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與尼羅鱷的真實關係,自然界中的「模範鄰居」

2020-12-07 朝辭小學僧

河馬和尼羅鱷之間不存在誰怕誰,兩者關係非常融洽,通常能和平共處,在自然界裡像這樣兩種大型動物組成的「模範鄰居」極為少見。只不過網上很多人非要把河馬吹噓成無比兇殘的猛獸,於是尼羅鱷就成了最佳的背景板,但實際上,兩者的衝突非常少。

河馬與尼羅鱷的真實關係如下。

1、兩者各有領地範圍,只要不越界,就沒問題。

鱷魚如果不小心進入了河馬的地盤,那就會遭到驅趕,一般大鱷魚在水裡靠近河馬2米左右就會遭到河馬的警告,河馬會以頭入水噴氣警告鱷魚走遠點,如果鱷魚不識相,河馬就會驅趕,但也僅僅只是驅趕,用嘴巴象徵性的咬一口,不會開殺戒。

而且鱷魚身體扁平,河馬的牙齒結構不容易咬住它,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河馬殺死尼羅鱷的事件,不管是大鱷魚還是小鱷魚都沒有被河馬殺死過。網上流傳的那幾張河馬攻擊尼羅鱷的圖片中,當事的尼羅鱷都沒有死,甚至都沒有受傷。

2、河馬對小鱷魚比較寬容。

在網上有一些小鱷魚趴在河馬背上曬太陽的圖片,小鱷魚對河馬沒有威脅,所以用不著動粗。兩者在一起共存了這麼多年,相互之間都已經很熟悉了。河馬經常扮演「水中浮島」的角色,它還會允許一些龜趴在自己背上曬太陽,可見河馬對沒有威脅的動物非常寬容。

3、大鱷魚會捕食落單的小河馬。

鱷魚是掠食動物,捕食是天性,如果小河馬還不能獨自對抗鱷魚,落單十有八九活不了了,很容易成為鱷魚的食物。就算小河馬不被鱷魚捕食,它也可能被公河馬殺死。

至於網上說的「母河馬會為小河馬復仇而攻擊鱷魚」,至少目前還沒有發現過。鱷魚捕食小河馬的過程一般都很順利,即使旁邊有大河馬在,但只要不是小河馬的母親,就不會管閒事。

4、鱷魚也沒有殺死成年健康河馬的確切記錄。

成年河馬動輒一兩噸,已經超出了尼羅鱷的捕食範圍。古斯塔夫殺死成年河馬的傳聞有兩個版本,一個說它殺死過內鬥受傷的公河馬,一個說它殺死過成年母河馬,但古斯塔夫本身就神神秘秘的,圍繞它的傳聞也真假參半。假設一下,如果尼羅鱷有能力捕殺成年河馬,那兩者絕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融洽。

5、兩者會爭奪曬太陽的場地,但很少起衝突。

在辛巴威的研究表明,河馬和鱷魚會爭奪河灘上曬太陽的場地,河馬有時候會耗費一個小時讓鱷魚主動挪地方,會通過一些不激烈的動作提示鱷魚離開,鱷魚走後河馬會躺在原來鱷魚待的地方曬太陽。河馬在挪動鱷魚時會避開體長3.5米以上的鱷魚,但是河馬將其他鱷魚「擠」走後,大鱷魚也會離開去找其他鱷魚會合。說明雙方都很給對方面子,好關係是需要雙方共同維護的,兩者共存了很長時間,已經衍生出了一套成熟的規則,避免發生衝突。

6、河馬偶爾會破壞尼羅鱷的捕獵活動。

比如在遷徙季節,一大群角馬或斑馬譁譁啦啦的過河,這時河馬的領地被入侵了或是被吵到了,就會很生氣,它們先是在水裡排便,然後還會攻擊過河的食草動物,甚至幹擾鱷魚的捕獵,有時也會搶食。

