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八旬老人要為狗「平反」 寫與狗相關春聯貼門口

2020-11-28 中國青年網

鄭州博物館內,七個漢代陶狗吸引了一個小朋友。

  鄭州八旬老人要為狗「平反」 創作與狗相關春聯貼家門口

  □大河報報導 記者田育臣 文圖

  核心提示|狗年春節馬上到來,昨日,82歲的李宗敏寫下6副關於狗的春聯,準備貼在家門口。李宗敏平時很喜歡狗,但他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發現,以狗字開頭的詞語有18個,15個是貶義詞。狗,作為中國傳統十二屬相之一,在歷史上真的不受人待見?狗在現今又被賦予了哪些文化含義?

  潑墨|他寫了關於狗的春聯準備貼在家門口

  昨日,在鄭州桐柏路與棉紡路交叉口附近的錦藝城小區,82歲的李宗敏看到家中的泰迪犬在玩樂,一下子把他與外孫女逗樂了。一向喜歡狗的李宗敏,一口氣創作了6副關於狗的春聯。「愛犬共享人間美,逗樂童叟暖人心」「百犬恰逢本命年,億萬戊戌登人間」……老人說,他要把這幾副春聯貼在門口,迎接狗年春節的到來。

  老人說,他查閱了《現代漢語詞典》,其中以狗字開頭的詞語有18個,15個竟為貶義詞,例如狗仗人勢、狗急跳牆等。「狗作為中國傳統十二屬相之一,在民間曾有『八德』,咋會成了負面的形象?」老人說,狗的八德為忠、義、勇、猛、勤、善、美、勞,他希望通過這些春聯,向大家展示狗善良、忠誠的正面形象。

  說法|詞彙中狗的不少負面意義系後人誤讀

  「目前,人類對狗的看法,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讚美狗的忠義,另一種就是狗的『奴性』。」昨日,河南省群眾藝術館研究員、河南省民間美術學會會長倪寶誠受訪時表示,狗雖有不少缺點,但古人也存在借狗發揮的成分,這才導致關於狗的成語或詞彙,出現了貶義。

  他舉例,其實,狗屁不通原是「狗皮不通」,因狗皮上沒汗腺,狗散熱全靠舌頭,狗皮自然是不通氣。但是,在口耳相傳為主要民間傳遞信息方式的古代社會,同音字被說成了「狗屁不通」。

  另外,有些關於狗的歇後語明顯不符合常識,純屬一些人少見多怪而已。他以「狗拿耗子——多管閒事」這個歇後語為例進行介紹,貓狗捕鼠自古有之,並非虛誇。我國古代民間就有用狗捕鼠的習俗。在漢代,人們用狗拿耗子已蔚然成風。四川三臺縣、山東沂南縣等地漢墓出土的漢畫像中,均有生動傳神的「狗拿耗子圖」。

  探源|狗是文化圖騰,伏羲即「靈狗」化身

  其實,崇狗、敬狗,莫過於周口的淮陽人。至今,淮陽每年農曆二月的「人祖廟會」上,還能大量見到一種玩具「泥泥狗」,而它又被稱為「靈狗」,傳說伏羲即「靈狗」的化身。

  淮陽當地一直流傳著「伏羲與盤瓠」的神話,大意說:有狗稱「五色犬」,因擊退圍困宛丘國的敵軍有功,被宛丘國君招為「駙馬」。巫師採用巫術,將「五色犬」扣在一個金鐘內,稱七七四十九天便可恢復其人身美男的原貌。但公主急於求成,還不到四十九天,便令人將金鐘掀起,只見一人頭狗身的怪物匍匐在鍾內,此時公主痛心疾首,但悔之晚矣!人頭狗身的駙馬爺,既人又犬,該稱呼它什麼呢?「立人」與「犬」合在一起讀「伏」字,「兮」是語氣詞「啊」的意思,就這麼定了,叫它「伏兮」(羲)吧。「泥狗狗這種狗的圖騰崇拜,經過幾千年的變化發展,至今還興旺地存在著,充分說明了狗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倪寶誠說。

  文化|民俗中狗被公認為喜慶、吉祥的寵物

  昨日上午,鄭州博物館一樓「長渠綴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的近萬件文物中,七個漢代陶狗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這些陶狗主要發掘於南陽淅川。據鄭州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漢代盛行殉葬制度,當時人們開始燒造陶狗,取代活狗作為殉葬品。而陶狗陪葬也是一種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我省民俗專家孟憲明介紹,狗是人最早馴養的主要家畜,在人類刀耕火種的年代,狗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功不可沒的。因此,狗與能興雲布雨的「龍」,同時受到史前人類的崇拜。隨著社會的發展,狗從早期成為人類崇拜的「祖先」,漸漸地降為人類使役的「犬」,其實也是社會進步的自然法則。

