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不能這樣用!否則容易析出致癌物?請轉給家人看看

2020-12-07 王思露營養師

提到「塑料製品」,應該是所有人都不會陌生的一種生活物品,無論是塑料瓶還是塑料碗(當然塑料瓶使用的會更多一些)。提到塑料瓶,大多數人關心的總會是其安全問題,或是致癌,再或是有毒。網絡中關於「塑料瓶致癌」的言論不在少數,有的言論糾結於塑料瓶底部的數字;有的言論則在研究塑料瓶中所含的塑化劑。對於這些比較嚇人的「塑料瓶致癌」言論,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塑料瓶,然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您並不了解它。

塑料瓶底部標有「1」證明就是一次性塑料瓶?數字究竟代表著什麼?

其實,塑料瓶底部的數字並非代表該塑料瓶是否是一次性物品,這完全是一個誤區。有些人說塑料瓶底部標有「1」的瓶子本身是一次性的,並不能重複使用,如果重複使用其中所含的二甲基羥胺和塑化劑就容易析出導致身體中的DNA發生突變,甚至會增加某些癌症的發生風險。

對於「三角+數字」的標誌其實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使用塑料種類的標誌代碼,主要是在三個箭頭組成的代表循環的三角形中間,加上數字的標誌;這其中數字1—7和英文縮寫主要指代塑料所使用的樹脂種類,這樣標註的方式可以將塑料品種的識別變得更加簡單,回收的成本也會大幅度削減。我們國家在1996年制定了與這套理論幾乎相同的塑料標誌標準。

一般透明的礦泉水瓶子底部會標有「1」,它的材質主要是「PET」。「PET」的全稱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這種材質的耐熱溫度一般在70攝氏度左右,使用條件一般在—20攝氏度至70攝氏度;說「1」代表一次性的並不靠譜,說它並不能反覆使用其實也沒有那麼絕對,只是您各位要明確「PET」在70攝氏度之內使用是安全的,使用一兩次可以,但不建議過度反覆使用。

除了「1」以外,「2」代表高密度聚乙烯,「3」代表聚氯乙烯,「4」代表低密度聚乙烯,「5」代表聚丙烯,「6」代表聚苯乙烯,「7」代表其他的塑料(聚碳酸酯等其他塑料)。

塑料裝飲用水的瓶子中含有塑化劑,容易致癌?

塑化劑,其實也就是生活中常說到的增塑劑,這種物質加入到硬塑料中主要是為了增加彈性和耐用性的,在塑化劑中使用最多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DEHP)」。

對於「塑化劑」來說,本身大家就存在誤區,使用塑化劑本身是塑料加工工藝的需要,其實只要是符合世界各國家對於塑化劑的使用量、殘留量以及遷移量的規定,它是允許用於食品包裝材料生產的。

說到塑化劑的致癌問題,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症研究中心將「DEH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列為2B類致癌物質,「2B類致癌物」主要是指「對人可能致癌,但證據有限或不足的物質」。雖然以DEHP為代表的塑化劑的確有可能在某些條件下會從一些塑料製品中遷移到食物中而最終進入人體,但是DEHP在食品包裝中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定的,其遷移量其實並不能達到對人體產生傷害的劑量,另外其對人體的致癌性本身證據不足(其為2B類致癌物)。正因為如此,「塑化劑致癌」的言論並不靠譜,需要科學看待。

對於數字「1」,也就是「PET」材質的塑料瓶而言,本身它的流動性就很好,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很容易被塑性,其實並不需要使用塑化劑和雙酚A,更何談所謂的「致癌理論」。

塑化劑的安全風險主要在於攝入了多少和攝入次數(時間)。綜合考慮,其實只要是符合國標中食品包裝材料的限定,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所謂的違規產品、不合格產品更多存在的問題是濫用或者遷移量超標的問題。

塑料製品可以裝熱水嗎?

