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由來已久,春聯產生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如今的人們每每到大年初一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那天都會貼春聯。貼春聯的習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除夕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不需要誰提醒,大家都會自覺主動地去貼春聯,千年來不曾見過有誰家會忘記貼春聯這回事兒。但是大家知道嗎,在明朝的時候,貼春聯可不是那麼自覺的事情呢,在那個朝代貼春聯曾經是一項被強制性執行的事情,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不妨隨小編一起去看個究竟。
原來在明朝以前,貼春聯也是自發性的,但是那時候還沒有形成家家戶戶貼春聯的習俗,有的人家會在除夕那天貼春聯,而有的人家是不貼的,貼春聯或不貼春聯,大家也都不會說什麼。但是到了明朝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上皇帝的寶座之後,比較關注民情,這一年他規定全國上下,上至公卿各級官員,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戶戶都要在除夕貼上春聯,而且會親自審查貼春聯的情況。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事事巨細的體察民情,關注民生的好皇帝啊。
由於朱元璋的提倡,所有每年到了除夕這天大街小巷各家各戶門口都貼上了各式各樣各種顏色的春聯。
這一年除夕,朱元璋也是親自走出皇宮出城審查,在審查的過程中朱元璋,發現一屠夫人家沒有門前沒有貼春聯,於是提筆直接在屠夫家門上寫了這麼一對「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不知道這屠夫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貼春聯啊,不過不得不說這春聯對的挺工整的嘛,誰說朱元璋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呢,小編都是覺得挺對稱的,只是好像不太適合春節用。
但是不得不承認朱元璋確實是大大促進了貼春聯這一春節習俗的形成,使貼春聯成為了年俗文化中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直至今天全國上下,天涯海角,只要是華人,在春節這一天幾乎都要貼春聯。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在小編的家鄉,如果家裡有老人去世了,那麼老人去世後的那幾年是不能夠貼春聯的。
貼春聯成為年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經形成上千年,它早已經不再單單只是一副春聯,也不單單只是春節的賀詞,更是春節年俗文化傳統文化的象徵,並且還會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關於春聯,現在也是形式多樣的,比如家裡做生意的和家裡讀書世家或普通老百姓貼的春聯是有所不同的,做生意的春聯可能更接近於生意興隆啦這一類。
關於春聯,大家家門上貼的都是什麼春聯呢,除了門上,家裡還有哪些地方貼春聯呢,大家可以將自家貼的春聯上下聯和橫批或知道的留在下方評論區,看看誰家的春聯更有意思。當然大家也可以將自己知道的有趣的對聯留在下方評論區,小編倒是很期待看到不一樣的春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