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學者親嘗4千年前猛獁象肉味道 稱味同嚼蠟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邢立達在蘇北研究恐龍足跡化石

西伯利亞出土的猛獁象遺骸,源自邢立達微博

2月12日零點,遠在加拿大求學的80後古生物學者邢立達與兩個同伴正在烹飪「美食」,並且通過微博直播了從煎肉到嘗肉的全過程。微博立刻引來包括著名編劇寧財神在內的數千網友的轉發和熱議。這是因為那片煎成10成熟的肉非同尋常,是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

微博直播

試嘗猛獁象腿肉脖友圍觀

「8小時過去了,有沒有覺得頭暈耳熱,渾身奇癢,感覺像有很多毛髮要從皮下長出來?有沒有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有沒有光著膀子衝到零下20攝氏度的室外的衝動?有沒有感覺犬齒的齒根部位很腫脹,似乎有很長很大很粗的牙齒要頂出來……如果有,請打開DV,讓大家共同見證Mammuthusman(猛獁象人)的誕生。」

這是@恐龍達人13日在某網站微博上發布的有關試嘗猛獁象腿肉的最後一條微博。加上此前幾條描述烹飪過程、試嘗心得和口感的微博,讓@恐龍達人受到了包括著名編劇寧財神在內的數千脖友的強烈圍觀。

@寧財神更留言「提醒」:小心吃了猛獁象肉,會基因突變成能飛簷走壁、類似蜘蛛俠一類的超能力者。@遊-知-行更是打趣地介紹起更好的烹飪方式:「撒點點鹽,用香腸切段,烤盤抹橄欖油,最後加點青檸檬汁。」@綠裡涼桑則留言說:「這位牛,從此笑傲在地球食物鏈的最高端。」

大多數脖友帶著惡搞或調侃的語氣留言,或轉發@恐龍達人的微博。

2月12日下午4點,@恐龍達人在微博上宣布,「繼10年前煮了恐龍化石喝湯(1口)之後,於2011年2月12日零點,吃了一片西伯利亞出土的猛獁象帶肉版本的腿肉一片,長8.9cm,寬4.1cm。煎,10成熟,加鹽。」並附有一張被放置在玻璃展櫃中的猛獁象象牙和軀幹圖片,但沒有上傳和烹製或試嘗猛獁象腿肉有關的圖片。

在隨後發出的微博中,@恐龍達人詳細描述了「吃肉」的整個過程。他自稱和兩名同伴在決定試嘗這片4000年前死亡的猛獁象腿肉時,都有些擔心。

為安全起見,在試嘗之前,3人各吃了2顆抗生素,還開玩笑式地相互握手告別。

自述口感

粗糙有沙土味,如同嚼蠟

「和野豬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惡的感覺,有點沙土味道……」,「入口的時候想到了殘劍橫刃;接觸牙齒的時候,猶如童年的古生物愛好之夢和我融合,當抵達味囊的時候,我看到了猛獁死前的一幕幕,似乎真的穿越了4000年!活著真好!」@恐龍達人和一名同伴在嘗試吃下一小片肉後,詳細記錄了猛獁象肉的口感。但另一名同伴卻在吃下肉片後出現了嘔吐。不過@恐龍達人解釋,雖然如同嚼蠟,但同伴嘔吐只是心理作用,並非食物中毒。

最後,煎過猛獁象腿肉的油也沒浪費,用來給他們的黑色寵物狗炒了個雞蛋當夜宵。

估計受不了3人的瘋狂行為,最終脖友們為他們「頒發」了《外星人初級證書》。

脖友質疑

「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雖然得到網友的關注,但由於@恐龍達人沒有上傳一張烹製或試嘗猛獁象腿肉有關的圖片,因此有脖友也提出了質疑,認為埋在地下4000多年的猛獁象早就變成了硬邦邦的化石,根本不可能像微博上描述的那樣油煎食用。有脖友甚至認為根本就沒有吃猛獁象腿肉這件事,Lyka_pfv說:我糊塗了,這是真事還是講笑話?還有脖友覺得這就是一次炒作。

