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長米宅
魯迅的筆下,舊社會吃人不吐骨頭。
如今的資本,也在吃人,只不過更加高明,更加隱蔽,甚至被吃者也心甘情願。
買房遇到碧桂園,租房遇到蛋殼,新能源遇到寶恆,喝咖啡遇到瑞幸,賺錢遇到P2P,共享單車ofo,PPT大王樂視……
每一個漂亮故事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把鋒利的鐮刀。
資本開始吃人了。
從今天開始,我準備跟大家聊一聊「吃人的資本」。為了這個系列選題,我籌備了很久,找了非常多的素材,也跟很多人聊了聊,我想為大家呈現一個瘋狂的盛宴,以及盛宴之後的一敗塗地。
第一篇,長租公寓。
1
長租公寓讓大家操碎了心。
擋不住的熱搜,一個接一個。
房東要趕租客走,年輕女孩只得拿刀維護自己的權益;一個女孩被房東逼走,還是深夜撬鎖,房東態度很強硬;去蛋殼公寓討說法的租客和房東,坐滿了一個走廊;……
無論是深夜被撬鎖的租客,還是拿刀維護權益的租客,都遇到了極其強勢的房東,前者的女房東逼著女孩寫保證書,不搬家就把屋裡的東西全扔出去;後者的男房東,面對持刀而立的女孩,狠心說出這樣的話:
你想死就死好了,關我屁事啊。
我不知道大家聽完有什麼樣的感受,在我聽完之後,我看著歇斯底裡的年輕女租客,看著極其強勢的房東夫妻,內心湧出一股巨大的悲涼感。
勢不兩立,極端對立。
也許這些房東要面對巨額的房貸,也許這個女孩走出去將無家可歸,各有各的難處,但是現在,我所看到的真實場景是,他們全都惡語相向。
當長租公寓爛尾之後,巨大的對立感橫亙在租客和房東之間,就像一條鴻溝,再也難以逾越,最終勢不兩立。
我看了北京的天氣,僅有零下5度到5度。
夜晚,肯定很冷吧。
這是一個金融、槓桿大行其道的時代。
更是一個資本操控大行其道的時代。
2
蛋殼暴雷,大家全都集中到了情緒上:
對錯。誰對誰錯。
不管這件事怎麼討論,大家爭來爭去,不過是一個「理」字,不過是公平正義,不過是一個是非黑白。
該死的蛋殼,
可憐的房東,
以及更可憐的租客,
等等。
論調大抵如此,很少有人分析癥結所在。
可是問題是,這是商業社會,既然是商業模式,就不可能是簡單的二元對立,不可能是非黑即白,更不可能只有對錯,一定是夾雜著灰色。
灰色才是一切的底色。
白色也有灰色的妥協。
黑色也有灰色的遊走。
這是我想給大家呈現的第一個觀點:
長租公寓的本質是灰色。
你可以罵蛋殼操蛋,但是更要明白,蛋殼,以及所有長租公寓模式的背後,是資本,不是正義,不是正確。
資本看到了風口,拿出了最誘人的誘餌,房東看到了高租金,租客看到了低房租,銀行看到了躺著就能賺錢,這TM是多贏啊。
風險?去求吧。
赤裸裸的貪婪,是人性。
赤裸裸的盈利,才是資本本性。
資本的興起,掩映著一個舊時代的瘋狂;資本的倒下,推動著一個舊時代的墜落。
3
想透了這一點,就應該明白:
長租公寓,本質上是一門生意。
而驅動這門生意一往無前的利器,有3個要素:
錢,擴張,槓桿。
生意,總是有賺有賠。
當年重倉長租公寓的VC們,不管是A輪、B輪、C輪,還會孫宏斌輪,他們肯定是最聰明的一幫人,他們知道長租公寓的模式,也知道長租公寓的贏利點,更知道長租公寓的BUG,權衡利弊之後,他們還是投資了。
不管是阿里系,還是騰訊系。
給大家梳理一下,蛋殼以及長租公寓的資本邏輯:
第一步:
資本看好長租公寓模式,高收低租。
第二步:
資本湧入,長租公寓迅速佔領市場。
第三步:
資金斷裂,盈利無望,資本退出。
第四步:
長租公寓爛尾,資本跑路,一地雞毛。
這是長租公寓長達6年的時間裡,長租公寓的起承轉合、興衰榮辱,有高峰,有低谷。參與遊戲的勢力更是多如牛毛,有投資人,有開發商,有銀行,有房東,有租客,有政府。
越來越多的資本,
越來越多的角色,
越來越複雜的故事,
越來越詭異的模式。
而這種賭徒式的模式決定了:
必須走量,必須盈利,否則,沒有人會是贏家。
4
長租公寓的模式,充滿了賭徒式的瘋狂。
它的模式中,可以提取幾個關鍵點:
1、高收低租。
舉個例子。
正常情況,一個房子租金是4000,但是蛋殼收房租金是5000,甚至提供一些裝修、服務,省心省錢還賺錢,哪個房東不心動?然後3500租給租客,這簡直是做公益呀,裝修好的房子、還有物業服務,租金還這麼低,哪個租客不願意?