這個問題需要大家區分來看。

首先,如果您使用塑料盆或者塑料桶洗澡、洗臉,其實完全不用害怕,放心使用即可;因為塑料製品中的成分物質並不會通過我們的皮膚接觸人體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其次,如果說用塑料杯子喝水,則需要大家適當注意,盛裝熱水可以,但需要分清楚塑料材質,一般塑料杯底部標有「5」號的塑料杯(PP)可以盛裝熱水,其耐熱性較好,同樣也可以用其加熱。

塑料瓶子中含有「雙酚A」,容易導致兒童性早熟?

對於「雙酚A」來說,的確常用於製造運動水瓶、嬰兒奶瓶、太空杯等硬質容器,這些塑料製品所用到的材質成分均屬於「7」號塑料。

值得注意的是,雙酚A的急性毒性本身比較低,而且本身又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雙酚A有基因毒性或者致癌性,無論是歐洲食品安全局還是美國相關機構,他們都認為目前並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雙酚A對嬰幼兒的身體健康有影響。

更何況,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礦泉水瓶、飲料瓶中並不含雙酚A物質,並且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雙酚A會致癌,請更正思想。

使用「塑料瓶」,應該注意的一些事情:

首先,本身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製品在正常情況下使用是安全的,並不存在安全風險,當然大家要根據不同塑料的耐熱性盛裝不同溫度的飲品;購買塑料杯等塑料製品請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靠譜產品,請警惕並拒絕購買「三無產品」,降低安全風險。

