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數學教學研究試題
課程代碼:03330
本試卷分A、B卷,使用《小學數學教學概論》教材的考生請做A卷,使用《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教材的考生請做B卷;若A、B兩卷都做的,以B卷記分。
A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學習了長方形的有關規則後,再學習正方形的有關規則,屬於數學規則學習的(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並列學習 D.強化學習
2.根據執教者對教材的理解,說出採用何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及其相應的理論依據,是說課中____所包括的基本內容。( )
A.說教材 B.說教法
C.說學法 D.說教學過程
3.在20世紀50年代,由聯邦德國學者根舍因、克拉夫基等提出的教學方法是( )
A.結構教學法 B.指導教學法
C.範例教學法 D.發現教學法
4.對於符號「×」,小學生就知道這是乘法運算符號,也會背出「二三得六」的口訣,但對於「3×2」的真正意義卻不十分清楚。這種學習被稱為( )
A.接受學習 B.發現學習
C.有意義學習 D.機械學習
5.我國古代數學實踐所積澱的思維模式:「博採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便是一個通過層層反饋進行學習的成功經驗。這也體現了數學學習的____原則。( )
A.獨立思考 B.循序漸進
C.及時反饋 D.積極主動
6.「珠算式腦算法」是數學____方法運用的範例。( )
A.表象思維 B.直感思維
C.想像思維 D.猜想思維
7.如果兒童通過實物或手指的活動來計數,那麼這個兒童的思維發展基本上處於( )
A.直觀行動階段 B.具體形象階段
C.初步邏輯階段 D.抽象邏輯階段
8.小學生閱讀應用題時,常常注意到一些應用問題的情景刺激,而忽視了題目的本質內容。這體現出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心理特點是( )
A.經驗和知識的局限性 B.思維定勢的幹擾
C.思維的直觀性 D.注意的不穩定性
9.能夠明顯地反映幾個並列的數量的多少,便於相互比較的統計方式是( )
A.條形圖 B.折線圖
C.扇形圖 D.統計表
10.從調查總體中抽取部分對象組成樣本進行調查,然後根據樣本推測總體。這種教育調查方法就是( )
A.全面調查 B.抽樣調查
C.典型調查 D.個案調查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打「√」,錯的打「×」。
1.教材分析是小學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 )
2.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屬於數學學習的非認知因素。( )
3.通常認為,表象、直感和想像是形象思維的三種基本形式。( )
4.「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是發生定義方式。( )
5.精心設計練習是計算教學的關鍵。( )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名數
2.實驗法
3.綜合
4.統計表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數學教學評價有哪些方法?
2.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內容有哪些?
3.簡單應用題的教學應該抓好哪些基本環節?
4.在小學階段代數初步知識的教學有哪些主要的內容?
