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王「洛龍」能否捕食健康的成年公河馬?

2021-01-08 動物志

01體型對比

洛龍是一隻巨型灣鱷,2011年9月在菲律賓布萬納市的一條小河裡被捕獲,當時100多人合力才把它弄上岸。洛龍的體長為6.17米,體重1075千克,經澳大利亞動物學家布裡頓確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鱷魚。之後洛龍成為動物園裡的明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2013年2月,洛龍病死,享年53歲。

洛龍並不是有記錄最大的鱷魚,從頭骨標本推斷,過去有的巨型灣鱷體長可達7米,重約1.5噸。只能說,從洛龍2011年被捕到2013年死亡這期間,它是經科學家確認的最大活體鱷魚。

鱷魚王「洛龍」

河馬的老對手尼羅鱷多數個體在2.5-4.2米之間,體重60-300千克,灣鱷也只是略大一些,洛龍真可謂現代鱷魚裡的巨無霸!

成年母河馬平均重1.3噸,公河馬有1.5噸,最大個體可達2.6噸重。看來,河馬比鱷魚真大不少,洛龍還不到成年母河馬的平均水平。

02武器對比

河馬的武器就是它那巨嘴大牙了,它的下犬齒有30多釐米長。然而這倆大牙看起來嚇人,實際殺傷效果很有限。因為河馬作為素食動物,不擅長用嘴進行咬殺,它的下犬齒雖長,但牙間隙太大了,而河馬又不會咀嚼,只有下犬齒正好刺中對手,才能造成有效殺傷。

河馬的巨嘴長牙

河馬的大牙主要是內鬥的武器,公河馬之間爭奪領地和配偶,常常發生戰爭。河馬的牙口適合對付的對手要足夠大,太小了容易滑到兩顆大牙之間的間隙中。例如,河馬有一次把雌獅的整個腦袋含進嘴裡了,結果獅子啥事沒有,原因就是腦袋正好卡在了河馬牙間隙內了。

河馬頗具攻擊性,有時會咬住斑馬、牛羚,將它們拖入水中溺死。但鱷魚的鱗甲很滑,又不像那些食草動物那樣餡大肉薄,對河馬來說是個難以下嘴的目標。河馬攻擊鱷魚的圖片資料有不少了,鱷魚幾乎每次都是毫髮無損。

河馬攻擊鱷魚,鱷魚毫髮無損

鱷魚是熱帶淡水生態系統中的霸主,它的食物首先是水裡的魚、蟹,其次是過河或在河邊飲水的陸地獸類。鱷魚的咬合力很大,是現今地球上咬合力最強的生物,然而它也沒有咀嚼能力,它的攻擊是碾碎型的,而不是撕裂型的,單只鱷魚無法把獵物肢解。

鱷魚殺死大型陸獸的方式主要有兩個:一是拖入水中溺亡;二是群起而攻之,每隻鱷魚咬住獵物身體的一部分進行翻滾,將肉扯下來,俗稱「死亡翻滾」。這兩招對河馬通常都是沒有效果的。河馬的體型太大,整個身體是圓筒形的,而且非常光滑,鱷魚咬不住,也拖不動。

鱷魚殺死的最大獵物是約900千克的成年母黑犀牛,在河邊飲水的時候被一隻巨鱷(估計5.5~6米級別)拖住,後來被鱷魚群拖入深水中溺斃。河馬不同於黑犀牛,河馬本身就是水生動物,對水環境的適應遠勝犀牛。犀牛一旦被拖入深水中就只有死路一條了,而河馬閉氣能力相當強,能在水下15分鐘不換氣,所以很難溺斃。

河馬與鱷魚水中相遇

正因為河馬和鱷魚都很難傷害到對方,所以它們才得以在河裡和平共處,它們通常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

03生態分析

河馬從來沒有殺死鱷魚的記錄,哪怕是小鱷魚也沒有。網傳河馬一口把鱷魚咬成兩截,系訛傳。河馬不是鯊魚,沒有這樣的牙口。下面這起事件的真相是,一隻鱷魚趴在一大群河馬背上曬太陽,有隻河馬忽然開始啃咬鱷魚,但長長的下牙把鱷魚身體擋嘴外去了。有個視頻裡,一大群河馬圍毆了一隻小鱷魚一分鐘,最後小鱷魚從河馬的嘴裡掙脫離開,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

小鱷魚勇闖河馬群,全身而退

河馬的確會驅逐鱷魚,它們都以淡水河湖作為領地,又都喜歡趴在岸邊曬太陽,因此有時會爭奪領地。這種情況下,由於河馬體型遠超過鱷魚,因而佔據絕對優勢,鱷魚不會和河馬糾纏,通常感受到河馬的敵意後就會自行離開。

