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會生物IPO:唯一上市產品缺乏競爭力 能否撐起超50億估值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仁會生物IPO:唯一上市產品缺乏競爭力 能否撐起超50億估值存疑

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記者 郭美岑)近日,上海仁會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仁會生物」)公開招股書,擬從新三板轉戰科創板。

然而,市場上充斥著大量質疑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仁會生物目前的基本面看,雖然企業市值高於上市標準,但是公司持續虧損、主營產品市場表現不佳、創新能力不足,仍存在企業上市失敗的風險。

市值能否達標存疑

仁會生物是一家專注於內分泌、心血管及腫瘤治療領域內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簡稱「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0.04萬元、1408.96萬元、2732.31萬元和4172.31萬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272.13萬元、-1.6億元、-2.14億元和-1.6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IPO,仁會生物選擇的是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該標準要求企業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

仁會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截至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此次IPO上市相關議案前一個交易日、前20個交易日和前6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對應的市值分別為56.97億元、53.46億元和57.47億元,不低於40億元。

不過,結合仁會生物的營收和淨利潤的情況來看,有投資者質疑,以公司當前的基本面是否能支撐起目前超過50億元的估值?公司是否存在市值不達標以致上市失敗的風險?

對此,盤和林表示:「目前科創板施行的是審核註冊制,而註冊制的核心是企業的信息披露,這也就意味著,科創板上市不僅看重企業的市值,更看重企業的持久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從目前公司的基本面看,雖然企業市值高於上市標準,但是公司持續虧損、主營產品市場表現不佳、創新能力不足,仍存在企業上市失敗的風險。」

研發水平略低於同行

科創板最注重的,是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招股書顯示,仁會生物目前已申請國內外專利百餘項,其中已申請並獲授權國際發明專利49項、中國發明專利14項。

值得注意的是,這63項專利中,最新的一項專利是在2013年8月13日進行申請的,自此再無申請發明專利的記錄。

此外,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仁會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724.09萬元、6931.15萬元、5283.83萬元和5760.57萬元。

然而,以2018年數據為例,同樣選擇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同樣在報告期內連續虧損、同樣是新藥研發企業的澤璟製藥、百奧泰和前沿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37億元、5.42億元和8355.43萬元,反觀仁會生物的5283.83萬元有些相形見絀。

盤和林向中國網財經記者介紹道,研發投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仁會生物近年來研發費用偏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其在研階段的產品單一,產品的市場表現也不盡人意,因此導致了企業產品單一、市佔率降低,進而經營能力下降,公司連年虧損。

核心產品面臨激烈競爭

從產品結構來看,仁會生物似乎的確面臨產品結構單一、市場表現不佳等問題。仁會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產品誼生泰於2017年2月正式在國內上市銷售,是公司目前唯一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公司的長期虧損主要也是由於誼生泰目前尚處於市場導入期,其他產品尚處於研發階段。

據了解,誼生泰主要用於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近年來,國內糖尿病藥物市場規模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製藥企業,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而且在glp-1領域,仁會生物的誼生泰面臨著與諾和諾德的諾和力(利拉魯肽),阿斯利康的百泌達(艾塞那肽)、百達揚(艾塞那肽微球)的競爭。其中,諾和諾德的諾和力佔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仁會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降糖藥物市場相對成熟,誼生泰進入該領域的時間較晚,目前所佔市場份額相對較低。有投資者表示,誼生泰的市場前景以及競爭力令人擔憂。

對此,盤和林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常見疾病,但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看到目前糖尿病呈現年輕化趨勢,因此「誼生泰」市場空間還是比較可觀的。

銷售費用率高

誼生泰上市後,仁會生物的營業收入略有增加,但收效甚微。然而,仁會生物為推廣誼生泰卻耗費了不少資金。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仁會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308.08萬元、6059.15萬元、8532.75萬元和1.06億元。其中,2019年1-9月的宣傳推廣費為5490.72萬元,佔比52.02%,與同期耗費的5760.57萬元研發費用相差不多。

對此,仁會生物表示,誼生泰上市後,仁會生物主要通過學術推廣的方式向醫學和藥學專家介紹誼生泰產品的適應症、藥效、用法用量及最新臨床研究成果,提高專業領域對公司產品的認識,報告期內隨著市場推廣活動的增加,公司的宣傳推廣費也逐步增加。

2019年1-9月的1億多的銷售費用中,還有4321.36萬元屬於職工薪酬,佔銷售費用的40.94%。據悉,截至2019年9月30日,仁會生物的研發技術人員僅65人,而銷售人員為293人,可見仁會生物對銷售的重視程度。