其次,相對而言,塑料對於環境的威脅力度更大,建議您各位可以儘量少的使用,無論是為了外界環境還是為了您的子孫後代。

對於塑料製品,其實並沒有您想的那樣可怕,標有「1」的塑料瓶並不是一無是處,塑料製品本不可怕,請您靠譜使用。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PET塑料瓶含致癌物?
    核心提示  有知名網絡媒體對可口可樂、李錦記等12個品牌的飲料和調味品的塑料瓶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其中的9個PET(聚酯)材質瓶體被檢出含致癌物——重金屬銻。  銻是否會溶出,與塑料材質本身的穩定性、內裝食品的性質、容器溫度的高低、和食品接觸時間的長短等因素有關。
  • 少喝PET包裝的酸性飲料 塑料瓶含致癌物
    專家呼籲企業改進生產技術 消費者儘可能少購買PET材質瓶裝飲料近日,對12個品牌飲品和調味品的塑料(10665,230.00,2.20%)瓶體進行了銻殘留的檢測,發現9種PET(聚酯)材質的塑料瓶含有致癌物——重金屬銻,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產品。與此同時,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則回應稱,此次檢測所使用的方法並非國家標準所規定的方法,因此不具有科學性。
  • PET塑料瓶含致癌物? 專家提醒PET瓶不要反覆使用
    核心提示    有知名網絡媒體對可口可樂、李錦記等12個品牌的飲料和調味品的塑料瓶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其中的9個PET(聚酯)材質瓶體被檢出含致癌物——重金屬銻。    日前,有知名網絡媒體對可口可樂、李錦記等12個品牌的飲料和調味品的塑料瓶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其中的9個PET(聚酯)材質瓶體被檢出含致癌物——重金屬銻,其餘3個PP(聚丙烯)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質的瓶體未檢出銻。消息一出,隨即引發消費者的質疑:銻從何而來?瓶中的食品安全問題會不會受影響?PET包裝可以避免銻嗎?
  • 白開水不能用塑料瓶喝?哪幾個時間段喝水最有效?都說清楚了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體裡起到運輸、傳遞營養物質、導熱、溶解等多種作用,人可以幾周不吃飯,卻不能三天不喝水。許多老人尋醫問藥,想要得到能夠保持身體健康的保健品,其實,還不如正確地喝水更有效。最好不要用塑料瓶喝水有些朋友習慣用喝剩下的礦泉水瓶盛水喝,但這是一種比較錯誤的做法。塑料瓶是一次性用品,如果長期反覆使用,一方麵塑料瓶不好清洗,會富集長期滋生的細菌,可能會造成微生物感染。
  • 專家解答:塑料瓶給寶寶用安全嗎?
    然而媽媽們可能不知道,這些塑料製品是由不同的樹脂材質製成的,而不同的樹脂材質在不同的溫度、溼度等條件下可能會析出有毒有害物質,是不安全的。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安全使用呢?「0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都是用這種材質做成的。這種材料耐熱一般只有70℃,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會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溶出。此外科學家還發現,這種塑料製品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
  • -瓶裝水,高溫暴曬,塑料瓶...
    慧聰淨水網 有這樣是的一個傳言:「不要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熱能和塑膠瓶子遇在一起會產生化學物質,而那些會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在炎熱的夏季,不少車主都習慣在後備箱放上一箱礦泉水或飲料,但「朋友圈」裡的提醒又讓人在便利與安全之間糾結起來,夏天到底能不能把礦泉水放在後備箱?
  • 塑料瓶可怕秘密
    聽說過礦泉水瓶不能加熱,可從沒聽說過不能重複使用阿?於是就有人指出,能不能重複使用,秘密在塑料瓶底的那個數字,更有網友仔細查看了幾大飲料生產商使用的塑料瓶的底部數字, 「有良心」「無良」得出喝的結論。
  • 西安PET塑料瓶量大從優【瑞康塑業】
    西安PET塑料瓶量大從優【瑞康塑業】塑料是一類在常溫下有固定形狀和強度,但在高溫下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正是利用這種可塑性,塑料被製成各種形狀和性能的包裝容器。塑料包裝瓶以其輕便、成本低等優勢,成為市場上主要的液體包裝容器。隨著塑料瓶的廣泛應用,回收利用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廢棄的塑料瓶呢?
  • 塑料瓶有"身份證" 標識小於5號不能重複使用
