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發現地標:三大植物性農藥、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瀘西除蟲菊

2021-01-08 邦加網絡傳媒

地理標誌文化:瀘西除蟲菊

走遍中國發現地標:瀘西除蟲菊

瀘西除蟲菊為雲南省瀘西縣的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又稱白花除蟲菊,芳香頭狀花序研磨成粉末,可構成殺蟲劑的活性成分,稱為除蟲菊精或除蟲菊。除蟲菊對蜈蚣、魚、蛙、蛇等動物也有毒麻作用,但對人畜無害。因此使用安全,不汙染環境,是理想的殺蟲劑。除蟲菊還可藥用,有治療疥癬之功效。除蟲菊不僅可以除滅蚊蟲,而且可殺滅農作物和林木、果樹的害蟲。它和菸草、毒魚藤合稱為「三大植物性農藥」。瀘西除蟲菊具有天然除蟲菊素藥效高,乾花色澤好,成熟度較統一,瀘西除蟲菊花平均含量高等特性。

瀘西除蟲菊的主要價值

日常生活

外用治疥癬,殺滅疥蟲,通常製成油膏;或驅蚊(用除蟲菊粉,製成蚊香,點燃煙薰),是蚊香的原料,也可製成粉劑或乳油劑;或殺滅孑孓,把除蟲菊直接投放於孑孓滋生的水域中或用除蟲菊水浸液。除蟲菊頭狀花序所含各種殺蟲成分容易水解失效,故收割後充分快速乾燥,且防潮避光保存;如貯存過久,其殺蟲驅蟲毒力大減。除蟲菊對蜈蚣、魚、蛙、蛇等動物也有毒麻作用,但對人畜無害。因此使用安全,不汙染環境,是理想的殺蟲劑。除蟲菊還可藥用,有治療疥癬之功效。

注意事項

(1)本品常作蚊煙原料,亦作粉劑或乳油劑。敏感者接觸或吸入後,可出現皮疹,鼻炎,哮喘等。吸入較多或吞服中毒,則引起噁心,嘔吐,胃腸絞痛,腹瀉,頭痛,耳鳴,惡夢,暈厥等。嬰兒還可出現面色蒼白,驚厥等症。

(2)除蟲菊所含殺蟲成分容易水解失效,所以必須充分乾燥,防潮避光貯存。一般不耐久貯;如貯藏一年,殺蟲效力則能減少一半左右。

農業價值

除蟲菊不僅可以除滅蚊蟲,而且可殺滅農作物和林木、果樹的害蟲。它和菸草、毒魚藤合稱為「三大植物性農藥」。在夏秋之間,把即將開放的除蟲菊花朵採摘下來,陰乾後磨粉,過120-150目的篩子。每斤除蟲菊粉加200-300倍的水,並酌加肥皂做成懸浮液,攪勻後噴灑,可以防治農業上的多種害蟲。即使把除蟲菊草整個浸泡在20倍的水中,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果把50%的除蟲菊粉,48%的榆樹皮粉,1%的萘酚,1%的色粉配在一起,再加入一定量的水調成糊狀,就可製成蚊香。

工業價值

工業提取除蟲菊素主要要有機溶劑萃取法和CO2超臨界提取法,而由於有機溶劑對環境的汙染,CO2超臨界提取法是目前最為經濟、安全、有效的方法。

瀘西除蟲菊產地資源優勢

瀘西除蟲菊是一種多年生菊科植物,它的種植條件要求排水良好,海拔在1500~2000米地理位置,年平均氣溫在15℃(最高30℃最低1℃)。除蟲菊素的含量也因地理條件不同而異,我國其他地區早有小面積的種植,但因品質低,未能形成規模化。瀘西當地的氣候條件是發展除蟲菊有良好的自然氣候條件,除蟲菊素含量高,適宜規模化種植。

瀘西除蟲菊歷史淵源

瀘西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瀘西縣除蟲菊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除蟲菊歷史文化,瀘西縣民間還流傳著一個關於除蟲菊的傳說。傳說明朝時,瀘西午街鋪鎮一個村子裡發生了一次範圍較廣的怪病,村民一直無法醫治,這時一個自稱「唐神仙」的人云遊到此,給了村民一把種子,種子種下後,開出一朵朵的白色小菊花,人們用菊花做藥治好了怪病,從此村子改名為「白菊村」,即現在的瀘西縣午街鋪鎮普澤村委會白菊村。並留下白菊詩一首「鶴胎養就雪精神,冷淡能全峻潔身,不失本來真面目,明月好見自家人。

