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獵人」邢立達,研究古生物學,曾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

2021-01-08 長葶古巷

冰河時期生活著地球上最大的象,它們擁有長長的獠牙,身上長著濃密的毛髮,於4000年前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現在居然有人直播吃猛獁象的肉?還邊吃邊吐槽。邢立達不愧為最牛廣東人。

吃猛獁象的網紅達人

冰河時代,一個眾多神奇物種的時代,可惜歷史的進程讓冰河時期因為全球氣候變暖離開了序幕。猛獁象因為適應不了環境的變化,整個種群隨著冰河世紀終結消亡了。

2011年,邢立達得知西伯利亞地區出土了一條猛獁象腿,便花了不少代價從西伯利亞運回了一些猛獁象腿肉,和幾個夥伴商量著嘗一嘗這滅絕動物的肉。

在苦思冥想後,邢立達在微博直播了一場讓人五味雜陳的吃播。他和兩個同伴將12000前的猛獁象腿肉切片,煎熟後,佐以食鹽吃了下去。

吃猛獁象腿肉的同時,邢立達還淡定自若的當起了美食評論家,稱猛獁象的味道和野豬肉相差無幾,口感粗糙,下口有些奇怪,回味起來像泥土。

三人吃完後,立馬有一人吐了出來,是不是中毒了不得而知。但是邢立達事後解釋,一塊12000年前的肉,吐出來是因為心裡緊張,不是生病,據悉三人吃之前也已經服用了抗生素。

冷凍時間過長的肉能不能吃,專家給過我們解釋,12000年前的凍肉能不能吃,邢立達給我們做了示範,這樣的一個奇人,吃完居然啥事沒有!不得不讓人驚嘆他的藝高人膽大。

對古生物學的執著

邢立達1982年出生於廣東,祖父母皆為人師表,是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他從小就對地球的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些古生物。

邢立達十分喜歡恐龍、化石等神秘的事物,此間他也認識了董枝明教授,在他的影響下,邢立達曾多次前往雲南挖掘恐龍化石,還創辦了一個被諸多專業人士認同的"恐龍網"。

2005年"恐龍網"被中國古生物網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人類學研究所發現了其價格和成果,他們合作共同改良了"恐龍網","恐龍網"也一躍成為"十佳"網站中的榜首。

作為"第一屆全國優秀科普網站"——"恐龍網"的創始人,考大學時,邢立達沒有選擇古生物學等專業,反而選擇了金融學,進了阿爾伯塔大學。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最熱愛的事情。

邢立達在大學期間出版過一本關於恐龍的書——《恐龍之最》。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之路,之後也陸續在雜誌上發表了一些科普文章。同年,他開始著手了一部銷量還不錯的科幻小說——"真相三部曲"。

邢立達的每一部書都有不俗的成績,可他依然放不下他最愛的古生物學,於是他又相繼寫了《化石真相》、《翼龍大傳》等作品。這兩本書的成績也促使他再度回到古生物學。

不忘初心的熱愛

畢業後的邢立達在《南方月刊》工作了大半年,因文字工作的枯燥乏味,讓他更加想念神奇的古生物學。於是他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工作,回到學校繼續深造。

邢立達在成都理工大學進修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去了祿豐世界恐龍谷,以及中國地質學院繼續研究恐龍。因為是自己熱愛的專業,邢立達十分的認真。

幾年間北到遼寧,吉林南到重慶,廣東,四川,貴州等地。除此之外甘肅,雲南、江蘇,河北,新疆,西藏都出現了邢立達的身影,真的是哪裡有恐龍,哪裡就有他。

在走過了許多地方之後,邢立達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和學識,發表了多篇論文,其中中國首例劍龍類足跡和世界最古老的恐爪龍類足跡兩篇就十分的著名。

2013年,不再滿足於國內恐龍足跡的邢立達開始走出國門,行蹤遍布外蒙古,加拿大等國,之後又去了朝鮮半島以及伊朗等地搜尋恐龍化石的蹤跡。

首個琥珀恐龍的現世

求學之路十分艱辛,邢立達卻堅持到底,憑藉自身過硬的學識,他在各大雜誌上發表論文,一步步在學術界站穩了腳跟。期間他還收穫了很多珍貴的化石藏品。如古鳥琥珀、恐龍琥珀、介形琥珀等。

2013年,在緬北胡岡的白堊紀琥珀礦區裡,邢立達機緣巧合的獲得了大量的琥珀樣本,可當時因為資金的不足,邢立達只好和家人商量賣了故居,才得到一筆資金,用以購買到這些珍貴的科研標本。

為了給琥珀一個安穩的去處,邢立達把這批琥珀登記在一家非盈利機構名下,好潛心研究。他和他的團隊在幾年的時間裡,一點點的研究這些琥珀的來歷、年限還有稀奇之處。

2016年,邢立達帶著他的琥珀研究團隊,把這些年對這批琥珀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一家家知名的刊物上,其中琥珀裡的恐龍震驚了整個學術界。

