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運動 孩子太小不宜參加

2020-11-28 網易

很多家長早早地讓孩子學習各種體育項目。但他們並不知道,像跆拳道、滑雪、街舞、拔河這些運動,孩子太小並不適合參與。


前兩天,有一段視頻在朋友圈流傳很廣,一個外國朋友帶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一起單板滑雪。拐彎角度大的地方,這個外國朋友直接將孩子舉起來,在空中「飛翔」。

一開始,不少人給視頻點讚,羨慕這對父子很是瀟灑。但很快,也有人評論,這麼小的孩子參加這樣的運動真的合適嗎?速度這麼快,萬一摔傷怎麼辦?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家長不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早地讓孩子學習各種體育項目。但他們並不知道,像跆拳道、滑雪、街舞、拔河這些運動,孩子太小並不適合參與。本報記者採訪了一些專家,聽聽他們的專業說法。

四歲孩子進跆拳道館嚇哭了

黃女士經常在電視裡看到專業人士練習跆拳道的畫面。「那些人穿著專業的道服,腰部扎著不同顏色的帶子,看上去很是瀟灑,很有陽剛之氣。」黃女士說。

黃女士小的時候,由於家裡條件所限,她沒有機會學習各種才藝。現在他們小兩口的生活條件好了,兒子剛四歲時,黃女士就領著他進了朝陽區的一家跆拳道館,想給孩子報個班學一學。「這樣孩子將來填寫各種資料表格時,特長那一欄,就不用像我一樣,只能填『看書』來充數了。」黃女士說。

跆拳道館的教練聽說黃女士想給孩子報班,倒是滿口答應,連說沒問題。但訓練剛開始,跆拳道館裡的大學員們「呀呀」地大聲叫喊起來,黃女士的兒子嚇得大哭起來,誰都哄不了。

最終,黃女士帶著孩子離開了那家跆拳道館。她擔心孩子因此產生心理陰影,以後不喜歡跆拳道了。

專業點評

在北京開有一家跆拳道館的李旻福教練說,平時的確有家長將三四歲的孩子送來,有的孩子左右還分不清,這種情況下,孩子學習時很可能產生牴觸情緒。

李旻福教練建議,五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學習跆拳道的基本動作。七八歲的孩子,身體的柔韌性以及頭腦的接受能力都不錯,是學習跆拳道比較好的時候。

不建議兩三歲孩子滑雪

就職於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楊先生,曾經是一名國家二級運動員,大學時是學校三級跳遠紀錄保持者。他的兒子今年4歲,但他不太希望兒子過早地接觸體育運動。

「現在也就是跑跑步、跳跳遠,做些比較簡單的運動。」楊先生說,等兒子再大一點,他會讓兒子報個籃球之類的興趣班。「孩子進行體育鍛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強身健體,促進長個兒,其他的就不敢奢求了。」

楊先生認為,走專業路線是要看天賦的,而有天賦的人畢竟只是極少數。楊先生最引以為豪的,是他2005年參加大運會時創造了學校的三級跳遠紀錄。但在那次大運會上,楊先生僅獲得了第八名,比第一名差了將近一米,這就是業餘和專業的距離。

楊先生建議,太小的孩子運動時,一定要注意別受傷。「我身邊有一位朋友,愛好滑雪,孩子才兩三歲,也被帶到雪場上,其實他的做法我並不贊成,萬一摔一下很容易受傷的。」

專業點評

北京南山滑雪學校校長曲忠說,身邊確實有很小的孩子就開始滑雪,滑得還不錯,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這麼早滑雪。

曲忠認為,三四歲孩子可以在家長陪同下進行滑雪體驗,主要是讓孩子感受到在冰雪上玩耍的快樂。等到五歲,孩子可以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慢慢開始學習滑雪的基本動作。

學輪滑也不是越小越好

於女士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和身體發育,兒子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她就給孩子報名參加了一些早教班。這些早教班也是讓孩子做一些簡單運動。