一個大魚餌,引來了房東,引來了租客。
開始收割吧。
2、三方關係。
有一點大家要清楚,長租公寓跟房東籤合同,獲得了使用權,長租公寓跟租客籤合同,賺個差價(前期差價是負的)。房東跟租客不直接籤合同,也就沒有任何契約關係。
這樣的三方關係,有2個後果:
1、長租公寓可以隨時跑路;2、房東可以任意收回房子。
3、第三方借貸。
這是最無恥的地方。
租客大多都是年輕人,人傻錢少。
於是,長租公寓找第三方,推出了1年貸款服務,但是租客要把1年租金給蛋殼,然後租客自己按月向銀行還款。
也就是說,長租公寓拿到1整年的錢,租客不欠長租公寓,但是欠銀行的錢。但是問題是,長租公寓是按月向房東支付租金。這中間有個時間差。
於是:
長租公寓大規模擴張,還輕鬆甩鍋;
長租公寓暫時吃虧了,但是拿到了一整年的錢;
房東暫時都拿錢了,暫時吃到了第一波紅利;
租客最慘,1年租金全付了,而且跟銀行產生了借貸關係,最關鍵的是,本質上租客跟房東沒有契約關係。
5
我給大家看一個數據:
2019年1~9月,蛋殼通過租金貸獲取的預付款,佔租金收入的80%。2020年4月,蛋殼進入13個城市,42萬間公寓,北上深佔一半。前2年,蛋殼獲得了將近9億美元的融資,合計人民幣60億元。與蛋殼合作有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平安好月付、中關村銀行等。蛋殼上市前有將近7成租客使用了租金貸,最高時曾經超過了九成。
細思極恐啊!
這相當於把所有人都綁到一起了。
從長租公寓的模式中,利害關係已經非常明顯:
1、必須擴張;
2、必須不斷輸血;
3、不斷加大槓桿。
最關鍵的是,要不斷燒錢,把市場份額做到最大,然後慢慢提價,這樣就能保證收支平衡,越往後,掙錢越多。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問題就出現在這,沒錢了。
一旦沒錢,繼續收房子、擴大市場份額就是一句空話,然後付給房東的租金就會立刻停掉,房東一看這不行啊,租客趕緊滾。
甚至蛋殼的處理方式也是極其無恥的。
保自己、保銀行、保房東。
唯獨放棄了租客。
可以捋一下思路:
蛋殼:我是流氓,打死我也沒錢,我連自己員工都不放過;銀行:好了好了,貸款時間可以延期,但是還得還哦,要不然上徵信;房東:奶奶的,老子吃了點虧,好在家具空調抵帳,喂,租客趕緊滾,轉租出去及時止損;租客:我TM招誰惹誰了,錢沒了,房子沒了,還背了一身貸款。
6
資本一張嘴,租客跑斷腿。
股價上不去,VC如何退出?年輕人真是不懂事。
資本沒有新鮮事,以前發生的今後將一再發生,因為人性如此。
只不過,以後的泡沫、未來的故事,只會越來越大,賭注越來越大,爛尾越來越大,從ofo的199,到長租公寓的成千上萬,到買房路上的千百萬。
循環往復,遊戲繼續。
類似的花哨伎倆,2000年都有了,資本市場的故事,無非是換一個殼子,繼續講下去,還是有人會被騙,還是有人會賺錢。
長租公寓之後,我思考了很多。
很多頂級城市,深圳北京杭州成都海口。
無數房東和租客,搞得所有人都在內卷。
所有長租公寓,蛋殼、清客、自如等等。
甚至牽扯了非常多的銀行、微貸銀行。
資本讓市場變得更加功利,讓租客和房東變得更加對立,讓長租公寓變得更加內卷。
投資者想賺快錢,銀行想躺著掙錢,房東貪婪高租金,租客貪婪低房租,當所有人都被捆綁到一輛不斷奔馳、方向全錯的馬車時,迎接所有人的,只能是深深的懸崖,所有人將無一倖免。
這是一場關乎資本與民眾的戰爭。
這是一場年輕人被迫自救的戰爭。
這終歸是一場誰都不會勝利的戰爭。
惟願這個冬天,不要太涼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