《科學進展》等眾多知名刊物都有邢立達團隊的文章。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世界上首例琥珀中的古鳥的翅膀、恐龍尾巴、完整的雛鳥等諸多琥珀中的恐龍。

因為首次發現了琥珀中的恐龍,國內外的媒體紛紛對此進行報導,多家知名雜誌都有關於琥珀恐龍的介紹,他們稱這些琥珀猶如時光的膠囊,讓人類終於得以一窺白堊紀時的神奇。

邢立達的一生十分的傳奇,他的複雜經歷和有趣的研究成果也被國內外眾多電視欄目競相報導,其中CCTV、美國NG國家地理頻道和Discovery 探索頻道都深度報導了他的事跡。

邢立達本人也獲得過很多的榮譽,首例恐龍琥珀的發現讓他斬獲了很多榮譽,而在全球13個最重大的化石發現裡,他發現的恐龍尾巴與古鳥翅膀並列第一。

邢立達可不光吃過12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在保護遺蹟的過程中和礦業公司的推土地賽跑,與潮水搶奪過恐龍化石,還穿過緬甸裙子,與當地人套近乎。

"恐龍獵人"邢立達他在古生物學科科研成果顯著,多篇論文登上國際頂級期刊,37歲的他破格成為博士生導師,他的人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忘初心,堅持做自己。

