一種時尚潮流的選擇,特別是在工業風與北歐風格的裝修中非常盛行。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於什麼叫做穀倉門以及穀倉門的優點與瑕疵存在疑問,本篇文章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