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人向動物救助組織捐款12萬元索回[圖]

2020-11-25 東方網

捐助的12萬已用於建設新基地。本報資料

法院判決書(部分)。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4月21日,南京流浪動物保護組織「平安阿福」發起人哈文進收到一紙執行令,讓她歸還一位老人11.5萬元錢。這12萬是2009年老人主動捐贈給「平安阿福」的,但不久後老人又表示,捐錢時情況特殊,捐掉後自己沒有了生活來源,希望能要回這筆錢,並就此到法院起訴。法院日前判決哈文進給付老人11.5萬元。

  1年半前捐了12萬 如今老人想要回

  七旬老嫗捐款12萬

  2009年12月3日,家住棲霞區的朱奶奶找到了「平安阿福流浪動物救助會」的創辦人哈文進女士,表示願意捐一筆錢給這個動物救助組織。「當時老人家已經有70歲了,表示兒女對她不好,覺得把錢留給他們還不如用來做點善事,並表示這筆錢可以給貓貓狗狗蓋點房子,買點吃的。」

  哈文進告訴記者,當時她也很感動,在沒有書面約定的情況下接受了這筆12萬捐款。這筆錢剛好被協會用來興建幕府東路基地,基地修好後,「平安阿福」搬進了新家。

  捐款第二天老人自殺未遂

  可是隨後發生的事讓哈文進也感到意外。這位捐款的朱奶奶在捐款後第二天就服下了200片安眠藥自殺,幸好被搶救了過來。原來朱奶奶的丈夫於2009年11月患病去世,同時又因為與子女不和,她萌生了輕生的念頭。在氣憤之餘,她將自己在銀行的12萬元存款全部捐給了南京平安寵物服務中心。

  在被搶救脫險後,朱奶奶仍然遭到子女的打罵,甚至被趕出家門。居無定所並且沒有生活來源的她向哈文進提出想要回這筆錢中的10萬元養老用。可此時這筆捐助已經被用作了救助協會的貓舍建設,以及買了一些狗糧。哈文進也表示同意歸還,但在隨後的一年內只退還了5000元,便再也沒有錢可以還了。朱奶奶於是將她告上了法庭。

  法院判決哈文進退錢

  此案於2010年11月5日在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判,判決結果是哈文進須一次性給付原告朱奶奶115000元,以及訴訟費和公告費3200元。而根據執行令,哈文進必須在5月4日前拿出錢來。

  捐出去的錢怎麼還能要回

  捐款時寵物中心已註銷

  昨日,記者在採訪哈文進時看到這份判決書。其中寫道,調查審理時查明,當時哈文進收款時初出具的收據是南京平安阿福寵物服務中心的名義,收款事由是捐助流浪狗。而哈文進於2004年註冊的平安阿福寵物服務中心,經查實在工商局顯示已於2007年註銷,這也是判決的主要緣由。

  贈與的錢物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要回呢?記者採訪了南京盛典律師事務所的黃振華律師。黃律師告訴記者,贈與行為分為公益性質和非公益性質,具有公益性質的贈與合同不能任意撤銷。在本案中,由於哈文進註冊的「平安寵物服務中心」已經於2007年撤銷,儘管「平安阿福流浪動物救助協會」這些年來仍然在運行,但哈文進不能代表協會收錢。「如果接受贈與一方的法人資格不存在了,那就無從做出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合同本身就沒有成立。」

  朱奶奶捐贈的意思表達不實

  黃律師還表示,即便朱奶奶的這次贈與被定義為公益性質,這筆捐款還是可以要回的。因為朱奶奶捐款是基於要尋短見這樣的心理預期之下,她對於自己生命的終結存在誤解,捐助的意願表達不真實,這樣的情況下捐助人可以行使撤銷權。另外合同法中還規定,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網友發帖尋求幫助

  1500條狗面臨生死危機

  「現在每個月的狗糧就要好幾萬,募集來的捐款,好心人捐的糧食根本不夠,我們現在在外面狗糧錢都還欠著一些未付,協會裡能賣的也都賣掉了。」昨日,南京各大論壇上出現了不少「平安阿福」義工的求助帖,希望能通過捐助來幫助哈文進賠償朱奶奶。基地一些義工告訴記者,目前協會中全職人員只有哈文進一個人,而一旦哈文進因償還不了賠款而被判刑,1500隻動物可能因無人照料而餓死。

  已籌得8000多元

  哈文進告訴記者,得知朱奶奶的境遇後她也很震驚,絕對不會斷了朱奶奶的生路,但考慮到協會的經濟狀況,想一點一點慢慢還,「哪怕我每天還她100元都可以,但是一時間拿出這麼一筆錢,對於救助協會來說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昨日,記者採訪時得知,「平安阿福流浪動物救助會」已經停止了大部分工作,義工都在全力籌款。截至下午四點,義工們已籌集到了8000多元錢。 

