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瀘西抓好板橋河水庫"水源地"保護

2021-01-08 中國水網

近日,筆者隨瀘西環保世紀行「飲用水安全,保護水源地」採訪團一行共同採風。來到被瀘西群眾譽為「母親湖」——板橋河水庫時,看著綠水青山,波光粼粼,錦鱗暢遊的場景,大家紛紛舉起相機,把美麗「咔嚓」下來。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在相機上大飽眼福以饗眼球。 

「板橋河水庫地處舊城鎮,屬瀘西最大的中型水庫,是以灌溉、蓄水、防洪、水利發電、城鎮供水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中型水利工程,擔負著全縣60℅人口以上城鄉人民的生活飲用水,維繫著全縣近16萬人的生命,還承擔著全縣60℅農田灌溉面積的重任。此外,還為工業園區每年供水300餘萬立方米的生產生活用水。因此,板橋河水庫是我縣名副其實的「母親湖」、「 生命源」、「幸福水。」板橋河管理所所長陳偉欣介紹說,「多年來,我所高度重視水源林保護、水質淨化工作,目前水質一直保持為Ⅱ類水質,人飲、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是比較安全的」 

通過陳偉欣的詳細介紹得知,板橋河水庫始建於1957年12月,後經四次擴建、加固,現水庫總庫容794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8000餘畝,山林面積11000餘畝,水庫壩址本區徑流面積106.7平方公裡。水庫於2002年被州政府列為水源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約2000公頃,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兩部分,其中核心區面積1200公頃,緩衝區面積800公頃,多年來水庫年平均供水量達4000萬立方米。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標準之內並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從板橋河水庫興建的那天起,水庫就從沒發生過人民群眾因水體汙染而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1例案件。」談起飲用水安全時板橋河水庫管理所黨支部副書記趙永平顯得頗為自豪。 

「我們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如何保護水質,保護森林植被不造破壞。」板橋河水庫周邊有近20個村寨,如何讓生產、生活汙水不隨意排進水庫,板橋河水庫管理所多次向縣、鎮黨委、政府反映匯報,建議幫扶周邊村寨修建沼氣池,修建水泥路,農業生產中實施科學施肥等,減少了生活汙水、農藥殘留物流進水庫。在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大板橋村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之一。大板橋村座落在水庫庫區邊上,村民小組長周建清告訴筆者,為了減少人畜糞便直接進入水庫,村裡按照要求先後建了80多口沼氣池,用來煮飯點燈,節約了能源,減少了汙染;另外,村裡還在村口設置了汙水池,收集村裡生活汙水,進行沉澱過濾。 

為了使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標準,瀘西10年來先後投入上百萬元資金進行荒山、荒坡綠化,1994年對水庫庫區進行土地、林地確權劃界,2004年由縣政府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證》,界定庫區及山林面積15562畝,水庫水面面積8050畝。2006年在林權制度改革中,又將水庫庫區7676畝山林劃為國家重點公益林保護區。劃為國家級公益林保護區後,在鞏固發展原有水源林的基礎上,堅持「造、管、護」並重,通過綠化荒山,發展經濟林、木、果、竹400餘畝,使庫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 

水庫管理所按照《瀘西縣板橋河水庫水源保護區汙染防治管理暫行規定》,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環境保護意識,還積極與上級部門水利局、相關部門縣環保局等協調,籌措資金,在水庫壩體醒目地方建水源保護區標誌性建築1件,設警示牌2塊,做牆體環保宣傳欄8塊,預支塊環保宣傳16塊,入庫公路地段磚砌環保宣傳欄3塊。其次是組織管理所幹部、職工深入保護區周邊村莊、學校及工礦企業宣傳《水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讓群眾充分認識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積極參與到水資源保護工作中來。 

談起板橋河水庫植被保護時,讓水庫管理所全體幹部職工都深有感觸,記憶猶新的是近三年來的板橋河水庫森林植被防火工作。連續三年的大旱,讓板橋河水庫周邊的森林火險等級猛增,但幽幽森林深處四面都有許多的墳場,春節、清明期間,上墳、掃墓的群眾絡繹不絕,這又增添了板橋河水庫周圍森林火災的人為因素。可水庫管理所所有幹部職工不足30人。近30人要確保11000餘畝森林不發生火情,談何容易!但水庫管理所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實行全員上山,分兵把守,24小時監控火情。在主要進山路口設置登記點,對進山人員進行「保護植被,嚴防火災」的宣傳教育,並對進山人員一律實行實名登記,對「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進山理由、何時出山」等都進行了詳實的記錄。如發生火情將由公安、司法機關和相關單位追究相應責任。由於宣傳有力,作風紮實,在瀘西近三年罕見的大旱中板橋河水庫沒發生過1起森林火災。 

