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隨著二孩政策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步入了這個行列。
生二胎的原因有很多,有完全出於對孩子喜愛的,有想給孩子留個伴的,有迫於父母壓力求「好」字的...
當然,我想對於如今多數的年輕父母而言,都是想給孩子留個伴兒,等自己百年後,兩個孩子可以相互照應。
因為這一代父母多是獨生子女,小時候一直覺得獨生子挺好,沒人跟自己搶東西、全家人圍著自己轉、享受著比多胎家庭孩子更好的生活待遇,然而人到中年後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忙工作,常常感到分身乏術。
也正是自己有了切身感觸才明白:與「看著子女在老人、孩子、家庭、工作四者中疲於應對的無奈」相比,「養兩個孩子要吃的苦」就不值一提了。
但生二胎本身是一件門檻挺高的事情,如果不能保證讓兩個孩子和諧相處,都能感受到父母滿滿的愛,那還不如生一個好。
01姥姥重男輕女偏寵外孫,女孩護母,扔筷子打在姥姥臉上
最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叫《老師請回答》,其中有一期針對「如何處理二胎家庭關係」的話題,採訪了一個做客家庭。
這個家中激烈的親子矛盾,令所有人感覺震驚又現實。
才6歲的女孩於果兒在鏡頭前控訴:「姥姥曾差點殺了我,一想到她我就會聯想到好多蟲子。」原本應該純真的眼神中充滿怨恨。
媽媽說:我都不敢讓我媽單獨帶我閨女,必須一直守在她身旁。
姥姥在這種情況下,仍然理直氣壯地說:喜歡小子有錯嗎?我就是喜歡小子,怎麼了?
爸爸和姥爺則說:我們屬於弱弱聯合,只能夾縫求生,在家基本不發表任何意見。
二胎家庭的親子關係,為何能惡劣到如此程度?姥姥為何要「殺」自己親外孫女?這個家怎麼了?
原來,於果媽媽懷孕初期就知道自己懷的是女孩了,可姥姥是個極度重男輕女的人,堅持讓女兒墮胎。
女兒不肯,導致母女倆爆發了激烈的爭執,甚至幾乎斷絕母女關係。
若不是於果媽媽寸步不讓的堅持,小於果根本就沒有出生的機會。那6歲的於果又是怎麼知道這些事的呢?媽媽並未正面回答,但大約就是家人告知的。
姥姥大方承認:我年輕時就喜歡小子,我自己生了兩個孩子,都是閨女,我大女兒生的還是閨女,我就希望二女兒能生個小子,所以剛開始我就勸她打胎,不過後來於果出生後血濃於水,時間長了感情也深了。再說我也沒對於果兒不好啊,後來二女兒二胎生了個小子,我喜歡得不得了,可我能有什麼辦法,我就是喜歡小子。
02餐桌上的一幕,最能反映這個家庭劍拔弩張的氣氛
在這個家裡分三派:姥爺和爸爸是隱身派,姥姥和二胎外孫是霸王派,小於果和媽媽是抗爭派。
從一家人的日常相處視頻中,同樣可以看出,家庭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於果媽媽和姥姥身上。
於果媽媽想讓兒子鍛鍊自理能力,可姥姥卻溺愛到事事都幫著辦,兒子已經三歲了,姥姥還要吃飯時抱著喂。
於果媽媽想讓姥姥輕鬆些,提出自己來餵兒子,可姥姥死活不讓,最後更是氣得跟於果媽媽大發雷霆。
從小被慣壞了的弟弟,也知道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拒絕吃飯時在餐桌上不是伸手打姥姥,就是推搡媽媽。
但小於果不會慣著他,看媽媽受氣,隨手就將自己手中的筷子扔了出去,打在了姥姥臉上,爸爸和姥爺對此則好像習以為常。
其實既然如此,當初就不應該生二胎,更不應該讓明知重男輕女的姥姥過來帶娃,但現在影響已經造成,說什麼都晚了。
03如何正確處理二胎家庭的親子關係?
這雖然是個極端例子,但類似的情況不少家庭都存在。
其實於果家的矛盾本質,是二胎家庭親子關係處理失當:成人間的護子大戰,將矛盾過繼給了孩子,使他們變成了敵對關係,致使家庭失和。
正確處理二胎家庭的親子關係,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家長間的育兒意見要統一,不統一也要協商好,最起碼媽媽教育孩子時,讓老人不要參與及阻攔;
其次,孩子間的矛盾讓他們自己解決,有小矛盾、小吵鬧是必然的,大人應該引導或鼓勵孩子自己處理,實在不行再出手,否則反而會引起孩子間爭寵,問題越來越嚴重。
最後,家長要對孩子一視同仁,喜歡男孩還是女孩的確是難以改變的,但給予每個孩子同等的照顧,是每位家長不可推卸的義務,也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
光是為了這一點,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則這個家還要怎麼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