河馬能和尼羅鱷和平共處的原因是自身體型夠大,足以讓尼羅鱷知難而退,河馬也不會輕易攻擊鱷魚,兩者都沒有實力將對方排擠出去,只好共存在同一片水域裡。

相關焦點

  • 河馬為啥不怕頂級獵手尼羅鱷?外表憨厚的河馬,實際卻是狠角色
    真實的情況就是,河馬不怕面對鱷魚,但更多的無可奈何;而鱷魚雖然覬覦河馬,但是拿河馬也束手無策。河馬不是馬,而是鯨豚類的遠房表親河馬不是馬。在以前許多生物學家一直認為河馬的近親是有蹄類的鹿,牛,馬等生物。但是,經過古生物學家們的對河馬的DNA,骨骼等與古生物的遺骸資料進行認真的比對後,發現鯨豚類的祖先和河馬的祖先在5000至6000萬年以前才開始分道揚鑣。
  • 尼羅鱷「古斯塔夫」打得過成年雄性河馬嗎?為什麼?
    在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如果擁有自己的專屬名字,那麼它的一生必定是不平凡的,比如非洲的雄獅組合「壞男孩聯盟」,這個由6頭雄獅組成的超級聯盟在一年內就殺死了大大小小超過100頭獅子,成為了非洲最殘忍的獅群。那麼,尼羅鱷古斯塔夫是做了什麼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呢?擁有自己名字的尼羅鱷能不能單挑一頭成年雄性河馬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尼羅鱷中的巨無霸古斯塔夫,能打得過成年雄性河馬嗎?
    如果將尼羅鱷古斯塔夫和雄性河馬進行比較,兩者究竟誰更厲害呢?這得從它們的身體特徵、捕食習慣進行分析。一般的尼羅鱷體型就比較大,成年的尼羅鱷身長在2-5米,體重在300-500公斤,有的可以達到800公斤。古斯塔夫是尼羅鱷中更加壯碩的個體,體重應該超過800公斤。
  • 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上來先反問,河馬為什麼要怕鱷魚呢?鱷魚在自然界中也是強者之一了,豹子、獅子、斑馬許多非常強大的動物都曾經是鱷魚的腹中之物。看過一些非洲動物紀錄片的朋友們都知道,很多動物在去河邊喝水的時候都需要異常的小心,冷不丁如果有鱷魚竄上來,被咬到水裡,那麼小命就不保了。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其實這跟它們的體型和力量有很大關係,我們都知道,河馬在陸地上是僅次於犀牛,大象的哺乳動物,體長可以達到4米,光是肩高都可以達到1.5米左右,成年後可以體重可以達到3000-3500千克,擁有一張恐怖的巨嘴,牙齒長而銳利,加上皮厚肉燥的身體,就算是鱷魚它也不放在眼裡。
  • 自然界中的模範夫妻——五色鳥
    走進臺北市立動物園中,總會會聽到「嘓嘓嘓」的聲響,像是有人在敲木魚的聲音,原來這不是鄰近指南宮發出的誦經聲,而是俗稱花和尚的「五色鳥」正在賣力地尋找伴侶。配對成功的五色鳥夫妻會一起「挖樹洞築巢」,準備傳宗接代,是自然界的模範夫妻。
  • 尼羅鱷和灣鱷哪個厲害, 為什麼兇猛的尼羅鱷打不過鹹水鱷!
    ,有時它們甚至可以捕殺獅子,河馬等大型動物。在平時唯一值得它正視的競爭對手,可能就是河馬了,河馬成年後,體重可以達到數噸重,加上長達75公分的牙齒,就算是尼羅鱷也不敢對它下手。    尼羅鱷和河馬有著很強的敵視關係,河馬會獵殺幼小的尼羅鱷,反之,尼羅鱷也會獵殺幼小的河馬,由於都是群居動物,它們時常會發生領地爭奪等行為,當然彼此都有輸贏。
  • 鱷魚群遇到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為什麼?
    也就是說即便是成年雌性尼羅鱷都比非洲雄獅大很多,而這也是非洲獅不敢招惹尼羅鱷的主要原因。在非洲,尼羅鱷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流域中,它們會攻擊一切來岸邊喝水的動物,包括大象,當然尼羅鱷攻擊大象的下場,往往是被大象甩出「內傷」。尼羅鱷的獵物除了偷襲來喝水的動物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於水中,比如魚類、兩棲動物,還有河馬。
  • 為什麼河馬總是欺負鱷魚,遇上獅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河馬,世界上的現存三大食草巨獸之一,長著一個誇張的大嘴巴和世界上最發達的犬齒,而且性情兇猛好鬥。它是非洲淡水河湖中的土霸王,連大名鼎鼎的尼羅鱷都經常受它欺負。然而,這樣一個實力不俗的傢伙,遇上獅子卻往往只有挨啃的份兒,因此有網友戲稱它為「挨啃小天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鱷魚有著「水中霸主」之稱,為什麼河馬卻不怕它?
    河馬和鱷魚是同一生境中衝突最多的兩種動物,而且鱷魚向來就有「水中霸主」之稱,在非洲最常見的鱷魚就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這是連「草原之王」獅子都忌憚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是在獅子面前是「挨啃小天使」的河馬卻不怕鱷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銀背大猩猩和尼羅鱷誰更厲害?拿花豹作比較就一目了然了
    關於銀背大猩猩和尼羅鱷誰更厲害的問題,拿花豹做比較就一目了然了。受了《金剛》、《狂暴巨獸》等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大猩猩是性格兇猛,戰鬥力強悍的兇猛野獸,它身體強壯、肌肉發達、力大如牛、智商高超,可以一掌打斷花豹的脊椎(《猛獸大對決》裡面的設想)。這些都是網友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真實情況大相逕庭。