相關焦點

  • 恐龍達人煎吃猛獁象肉 冰河世紀物種有望被克隆
    雖然沒有與邢立達共過事,也沒有見過邢立達本人,但是作為一名古生物研究人員,傅強在業內早就聽說過邢立達的大名。「這個年輕人確實不一般,雖然年齡不大,但最近幾年在業內很有名,之前出過很多有關恐龍的科普類書籍,因為營銷策略得當,很受歡迎。去年《國家地理雜誌》還曾出過一個有關恐龍的專集,其中大部分的策劃都是出自邢立達之手。」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讓母校排名擠進亞洲百強!
    但考古界裡也有一位青年領先者,他主要是研究恐龍方面的古生物學,他的研究比起其他人的研究要快的多,短短的時間裡他發表了近百篇SCI,他就是青年古生物學家邢立達。
  • 80後學者親嘗4千年前猛獁象肉味道 稱味同嚼蠟
    這是因為那片煎成10成熟的肉非同尋常,是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微博直播試嘗猛獁象腿肉脖友圍觀「8小時過去了,有沒有覺得頭暈耳熱,渾身奇癢,感覺像有很多毛髮要從皮下長出來?有沒有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有沒有光著膀子衝到零下20攝氏度的室外的衝動?
  • 吃4000年前猛獁肉?這位「恐龍達人」,憑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位高材生,他與恐龍結下了不解之緣,還嘗過4000年前的猛獁肉呢!這位年輕的古生物學者叫——邢立達。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學習方面更是積極認真,從不馬虎。邢立達在小時候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很喜歡恐龍,覺得恐龍非常的神奇有力量。但他與大多數喜歡恐龍的男孩子並不一樣,他把恐龍這件事情直接當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概1.6億年,但是突然之間這種龐大的生物就全部滅絕了,滅絕原因更是一大懸案。今天對於恐龍的研究依然是一項專門的課題,也有很多的生物學家投入其中。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中國一位研究恐龍的青年古生物學家—邢立達。恐龍達人邢立達與恐龍的深厚緣分邢立達1982年出生在廣東省潮汕市,他們家一直以來都是書香門第,祖父和祖母都是特級教師,父母也都是大學的高材生。
  • 猛獁肉盛宴:中國網紅吃4000年前,老外嘗25萬年前,哪個更夠味?
    猛獁象猛獁象,又叫毛象,現在已經滅絕,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們渾身披著濃厚的毛髮、有一層隔寒的厚脂肪,很適應冰川世紀的寒冷氣候。猛獁象曾廣泛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北部,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4000年前滅絕,那時候埃及人正忙於建造金字塔。「物以稀為貴」,當年古人類吃過的猛獁肉,現代人是不是沒有機會吃到呢?那也不是,有什麼病就有什麼病友,還真有嘗鮮者吃過。
  • 中國唯一吃猛獁肉的人,吃後意猶未盡說7字,網友:不愧是廣東人
    古生物學家也是在不斷勘探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層,希望能夠找到滅絕了證據,由於自然界石化需要2.5萬年,所以猛獁都是半石化的,它的肉甚至可以用來做藥,蘇聯古生物學家在發現猛獁之後,還吃過猛獁肉,中國同樣也有一個吃過猛獁肉的人。
  • 這位廣東人拿到一塊猛獁象腿肉,然後說:煮了吃,吃完有四字評價
    為了了解祖先捕食的猛獁象究竟是什麼味道?其實歷史上早就有人進行了嘗試。最初蘇聯以為科學家吃過猛獁肉 ,如今,我們中國也有一個人進行了這樣大膽的嘗試。因為生物石化的最短時間是25000年,所以我們發現的猛獁象化石一般都是半化石,也就是說,在冰層中被發現的猛獁象的肉尚且可以食用。
  • DIGIX TALK邢立達:琥珀裡能裝進鳥類、青蛙、蛇…還有恐龍!
    演講伊始,邢立達以大家熟悉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形象為例介紹道,電影中所復原出的恐龍形象其實都是根據它們的骨骼化石記錄還原的,而現存大量的恐龍化石都只是支離破碎的幾塊骨頭,所以人們對恐龍的想像仍存在大量假想。
  • 全世界唯一吃過猛獁象的中國小夥,「後遺症」讓他如今像變了個人
    然而在中國卻有一位80後的網紅古生物學家邢立達,他也是全世界唯一吃過猛獁象的中國小夥。  2011年的時候,邢立達在國外讀書,當時他就和兩個同伴「突發奇想」烹飪了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    他說這個味道有點和野豬肉相似,口感粗糙,還摻雜著一些沙土的氣味。
  • 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口差點當場嘔吐!
    4000年前的猛獁象,肉是什麼味道?吃了一口差點當場嘔吐!在人類之前,地球上存在著無數的史前生物,無論生活習性還是體態特徵,都比人類更佔優勢。最缺少的就是智慧的大腦,它們一貫的使用蠻力。當遇到危險時,要麼就是他死,要麼就是我亡,這樣的行為太過於極端了,但動物們的天性亦是如此。
  • 也曾首個發現琥珀中恐龍化石
    隨著網站規模的日漸擴大,邢立達結識了眾多國內優秀的恐龍專家學者,他們日後對恐龍網給予了很大支持與幫助。 一向對古生物專業抱有強烈興趣的邢立達,卻陰差陽錯選擇了金融學為大學專業。「之前以為古生物學是文科,但其實古生物學是理科,到高考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換了」。畢業後,他還曾在《南方》雜誌當了半年科學記者。
  • 史上最賣座恐龍電影的科學顧問,寫了一部比電影精彩的恐龍傳記
    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恐龍網、微博直播「吃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在琥珀中發現了白堊紀鳥類的翅膀、以偶像的名字命名恐龍花式表白朱一龍……知名古生物學者邢立達老師,卻分外推崇一位古生物學家和他的著作:如果你想了解關於恐龍的一切真相,如果你想追隨恐龍獵人的腳步去探秘,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
  • 打破對恐龍的刻板想像,刷新對史前神秘世界的認知
    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恐龍網、微博直播「吃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在琥珀中發現了白堊紀鳥類的翅膀、以偶像的名字命名恐龍花式表白朱一龍……知名古生物學者邢立達老師,卻分外推崇一位古生物學家和他的著作:如果你想了解關於恐龍的一切真相,如果你想追隨恐龍獵人的腳步去探秘,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
  • 邢立達:恐龍研究者中的「拼命三郎」
    其中恐龍琥珀被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選為2016年六項重大科學發現的第二名,僅次於引力波,亦被中國古生物學會列入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與推土機賽跑的恐龍追蹤者  一不小心造成了「轟動效應」的琥珀恐龍屬於偶然。對邢立達來說,他十餘年的傾心研究則是偏冷門的恐龍足跡,這一領域國內的研究者僅寥寥數人。
  • 凍土下的萬年前猛獁象,象牙堪比「黃金」,象肉居然也被吃掉!
    史前猛獁象,成為合法的象牙貿易來源猛獁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冰河世紀》這部動畫片很多朋友都看過,這是一種大約生活在500萬年-3700年前,遍布歐亞大陸以及北美洲北部的長毛大象,還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因此可以度過寒冷的冬季!1799年,通古斯埃文基獵人Ossip Shumachov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完整的猛獁象,肌肉都保存完好!
  • 邢立達:為了發現中國的恐龍,他正在和推土機賽跑
    在這裡,可能會產生一些重要的線索:恐龍到底生活在今日中國這片古老土地的哪裡,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互動的。邢立達對此深深著迷。他曾收集到了一塊前所未有的琥珀,裡面封存著恐龍羽毛化石——此事被邢立達視作「愛好」,讓他小有了一些名氣。但他最愛的,還是恐龍足跡。足跡經常被骨骼化石搶了風頭,卻是恐龍生態學和行為信息的重要來源。
  • 1500萬頭猛獁象沉睡凍土,千年殭屍猛獁肉成「美食」,象牙成寶貝
    最後一批猛獁象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滅絕,它們也曾是石器時期人類狩獵對象之一,在歐洲洞穴中可以看見有關猛獁象的壁畫,它們的壽命長達一萬年以上!猛獁象之所以能夠在寒冷的環境下生存,主要在於長了一身長毛,抵禦寒冷不在話下,而它們主要的生活地便是高寒地帶以及草原或者丘陵之上。
  • 我是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琥珀中的帶毛恐龍是如何被我「捕獲」的,問...
    我是古生物學家邢立達
  • 頂級吃貨有多敢吃?這幾個科學家把猛獁象給吃了,並說口感像豬肉
    這些屍體大都保存完整,皮毛、血肉、象牙都沒有被微生物分解,很具有研究價值。目前,有許多科學家立志於復活猛獁象,在人工幹預的情況下讓猛獁象重新出現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