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和尼羅鱷之間不存在誰怕誰,兩者關係非常融洽,通常能和平共處,在自然界裡像這樣兩種大型動物組成的「模範鄰居」極為少見。只不過網上很多人非要把河馬吹噓成無比兇殘的猛獸,於是尼羅鱷就成了最佳的背景板,但實際上,兩者的衝突非常少。
河馬與尼羅鱷的真實關係如下。
1、兩者各有領地範圍,只要不越界,就沒問題。
鱷魚如果不小心進入了河馬的地盤,那就會遭到驅趕,一般大鱷魚在水裡靠近河馬2米左右就會遭到河馬的警告,河馬會以頭入水噴氣警告鱷魚走遠點,如果鱷魚不識相,河馬就會驅趕,但也僅僅只是驅趕,用嘴巴象徵性的咬一口,不會開殺戒。
而且鱷魚身體扁平,河馬的牙齒結構不容易咬住它,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河馬殺死尼羅鱷的事件,不管是大鱷魚還是小鱷魚都沒有被河馬殺死過。網上流傳的那幾張河馬攻擊尼羅鱷的圖片中,當事的尼羅鱷都沒有死,甚至都沒有受傷。
2、河馬對小鱷魚比較寬容。
在網上有一些小鱷魚趴在河馬背上曬太陽的圖片,小鱷魚對河馬沒有威脅,所以用不著動粗。兩者在一起共存了這麼多年,相互之間都已經很熟悉了。河馬經常扮演「水中浮島」的角色,它還會允許一些龜趴在自己背上曬太陽,可見河馬對沒有威脅的動物非常寬容。
3、大鱷魚會捕食落單的小河馬。
鱷魚是掠食動物,捕食是天性,如果小河馬還不能獨自對抗鱷魚,落單十有八九活不了了,很容易成為鱷魚的食物。就算小河馬不被鱷魚捕食,它也可能被公河馬殺死。
至於網上說的「母河馬會為小河馬復仇而攻擊鱷魚」,至少目前還沒有發現過。鱷魚捕食小河馬的過程一般都很順利,即使旁邊有大河馬在,但只要不是小河馬的母親,就不會管閒事。
4、鱷魚也沒有殺死成年健康河馬的確切記錄。
成年河馬動輒一兩噸,已經超出了尼羅鱷的捕食範圍。古斯塔夫殺死成年河馬的傳聞有兩個版本,一個說它殺死過內鬥受傷的公河馬,一個說它殺死過成年母河馬,但古斯塔夫本身就神神秘秘的,圍繞它的傳聞也真假參半。假設一下,如果尼羅鱷有能力捕殺成年河馬,那兩者絕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融洽。
5、兩者會爭奪曬太陽的場地,但很少起衝突。
在辛巴威的研究表明,河馬和鱷魚會爭奪河灘上曬太陽的場地,河馬有時候會耗費一個小時讓鱷魚主動挪地方,會通過一些不激烈的動作提示鱷魚離開,鱷魚走後河馬會躺在原來鱷魚待的地方曬太陽。河馬在挪動鱷魚時會避開體長3.5米以上的鱷魚,但是河馬將其他鱷魚「擠」走後,大鱷魚也會離開去找其他鱷魚會合。說明雙方都很給對方面子,好關係是需要雙方共同維護的,兩者共存了很長時間,已經衍生出了一套成熟的規則,避免發生衝突。
6、河馬偶爾會破壞尼羅鱷的捕獵活動。
比如在遷徙季節,一大群角馬或斑馬譁譁啦啦的過河,這時河馬的領地被入侵了或是被吵到了,就會很生氣,它們先是在水裡排便,然後還會攻擊過河的食草動物,甚至幹擾鱷魚的捕獵,有時也會搶食。
河馬能和尼羅鱷和平共處的原因是自身體型夠大,足以讓尼羅鱷知難而退,河馬也不會輕易攻擊鱷魚,兩者都沒有實力將對方排擠出去,只好共存在同一片水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