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內澇、山洪等災害,已致千萬群眾受災。自災情發生以來,各地紅十字會及時響應,積極救災,持續救助受災群眾,助力當地儘快恢復生產生活。
安徽:哪裡需要就往哪裡衝
入汛以來,受長江上遊來水和多輪強降雨影響,安徽省境內河湖爆滿、全線告急,共發生江心洲崩岸、玄武巖礦山塌陷等58處較大險情,受災人口26.35萬人。面對災情,安徽樅陽縣紅十字志願服務隊聞「汛」而動,積極參與防汛救災,哪裡需要就往哪裡衝,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的旗幟在災區高高飄揚。
7月15日,大批應急救災物資需要及時運送到各安置點,裝卸搬運及分發時間緊、任務重,樅陽縣紅十字志願服務隊在微信群裡發布求助信息,很快有近百名志願者報名參加,共搬運物資200多噸,為應急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紅十字志願者周淑萍是縣菸草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是服務隊裡的熱心大姐,她衝鋒在前,30多斤的應急摺疊床扛在肩頭,一趟又一趟來回搬運,不停歇不言累,她笑稱從沒搬過這麼重的東西,幹起來才發現自己這麼有勁。像周大姐一樣的志願者還有很多,他們不遺餘力,為防汛救災工作默默奉獻。
(紅十字志願者在輔導孩子們學習)
樅陽縣城關小學安置點集中安置了鐵銅江心洲221名老弱病殘小受災群眾,其中有不少學齡兒童。為了減少災情對孩子們學業造成影響,剛參加完高考的浮山中學學生吳凡、樅陽中學學生周潔主動報名加入縣紅十字志願服務隊,每天去安置點為孩子們輔導功課,他們就地取材,教孩子們學剪紙、玩遊戲、畫畫……安置點裡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紅十字志願者在為老人理髮)
城關小學安置點94歲高齡的老人何汪氏,行動困難,生活難以自理。紅十字志願者吳琳帶領一班志願者專門為老人洗衣、鋪床疊被、送水送飯……忙個不停。老人被照顧得舒舒服服,笑呵呵地逢人就誇:「這些伢子服務真好,比我的女兒孫女兒還貼心,我都捨不得回家了。」
解放軍某部1000餘名官兵開赴樅陽縣抗洪搶險多日,部分官兵的頭髮長長了無法打理。志願服務隊組織曹中海等10餘名理髮師多次冒著傾盆大雨前往官兵駐地,利用休息間隙,為戰士們義務理髮。
湖北:及時組織開展防汛救援救助工作
6月以來,湖北省連續遭遇9輪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給災區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較為嚴重影響。針對汛情猛、險情多、災情重的實際情況,湖北省紅十字會在湖北省委堅強領導和總會的指導下,及時組織全系統開展防汛救援救助工作,盡最大努力做好受災群眾幫扶救助。
(紅十字志願者在湖北省洪湖三八湖防汛大堤上巡查 陳華/攝)
7月13日,總會連夜向湖北派出防汛救災工作組,指導湖北省紅十字系統有效開展汛期救援救助等工作。14日,工作組先後深入洪湖市洪湖圍堤濱湖北合垸、三八湖、螺山新螺垸泵站和螺山鎮小學群眾轉移安置點實地查看災情,現場指導荊州市、洪湖市紅十字會開展汛期救援救助。
同時,應洪湖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請求,總會工作組決定由湖北省紅十字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負責緊急追加餅乾、礦泉水、毛巾被、消毒液等防汛急需物資,同時沿防汛大堤上也加密了帳篷布設,用於衛生所、防汛人員輪休等急需。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受災群眾發放救災物資,圖片來源:黃岡市紅十字會)
7月15日,工作組先後趕至黃岡市黃梅縣濯港鎮十裡益海中心小學、大河鎮天門小學安置點和黃石市陽新縣排市鎮中心小學安置點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深入黃石市排市鎮河北村、沿城區富河大堤和網湖分洪閘查看汛情,並現場指導黃岡、黃石兩地紅十字會有效開展汛期救援救助等工作。
16日上午,工作組先後深入武漢市蔡甸區消泗鄉興無垸、洪南橋實地察看災情。蔡甸區是武漢市本次受汛情影響較重地區,截至7月15日8時,漢江蔡甸站水位28.70米,超警戒水位1.20米;北垸閘外水位27.05米,超警戒水位0.55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7月9日21時,蔡甸區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7月15日12時調至Ⅱ級應急響應。
截至7月20日,總會向湖北調撥的毛巾被、賑濟家庭包(箱)、棉被、夾克衫、衝鋒衣、帳篷、消毒液、殺蟲劑氣霧劑、脈動飲料等防汛物資,已全部分發至受災群眾手中。
江蘇: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連夜赴高淳發放生活物資
當前,江蘇省防汛進入關鍵期,南京高潮位已超過10米,太湖水位超警戒已達半個多月,南京市高淳區水陽江連續4天超警戒水位,該區域防汛應急響應提升為I級。
7月16日下午,南京市高淳區政府決定將位於水陽江沿岸的村民轉移至安置點。江蘇省紅十字會充分發揮救援救災職責作用,從鹽城備災倉庫緊急調撥1300床棉被。當晚至凌晨,江蘇省紅十字會機關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5名隊員在陳小兵副會長帶領下抵達現場,與市、區紅十字會部分工作人員及輔警一起連夜卸貨,1300床棉被放置在淳溪中心小學安置點,待村民轉移後及時發放到每個村民手中。