此外,2019年1-9月,仁會生物的銷售費用率為252.99%,而同期可比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算術平均值為72.09%,仁會生物的銷售費用率遠高於行業均值。

中國網財經記者還注意到,報告期內,仁會生物的產能利用率由73.96%下降至16.29%。對此,盤和林表示,產能利用率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成本的高低。仁會生物產能下降至16.29%,反映出企業生產能力不足、生產成本過高,表明企業需要重視科研投入和企業的創新能力,加快新產品的推出,提升自身產出能力,降本增效。

中國網財經記者致函致電仁會生物,希望就上述內容對仁會生物進行採訪,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覆。

相關焦點

  • 華潤萬象爆炒40%背後:財富密碼浮出水面 能否撐起行業最高估值?
    不過,公司估值已超阿里健康,機構散戶爆炒痕跡明顯,投資需謹慎。散戶為主的富途證券淨買入212萬股,成為最大買入經紀商。此外,公司的全球協調人、牽頭人、保薦人等繼續加倉,中銀國際買入近100萬股,高盛、瑞銀等買入超50萬股。截至發稿,京東健康漲幅收窄至不足1%。40cm的大漲幅,華潤萬象憑什麼?
  • 估值300億美元!世界第一礦機生產廠商比特大陸要上市了
    根據「IPO早知道」獨家消息源,比特大陸將於下周在港交所交表,正式啟動上市流程。比特大陸在過去兩個月中,連續完成兩輪私募融資,估值分別為120億美元和150億美元。本次IPO的主承銷商為中金,上市目標估值為300億美元。來源 | IPO早知道8月4日,IPO早知道曾第一時間獨家報導,比特大陸正式完成Pre-IPO輪籤約,獲10億美元融資。
  • 天士力生物終止IPO分析
    (為啥不選擇第五個,我想第五個看似簡單實際上更難應付) 在第二輪問詢中,交易所發問: 請發行人結合2020年普佑克產品銷量情況和單價變動趨勢,對2020年預計收入規模進行測算,並說明2020年業績能否繼續滿足第二套上市標準,如否,是否存在因不滿足上市標準的風險。
  • 「醫美之王」愛美客,能否超越600億華熙生物?
    在新股詢價結果均較為低迷的時期,公司仍然能夠獲得較高估值和機構投資者的認可,這是為什麼呢?  愛美客將是唯一一家僅僅經營醫美耗材產品的上市公司。在玻尿酸的賽道上,三家上市公司中,只有愛美客的主營業務是基於醫美賽道,經營玻尿酸製品及相關醫美產品。
  • 國內動保疫苗行業上市公司三強之生物股份、天康生物、中牧股份對標
    來源:雪球半年報已全部發布完畢,各上市公司除了與自己進行對比外,還可以與同行業的公司進行對比PK。生物股份、天康生物、中牧股份無論從營收、還是利潤,還是綜合實力來講,這三家目前屬於上市動保疫苗企業的前三強。
  • 募資210億 創業板最大IPO來襲!東風集團遞交上市申請(附IPO排隊列表)
    京東集團,其來自京東生態外收入佔比超50%。  螞蟻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剛傳IPO計劃有變,又傳調高估值目標  國內最大的獨角獸之一螞蟻集團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由於投資者需求依然強勁,日前再次傳出上調IPO估值目標。  10月14日晚間有報導稱,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IPO將推遲,起因是螞蟻集團進行的350億美元的股票上市的潛在利益衝突。
  • 美國鄰裡社交平臺Nextdoor計劃上市 目標估值50億美元
    援引彭博社報導,Nextdoor 公司正考慮包括首次公開募股在內的上市方案。該公司主要為社區鄰居分享信息或者交易物品和服務的社交網絡,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目標估值在 40-50 億美元之間。
  • 估值高達14000億元!螞蟻集團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
    螞蟻集團在經歷數次「被上市」後,靴子終於落地。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據多家媒體報導,螞蟻集團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約為14000億人民幣)。在國內新經濟公司裡,這一體量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個超級巨頭。
  • 年收入8億虧損超1億,中國寵物第一股「流血」上市,破發大跌28%
    9月30日晚,波奇寵物正式登陸紐交所掛牌上市,代碼為BQ,開盤報10美元,持平於IPO發行價,但隨後跌幅擴大至逾35%,報6.5美元,截止收盤時,股價為7.2美元/股,市值6.53億美元(約42.34億元)。
  • 智飛生物:未來或轉型創新疫苗龍頭 New疫苗有望提供業績和估值雙重...
    數據來源:西南證券HPV(人乳頭瘤病毒)存量市場巨大、增量明顯,HPV疫苗是全球僅次於輝瑞 Prevnar 13 的第二大疫苗產品,機構預測HPV疫苗存量規模852億元,每年存量加增量合計214億元,四價和九價市場規模在170-179億之間。
  • 金龍魚上市首日市值超2000億,但無緣創業板第一