實際上,河馬在驅逐鱷魚的時候也是「見鱷下菜」的,它在把鱷魚從沙灘上趕走的時候,會先驅趕小鱷魚,避開地主雄鱷。而當小鱷魚都被趕走以後,地主雄鱷也會自己離開。可見,對河馬來說,地主雄鱷就是個不好惹的主了。地主雄鱷多大呢?小的只有3.5米長,重約180千克。

鱷魚與河馬都在沙灘上曬太陽

尼羅鱷中有條傳奇巨鱷名為古斯拉夫,估計有5.5米長,體重在700千克以上。古斯拉夫可以說根本不把河馬放在眼裡,它與成年公河馬對峙了一會兒,毫不畏懼,慢慢沉入水中離開。當它靠近河馬群,母河馬們馬上很緊張地護住幼崽。

一有機會,鱷魚就會捕殺小河馬。母河馬知道這個鄰居不懷好意,在繁殖期間會堅決將它驅逐。成年河馬對鱷魚來說太大了,然而在烏幹達,有隻在內鬥中嚴重受傷的公河馬被鱷魚群獵殺,也許公河馬的虛弱和鮮血激發了鱷魚的殺戮本性。截至目前,鱷魚沒有殺死健康的成年河馬的確切記錄。古斯拉夫據說獵殺過一隻成年母河馬,然而該記錄未經科考證實。

尼羅鱷捕殺小河馬

綜上所述,在大眾眼裡河馬比鱷魚厲害,實際上主要是河馬大得多。鱷魚生長期很長,體成熟至少要40-50年,因此大個體在種群中所佔比例很小。

04實戰模擬

如果洛龍遇上河馬,首先可以肯定,洛龍是不會怕河馬的。相反,河馬會怕洛龍。古斯拉夫都不把河馬放眼裡,何況是體型更大的洛龍。

洛龍要在岸上或者淺水區殺死成年河馬,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洛龍太重了,在陸地上很不靈活,河馬應該可以輕易躲開它的攻擊。

河馬

到了深水區,洛龍將掌握主動權。鱷魚比河馬更適應水生,它擅長遊泳,在深水裡更靈活,而河馬只能用腳蹬地面,藉助水的浮力在河裡跳躍式前進。此外,鱷魚嘴的咬殺效率也比河馬更高。

然而,即使是洛龍,也無法做到將成年公河馬的頭或者身體含在嘴裡,因此真要殺死河馬不容易。成年公河馬比洛龍重37%,而且河馬能長時間潛水,很難溺斃。因此,洛龍殺死公河馬的唯一方法可能就是堅持一直咬腿,如果咬斷了腿骨可以把河馬耗死。

河馬也並非全無機會,如果能咬中洛龍柔軟的肚腹,就能給洛龍造成重創,不過河馬在水裡不如鱷魚靈活,很難咬中。

菲律賓國家博物館中的洛龍標本

洛龍憑一己之力捕殺公河馬很難,但它咬傷河馬後將引來一群鱷魚,相信不難將河馬咬死並肢解。不過更大的可能是,洛龍幾次嘗試後發現這個對手不好惹就放棄了,或者壓根不會去嘗試。成年公河馬畢竟太大了,如果目標是母河馬或未成年河馬,洛龍嘗試和成功捕食的可能性會更大。落單的河馬比較危險,一群河馬聚在一起,能有效防禦洛龍。