貴州:紅十字救援隊聞「汛」而動 幫助3.3萬受災群眾
6月入汛以來,貴州省出現多輪強降雨天氣,造成9個市(州)不同程度受災。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貴州省各級紅十字會先後派出紅十字大眾衛生、搜救救援隊和志願服務隊等9支869人次,深入受災地轉移受困人員、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安置轉移群眾、發放救災物資和安全隱患排查等,幫助受災群眾3.3萬人,提供志願服務近4萬小時。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受災群眾在安置點領取紅十字救災物資,貴州省紅十字會供圖)
遵義市正安縣「6·12」洪澇災害發生後,遵義市紅十字會迅速組織紅十字虎鷹應急救援隊13名隊員奔赴災情現場參與救災搶險工作。桐梓縣「6·22」洪澇災害發生後,貴州省紅十字大眾衛生救援隊及當地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第一時間趕赴木瓜鎮參與應急救援工作,搭建3個紅十字救災帳篷,發放方便麵、礦泉水等救災物資,並對該縣木瓜鎮、羊蹬鎮的1100餘戶受災群眾開展大眾衛生入戶宣傳,發放宣傳品,衛生包、家庭包等物資。7月14日,道真縣大磏鎮福星村合心組因降雨出現山體滑坡,倒塌農房戶數26戶,倒塌房屋間數78間,緊急轉移群眾48戶71人。15日,遵義市紅十字會派出救援隊攜帶帳篷、家庭包等物資,趕赴滑坡安置點開展緊急救助群眾。
6月23日,黔南州惠水縣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及時組織搜救隊24人,緊急奔赴該縣擺金鎮高寨村開展抗洪搶險工作,利用搜救艇等工具,轉移受困群眾57戶146人。
7月8日,銅仁市松桃縣甘龍鎮石板村田堡組因連降暴雨引發山體滑坡,造成6人失蹤、6人被困,緊急轉移安置群眾79戶。接到災情報告後,省紅十字會當日調撥13餘萬元救災物資,並派出省紅十字大眾衛生救援隊20名隊員奔赴災區,於9日在臨時安置點甘龍中學搭建起61頂12平方米救災帳篷,臨時安置200餘人。
銅仁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積極參與江口縣壩黃鎮金龍村、江口縣城(內澇)、松桃縣甘龍村洪澇災害抗洪救災工作,出動124人次,服務時長29760小時,營救、轉移疏散群眾650餘人次。
黔東南州紅十字會迅速組織紅十字大眾衛生救援隊和紅十字志願服務隊,奔赴凱裡、麻江、錦屏、雷山、三穗、劍河、從江、榕江、丹寨等地,勘察災情、疏散受災群眾、搭建臨時安置點、發放救災物資。為讓受災群眾提高災後防病意識,救援隊在入戶發放救災物資同時,還向每戶受災家庭講解災後衛生防疫知識,最大限度地預防傳染疾病發生。
重慶:救災救援,紅十字持續發力
截至7月18日16時,強降雨導致的洪澇、地質災害,已造成重慶市萬州、涪陵、沙坪垻等32區縣516鄉鎮(街道)633150人受災,因災死亡13人,緊急轉移安置23833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0374人。
(重慶市紅十字會根據災情情況,迅速組織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分配、調撥救災物資。 嚴明喜/攝)
此輪洪澇災害中,重慶市紅十字會先後啟動應急響應5次,總會向重慶市紅十字會調撥家庭包、棉被、衝鋒衣等,根據受洪澇災害影響程度,重慶市紅十字會向受災較重的14個區縣調撥了第4批總價值為144.05萬元的棉被、家庭包、衝鋒衣及等救災物資和資金。
雲南:緊急調撥物資馳援受災群眾
7月18日,受西南氣流和切變線影響,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氣,導致該縣平原鎮、蘇典鄉、芒章鄉等14個鄉鎮1個農場不同程度發生洪澇、山體滑坡災害。截至7月18日22∶30時,「7·18」強降雨洪澇滑坡自然災害共造成盈江縣14個鄉鎮1個農場10000多人受災,因災失聯3人,疏散轉移群眾2460餘人。
面對災情,雲南省紅十字會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要求,快速響應,緊急從雲南省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倉庫調撥家庭包100個、衣服200件;協調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將達能(中國)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定向捐贈雲南省紅十字會,用於災害救助的1000件功能飲料直接運往災區。目前,這批價值17.3萬元的救災物資已連夜裝車馳援盈江災區。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向受災群眾發放救災物資。雲南省紅十字會供圖)
德宏州紅十字會第一時間成立了工作專班,強化值班備勤,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及時向雲南省紅十字會上報災情並請求給予物資支持。同時,從德宏州紅十字會備災救災倉庫向盈江縣紅十字會調撥價值近40萬元的毛毯460條,防水雨衣400餘件,兒童防水雨衣3000餘件、衣物1000餘件馳援盈江受災群眾。
(來源:《中國紅十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