  「但狗作為喜慶、吉祥的象徵,從古到今一直沒有變化。」孟憲明說。

  產業|弘揚積極的狗文化,激發產業鏈發展

  開封狗市,被稱為全國四大狗市之一。每周四、周日,中原地區的商販來到這裡進行交易。據了解,開封人養狗,是從宋朝留下的習俗,在兩宋的都城,養狗很普遍。

  據了解,上世紀70年代以前,狗在開封並不屬於商品,而是友人相互寄養的寵物。後來才興起了以買賣為目的的狗市,目前開封市犬類超過了20萬隻。亞洲寵物展發布的《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產業及消費者行為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寵物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978億元人民幣,而這也帶來了一大批寵物診所或醫院的誕生。

  「除了養狗經濟的發展,關於狗的服飾、圖案、剪紙、玩具、動畫、電影等延伸產業鏈,也應該同步發展,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條,發展潛力很大。」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教授表示,狗文化中積極的一面,應進一步加大開發力度,形成一個健康的文化產業鏈,充分挖掘其背後的經濟價值,讓狗文化轉化為狗產業。

相關焦點

  • 鄭州八旬老人寫春聯為狗「平反」 專家:狗蘊含喜慶、吉祥之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文圖 核心提示|狗年春節馬上到來,昨日,82歲的李宗敏寫下6副關於狗的春聯,準備貼在家門口。李宗敏平時很喜歡狗,但他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發現,以狗字開頭的詞語有18個,15個是貶義詞。狗,作為中國傳統十二屬相之一,在歷史上真的不受人待見?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 八旬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 到底要怎樣約束養犬人?
    近日,廣東佛山順德區杏壇鎮八旬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一事引發廣泛關注。網絡上熱傳的視頻顯示,一隻無人約束的大型犬從路口跑過,長長的牽引繩拖在身後,在跑動中,牽引繩鉤住了站在街邊的一位老人的雙腳,老人隨即被絆倒,臉部朝下倒在地上。
  • 為什麼過年要貼春聯?
    為什麼過年我們要貼春聯呢?腦子裡冒出這麼一奇奇怪怪的問題,問朋友。有的回答是』因為春天』?話說興起貼春聯還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據說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寫,還鼓勵臣子寫,並大力提倡貼對聯。朱元璋他老人家喜歡熱鬧,大年初一去街上巡查。喜歡看人家貼的對聯,紅色的很喜慶,字的蘊意也很好。但有一戶人家沒貼,朱元璋問身邊的侍從這是怎麼回事?手下人問明原因稟告皇上,說這家是殺豬的,過年生意忙,還來不及貼。
  • 兩幅春聯偷走,他一氣之下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貼在自家門上
    然後,他帶著兒子們把這幅春聯,貼在新居的門ロ。不料,這幅春聯貼出後,沒過一天,就被當地的一個鄰人悄悄偷走了。王羲之見春聯沒了,於是又寫一幅對聯,帶著兒子們把它貼上:鶯啼北裡;燕語南鄰。誰知這幅對聯當夜就被人揭去了。過了幾天,就是除夕了,王夫人急得不行,催促老公再寫一幅。王義之說:「貼了有什麼用?
  • 春聯誕生1000多年,關於貼春聯朱元璋曾做一項規定,並親自審查
    貼春聯由來已久,春聯產生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如今的人們每每到大年初一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那天都會貼春聯。貼春聯的習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除夕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不需要誰提醒,大家都會自覺主動地去貼春聯,千年來不曾見過有誰家會忘記貼春聯這回事兒。
  • 寫春聯貼春聯 /尹燕忠
    寫春聯貼春聯尹燕忠在我的小時侯,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也不豐富,看書書少,更沒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彩色電視機。進入臘月裡了,大姑娘小媳婦的跳房子,或者踢毽子,男小夥子去打尜或者玩捉特務,也怪熱鬧的,反正比較單調灰色的成份多一些。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一、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
  • 18個狗字寫出狗年創意春聯
    18個狗字寫出狗年創意春聯。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許萌)馬上要過年了,很多市民最近已經開始在路邊挑選春聯,你可能認為每年的春聯都大同小異,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街頭的這個狗年特製春聯,創意絕對十足!狗狗狗,狗狗狗,短短一副春聯,竟有18個狗或者犬字,西安文藝北路這個家屬院門口的對聯可是吸引了不少人。
  • 【漲姿勢】貼春聯的禁忌!不可大意,一定要知道,98%的人都做錯了!
    眼看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春聯有很多講究,貼錯了可要被人笑話的。