相關焦點

  • 科學的分析:「鱷魚王」洛龍能否單殺一頭成年雄性河馬?
    河馬和鱷魚在非洲經常狹路相逢,但由於非洲最大的鱷魚是尼羅鱷,比河馬要小很多,所以,在二者的爭鬥中,大都是以河馬勝出告終。那麼,曾經最大的鱷魚「鱷魚王」洛龍能不能單殺一頭成年雄性河馬呢?我認為是不能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沒必要,第二個是能力不夠。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來詳細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傳奇巨鱷古斯塔夫有多大,打得過健康的成年公河馬嗎?
    成年公河馬體重有一噸半,成年母河馬平均也有1.3噸。據可靠記錄,最大的河馬重2.6噸。15歲左右剛成年的尼羅鱷,雌鱷只有2.5~2.6米長,雄鱷也只有2.7~3米。然而,古斯塔夫不是一般的鱷魚。帕特裡斯拍攝到了古斯塔夫與河馬群的互動,離群的公河馬和古斯塔夫對峙,古斯塔夫卻徑直遊了過去。接著,公河馬面對著它噴氣,低頭入水,這是在警告它。古斯塔夫給了公河馬點面子,讓了一步,它潛水後從水下遊開了。
  • 傳奇巨鱷古斯塔夫有多大,打得過健康的成年公河馬嗎?
    02古斯塔夫和河馬的較量大家知道,一般的尼羅鱷是比較怵河馬的,因為河馬的體型比尼羅鱷大不少。成年公河馬體重有一噸半,成年母河馬平均也有1.3噸。據可靠記錄,最大的河馬重2.6噸。然而,古斯塔夫不是一般的鱷魚。帕特裡斯拍攝到了古斯塔夫與河馬群的互動,離群的公河馬和古斯塔夫對峙,古斯塔夫卻徑直遊了過去。接著,公河馬面對著它噴氣,低頭入水,這是在警告它。古斯塔夫給了公河馬點面子,讓了一步,它潛水後從水下遊開了。接下來,古斯塔夫又遊回了那群河馬身邊,並且是浮在水面上,這是挑釁的意味。群裡有小河馬,這令成年河馬高度緊張,它們急忙聚在一起保護未成年個體。
  • 如果讓「鱷魚王」洛龍和「虎王」查吉爾在深水裡廝殺,誰會贏?
    「鱷魚王」洛龍和「虎王」查吉爾,前者死於2013年,後者死於2000年,在兩種動物的記錄中,這兩隻動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嗜血」。那麼,這兩隻在「史上」留名的猛獸如果在深水裡廝殺的話,誰會贏呢?我認為是「鱷魚王」洛龍。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為什麼河馬不怕鱷魚,鱷魚也不攻擊河馬?
    我們都知道,鱷魚不僅是頂級的掠食者,而且像水域中的壟斷性捕食者,幾乎可以殺死任何動物。在這個答案中,我所說的水域是指內陸水域,如河流、湖泊等,而不是海洋。即使是這個新生代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動物,成年非洲叢林象也不喜歡呆在水裡,當大型鱷魚在附近時,它可以藐視其他動物,如老虎、獅子等。
  • 為什麼河馬總是欺負鱷魚,遇上獅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獅子河馬在水裡和在陸地上習性截然不同。它在陸地上覓食的時候都是獨來獨往的,哪裡有吃的就去哪,沒有領地觀念。白天在水裡則集合成少至幾隻、多達150隻的群體,而且領域性極強。公、母河馬都具有領域性,而公河馬領域性更強,尤其是在求偶期,很多年輕或老年公河馬以及幼仔在領地鬥爭被殺死。為什麼河馬只有在水裡才會表現出領域性呢?這是因為淡水對河馬太重要了。
  • 為何說河馬是鱷魚剋星,有啥秘密武器?看河馬打鱷魚現場你就知道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想知道,除了人的幹擾,像是大象、犀牛、河馬或者是鱷魚,這些極兇猛又大型的動物,又有哪些動物能夠克制呢?但事實上還真的是有,就像是成年河馬對成年鱷魚,可以說河馬就是鱷魚的剋星了。為何說河馬是鱷魚剋星,有啥秘密武器?
  • 河馬與尼羅鱷的真實關係,自然界中的「模範鄰居」
    在網上有一些小鱷魚趴在河馬背上曬太陽的圖片,小鱷魚對河馬沒有威脅,所以用不著動粗。兩者在一起共存了這麼多年,相互之間都已經很熟悉了。河馬經常扮演「水中浮島」的角色,它還會允許一些龜趴在自己背上曬太陽,可見河馬對沒有威脅的動物非常寬容。3、大鱷魚會捕食落單的小河馬。
  • 鱷魚有天敵嗎?美洲豹經常捕食它!
    美洲豹經常以鱷魚為食物,「經常」二字最重要,大貓都吃鱷魚,但是把鱷魚當作常規食物,經常吃的,只有美洲豹,網上和紀錄片裡都能看到強壯的成年雄性美洲豹捕食鱷魚的片段,方法和捕食別的食物沒有什麼區別,悄悄靠近,撲到後背上,咬住脖子。