此外,管理所還加強了對水質的動態監測,成立水質監測辦公辦,密切關注水質的變化情況,每個月採集水樣送雲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紅河分中心進行檢測,定期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水庫了解水庫土質、森林種類及植被覆蓋情況、採集水樣、浮遊生物、水生植物,並製作標本,同時進行水溫、透明度測量等,進行化驗、分析,為水庫水源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其次是加大水面巡視及水環境安全巡查力度。並對水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清理水庫周圍垃圾和水面汙染物,建立健全起水環境整治長效機制。還實施了「以水養水、以魚養水」等措施和方法淨化水質。 

要藍盈盈的天,更要清凌凌的水。在「飲用水安全,保護水源地」的實際工作中,在瀘西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板橋河水庫管理所的無怨無悔的付出中,板橋河水庫山更青了,水更綠了,環境更加怡人了。目前,全縣41餘萬各族群眾正在「綠水青山,鳶飛魚躍」的環境中品嘗著生活的甜蜜和幸福。 

 

編輯:羅宇

相關焦點

  • 縣水務局聯合水庫管理所到板橋河水庫庫尾雙何村進行專項執法
    掌上曲靖訊 12月30日,陸良縣水務局聯合水庫管理所到板橋河水庫庫尾雙何村對存在的庫區違法取土、圍墾水庫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執法。芳華鎮雙何村村委會村民尹*林、尹*明、馮*林等人在板橋河水庫庫尾雙何村處違法取土用於填高田地,板橋河水庫管理所工作人員發現後及時制止,縣水務局執法人員對違法取土進行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庫區原貌。
  • 南茶水庫水源地保護工程預算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2018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督查環境專項督查現場檢查,儋州市南茶水庫存在4項農業面源汙染和生活面源汙染問題。儋州市生態環境局(以下簡稱「市生態環境局」)就該部分問題制定了《儋州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督查環境問題的整改方案》,2018年設立了儋州市南茶水庫水源地保護工程項目(以下簡稱「項目」或「本項目」),開展儋州市南茶水庫水源地保護區整改工作。
  • 陳蔡水庫被評為全省優級飲用水水源地
    近日,浙江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公布2019年度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評估結果。經評估,等級為優的69個,佔比88%;等級為良7個,佔比9%;等級為中的2個,佔比3%。
  • 雲南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助國家貧困縣瀘西脫貧
    雲南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助國家貧困縣瀘西脫貧   中新網瀘西8月12電(張宇嫻 劉雲)記者12日走進雲南瀘西縣金馬鎮太平村委會,立秋時節,農民們正在地裡收割燈盞花和採摘菸葉。
  • 飲用水水源地禁止投肥養魚
    本報長沙訊全省飲用水水源地水庫禁止一切投肥行為,在飲用水水源地水庫一級保護區範圍內禁止所有投餌養殖……近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公布《關於規範水庫漁業利用加強水庫水質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省所有小
  • 南淝河、板橋河水位上漲 合肥廬陽區封鎖兩河入口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強降雨突襲,南淝河、板橋河水位迅速上漲,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獲悉,該區迅速在轄區相關河段設置臨時值班帳篷,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實時報告水位情況,並將兩河入口進行封鎖,拉上警戒線。工作人員在對板橋河加固。
  • 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能不能養魚?
    「資陽市主要水源地老鷹水庫,咋個有人養魚呢?國家不是禁止嗎?」資陽大眾網論壇上,網友「鋼鐵的鋼」的發帖,引來大量跟帖。該市相關部門回應,水庫實行杜絕人工投食的「清水養魚」,可淨化水源並獲利。「清水養魚」就不會汙染水質?在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到底能不能養魚?
  • 【老鳳祥頭條發布】山口巖水庫遊泳將被重罰!水源地成大澡堂小便池寵物樂園!
    農曆六月二十四高溫預警萍鄉天氣:晴   38°/28℃山口巖水庫是我們的飲用水水源地,全市數不清有多少家庭都是喝這裡的水
  • 野生動物保護主題畫展開在水源地保護區
    此次畫展展出作品均由多年致力於動物保護工作,被譽為中國動物環保畫家第一人的唐青所作,展出的90幅作品視角多樣、畫法多變。這也是畫家唐青首次在鄉村舉辦野生動物畫展。將野生動物保護主題畫展舉辦在這裡,更能喚起全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投身野生動物保護行動責任感,動員廣大群眾,更廣泛、更密切地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行動中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還邀請了合肥市古城小學的同學們參加,讓孩子們感受藝術的薰陶,從小樹立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