  • 過年貼春聯,哪些內容專屬於「家神」?相關春聯需貼在哪裡?
    過年貼春聯習俗,是自古就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對聯裡不僅有對家國的祝福;也有對天地萬物,鬥轉星移,四季交替的感念;更有以自然萬物復甦的欣欣向榮之態,寓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期望。但關於春聯的張貼,自古也都有相關的講究,不光是左右聯的順序,更多的是一些事物的專屬春聯,以及民間神仙信仰中的所用聯;以上這些都是不可貼錯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與「家神」和相關的春聯內容和張貼位置。
  • 韋德想屬狗也養狗 他會用毛筆寫春聯嗎?
    韋德今天的挑戰難度可不低,他要進行的春節傳統項目是——寫春聯。【屬狗也養狗 狗年與韋德太有緣】今天在前方和韋德互動的是騰訊ESPN前方記者袁方。因此1982年出生的韋德,今年是他的本命年,而他的屬相則是狗。得知這個結果後,韋德開心的笑了。【書法變單色塗鴉 韋德寫春聯賀狗年】其實剛聽說韋德要寫春聯的時候,我心裡很期待,但是又有點忐忑。期待的是,一個老外拿著毛筆寫中文,必然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 ...貼對聯,這些貼對聯的講究,你一定要知道!(附最新2019豬年春聯)
    眼看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但是貼春聯可是有很多講究的,亂貼那是不懂規矩。若想祈福新的一年事事順利,那就先來熟知貼春聯的講究吧!講究一:左右聯勿貼錯在張貼春聯時,有時會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壁柱來分。之所以這樣張貼,是因為直行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念對聯也是從右向左念。講究二:貼春聯的時間民間有一個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被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
  • 農村習俗:家中老人去世後三年為何要貼白、黃、綠三種顏色的春聯
    春聯在過去稱做為門神畫,是保護一家人平安幸福的守護者。古代的時候人們張貼的門畫就是象徵著正義公平和斬惡除魔的使者鍾馗的畫像。鍾馗在民間被奉為驅除邪惡、匡扶正義的化身。只要鍾馗站在你的門口把守,任何的邪惡和強盜都不敢進入你的家門。白天你開門的時候,那些邪惡看到鍾馗在給你把門站崗它就不敢進入你的家門。
  • 為什麼一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的來歷故事
    即將到來的牛年裡,每逢過年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貼春聯已成為過春節的習俗。貼春聯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 2018狗年——說說為何貼春聯有這樣一個特殊現象?
    貼春聯 其實這個現象只是為了防止要帳、催債的做法而已。因為按照習俗,春聯是年三十早上貼,也就是代表開始過年了。由此一些人家早幾天貼上,目的也是一樣,告訴別人這家已經「接年」了。年三十貼上春聯後其實就很少有催債的了,所以就形成了這個「約定習俗」,一般看到人家貼了春聯,債主就不會上門了。而早貼春聯正是這個目的而已。
  • 985院校「研究僧」作3幅春聯,原來考研狗的歸宿是這樣的!
    迎新年:某985院校研究生們的應景對聯在新年來臨之際,許多家庭都貼上了新春對聯,以此來迎接新的到來。同樣,研究生們在自己的實驗室門口,也貼上了應景的對聯,都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現在「狗」字變得十分火爆,什麼身份都可以配上,前有「考研狗」,後有「實驗狗」。在即將到來的狗年,真是一個好比方!考研狗也正在準備自己的複試,有的也聯繫到了老師,你們的研究生生活沒有「航空航天」那麼高大上,985院校的學霸們已經寫得明白!
  • 2018最新含犬字狗字春聯大全集錦 狗年九字春聯
    2018 含犬字狗字春聯大全集錦 狗年九字春聯時間:2018-02-14 00:1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 含犬字狗字春聯大全集錦 鬧哄哄的年前趕集現場簡直和一千隻鴨子還要可怕,雖然不願意這樣,但是春聯你要買啊,年貨你要準備啊,你要吃吃喝喝,喜慶吉祥的過大年啊
  • 【薦讀】貼春聯
    記得小時候一進入臘月二十幾,人們都要花上幾毛錢,一張紙也就幾分錢,早早買上幾張大紅紙以備寫對聯,那時,農村的人叫寫對子,貼對子。我的村子比較大,加上父輩人都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識字的人少,雖然解放後黨和政府辦了識字班、掃盲班,但好多人仍然擺脫不了文盲和半文盲狀態,為鄉親們寫對聯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兩個教師的肩上。
  • 過年家家戶戶貼春聯,但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大家可能都知道「年」的來歷,但「春聯」的來歷大家知道嗎?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節,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它給節日增添了濃鬱的喜慶氛圍。在以前,春聯可都是一筆一划用毛筆寫出來的,而今大部分春聯都是用機器列印出來的,較之以前,更加的漂亮,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