記者隨後試著查找@恐龍達人的聯繫方式。在微博首頁的個人資料中,看到其是通過了某網站認證的VIP用戶,原名邢立達。個人資料中,還提到成都理工大學。

專家說法

猛獁象遺骸有「肉感」

記者隨即致電成都理工大學自然博物館館長、古生物學專家李奎。「哦,邢立達啊,我認識他。大學畢業就來我們學校的地層古生物系進修了一年。」李奎證實了邢立達古生物學者的身份。

對於脖友的疑問,李奎說:「被冰封在凍土中的猛獁象遺骸,就像被放置在一個大冰櫃裡面。皮肉沒有腐爛,也沒有像深埋在其他地質層裡的動物那樣石化。」李奎說,出土的猛獁象有特有的「肉感」,不像其他化石質感堅硬無法下咽。因獵奇去試著嘗上一小塊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理論上是可以的。但絕對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肉類食物」。

自貢恐龍博物館科教辦主任曾上遊向記者介紹說,20萬年前,最早的猛獁象就隨著地質歷史上最後一次大冰期的到來而出現,它的足跡曾遍及歐、亞、北美各大洲的北部。直到距今一萬年前,才又隨著冰川的消退而滅絕。在嚴寒的西伯利亞地區,它的化石遺骸埋藏最為豐富,據估計約有25000餘具。

「我們博物館從來沒有嘗試將各類館藏化石、標本用來做不必要的實驗或類似『試吃』,這是珍貴科學材料的浪費。」曾上遊說。

越洋採訪

不願透露肉的來歷

邢立達1982年生於廣東潮州一書香門第。目前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學攻讀古生物學博士,研究肉食性恐龍以及恐龍的足跡化石。記者通過微博私信聯繫上邢立達,他爽快地接受了越洋採訪。記者問他有沒有因為試嘗了一小片猛獁象腿肉,出現不良反應。邢立達回答說:「沒有。「當記者詢問他和同伴為什麼想到吃猛獁象肉時,邢立達表示因為某些原因,他不願透露太多這片猛獁腿肉的來歷等有關的信息。綜合