  • 走遍中國發現地標:三大植物性農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瀘西除蟲菊
    地理標誌文化:瀘西除蟲菊走遍中國發現地標:瀘西除蟲菊瀘西除蟲菊為雲南省瀘西縣的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又稱白花除蟲菊,芳香頭狀花序研磨成粉末,可構成殺蟲劑的活性成分,稱為除蟲菊精或除蟲菊。
  • 加強水源地生物淨水能力 6萬尾青魚魚苗在阿哈湖投放
    貴陽網訊 9月22日,貴陽市水政監察支隊阿哈湖執法大隊在阿哈湖水庫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放流的魚苗將對水庫的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產生深遠影響。據介紹,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投放漁業生物的卵子、幼體或成體,以恢復或增加種群的數量,有效豐富水域生態物種多樣性,改善和優化水域的群落結構,進一步加強水源地生物淨水能力。記者在現場看見,為保證魚苗投放成活率,阿哈湖水庫嚴格執行魚苗合格標準檢疫、消毒護理。「阿哈湖水庫放流的魚苗約6萬尾,魚苗均經過合格檢疫。」
  • 愛護河流,保護水源,禁倒垃圾
    這是在東北山區一個小橋下面隨意拍到的,橋下面的垃圾是一些人故意傾倒的,隨意又任性一些人直接就把垃圾扔到結冰的河面上一些懶惰的人,直接就往橋下扔垃圾,也不管下面的河水有多清澈,就是任性,就是往河裡扔這些傾倒垃圾的人,腦子裡根本沒有保護下遊水源的意識,他們把這些垃圾丟完就走,屢禁不止,我行我素,剛治理完的河套,還是有人扔垃圾
  • 飲用水水源地養魚,不僅淨化水質還賣錢
    龍角山水庫是乳山市的飲用水,水質優良。這片潔淨的水域不僅滋養著乳山百姓,這裡生長的淡水魚也是品質上乘。近年來,龍角山水庫在做好水質保護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原生態潔水模式,發展生態淡水漁業養殖,養殖水域面積一萬餘畝,水質清澈,環境優美,達到III類以上水質。龍角山水庫以投放魚種、不投料的自然生長模式進行養殖,因水質良好,魚品質優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評為「無公害淡水養殖基地」。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中國第一天然水庫,是眾多湖泊的水源地,至少養活了10億人
    中國第一大天然水庫,是眾多湖泊的水源地,至少有10億人,淡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源,人七天不喝水會危害我們的生命,中國有這樣的地方,這些河流的發源地有很多河流和資源。流經印度北部的聖河,在印度人民的心中,可以說是印度人民的母親之河,這一直是印度人民的水源,印度的一切都依賴這條河,但是,印度人並沒有特別重視這個,印度的人們把大量的垃圾廢水和印度人的屍體排放到河裡,希望印度政府能給他們的母親帶來寶貴的生活。
  • 杭州建成飲用水源地安全生物預警系統
    監測:利用生物個體行為判斷水質變化  東苕溪是杭州飲用水源地之一,由於是河道型水源地,影響飲用水源安全的因素較為複雜。  2011年6月5日,我市苕溪流域飲用水源地發生水質異常事件後,市林業水利局便著手開展「東苕溪飲用水源地安全預警及保障體系建設」項目,並將其列為2012年克難攻堅創新項目。  「水質生物監測,就是利用水生生物個體行為的改變來判斷水質是否發生變化而進行實時監測的技術,主要通過對被汙染水體中水生生物運動方式、生活習性等行為變化的監測,實現水質監測的目的。」
  • 合肥將圍繞南淝河和板橋河打造系列濱水景觀
    如今,合肥將對南淝河及板橋河的生態、景觀效應進行系統規劃,北至宿州路,南至規劃中的龍崗路跨南淝河橋沿線地區,都將逐步塑造濱水景觀空間,未來一個碧水穿城的生態瑤海將更加成型。板橋河為南淝河支流,由北向南從沿河路段匯入南淝河,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板橋河沿線功能布局單調  記者在板橋河一路朝北去沿線走訪發現,整個水系兩岸缺乏標誌性景觀節點,而且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在部分區域缺乏,沿途有的地方也顯得比較陳舊,步行系統和綠化做得還不夠,少數河坡及河灘上零星散布著塑膠袋等生活垃圾,看起來比較凌亂。
  • 水源地藍藻暴發 自來水成「綠水」
    隨後,記者跟隨華國順來到了牯牛背水庫,沿著水庫的邊上走了一圈發現,水庫的藍藻確實比較嚴重,隨便捧起一捧水,細小的藍藻清晰可見,密密地附在水中。  藍藻暴發禍起禁止養魚?  「從1958年建水庫到現在,出現藍藻還是頭一回。」在水庫邊住了幾十年的張師傅說,以前水庫的水一直很清澈,自從去年底禁止養魚後,今年就出問題了。
  • 瀘西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積極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和農產品商標註冊,瀘西苦蕎、高原梨、燈盞花、除蟲菊4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廣東宏升、雲南天露1.3萬畝蔬菜基地通過供港澳蔬菜基地備案和農產品進出口原料基地備案。瀘西縣還先後引進廣東宏升、雲南天露、雲南牛牛牧業等龍頭企業,已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45個,帶動農戶3.4萬戶、17.2萬人直接參與產業化經營。
  • 雲南竟然擁有這麼多國家級溼地公園!你還不想去洗洗肺嗎?
    溼地公園是澄江湖畔聖水項目的另一大亮點,公園毗鄰撫仙湖,以生態保護為原則,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感受湖畔溼地景觀,並能有效地開展一系列親近撫仙湖、感受撫仙湖的活動。By雲南日報 蔣貴友/圖整個溼地公園由娛樂沙灘、網球場地、親子戲水池,溼地水體和40畝的疏林草地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