  • 河馬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那麼,當隱藏的王者河馬遇上鱷魚時,是否能夠勝利?河馬演化對於河馬的演化,在過去存在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認為豬是河馬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因此河馬應該歸屬在豬這一類別當中;第二種認為,河馬是一種獨立的生物,雖然與豬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是存在巨大的差別。在傳統的分類學中,河馬被單獨劃分成在偶蹄目下的一個亞目,與豬形亞目並行。
  • 河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連兇猛的鱷魚和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在食物鏈中,食草動物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它們的上一級就是食肉動物,因此大多數食草動物的天敵就是食肉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並不是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有天敵,比如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就沒有天敵。除了大象外,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種食草動物,它也是連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它就是河馬。那麼,為什麼獅子和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這種食草動物呢?
  • 河馬大嘴一張,鱷魚就緊張!背後原因說出來嚇你一跳!
    為什麼鱷魚見河馬大嘴一張就緊張呢?背後原因說出來嚇你一跳!河馬個頭大,牙齒鋒利,一口足以咬死一隻羚羊,殺傷力令人驚奇!所以,在非洲的尼羅鱷總是主動迴避河馬!鱷魚和河馬是非洲草原河流中常見的動物,有趣的是,這兩類動物即使在同一領域活動,彼此都相處的十分和諧!
  • 群毆的話,鱷魚群厲害,還是河馬群厲害?
    我們經常會在紀錄片中會看到鱷魚和河馬相遇,因為它們通常生活在同一片水域。它們倆都是河流中的頂級獵食者,但不可避免的要經常發生衝突。但到底鹿死誰手,誰更厲害呢?我們今天來談談。
  • 河鱷戰記:河馬大戰鱷魚,是溫順的河馬勝利還是兇殘的鱷魚勝利?
    ,第一種認為豬是河馬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因此河馬應該歸屬在豬這一類別當中;第二種認為,河馬是一種獨立的生物,雖然與豬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是存在巨大的差別。在傳統的分類學中,河馬被單獨劃分成在偶蹄目下的一個亞目,與豬形亞目並行。但在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中發現,其實河馬與現代的鯨魚及海豚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兩者雖然在形態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兩者的基因上的差異卻是很小的。因此,在現在分類學中,將河馬與鯨魚、海豚併入同一亞目,稱為鯨-河馬型亞目。
  • 圖爾卡納湖的霸主,非洲最大的鱷魚「尼羅鱷」咬合力達到2500磅
    幼體尼羅鱷常以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昆蟲等為食,吃小型脊椎動物,如魚、兩棲類和爬行動物等。成體則能捕食包括羚羊、水牛、河馬幼體等在內的大型脊椎動物。成年尼羅鱷還會吞下石塊以作壓艙物之用,這樣做的目的是有助於尼羅鱷在水底保持平衡。
  • 科學的分析:「鱷魚王」洛龍能否單殺一頭成年雄性河馬?
    河馬和鱷魚在非洲經常狹路相逢,但由於非洲最大的鱷魚是尼羅鱷,比河馬要小很多,所以,在二者的爭鬥中,大都是以河馬勝出告終。那麼,曾經最大的鱷魚「鱷魚王」洛龍能不能單殺一頭成年雄性河馬呢?我認為是不能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沒必要,第二個是能力不夠。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來詳細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鱷魚王「洛龍」能否捕食健康的成年公河馬?
    鱷魚王「洛龍」河馬的老對手尼羅鱷多數個體在2.5-4.2米之間,體重60-300千克,灣鱷也只是略大一些,洛龍真可謂現代鱷魚裡的巨無霸!成年母河馬平均重1.3噸,公河馬有1.5噸,最大個體可達2.6噸重。看來,河馬比鱷魚真大不少,洛龍還不到成年母河馬的平均水平。
  • 世界上最兇猛鱷魚,估計殺害了300人,尼羅鱷「古斯拉夫」,
    世界上最兇猛的鱷魚——「尼羅鱷」,在河流當中無論是大象還是河馬,都敢咬一咬的兇猛巨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最兇猛的尼羅鱷——「古斯拉夫」。巨鱷「古斯拉夫」的真面目關於它的兇猛,當地的管理人員稱自己曾經見到過這頭巨鱷殺死過成年的河馬,而當地的鱷魚對於這樣的荒野巨鱷都是俯首稱臣,就連周圍的河馬見到了這隻大傢伙,見到它也會害怕的退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