    市值暫排創業板第五  作為創業板史上IPO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金龍魚此次上市頗受市場關注。  招股書顯示,金龍魚此次IPO共發行5.42億股,發行價為25.70元/股,合計募集資金138.7億元。本次發行後,金龍魚總股本為54.22億股,其中近3.57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將自上市之日起開始上市交易。
  • 5年3次上市融資超70億,「吸金王」君實生物成色如何
    投中健康採訪君實生物CEO李寧博士獲悉,這是全球首個在健康受試者中開展的新冠中和抗體臨床試驗,正在中美兩地加速推進中,未來將儘快開展針對新冠肺炎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後續臨床試驗。這一進展的公布,無疑將為剛剛登陸科創板的君實生物帶來提振。7月2日,君實生物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申購,發行價格高達55.50元/股。
  • 估值高達460億 超額認購78倍!憑啥這麼牛
    估值高達460億 超額認購78倍!憑啥這麼牛 摘要 盲盒徹底火了!泡泡瑪特IPO估值高達460億,超額認購78倍!憑啥這麼牛。
  • ipo上市是什麼意思?ipo就一定會上市嗎
    ipo上市什麼意思?  Ipo是指上市公司首次通過證券交易所向公眾投資者發行股票的行為。  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上市公司需要以抽籤形式分發股票,也稱為抽新股。一般而言,一旦首次公開募股完成,公司可以申請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上市。在申請首次公開募股之前,有限責任公司應由股份公司取代。  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上獲得上市的另一種可能方式是允許私營公司在招股說明書或註冊聲明中向公眾出售其股票,但從嚴格意義上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只有發行和上市只有兩個環節。
  • 美、港、滬三地上市首家藥企或誕生,已虧損超190億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同一個公司,A股的科創板市值預計會比在港股、美股上市高近一倍。百濟神州科創板上市,可能會創造創新藥公司新的市值紀錄。」 截止發稿,百濟神州港股市值為1925.18億港元,美股市值則超254億美元。
  • ...創業板史上最大IPO或創年內中籤率新高 2000億估值誰是最大贏家?
    有券商預計,金龍魚上市估值或逼近2000億元。屆時,96歲的創始人、馬來西亞華僑首富郭鶴年將再迎高光時刻,財富增長或在500億元以上。根據發行公告,本次金龍魚(申購代碼300999)發行價格為25.70元/股,共發行新股5.42億股,網上申購上限為7.55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75.5萬元。
  • 騰訊再向興盛優選投資1億美元 後者估值達50億美元
    騰訊再向興盛優選投資1億美元 後者估值達50億美元2021-01-08 19:58出處/作者:IT之家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知情人士稱,騰訊控股已增持興盛優選的股份,按 50 億美元左右的估值向該中國網際網路雜貨初創公司投資了 1 億美元。
  • 1.55億元參與360私有化 新達通的估值已超10億?
    而彼時,360私有化退市時,估值為93億美元,約合615億元人民幣。此次估值相比私有化估值有所降低。中金曾估算360估值中金公司曾在2015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其市值將達到38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市值擴大近7倍。
  • 寒武紀上市:虧損 11.8 億,30家資本圍獵、估值500億,晶片時代的...
    根據據了解,本次上市擬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募資28.01億元,主要用於新一代雲端訓練晶片及系統等4個項目。而寒武紀選擇了科創板第二款上市標準,預計上市後總市值超過15億元。不過,招股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寒武紀營收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同期虧損金額分別為3.81億元、4104.65萬元、11.79億元,三年虧損超16億元。
  • 京東7 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傳字節獲新輪融資,估值 1800 億美元...
    (來源:新華網)傳紅杉資本牽頭字節跳動最新一輪融資,估值 1800 億美元12 月 11 日,知情人士稱,紅杉資本和 KKR 牽頭字節跳動最新一輪融資,對字節跳動的估值為 1800 億美元,此前字節跳動在二級私募股權市場的估值達 1400 億美元。搜狐科技就此向字節跳動求證,其回應表示「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