相關焦點

  • 恐龍達人煎吃猛獁象肉 冰河世紀物種有望被克隆
    第1頁: 第2頁:  邢立達其人  曾供職常州恐龍園  最近很活躍 圈內有名氣  作為一名80後古生物學者,剛剛  本組撰稿 記者 仲永  嘗了一小片  「味同嚼蠟」  2月12日下午4點,恐龍達人在微博上宣布,「繼10年前煮了恐龍化石喝湯(1口)之後,於2011年2月12日零點,吃了一片西伯利亞出土的猛獁象帶肉版本的腿肉一片,長8.9cm,寬4.1cm。煎,10成熟,加鹽。」
  • 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口差點當場嘔吐!
    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口差點當場嘔吐!在人類之前,地球上存在著無數的史前生物,無論生活習性還是體態特徵,都比人類更佔優勢。最缺少的就是智慧的大腦,它們一貫的使用蠻力。當遇到危險時,要麼就是他死,要麼就是我亡,這樣的行為太過於極端了,但動物們的天性亦是如此。
  • 這位廣東人拿到一塊猛獁象腿肉,然後說:煮了吃,吃完有四字評價
    在這個地區總共發現了110多具猛獁象的遺骸,此次波蘭科學家發現的猛獁象生活在距今25000年前,這隻猛獁象的骨骸中有一塊燧石碎片,那是一個小燧石箭頭,很顯然,這是當年人類捕殺猛獁象的「兇器」,這說明當時人類已經開始捕殺猛獁象。為了了解祖先捕食的猛獁象究竟是什麼味道?其實歷史上早就有人進行了嘗試。
  • 「恐龍獵人」邢立達,研究古生物學,曾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
    現在居然有人直播吃猛獁象的肉?還邊吃邊吐槽。邢立達不愧為最牛廣東人。吃猛獁象的網紅達人冰河時代,一個眾多神奇物種的時代,可惜歷史的進程讓冰河時期因為全球氣候變暖離開了序幕。猛獁象因為適應不了環境的變化,整個種群隨著冰河世紀終結消亡了。
  • 猛獁肉盛宴:中國網紅吃4000年前,老外嘗25萬年前,哪個更夠味?
    80後的網紅古生物學家——邢立達中國有一名80後的網紅古生物學家——邢立達,段子的能力絕對不一般,為了科普知識曾經把霸王龍與武藤蘭相提並論。武藤蘭是誰?為了改善一下夥食,補充一下營養,2月12日零點,邢立達和2個同伴烹飪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並且微博直播。當日下午4點,邢立達的微博——@恐龍達人:「繼10年前煮了恐龍化石喝湯(1口)之後,於2011年2月12日零點,吃了一片西伯利亞出土的猛獁象帶肉版本的腿肉一片,長8.9cm,寬4.1cm。煎,10成熟,加鹽。」
  • 凍土下的萬年前猛獁象,象牙堪比「黃金」,象肉居然也被吃掉!
    而在戈羅霍夫居住的烏斯特·揚斯克(Ust-Yansk)家中,還有另外二十個猛獁象的屍體,被他存放在鋁桶中,還用厚厚的帆布蓋住,戈羅霍夫介紹稱,凍土帶中挖出來的猛獁象屍體必須用帆布蓋住,不能見光,並且要保溼否則將會開裂!而這些猛獁象,有他自己挖掘的,也有收購的!僅僅是這些象牙的價值,將會讓戈羅霍夫賺上至少30萬美元,如果將其運到雅庫茨克,那麼價值還將提升40%!
  • 1500萬頭猛獁象沉睡凍土,千年殭屍猛獁肉成「美食」,象牙成寶貝
    最後一批猛獁象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滅絕,它們也曾是石器時期人類狩獵對象之一,在歐洲洞穴中可以看見有關猛獁象的壁畫,它們的壽命長達一萬年以上!猛獁象之所以能夠在寒冷的環境下生存,主要在於長了一身長毛,抵禦寒冷不在話下,而它們主要的生活地便是高寒地帶以及草原或者丘陵之上。
  • 全世界唯一吃過猛獁象的中國小夥,「後遺症」讓他如今像變了個人
    然而在中國卻有一位80後的網紅古生物學家邢立達,他也是全世界唯一吃過猛獁象的中國小夥。  2011年的時候,邢立達在國外讀書,當時他就和兩個同伴「突發奇想」烹飪了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    他說這個味道有點和野豬肉相似,口感粗糙,還摻雜著一些沙土的氣味。
  • 科學家把猛獁象列入「瀕危物種」,難道冰川世紀的猛獁象還活著?
    遺傳學專家曾提取了來自4300年前與45000萬年前的猛獁象基因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猛獁象的基因已經發生了突變,基因的改變讓它們失去了嗅覺和蛋白質等。而這些身體特徵直接關係到猛獁象的繁殖,繁殖越來越少,最後猛獁象退出了歷史舞臺。
  • 這幾個科學家把猛獁象給吃了,並說口感像豬肉
    由於它們生存的地區十分寒冷,所以有許多屍體保存在冰層和凍土中,迄今為止有超過80%猛獁象遺體發現自西伯利亞東部。 目前,有許多科學家立志於復活猛獁象,在人工幹預的情況下讓猛獁象重新出現在地球上。 除了科學家還有偷盜者看中了猛獁象的屍體,他們曾以捕獵大象獲取象牙為生,但是在國際保護法出臺之後很難得手,於是把目光投向了已經滅絕的猛獁象。
  • 中國唯一吃猛獁肉的人,吃後意猶未盡說7字,網友:不愧是廣東人