五、論述題(本大題8分)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試結合「億以內和億以上數的認識」內容舉例說明。
六、案例設計題(本大題12分)
結合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意義以及概念教學的要求,設計一個長方形周長的教學案例。
B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的時間是( )
A.1988年 B.1992年
C.2000年 D.2010年
2.「發展空間觀念與幾何直覺」是屬於小學數學課程目標中的( )
A.知識與技能 B.數學思考
C.解決問題 D.情感與態度
3.在小學數學教材中,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中,教材的重點是( )
A.長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邊形 D.三角形
4.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其中形成運算階段的年齡為( )
A.0-2歲 B.2-7歲
C.7-12歲 D.12-15歲
5.「像1/2,1/4,2/4…都是分數」用這種表現形式來揭示分數的概念是屬於( )
A.定義式 B.描述式
C.圖畫式 D.約定式
6.規—例法的學習一般屬於(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並列學習 D.變式學習
7.因學習而產生的種種內心體驗是屬於( )
A.學習態度 B.學習信心
C.學習情感 D.學習意志
8.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錄音是屬於( )
A.傳統教學手段 B.計算機教學手段
C.電化教學手段 D.現代化教學手段
9.在「比和比例」教學過程中,主要滲透的數學思想是( )
A.集合思想 B.函數思想
C.類比思想 D.數形結合思想
10.表述物體位置關係詞語「東、南、西、北」參考標準是( )
A.地球球心 B.地球表面某一點處經線和緯線
C.觀察者 D.地球的任何一個位置
11.以檢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技巧的情況為主要任務的課型是( )
A.練習課 B.複習課
C.測驗課 D.實習作業課
12.採用何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及其理論依據,是說課內容中的( )
A.說教材 B.說教法
C.說學法 D.說教學過程
13.形成性評價的主要作用( )
A.確定數學學習效果 B.查明數學學習準備
C.查明數學學習不利因素 D.評定數學學業成績
14.角和直角的認識的教學,一般分為( )
A.四個階段 B.三個階段
C.二個階段 D.一個階段
15.選擇兩個條件相同的平行組做不同實驗,然後將效果進行比較,這種實驗形式是( )
A.對比式 B.比較式
C.單組式 D.等組式
16.圍繞某一具體內容編排進行的練習叫做( )
A.基本練習 B.單一練習
C.結合性練習 D.準備性練習
17.在「只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定義中,其中「只有一個角是直角」是( )
A.種差 B.被定義概念
C.鄰近的屬概念 D.發生定義
18.學生在頭腦裡建立起完成某項數學操作活動的定向映像的階段是( )
A.動作的定向階段 B.動作的分解階段
C.動作的整合階段 D.動作的熟練階段
19.從狹義來說,小學數學教材是指( )
A.參考書 B.教學指導書
C.小學數學教科書 D.掛圖
20.建國後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教材的套數有( )
A.4套 B.5套
C.6套 D.7套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基礎數學主要組成部分是( )
A.分析 B.計算
C.代數 D.幾何
2.小學生數學認知的基本方式有( )
A.同化 B.順應
C.內化 D.轉化
3.小學數學學習中按學習深度劃分可分為( )
A.機械學習 B.有意義學習
C.接受學習 D.發現學習
4.以下概念是用概念形式的方式獲得的有( )
A.奇數 B.三角形
C.分數 D.乘法運算律
5.數學心智技能學習的過程一般分為( )
A.認知階段 B.示範模仿階段
C.有意識言語階段 D.無意識的內部言語階段
6.以下屬於基本教學方法有( )
A.講解法 B.談話法
C.引導發現法 D.實驗法
7.電化教學手段的分類有( )
A.投影媒體 B.聽覺媒體
C.視覺媒體 D.視聽覺媒體
8.小學數學練習設計要求有( )
A.目的性 B.針對性
C.層次性 D.有坡度
9.視覺媒體包括( )
A.幻燈媒體 B.投影媒體
C.錄音媒體 D.廣播媒體
10.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的一般步驟有( )
A.活動準備 B.活動導入
C.活動實施 D.活動總結
11.小學數學評價功能一般包括( )
A.導向功能 B.診斷功能
C.激勵功能 D.調控功能
12.評價數學測驗的質量指標有( )
A.難度 B.區分度
C.信度 D.效度
13.撰寫教學論文的要求必須有( )
A.實踐性 B.科學性
C.理論性 D.創造性
14.數學知識包括( )
A.數學方法 B.數學概念
C.數學規則 D.數學思維
15.兩位數除多位數,掌握試商方法是教學的( )
A.重點 B.難點
C.關鍵 D.不是重點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認知結構
2.數學問題解決
3.類比推理
4.個案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引導發現法應注意的問題。
2.簡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特徵。
3.簡述數與代數教學內容編寫特點。
4.簡述列方程解實際問題的教學基本要求。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述數學技能與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聯繫與區別。
2.論述概念同化的一般過程,舉例說明。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3分)
設計出「平均數」教學要點,並根據教學要點寫出一個教學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