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以「五湖四海一家親、同根同祖同家人」為主題的戊戌年炎帝朱襄氏拜祖大典在炎帝朱襄氏故裡柘城縣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朱氏宗親及社會各界來賓三百餘人參加拜祖活動,共同祭拜炎帝朱襄氏,緬懷人文始祖功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日上午,嘉賓們佩戴黃色絲巾,列隊肅立炎帝朱襄氏陵園廣場,柘城縣炎帝朱襄文化研究會會長朱曉亮、柘城縣炎帝朱襄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松林、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朱姓委員會秘書長朱保民等先後致辭,向前來參加拜祖大典的來賓作主旨發言。
拜祖大典按照擊鼓鳴炮、敬獻花籃、淨手上香、天揖拜祖、恭讀拜文、祈福許願等儀程舉行。之後,各位朱氏宗親步入大殿叩拜炎帝朱襄氏,環繞炎帝朱襄陵墓瞻仰。
據文獻記載,朱襄氏為炎帝別號,為上古時期炎帝時代重要的部族首領。朱襄氏部族定居於朱(今柘城),以當地朱木(又稱赤心木)為圖騰,死後葬於朱野(今柘城縣大仵鄉朱堌寺村),名曰炎帝朱襄陵,歷代都有祭祀,延續至今。
炎帝朱襄氏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他在太昊伏羲氏成立的中原氏族聯盟中任重要大臣,發明了我國最早的文字,結束了原始社會的結繩記事時代;發明五弦瑟,用五弦瑟平衡陰陽,治理天下,開創了我國禮樂文化之先河。據清代康熙年間的《柘城縣誌》記載,柘城從上古時期至夏朝、商朝均稱「朱」,是朱襄氏封地,其城為朱襄氏邑,朱襄氏後裔以「朱」為姓,形成朱姓中最古老的一支,是為朱姓得姓始祖。
據悉,戊戌年炎帝朱襄氏拜祖大典由柘城縣炎帝朱襄文化研究會主辦。(董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