    隨著礦泉水、果汁、可樂等越來越多地採用塑料瓶包裝,很多市民都習慣把喝完的空瓶子反覆使用,但據記者調查得知,並非所有的塑料瓶都能重複使用,塑料瓶底一般都有「1」至「7」七個號段 ,1到4號塑料瓶不能重複使用,尤其是「1」號礦泉水瓶,反覆使用10個月就可能會釋放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 喝水塑料瓶如何正確反覆使用
    專家表示,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料做成,即PET瓶。這些食品級的PET瓶不能耐高溫,需在低溫使用,一般在70攝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這些塑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國家規定企業不能回收、重複灌裝使用。
  • 大多數人不知道塑料瓶上這個標識,亂用危害健康
    我們每天既合乎都會使用塑料製品,尤其是塑料瓶,比如礦泉水瓶、酸奶瓶、可樂瓶等等。細心的用戶可能都發現,每個塑料瓶底面或側面都會有一個三角形的標記,三角形內部寫有一個數字,一般是數字1到6之間。其實,這是表示塑料的成分,不同成分的塑料,使用是有講究的。如果不看成分亂使用,會損害健康,甚至會致癌。
  • 塑料瓶底竟暗藏這些秘密 用錯致癌?
    要說用途最多的那當屬塑料瓶莫屬,很多飲料都會用塑料瓶來盛裝。正是因為它的廣泛用途,所以網上關於「塑料瓶致癌」的言論不在少數。最近網上就有人說,塑料瓶底部標有「1」的字樣就是一次性塑料瓶,千萬不能再二次使用,會增加致癌風險。也有人說,塑料瓶中含有塑化劑很容易致癌。
  • 藏在家裡的「一級致癌物」,為了家人的健康,及時扔掉為好
    這些食物就是藏在家裡的「一級致癌物」,一級致癌物中含有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因子,對人體傷害很大,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看見家裡有這3種食物,及時扔掉為好。當花生、瓜子等乾果類食物發苦、發黑的時候,就會含有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屬於肝臟毒,它是化學致癌物質中最強的物質之一,容易誘發肝癌、直腸癌、卵巢癌、腎癌、骨癌等癌症疾病。   除了發黑髮苦的堅果外,一些發黴的玉米、大米、小米、豆類,以及劣質的芝麻醬、花生油中都含有這種物質,在挑選的過程中應該慎重,有發黴的食物應該及時扔掉。
  • 塑料瓶反覆用會致癌?真相原來是這樣……
    ,而一些比較節儉的中老人常常用塑料飲料瓶來裝油、醋和米,甚至還會用大的礦泉水瓶醃製泡菜。 他們認為這樣既環保又節約,是一舉兩得的行為。然而,這種「環保」行為中卻隱藏著很大健康隱患。
  • 家裡的馬桶被堵住,別急著找人修,用一個塑料瓶幾分鐘就疏通
    家裡的馬桶被堵住了著實令人苦惱,不僅不能正常上廁所而且還伴隨著異味。如果馬桶被堵塞不是很嚴重先別著急找修理工,這樣費錢不說還需要等一段時間。教你個方法,只需用一個塑料瓶幾分鐘就能疏通,快速還省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我們準備一個塑料瓶,用剪刀將塑料瓶從底部剪一刀,這樣就完成了。稍後我們疏通馬桶的時候記得戴上手套預防髒水濺到手上。
  • 用一個塑料瓶製作晾曬神器,輕鬆晾曬20雙襪子
    今天跟大家分享,用塑料瓶來製作襪子晾曬神器,只需要一個塑料瓶,一個衣架就可以晾曬20雙襪子,簡單方便,一起來看看吧。方法一,準備一個稍大一點的塑料瓶,將塑料瓶的底部用手工刀割掉。割掉後,再將塑料瓶分割成15個一指寬的圓圈。然後將每個圓圈的邊緣修剪整齊,防止割傷襪子。也可以用打火機將邊緣燒一下,這樣更加的平滑。將處理好的圓圈,第1排放5個,依次遞減,組成一個三角形。
  • 烤肉、炸串、香腸、娃娃菜……看看你每天吃了多少致癌物?
    其中,遺傳因素我們無法控制,外部環境中的致癌物卻是可以避免的。飲食中的致癌物是目前癌症發病率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我們能對其中的致癌物有充分的認識,很多癌症都是可以儘量避免的。值得提醒的是,黃麴黴菌以孢子形式傳播,食物容易牽連黴變。因此,如果發現有一顆花生黴變,則一起存放的一整袋花生可能都滋生了黃麴黴菌,出於食品安全考慮,建議扔掉。此外,黃麴黴毒素耐熱,280℃才可裂解,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下難以破壞。因此,對於已經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不要期望高溫加熱能消毒。
  • 有無有害物析出缺統一標準 便利店飲料加熱賣存兩大疑問
    眾所周知,塑料瓶飲料的保質期通常為6至12個月,但是經過加熱後保質期會不會縮短?具體縮短到多少天?瓶身的有害物在加熱時會不會析出?  帶著這些疑問,早報記者走訪了滬上多家連鎖便利店,發現保溫箱加熱飲料並無確切的保質期標準,部分企業憑經驗貼上了有效期標籤,更多的便利店則既無標註也無口頭提醒。
  • 塑料瓶重複用或是健康陷阱
    而一些漂亮的塑料瓶或者是一些質地比較硬的塑料瓶往往會被消費者再次利用,比如用來裝水或者是裝油等。然而,這樣一些看似「重複利用更環保」的行為實際上有可能使你陷入了健康的陷阱中。  食品專家指出,人們以為自己很重視食品安全,卻往往忽略各種食品塑料外包裝的重要性。如何辨別這些塑料飲料瓶、水瓶、油瓶等材質和質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