附:地理標誌瀘西除蟲菊的小知識

瀘西除蟲菊為雲南省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瀘西除蟲菊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雲南省瀘西縣中樞鎮、白水鎮、午街鋪鎮、舊城鎮、金馬鎮、三塘鄉、永寧鄉、向陽鄉共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本文作者:王浩 為跨界創客、資深策劃人、中國地理標誌文化產業的發起人與倡導者、萬慧智庫研究院地理標誌委員會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地理標誌:國家三部委地理標誌

概念連結:地理標誌

地理標誌,又稱原產地標誌(或名稱),《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以下簡稱TRIPS協議)第22條第1款將其定義為:「其標誌出某商品來源於某成員地域內,或來源於該地域中的地區或某地方,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有關」。我國2001年修訂後的《商標法》也增設了地理標誌方面的規定,其第16條第2款規定:「前款所稱地理標誌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所決定的標誌。」從TRIPS協議和我國《商標法》可以看出關於地理標誌的定義基本上是相同的:地理標誌是表明某一種商品來源於一成員方地域內,或此地理內的一地區並且該產品的特定品質、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的標誌。

地理標誌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誌。

相關焦點

  •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農業神農論壇」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的創建參與者,原國家質檢總局的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表示,地理標誌是政府通過法律確立的公共品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從7個方面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 中國首次對三江源頭大規模科考 建國家地理標誌
    中國首次對三江源頭大規模科考 建國家地理標誌 2008年09月06日 18:15 來源:新華網   此次科考活動將歷時45天左右,總行程約8000公裡,探尋並確定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地理位置,準確測定其坐標和高程,建立國家地理標誌,並對這一地區進行地球空間信息變遷的監測與研究。  飲水思源。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是中國最著名的三條大河,其中瀾滄江還是國際河流,國外稱做湄公河,其發源地均在青海省南部高原。
  • 地標品牌專題丨開篇:關於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日前,胡老師團隊一行赴北京與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地標處處長孫志永深入交流課題研究情況,並與中國首部地理標誌紀錄片《源味中國》導演及團隊深入溝通中國地標農產品的影像化傳播。 鑑於各地區對地標品牌化建設的困惑,本公眾號特推出地標品牌專題,以團隊十幾年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的成果與經驗,為各地保護與建設地標品牌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
  • 通道: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通道黑老虎「驚豔」亮相中國國際農交會
    11月27—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農交會由農業農村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以「品牌強農,助力脫貧攻堅;開放合作,共迎全面小康」為主題,通道黑老虎作為國家國家地標產品,代表通道縣參展。
  • 瀘西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蔬菜種植面積達18萬畝,實現產值15億元,大宗蔬菜、水果遠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瀘西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特點,非常適宜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積極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和農產品商標註冊,瀘西苦蕎、高原梨、燈盞花、除蟲菊4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廣東宏升、雲南天露1.3萬畝蔬菜基地通過供港澳蔬菜基地備案和農產品進出口原料基地備案。瀘西縣還先後引進廣東宏升、雲南天露、雲南牛牛牧業等龍頭企業,已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45個,帶動農戶3.4萬戶、17.2萬人直接參與產業化經營。
  • 文成楊梅被授予「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受登記保護!
    文成楊梅被授予「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受登記保護!: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
  • 雲南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助國家貧困縣瀘西脫貧
    雲南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助國家貧困縣瀘西脫貧   中新網瀘西8月12電(張宇嫻 劉雲)記者12日走進雲南瀘西縣金馬鎮太平村委會,立秋時節,農民們正在地裡收割燈盞花和採摘菸葉。
  • 除蟲菊提取物的應用
    除蟲菊提取物不僅可以除滅蚊蟲,而且可殺滅農作物和林木、果樹的害蟲。它和菸草、毒魚藤合稱為「三大植物性農藥」。工藝參數見表1【含菊蒿和除蟲菊提取物的農藥組合物的應用】[2]本發明的含菊蒿和除蟲菊提取物的農藥組合物,對鱗翅目害蟲如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等有良好的防效。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為了提高含菊蒿和除蟲菊提取物的農藥組合物對蟲害的防治效果,所述含菊蒿和除蟲菊提取物的農藥組合物優選應用於作物蟲害發生初期;含菊蒿和除蟲菊提取物的農藥組合物可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噴施於作物葉面上。