等到孩子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去公園玩,很多小朋友在學輪滑。於女士也鼓勵兒子參與,沒想到兒子很快就學會了輪滑。「只要孩子高興,他願意學的運動,我都支持他參與。」於女士說。

但也有人告訴於女士,太早學習輪滑,可能會對孩子正在發育中的骨骼產生影響。這是真的嗎?於女士至今感到很困惑。

專業點評

一家三甲醫院的骨科專家說,輪滑是一項需要腿部和腳踝力量的運動。一般來講,低於三周歲的幼兒腿部、腳部的力量太弱,無法藉助輪滑鞋控制好身體的平衡。而且輪滑鞋有一定的重量,穿著輪滑鞋會大大增加幼兒的腿部負擔,從而影響身體的發育。

這位專家說,由於孩子的身體情況不完全相同,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四歲以下小孩學習輪滑。將來孩子四歲以上了,肌肉力量符合練習輪滑的條件了,家長最好為孩子找一個專業的教練。一個合格的教練會讓孩子在練習前做足充分的熱身準備,練習完成後也會做相應的放鬆訓練,這樣可以將運動損傷的概率大大降低。

為了避免長時間運動給幼兒身體帶來傷害,建議初練者滑5至10分鐘就休息一會兒,熟練的孩子總滑行時間控制在30至40分鐘左右。

另外因為輪滑難免摔倒,不論是初學者還是輪滑高手,摔倒時膝蓋著地機率最高,因此護具中以護膝最為重要。還有頭盔也很重要,萬一摔倒,頭部是最需要保護的部位。

專家說法

孩子練習的是靈敏性和協調性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鄒志勇博士說,一般的孩子參與各種運動,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靈敏性、協調性和柔韌性。

鄒志勇博士建議,3至5歲的孩子,平衡和協調性訓練,推薦遊泳、跳繩等運動項目。拍球走訓練也可以。鍛鍊孩子的靈敏性,推薦花樣跑、投籃等。

另外,根據孩子的發育特點,最好為孩子選擇一些鍛鍊柔韌性的體育項目,像簡單的舞蹈、折返跑、全家參與的慢跑等。注意這三個方面,就可以全面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

連結

這些運動孩子不宜過早參與

1.不宜拔河

拔河時,孩子身體或後仰,或前傾,或側身,四肢用力維持在固定的位置上,特別是兩隊處於勢均力敵時,往往要持續一定的時間。而孩子的骨骼和關節很嬌嫩,容易受傷變形,在拔河這種強度大的運動下,孩子全身肌肉處於持續的緊張狀態,不利於肌肉的正常發育。另外,拔河時常要持續性憋氣,影響有節律的呼吸。因此,拔河並不是一項適合孩子的經常性運動。

2.不宜掰手腕

由掰手腕比手勁而引起軟組織扭傷及肱骨骨折的事例屢見不鮮。孩子掰手腕前一般很少做準備運動,全身的肌肉從原來的鬆弛狀態一下子變成緊張的收縮狀態,因此,很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扭傷。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黃莉梅_baby9051