相關焦點

  • 老嫗捐款12萬如今想要回 法院判歸還11.5萬
    4月21日,南京流浪動物保護組織「平安阿福」發起人哈文進收到一紙執行令,讓她歸還一位老人11.5萬元錢。這12萬是2009年老人主動捐贈給「平安阿福」的,但不久後老人又表示,捐錢時情況特殊,捐掉後自己沒有了生活來源,希望能要回這筆錢,並就此到法院起訴。法院日前判決哈文進給付老人11.5萬元。
  • 李佳琦向它基金捐款100萬元 以新身份「愛它大使」投身動物保護
    本文轉自【公益時報】;10月12日,北京愛它動物動物保護基金會(下稱「它基金」)宣布李佳琦正式成為它基金「愛它大使」,未來將與它基金一起致力於傳播動物保護與關愛動物的文明理念,更有機會跟隨流浪動物救助車深入流浪動物救助基地,參與救助流浪動物等工作當中,帶動更多人關注動物保護事業,幫助解決流浪動物這一社會問題。
  • 動物慈善「名利」江湖:曬照片吸捐款 倒賣罐頭牟利
    動保圈內人士呂華(化名)向記者透露,目前動物慈善在一些人眼中已經變成了「名利江湖」,亂象叢生。  有人埋頭苦幹 有人揚名立萬  「動物救助和慈善的興起也就是近10年的事情,現在隨著關愛小動物的人越來越多,這項事業也越來越紅火。最早一般是個人做,支出都是自己承擔,現在各種救助團隊和基地紛紛出現,籌款渠道也逐漸多樣化。」呂華向記者介紹。
  • 給流浪動物捐款怕詐捐?都2020年了,動物救助思想該換新了
    2019年動物救助圈最火的兩個事件,一個是「愛如以救助收養名義,用小奶貓餵蛇」事件,一個是「救助站失火,收到捐款後主人立即買了一輛車」事件。一直以來,全國各地的動物救助站都有一個風氣:靠捐款維持。可是很多地方捐款也籌措不齊,按道理我們國家不缺乏愛心人士,人均素質是合格的,雖然流浪動物多,但也不至於連費用都籌措不齊。可為何動物救助站依舊資金吃緊?為何捐款如此難籌?動物救助,應該怎麼樣實現良性發展?
  • 霸州市信安鎮舉行現場募捐活動 「最美河北人」侯振國捐款30萬元
    霸州市信安鎮愛心救助基金現場募捐活動隆重舉行。侯振國愛心團隊 供圖侯振國現場捐款30萬元。侯振國愛心團隊 供圖長城新媒體廊坊1月4日訊(記者 孫澤恆)1月3日,愛心人士齊聚霸州市信安鎮,該鎮愛心救助基金現場募捐活動隆重舉行。
  • 高三寒假寫作指導:87歲老人的捐款該不該收
    2月10日,重慶市萬盛區萬盛街道萬新社區便民服務中心,87歲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畢生的積蓄20萬元。老人說,這筆錢她已經攢了30多年,現在是發揮這筆錢價值的時候了。老人多年來一直獨居,租住在一個老舊門市內,平時擺攤賣小百貨貼補家用。她生活節儉,捨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老人的兒子說:「我母親是個熱心腸,她為疫情防控捐款,我們也大力支持。」老人說:「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
  • 廣東女企業家彰顯大愛,捐款捐物6000多萬元
    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設立抗擊新型肺炎防控醫護人員1000萬關愛基金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高度關注疫情發展態勢,充分發揮基金會自身優勢,1月28日捐贈1000萬元設立抗擊新型肺炎防控醫護人員關愛基金。關愛基金設立後,捐贈工作迅速啟動。
  • 2014胡潤慈善榜發布:朱鎔基捐款2398萬元上榜
    2,500萬給哈爾濱市慈善總會,其中1,500萬用於救助貧困殘疾兒童,1,000萬用於黑龍江水災救助。另外向成都慈善總會和大連市慈善總會各捐贈1,000萬,分別用於雅安地震救助和幫助大連市困難市民。王健林已連續6年進入胡潤慈善榜,其中4次進入前十名。他位列《2014雅居·樂海南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第二位,財富1,450億元。
  • 廣西「80後」組建公益組織 救助上千隻流浪動物
    圖為志願者與「希望有家」收養流浪狗互動。 林馨 攝中新網柳州3月16日電 題:廣西「80後」組建公益組織救助上千隻流浪動物作者 林馨「6年來,我們救助過上千隻流浪動物,每當看到它們被領養走入新的家庭,便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廣西柳州市「希望有家」小動物保護組織負責人方白說。
  • 福建超大集團捐款100萬救助臺胞 將組織蔬菜援助
    17日,記者從福建超大現代農業集團獲悉,該集團已通過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向臺灣災區捐款人民幣100萬元,支援臺灣同胞戰勝災害,重建家園。  50年不遇的超強颱風「莫拉克」侵襲臺灣,造成臺灣中南部地區人員傷亡、失蹤、被困及基礎設施、農田民居損毀等重大生命財產損失,更重創臺灣農林漁牧業。
  • 各地紅十字會積極組織救援救助力量持續抗洪救災
