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動物!用指甲在犀牛背上「刻字」 遊客被斥愚蠢

2021-01-16 旅新網

  原標題:善待動物!用指甲在犀牛背上「刻字」 遊客被斥愚蠢

  中新網8月22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法國一家動物園發生了一起遊客將名字「刻」在犀牛背上的事件,動物園工作人員怒斥刻字的人「愚蠢」。

  報導稱,事情發生在法國西南部城市魯瓦揚的巴米爾動物園。動物園園長卡耶表示,遊客用指甲刮一頭35歲母犀牛背部的死皮,留下「卡米爾」和「朱利安」的字樣。  

資料圖:黑犀牛。 圖片來源:ICphoto

  卡耶稱,雖然犀牛可能都沒注意到發生了什麼,但這是極不尊重的行為,「我們火速刷掉那些字,犀牛並沒有受傷。」園方在聲明中說,他們十分氣惱遊客「愚蠢和不尊重行為」,但將不會採取法律行動。

  據報導,巴米爾動物園允許熱愛動物的遊客,伸手觸摸柵欄邊的動物。園方表示,這類體驗讓遊客更懂得欣賞「自然生態的美好和多樣性」。

  儘管園方表示「大多數」遊客在觸摸犀牛時都很「尊重」,但法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機構說,園方在允許「這類互動上」不符合標準。