相關焦點

  • 女性經期不宜劇烈運動 貓式瑜伽更合適
    原標題:女性經期不宜劇烈運動 貓式瑜伽更合適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所以,每天能堅持運動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的方式有很多,如:打球、跑步、騎車、遊泳等,都是休閒較好的一種娛樂方法,既能夠鍛鍊身體,又能幫你減輕工作壓力,可謂是一舉兩得。但是,每個成年女性都有那麼幾天特殊時間——月經期。那么女性在經期可以運動嗎?
  • 這幾種運動,不是越早接觸越好,別讓自己的無知坑了孩子
    但就在前段時間,小佳佳卻直接在遊泳館裡發生了意外,原來孩子在遊泳的過程當中,突然脫力溺水,幸好及時被送到了醫院,才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小麗聽教練說:「孩子不小心進水了」,可是醫生卻一臉嚴肅地告訴小麗:「這根本就不是普通的溺水,孩子太小,心肺功能發育並不齊全,在遊泳的過程當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缺氧或脫力的危險,並不建議孩子在這麼小的年紀就去練習遊泳」。
  • 孩子四歲前最好別帶娃做這些運動!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疫情期間 寶寶們不能在戶外撒歡玩耍曬太陽, 真是太憋悶了, 但想必每天的運動,應該都不會少。
  • 運動項目孩子幾歲開始練比較好?五歲最合適
    之前,本報連續刊發關於學齡前兒童參加體育培訓班的調查報導,成為家長們最關注的話題。專業場地、教練以及專門課程的設置,對於幼兒來說不可或缺。那麼,幼兒常見的多種體育運動,到底幾歲開始練比較合適?昨日,金報記者專門採訪了寧波一些資深教練員,不妨聽聽他們怎麼說。
  • 孩子4歲前,最好別帶娃參加這些運動,家長不要操之過急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會為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因為很多家長認為從小開始學習,會讓孩子在某一項科目中得到更多的鍛鍊,比如家長會送小女孩學習舞蹈,練習鋼琴等等,有的父母想通過一些運動來讓孩子鍛鍊體魄,增強免疫力,但是有的項目中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會存在一些危險性的。
  • 孩子不宜唱成人歌,當心秒變「公鴨嗓」!
    孩子不宜唱成人歌,當心秒變「公鴨嗓」! 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會教孩子唱成人歌,比如唱唱自己愛豆的歌,一起跳跳愛豆的舞啦~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孩子的聲帶並不適合唱成人歌,如果經常唱,很可能會變成「公鴨嗓」!
  • 這種「五彩糖」兒童玩具「鮮豔、新奇」,家長不宜給孩子購買
    有一次吃過晚飯,小海帶著家人去夜市逛街。不一會,孩子被磁力球玩具吸引。經不住孩子的討要,小海就買了下來。結果,悲劇也就因此發生。年僅2歲的二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誤將磁力球當成糖果誤食下去,幸虧被媽媽發現,及時送往醫院。經醫生拍片後發現,孩子體內竟有19顆磁力珠,其中的一排已經穿出胃壁。孩子的胃和腸子,已經被磁力球造成穿孔了。
  • 兒童宜每天運動3小時 運動後多吃香蕉抗疲勞
    2011年美國醫學研究所建議,兒童看護人員每小時應該讓孩子進行至少15分鐘的輕度、重度或高強度運動。這也就相當於兒童每天在清醒的12小時內應運動3小時。   孩子做哪些運動最好?一般來說,只要能達到活動四肢目的的運動都可以,具體的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運動,比如   3-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比較柔軟,模仿能力強,對小動物也很感興趣。
  • 這3種運動,孩子不能太早接觸,可能影響身體發育,家長要知道
    文|羊駝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胎教,然後給孩子列出一系列需要學的東西。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能同時擁有高智商和好身體,這樣貌似就更容易成功一些。
  • 戶外運動該不該戴口罩?親子運動怎麼保證安全?這幾條專家建議,全家...
    >不要用N95口罩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外科大夫朱林生特別強調,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老師應該詳細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對於有心臟病、呼吸系統基礎疾病的學生應該避免參加劇烈體育活動。
  • 孩子迷上跳跳杆 專家:玩耍時間不宜過長注意防護