    紅十字志願者吳琳帶領一班志願者專門為老人洗衣、鋪床疊被、送水送飯……忙個不停。老人被照顧得舒舒服服,笑呵呵地逢人就誇:「這些伢子服務真好,比我的女兒孫女兒還貼心,我都捨不得回家了。」 解放軍某部1000餘名官兵開赴樅陽縣抗洪搶險多日,部分官兵的頭髮長長了無法打理。志願服務隊組織曹中海等10餘名理髮師多次冒著傾盆大雨前往官兵駐地,利用休息間隙,為戰士們義務理髮。
  • 南京迎來超強「奶貓季」 民間組織努力推行TNR
    「愛心之旅南京貓」是一家民間救助流浪貓組織,成員「九月」(網名)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母貓開春發情,懷孕60多天後近期陸續生育,大批小貓降生形成「奶貓季」,她感覺今年「奶貓季」的規模比去年又擴大了不少。綜合各網站論壇上的求領養信息以及南京各民間救助機構的接收狀況,5月20日開始,南京每天都能有50多隻小貓被人撿到。「以前看不到這麼多貓的,現在南京哪個小區沒幾隻流浪貓?」
  • 泉州一流浪狗被綁到脖子潰爛 愛心人士捐款救助
    閩南網12月30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麗梅)脖子嚴重潰爛化膿,皮毛打結,發出陣陣惡臭味……2歲多的金毛串流浪狗在廠房外被楊女士發現時,傷痕累累。  發現當天剛好是12月18日,因此它便有了一個名字,「十八」。  目前,「十八」已被送往豐澤區仁和寵物診所救助,治療情況順利,因溫順乖巧被醫生誇讚為「堅強孩子」。
  • 資產評估行業積極抗疫 已累計捐款捐物超1600萬元
    來源:經濟日報疫情發生以來,資產評估機構和廣大從業人員積極響應,充分調動資源,通過多種途徑,持續向疫情防控一線捐款捐物。截至2月14日,資產評估行業參與捐款捐物的評估機構904家,捐款捐物共計1608萬元,其中捐款1300萬元;捐獻防護物資價值308萬元。
  • 匿名捐款10餘載 寧波耄耋老人「拾荒行善」令人淚目
    中新網寧波12月4日電(記者李佳贇)在熙來攘往的街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騎著一輛老式三輪車,走進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禮嘉橋警務室,他顫巍巍地從兜裡掏出1萬元愛心款,小心拜託民警轉捐給慈善機構後,只默默留下「愛心老人」的名字。  耄耋老人步履蹣跚的身影,讓許多人動容淚目。
  • 中國民間組織抗震救災行動民間組織聯繫方式
    南都公益基金會010—51656856劉洲鴻為民間組織參與救災和災後重建項目提供1000萬元人民幣資金支持2. 中國扶貧基金會010—82872688王行最接受愛心企業、機構及公眾認捐;向四川地震重災區送牛奶、方便食品、瓶裝水、羽絨服、太空被、毛巾被和藥品等物資。基金會已經在四川德陽設立物資儲備庫,統一接收、管理全國各地通過航空、鐵路和公路發往四川的物資,根據災區實際需要,轉運、分發到各災區3.
  • 女子12年自費30餘萬元照顧流浪動物(圖)
    (河北)承德劉寶儀堅持收養流浪動物12年,建立「精靈有約愛心救助基地」,給了流浪動物一個溫暖的家,為了待續這些生命,她已經花掉了30餘萬元。如今面對著越來越多的流浪動物,她的基地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但她說,「我們既然要選擇這條路,就要勇於面對,努力吧,堅持下去!」-看見流浪的小動物就要管它劉寶儀是承德市雙橋區人,今年31歲。
  • 妙然基金為國際野生動物組織捐款
    妙然基金為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捐款15萬美元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是為提高人們對世界野生動植物的認識,由聯合國大會於2013年12月20日決定設立的節日。1973年3月3日正是通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日子。該公約在確保物種生存免受國際貿易威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我是做流浪狗救助的,不給8000塊,別想拿回你的狗!
    一隻叫辛巴的狗狗在南京走失,被當地的流浪狗救助組織平安阿福帶回後,要挾主人,索要捐款8000,否則不給狗!狗sir聽完還是很氣憤的。所以在第一時間找到了當事人,辛巴的主人,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2月28日晚8點40左右,辛巴在家附近走失!
  • 捐款救災彰顯國企擔當 山東省屬企業捐款超1000萬元
    、及時伸出援手,8月27日當天40戶省屬企業全部向省慈善總會進行捐款,截至8月28日上午捐出款項已全部到帳,捐款共計1000.37萬元。您的每一份捐助,都將專項用於救助災區,幫助災區群眾恢復生產生活、重建家園;所有捐款、捐物都將及時公布接收、撥付情況,接收公眾監督。愛心接力,從轉發開始,讓我們攜手同心,共築愛的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