    猛獁象生活的年代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距今300萬年至3700年前,身高一般為5米,體重能達到10噸左右,由於身披長毛,可以抵抗嚴寒,一直都生活在高寒地區,猛獁象也人類是同期時代的物種。古生物學家也是在不斷勘探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層,希望能夠找到滅絕了證據,由於自然界石化需要2.5萬年,所以猛獁都是半石化的,它的肉甚至可以用來做藥,蘇聯古生物學家在發現猛獁之後,還吃過猛獁肉,中國同樣也有一個吃過猛獁肉的人。
  • 消失的遠古野味:猛獁象
    也有不同的說法,猛獁象是因為人類狩獵而滅絕,因為正好人類的出現就是那個時期,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人類移居到這裡,為了渡過漫長寒冷的日子,在短暫的夏季採集野生植物和狩獵是生存的必要手段。人類會從食肉動物的口中奪食,甚至藉助狼群的力量來幫助狩獵,馴化後的狼也就是現在的狗的祖先。
  • 重慶人改寫猛獁象祖籍(圖)
    點擊進入>>>   魏光飈在電腦上端詳猛獁象的資料。本報記者甘俠義 李晟攝 本報訊(記者李晟甘俠義實習生袁矗)一度被人們認為起源於歐洲的草原猛獁象,其祖籍原來是在我國華北地區———在重慶市自然博物館工作、長期致力於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的重慶學者魏光飈,提出的這一觀點,已於去年得到了國際上猛獁象研究專家的認可。
  • 大象肉能吃嗎?
    而40萬年前生活在亞洲西部的直立人也喜歡捕食象類,據研究稱他們60%的食物是象類,頻繁的捕食導致了當地象類的滅絕。研究人員認為,早期人類會獵食大象,還會食用大象屍體,他們會用小石片從大象骨骼上剔下肉和脂肪。在北半球出土的很多猛獁象化石上都發現了人類留下的痕跡,波蘭生物學家在一具2.5萬年前的猛獁象骨骼中發現了一塊燧石碎片,這是早期人類獵殺猛獁象的直接證據。
  • 你知道貓咪能嘗出哪些味道嗎?
    貓咪能嘗出哪些味道????野外捕食獵物的貓不管肚子有多餓,也不會吃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已經腐爛的獵物。貓對於酸、苦、鮮、鹹是有反應的,但不是太能嘗出甜味。對於肉食性的貓來說,相比碳水化合物裡的甜味,感知食物裡是否含有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鮮味,還有腐敗的肉和毒物裡的酸和苦更為重要。
  • 貓咪知識大拷問:貓咪究竟能不能嘗出每件食物的味道?
    貓咪可以分辨酸、甜、苦、辣四種味道,但對於甜味的感覺稍差點,從前有研究說貓咪根本嘗不出甜味,其實是貓咪對甜味的敏感度比較弱。貓咪最能感受到的味道是算,然後是苦、辣,最後是甜味。2. 貓咪還能嘗到鹹味,它們甚至很喜歡鹹的食物。貓咪喜歡肉中含有的那部分鹽分,貓咪的舌頭對肉中的鹹味還是比較敏感的。
  • 俄凍土地帶現封存萬年猛獁象軀體[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3日報導,近來,俄國探險隊在西伯利亞凍土地帶驚喜地發現了史上保存最為完好的成年猛獁象軀體。據俄國雅庫茨克猛獁象博物館的負責人謝苗・阿列克謝博士介紹,這具猛獁象的軀體被封存在距薩哈共和國不遠處的一座北極小島上,時間已有1萬年之久。然而,軀幹上腥紅的肉、皮膚和毛髮看起來毫無損傷,就好像剛剛屠宰的肉一樣。早在今年5月,就有報導稱,在新西伯利亞群島的凍土地帶發現了「猛獁象的血液」。
  • 有防彈衣之稱的泰坦魚,大廚就算把刀磨壞,也想嘗一口它的味道!
    有防彈衣之稱的「泰坦魚」,大廚就算把刀磨壞,也想嘗一口它的味道!日本生活著一種非常特別的魚,單從外表就能看出其獨特之處,與普通魚相比、這種魚處理起來真的非常困難,是出了名的難伺候、想要吃它簡直就是一個難題。
  • 貓爪「嘗」起來是什麼味道?
    >主子是貓奴們的掌上明珠他們也常愛對主子們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動作有位網友更是難抵主子的肉球誘惑忍不住大膽」嘗「帖子激起許多網友的興趣有些人稱讚該網友好大膽:「成日玩屎之手,不敢嘗」也有人打趣說是用了花生味的貓砂嗎?
  • 《非正式會談》日常「吃播」 楊迪勇嘗香菜零食
    主席團成員現場品嘗了「扭扭糖」,調侃其吃起來「味同嚼蠟」。同樣是糖,德國的網紅零食軟糖歷史就更為悠久,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一直都很火,並且每年還會推出新主題的軟糖。除此之外,貝樂泰還帶來了十分具有澳大利亞特色的袋鼠肉乾給大家品嘗,素食主義者功必揚用難以置信的口吻稱「袋鼠那麼可愛」,並拒絕品嘗袋鼠肉。然而,其實袋鼠肉乾的味道和普通牛肉乾的味道差不多,代表們覺得口感還不錯,「美食博主」帥波波更是連吃三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