  •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新的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官方標誌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國家知識產權局於10月16日發布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官方標誌。根據商標法、專利法等有關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予以登記備案,並納入官方標誌保護。原相關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同時廢止,原標誌使用過渡期至2020年12月31日。
  • 2019年我市新增中國地理標誌商標6件
    新鄉網訊 近日,從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2019年我省新增14件中國地理標誌證明(集體)商標,其中輝縣市大北農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申報的「輝縣紅薯粉條」、延津縣果蔬專業技術協會申報的「小譚鄉胡蘿蔔」、獲嘉縣嘉禾農業協會申報的「獲嘉黑豆」等6件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成功註冊為中國地理標誌證明(集體)商標,佔全省新增中國地理標誌商標數量的
  • 我國天然農藥除蟲菊產業化達到先進水平
    昆明植物所經過近20年的努力,在除蟲菊產業化開發的全部技術資料的研究,包括從良種選育、推廣種植、豐產栽培,到除蟲菊酯提取、精製生產技術的小試、中試到工業化生產,及從乾花原料到生產過程控制、原藥、終端產品質量控制的方法及研製除蟲菊酯新農藥品種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企業的投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雲南省除蟲菊產業在此技術上的迅速發展。
  • 雲南特色農產品除蟲菊遭搶購 價格飆升
    新華網雲南頻道6月1日電(記者趙大春)「去年每公斤除蟲菊的價格也就12元左右,今年一下子漲到每公斤20多元,並且由於外地企業的瘋狂搶購,我們收購到的除蟲菊數量較往年大幅下降。」說起今年除蟲菊收購情況,雲南省紅河森菊生物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國平顯得很無奈。
  • 四川達州舊院黑雞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本報訊 (李勁松記者龔志偉)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正式批准四川達州市舊院黑雞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成為該市繼達縣薴麻、渠縣黃花、達州橄欖油、米城大米、大竹香椿、達縣烏梅之後的第7個地標產品。
  • 三亞甜瓜等6個海南農產品獲頒國家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在「2019年海南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發布會」上,向外界發布三亞甜瓜、瓊海油茶、陵水聖女果、陵水荔枝、保亭益智、五指山蜘蛛等海南6個特色農產品,獲得農業農村部地理標誌登記,海南省目前已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達到34個。
  • 新疆"三條魚"首次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11月20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監局了解到,2013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已經正式審批「阿勒泰狗魚(喬爾泰)、博斯騰湖鯉魚、博斯騰湖草魚」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中國文旅地標保護專家委考察安徽淮南八公山
    近日,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文旅地標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孫建,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旅遊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美食地標評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時理想等一行應邀赴中國豆腐發源地、國家野生大豆保護基地——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區進行考察。
  • 隨著全球市場需求的快速復甦 盧安達除蟲菊發展潛力大
    中國園林網3月30日消息:一朵朵小小的白色正給盧安達經濟帶來廣闊的前景,如今成千上萬的小農戶已加入到除蟲菊的種植生產中。 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只有四個主要從事除蟲菊種植加工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肯亞、坦尚尼亞和盧安達。
  • 雲南瀘西抓好板橋河水庫"水源地"保護
    近日,筆者隨瀘西環保世紀行「飲用水安全,保護水源地」採訪團一行共同採風。
  • 質檢總局:中國歐盟地理標誌互認項目進展順利
    自2007年雙方啟動「10+10」中歐地理標誌互認項目以來,今年6月11日和9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又分別發布公告,受理來自歐洲的兩個著名地理標誌產品———幹邑和蘇格蘭威士忌在我國註冊地理標誌產品的申請。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的地理標誌保護國際合作已經邁開了新步伐,開始了新探索。
  • 福建首批53家「福鼎白茶」企業獲準使用「保護」標誌
    記者12日從福建省知識產權局獲悉,該局於近日發布公告,53家生產「福鼎白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企業核准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19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繼在海南之後,確定在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安徽、福建、廣東、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11個地方開展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這是福建省實施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試點改革後核准公告的第一批用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