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農業神農論壇」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的創建參與者,原國家質檢總局的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表示,地理標誌是政府通過法律確立的公共品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從7個方面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質量特色引領。農產品跟工業品不一樣,特別是地理標誌產品形成品牌的要素、核心這兩大方面。第一是它的地理條件,自然稟賦。比如說它的土壤、溫度、水質,甚至它的風向都決定了農產品獨有的風格和品味。
二是質量保證體系引領。要想讓地標產品引領高質量發展,它要有品質,或者叫質量保證體系來引領。保證這個品質至少要建立幾大體系:第一要有標準化體系;第二要有實驗室的檢驗檢測體系;第三要建立這一類產品的可追溯體系;第四要有執法監督體系;第五要有專家體系;第六還應該建立公開透明的現代化信息體系。
三是品牌建設引領。地標本身是一個政府通過法律確立的公共品牌,品牌的「品」就是質量和它性能的特點。「牌」是什麼,「牌」是產權和信任。
四是綠色生態引領。地標產品本身很多都是綠色產品,生態產品,而綠色和生態是地標的生命線、根本線、保障線。國際上地標產品的保護期限和商標是不一樣的。商標一般是10年為期,地標的保護沒有期限,它是永久的。除非沒有水了,或者土壤退化了,或者氣候變暖了,即影響這種品質的環境變了。因此綠色生態保障一定是地標產品的生命線。
五是地域協同發展引領。一般來說地理標誌產品很多在地方的鄉鎮、縣甚至是市都是支柱產業。它對地方經濟、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作用、引領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六是創新發展引領。地標產品不能光依賴自然稟賦,自然條件,還應當在加工的工藝、包裝、運輸、存儲、冷鏈、保鮮、銷售搞創新,按照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七是國際市場引領。地標產品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一定要走國際化的道路,也就是國際市場引領。因為地理標誌一誕生,它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國際慣例。
劉兆彬呼籲,進一步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建立好,維護好,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