  • 假如鱷魚與河馬單挑,誰會更勝一籌呢?答案是河馬完虐水中霸主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原題:鱷魚和河馬打架誰更勝一籌?首先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鱷魚再狠還是敵不過人類,由於長期以來鱷魚皮貿易的存在,已致使許多鱷魚品種種群數量減少或者瀕臨滅絕、滅絕,可以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鱷魚如果發現成年河馬對它有攻擊的意圖,它的內心是顫抖的,但它們如果碰到孤單的小河馬,往往食物的美味會讓它們衝昏頭腦普通成年的雄性長度3.5~5米,體重200~800公斤。這次參賽的是一隻較為普通的選手,4米,500公斤。雖然在鱷魚中不算出眾,但是大多數動物都在它的菜單上。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很多人認為河馬是食草動物,但實際上它是雜食動物!在非洲,尼羅河鱷和河馬的領地有交集,大打出手是經常的事,但都是事出有因,而不是食物鏈之間的關係。鱷魚如果發現成年河馬對它有攻擊的意圖,它的內心是顫抖的,但它們如果碰到孤單的小河馬,往往食物的美味會讓它們衝昏頭腦。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被公河馬吞食
    陸地上還沒有哪一種動物能夠成為河馬的天敵。河馬高達2200千克的咬合力,比起鱷魚的2000千克還更勝一籌。不過,獅子和鱷魚打不贏成年河馬,難不成不會對其幼崽下手?但是河馬媽媽常常會形影不離地跟隨在幼崽身邊,所以獅子和鱷魚想要捕獵河馬幼崽並不那麼容易。據《鏡報》報導,一頭小河馬背著河馬媽媽獨自上岸覓食,不料遇到了兩隻飢腸轆轆的獅子。
  • 食草的河馬,為何獅子鱷魚都不敢動它?其實河馬是個「戰坦」
    那麼非洲獅和鱷魚真的不敢對河馬下手嗎?其實敢不敢是一回事,能不能吃到河馬肉是另外一回事。其實在非洲,獅群是唯一個敢對成年河馬下手的動物,不過發生這種攻擊河馬的行為十分少見,因為獅子在捕獵的時候也會權衡利弊和風險,攻擊河馬其實是下下策,只有餓懵逼了才會對河馬下手。
  • 尼羅鱷中的巨無霸古斯塔夫,能打得過成年雄性河馬嗎?
    後來,上世紀90年代,在非洲尼羅河等區域,經常出沒一個體型巨大、喜歡攻擊人類的巨型鱷魚,據不完全統計,命喪於這個鱷魚口中的人數多達300餘人,人們對之聞風喪膽,於是動物學家就給這條鱷魚命名為「古斯塔夫」。
  • 非洲獅偷襲小河馬,被趕來的母河馬救下,最後卻落入公河馬之嘴
    陸地上還沒有哪一種動物能夠成為河馬的天敵。河馬高達2200千克的咬合力,比起鱷魚的2000千克還更勝一籌。不過,獅子和鱷魚打不贏成年河馬,難不成不會對其幼崽下手?
  • 非洲之王鱷魚,水中無敵,碰到河馬為什麼就乖乖認輸?
    鱷魚是水中之王,每年非洲草原上角馬遷徙,「萬馬奔騰」的角馬最恐懼的就是過馬拉河,因為鱷魚守就在馬拉河上,直接將角馬拖入水中,翻滾淹死角馬,再三五成群將其撕碎吞吃。相信有一半人會猜是鱷魚,另一半人當然猜河馬,理由也很簡單,河馬體型夠大,畢竟食草動物和頂級掠食動物決一高下,難道還有食草動物贏的嗎?但答案可能還真出於各位的預料,因為在河馬和鱷魚的決鬥中,幾乎都是河馬贏,除非是落單的小河馬給鱷魚圍攻,而大部分情況下小河馬都會在父母的保護之下!這又是啥情況呢?
  • 河馬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成年的河馬身長約為3.5-4.5米,重約3-4噸,但身高僅有1.5米左右,因為它的四肢特別短,圓滾滾的身體就已經表明它的行動很笨拙。但是河馬卻長了一張粗壯的腦袋和一張十分巨大的嘴,這張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要大,上下頜最大能夠張開到90度。
  • 蟒蛇、鱷魚、野狗、鬣狗輪番捕殺,狒狒表示還是猛禽、河馬友善
    獅子與花豹的捕食是成年狒狒死亡的主要原因,雖然狒狒在二者食性佔比很少超過5%,其他的蟒蛇、鱷魚、野狗、鬣狗、猛禽、河馬這些與狒狒偶有相遇甚至捕食的動物與其碰面,狒狒受傷死亡的概率如何,他們的出現又會引起狒狒怎樣的反應
  • 為什麼鱷魚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雌性河馬咬力可達800多公斤
    我們在動物園或電視節目上,經常能看見體型巨大的河馬,它們在通常會躲在水裡,只把腦袋露出水面。別看河馬的樣子看似溫馴,但發起飆可不得了。在遙遠的非洲,河馬可是最具攻擊性的動物之一,每年攻擊人類的事件均在500起之間。在動物園裡,我們知道河馬是一種食草性的動物,它一口能把一個大西瓜輕易嚼碎。但河馬有時也會開葷,在非洲野生河馬的腹中,也曾發現過野生動物的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