    原標題:孩子迷上跳跳杆 專家:玩耍時間不宜過長注意防護   近期,一種名為「娃娃跳」的兒童玩具在我市風靡,俘獲了不少小朋友的心。「娃娃跳」又名「跳跳杆」,是由一根普通的鐵桿,輔以扶手、豎管、彈簧套、踏板等組成的彈跳玩具。
  • 孩子不宜太過寵愛,這些事情家長不要做!
    採用精英教育的家庭別忘了給孩子多添加點關愛,採用幸福教育的也要把握好度,不要讓寵愛成為孩子成長的負擔。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父母錯誤關愛孩子的表現方式,各位家長快拿筆記下來,一定不要做哦~1.給孩子為所欲為的空間誠然,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特別的,這畢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 如何讓孩子了解運動,愛上運動,這裡有絕招
    鄰居小美最近跟我抱怨說,他們家兒子實在是太懶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在家呆著,他原本以為孩子會非常的無聊,可是沒想到孩子非常的適應現在的生活。導致現在疫情慢慢的過去了,他想帶孩子下樓玩起來,可是孩子不買帳,還是在家懶洋洋,不想下樓,要麼看書,要麼就是玩玩具,就是不想運動。春天正是長個子的季節,光給孩子補鈣,不運動不曬太陽怎麼會長個子呢?
  • 這「3種運動」,孩子不宜早地接觸:不僅影響發育還可能損害健康
    近年來,大家都重視培養孩子全面發展,不僅能寫會畫,掌握一項才藝,說一門外語,在運動方面也不能落下。我家小區就有家跆拳道館,每天家長孩子進出不斷,就連遠一點的地方也有家長慕名而來。確實,在這個相應國家號召全面健身的時代,人們越發認識到擁有健康體魄的重要。而運動不僅加強了孩子身體素質,還有助身高增長,自然越早越好。可大家知道嗎?
  • 老年人運動迷惑行為大賞 有些運動不等於健身
    中老年人運動時應該注意什麼?  1、時間不宜過長  中老年人運動需要注意運動時長,喜歡輕度有氧運動的中老年人更要把控好鍛鍊時間。  像散步、快走、廣場舞,這一類運動因強度不大,且可以通過社交消磨時間的運動,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磨損早已老化的關節,增加運動傷害機率,從而影響到健康。  2、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  沒有清晨運動習慣的老年人,清晨運動時應多加注意。  因為清晨冠狀動脈張力容易增高,交感神經興奮性也較高。
  • 宅家兩個月,有多少爸爸陪孩子一起親子運動
    就讀於礄口區紫潤小學五(1)班的謝宜宸是武漢規劃展示館的小講解員。平時喜歡跳街舞的她,自編了一套《戰「疫」操》,拉上爸爸共同錄製成學習視頻,鼓勵大家堅定信念,加強鍛鍊,戰勝疫情。太有才他們玩出運動好習慣江漢區幼兒園萌娃與家長的互動小遊戲宅家運動,也能玩出花樣來。
  • 家長必知,幾歲開始鍛鍊與如何給孩子選擇運動項目
    大家好,我是王教練,今天和大家說一下幼兒,少兒該如何選擇運動項目! 如今越來越多家長對孩子身體健康很重視,會讓孩子進行體育運動來鍛鍊身體,對於孩子來講,並不是所有運動項目都適合進行,錯誤的運動和運動方法,鍛鍊效率很低,可能還會造成身體不可逆的傷害,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運動時一定要了解清楚。
  • 這5種運動,4歲前不要讓寶寶做!
    讓孩子擁有一個強健體魄是家長的共同願望,所以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他/她學各種體育運動。雖然運動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運動千萬別操之過急,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傷害孩子的健康。比如下面這5種,不建議4歲前的孩子學。
  • 這些寵物孩子不宜養
    ▼ 家中有娃,這些寵物不宜養可見,會咬人的不止是老虎,生活中一些寵物也會傷害到孩子。下面和和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孩子不宜飼養的寵物吧~* 爬行類:蟒蛇不少年輕的父母很另類,喜歡飼養一些蜥蜴、變色龍、蟒蛇等爬行動物
  • 運動對孩子有多重要?比你想的還要重要得多!
    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最重要有人覺得就應該如此;而大多家長朋友卻覺得有些匪夷所思。覺得孩子的父親有點偏執了。但現實中我國的孩子發展是什麼樣的一種現狀呢?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日本幼兒園孩子上體育課跳鞍馬(就是桌子拼在一起)的視頻——我們原來叫人家「小日本」就是因為對方個子低,而經過這十多年的營養努力和體育重視,日本的40歲以下的人的平均身高已經高過中國同年齡的人了,而且年齡越小差距正在加大——不僅僅是日本,歐美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把運動看成是精英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