  卡耶表示,「我們將加強對動物園內的看護,確保不再發生這種情況」,未來會考慮在某些園區安裝監控鏡頭,但「不希望到處都裝上攝影頭」。

相關焦點

  • 那些在犀牛背上的小鳥其實是在喝血
    這只可愛的啄牛鳥棲息在犀牛或斑馬的背上,一邊愉快地吃午飯,一邊擺脫討厭的蜱蟲、蒼蠅和其他蟲子。別急--那些啄牛鳥正在用健康的血液把蟲子衝洗後再進食。犀牛和啄牛鳥沒錯。雖然啄牛鳥確實吃蟲子,但它們也吃犀牛、斑馬和長頸鹿,以及任何其他可以和它們一起生活的大型動物的鮮血。也就是說,啄牛鳥也可以被視為較大宿主的寄生蟲,也可以被視為助手。
  • 海口火山口景區多株仙人掌被遊客刻字破壞
    但是,部分遊客在賞景遊玩的同時,卻也做了一些不文明的事。部分遊客將火山口公園內的仙人掌園變成了塗鴉園、刻字園,碩大的無刺仙人掌頁面刻滿了斑駁刺眼的名字、祝福語,原本生長茂盛的仙人掌也變得千瘡百孔。  近日,記者走訪位於火山口公園遊客接待處附近的仙人掌園,遠遠看去,園區內乾淨整潔,假山在1米多高的仙人掌陪襯下,別有一番韻味。入口位置安置了「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的醒目大字。
  • 俄反對黨威脅退出明年大選 普京斥之怯懦愚蠢
    俄反對黨威脅退出明年大選 普京斥之怯懦愚蠢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對於一些俄羅斯反對黨退出明年總統大選的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18日指責這些舉動是「愚蠢」的、「有害的」和「怯懦的」。
  • 《瀕危》:龜背刻字、犀牛斷角,物種滅絕距離我們有多遠?
    因人類熟知而被屠戮的種群靈長類動物,拉丁詞為「Primates」,意思是「首要的,第一的」;傳到東方後,被翻譯為靈長,取其萬靈之長的意思,其中的黑猩猩更是被譽為人類近親,足見人類對靈長類動物智商的認可。然而,雖然「貴為」人類近親,這些傳奇的「萬靈之長」也沒能躲過被屠戮的命運。對歐洲人來說,山魈的肉是難得的美味。
  • 善待動物 動物福利如何保障?
    和諧相處善待動物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李青文:善待動物,就要努力創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從野生動物園來說,絕對不能存在虐待動物的行為。野生動物園應創造與時代相協調的經營環境。  動物表演難稱虐待  西雙版納金孔雀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鴻平:要善待野生動物,先要明確什麼是虐待動物。動物表演就是虐待動物?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有名字啦!即日起正式與遊客見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經過13天的線上徵名,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有了名字,名叫「奔奔」。12月26日,在媽媽「朵朵」的陪伴下,已兩個月零十天大的「奔奔」正式與遊客見面,受到遊客尤其是小朋友們的喜愛。
  • 熠熠生輝的犀牛尊,揭秘中國古人與犀牛的過往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在古代的中華大地上不僅有犀牛而且數量很多。去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就能看到國博展廳珍藏著的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它用精美造型向世人講述著中國古人與犀牛不為人知的過往。犀牛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現已絕跡,而在古代,中國不僅產犀牛,而且數量很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已多次發現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中也有焚林獵犀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用犀牛皮做成的犀甲是各國武士所豔羨的裝備。但由於對犀牛這種生殖率低的野生動物大範圍的捕殺,其數量在北方迅速減少,關中一帶,最遲到西漢晚期已經絕跡,以至王莽輔政時,曾用貴重的禮物,來換取南海黃支國的活犀牛。
  • 成都大熊貓基地景觀竹被刻字 路過遊客都看不下去
    成都大熊貓基地景觀竹被刻字 路過遊客都看不下去 2020-10-21 09:01:56  來源:看看新聞
  • 看可愛犀牛、幫刷背全球首輛「犀牛車」在臺灣新竹
    為了喚起全球對犀牛保育的重視,世界自然基金會將訂為「世界犀牛日」,臺灣新竹六福村也舉辦了守護犀望活動,3千位民眾齊聚一堂貼上紅鼻子挺犀牛,此外,更引進了全世界第一輛犀牛遊園車,讓遊客可以體驗一生一次的與犀牛衝撞機會。▲全球首輛的犀牛遊園車未來在臺灣就能搭乘。
  • 地上最大動物對決——大象讓犀牛知道誰才是老大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臺媒稱,大象與犀牛分別是陸地上體型最大跟第二大的動物。憑著龐大的身軀,它們在非洲草原上幾乎沒有天敵。而一名遊客目擊到這兩種動物在南非草原上狹路相逢,發生扭打的罕見場面。據臺灣聯合新聞網9月5日報導,印度遊客克裡希納6月與家人到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旅遊,拍到一頭大象刻意向一對犀牛母子找茬。當時,大小犀牛正在水窪旁飲水,大象則從後方走過來。先注意到的小犀牛立刻躲避,轉過身來的母犀牛隨即向大象衝過去。一陣衝突後,母犀牛明顯輸給大象的蠻力,還不小心踩到小犀牛。
  • 快評: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你就敏感?
    近日,一組名為「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並引發網友熱議。八達嶺景區回應稱,目前景區擁有自己的執勤隊伍,文管科人員也會每天上城巡視,監督並制止遊客亂塗亂畫。    這起事件不同以往之處在於,刻字地點在八達嶺長城,它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歷史文化象徵,在長城上刻字,其負面影響不言而喻。此前,輿論場上熱議的多起遊人刻字事件,也都與長城有關。
  • 「還不如動物」!遊客任性投餵大象塑膠袋 網友氣到罵起來
    昆明動物園 動物飼養管理科 王昂:「因為大象體型比較大,他的胃和腸管的容量都比較大,從我們目前觀察來看,有時候會誤食一些遊客投餵的塑膠袋之類的,在我們發現它誤食之後,會在它的食物裡面,添加一些促進消化的藥物,大部分第二天早上都會正常排出來。」
  • 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你就敏感? | 內參快評
    近日,一組名為「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並引發網友熱議。八達嶺景區回應稱,目前景區擁有自己的執勤隊伍,文管科人員也會每天上城巡視,監督並制止遊客亂塗亂畫。這起事件不同以往之處在於,刻字地點在八達嶺長城,它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歷史文化象徵,在長城上刻字,其負面影響不言而喻。此前,輿論場上熱議的多起遊人刻字事件,也都與長城有關。
  • 犀牛的鎧甲到底有多厚?
    犀牛是相信都不陌生,在歐洲它甚至是一些獨角獸的原型,或許都是曾經一個成功的商人,把一隻印度犀牛帶到了歐洲,巡迴演出,讓犀牛為大家所喜歡那麼犀牛的鎧甲到底有多厚呢?犀牛的皮普片比其他相同體積的動物的皮厚上三倍以上,可見它們的皮有多厚。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正式與大家見面
    元旦將近,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這個冬天看點多多、玩法多多!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寶寶自即日起正式與遊客朋友見面啦!更有5元預訂元旦特惠票購票權、198元(原價:388元/張)超低價2021暢遊年票等您來購……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承包你的新年專屬願望。萌翻眾人!
  • 和孩子去動物園看到了犀牛,怎麼給ta有趣地介紹這種動物?
    犀牛屬於犀,不屬於牛,而且它和牛關係很遠的。在分類學上,犀牛屬於奇蹄目犀科,若論親戚,犀牛和馬的關係更接近一些。所以我們在稱呼各種品種的犀牛時,準確的叫法不是「黑犀牛」、「白犀牛」或「爪哇犀牛」,而是「黑犀」、「白犀」、「爪哇犀」。
  • 大興安嶺發現一隻雪白的動物,重1噸,比犀牛還高
    大興安嶺發現一隻雪白的動物,重1噸,比犀牛還高!飛翔的心情去旅行,有你的旅程更精彩,大自然孕育了成千上萬的生物,但有些物種對人類來說仍然是未知的,我們對自然的理解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在大興安嶺發現了一個雪白的「神秘巨獸」,重1噸,比犀牛還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推宣傳大片《啃指甲救犀牛》
    在公益廣告中,三位公益大使通過咬自己的手指甲這個小小的動作,傳達出一條非常重要卻鮮為人知的信息:犀牛角的成分和人類指甲相同,並沒有傳說中的神奇藥效。他們同時呼籲公眾不要購買犀牛角製品,保護日益瀕危的犀牛。
  • 閬中民間故事:閬中石犀牛的傳說故事
    二是辨別方位的「指南針」,牛頭永遠朝著西方(太極圖中的兌卦,代表澤),當人們(特別是小孩、老人、外來遊客)在西門河邊玩耍太久了,如果忘記了方位,一看到犀牛,便知道方位了,不會迷失方向。三是預測天氣的「晴雨表」。石犀是由一整塊優質精良的峽石精雕細琢而成的,這種寶石質硬、密度大,經得起長年累月日曬夜露、風吹雨打、霜凍雪拶。
  • 閬中石犀牛的前世今生
    「溫太真」是指晉代溫嶠,字太真。相傳他任江州刺使鎮守武昌時,人們傳說牛渚磯那個地方水深多怪,遂點燃犀牛角,讓火光相照,果見水族伏火,奇形異狀。這天夜裡他便夢見有人對他說:「與君幽冥相隔,何意相照?」用犀牛鎮水怪,即源出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