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誕生1000多年,關於貼春聯朱元璋曾做一項規定,並親自審查

2020-12-04 曉楓說歷史

貼春聯由來已久,春聯產生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如今的人們每每到大年初一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那天都會貼春聯。貼春聯的習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除夕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不需要誰提醒,大家都會自覺主動地去貼春聯,千年來不曾見過有誰家會忘記貼春聯這回事兒。但是大家知道嗎,在明朝的時候,貼春聯可不是那麼自覺的事情呢,在那個朝代貼春聯曾經是一項被強制性執行的事情,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不妨隨小編一起去看個究竟。

原來在明朝以前,貼春聯也是自發性的,但是那時候還沒有形成家家戶戶貼春聯的習俗,有的人家會在除夕那天貼春聯,而有的人家是不貼的,貼春聯或不貼春聯,大家也都不會說什麼。但是到了明朝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上皇帝的寶座之後,比較關注民情,這一年他規定全國上下,上至公卿各級官員,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戶戶都要在除夕貼上春聯,而且會親自審查貼春聯的情況。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事事巨細的體察民情,關注民生的好皇帝啊。

由於朱元璋的提倡,所有每年到了除夕這天大街小巷各家各戶門口都貼上了各式各樣各種顏色的春聯。

這一年除夕,朱元璋也是親自走出皇宮出城審查,在審查的過程中朱元璋,發現一屠夫人家沒有門前沒有貼春聯,於是提筆直接在屠夫家門上寫了這麼一對「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不知道這屠夫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貼春聯啊,不過不得不說這春聯對的挺工整的嘛,誰說朱元璋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呢,小編都是覺得挺對稱的,只是好像不太適合春節用。

但是不得不承認朱元璋確實是大大促進了貼春聯這一春節習俗的形成,使貼春聯成為了年俗文化中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直至今天全國上下,天涯海角,只要是華人,在春節這一天幾乎都要貼春聯。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在小編的家鄉,如果家裡有老人去世了,那麼老人去世後的那幾年是不能夠貼春聯的。

貼春聯成為年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經形成上千年,它早已經不再單單只是一副春聯,也不單單只是春節的賀詞,更是春節年俗文化傳統文化的象徵,並且還會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關於春聯,現在也是形式多樣的,比如家裡做生意的和家裡讀書世家或普通老百姓貼的春聯是有所不同的,做生意的春聯可能更接近於生意興隆啦這一類。

關於春聯,大家家門上貼的都是什麼春聯呢,除了門上,家裡還有哪些地方貼春聯呢,大家可以將自家貼的春聯上下聯和橫批或知道的留在下方評論區,看看誰家的春聯更有意思。當然大家也可以將自己知道的有趣的對聯留在下方評論區,小編倒是很期待看到不一樣的春聯呢。

相關焦點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 年年過年貼春聯,你知道春聯的由來嗎?有一個人起到關鍵作用
    又到了一年一度貼春聯置辦年貨過大年的時候了,小編家把養了一年的肥豬殺了,親戚朋友分了分。他標新立異的在本來刻有神荼、鬱壘的桃符上面寫上公正的對聯,並親自書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成為歷史上第一副春聯。春聯又稱對聯,兩聯必須對仗工整而且是祝福話、吉祥話。後來後蜀被趙匡胤建立的北宋所滅,蜀地當然也成為大宋的國土。
  • 為什麼過年要貼春聯?
    這個回答很清奇,還有說『因為每年都這樣,是習俗』『因為迎接新年』『過年都貼春聯,所以貼吧』……一個常見的不能再常見的現象,卻說不清道不明為何求助度娘,說是貼春聯是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看似再正常不過的習俗背後有很多趣事,咱們的春聯也不例外。春聯由來相傳一開始春聯不叫春聯,叫桃符或春貼。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源於宋代,興盛於明代。
  • 春節貼春聯,注意事項有很多,別貼錯了讓人笑話!
    猶記得在小時候,早一個月就為了春節做準備,熱鬧的集市,喜慶的聲音,都成為春節的記憶。儘管現在的生活節奏變快,但是我們對於春節的重視的一如既往。在春節期間,貼對聯,拜年,壓歲錢,都成為了不變的回憶。小學時期的寒假作業,永久不變的收集對聯差點成為噩夢,當然,現在有網就能搞定了。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貼春聯,又有哪些忌諱呢?
  • 2020鼠年貼春聯貼春聯的講究和忌諱 貼春聯的由來和寓意
    過年貼春聯是我國的春節習俗,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那麼貼春聯有什麼講究和忌諱呢?貼春聯的由來是什麼?春聯有什麼寓意?貼春聯最佳時間2020鼠年貼春聯貼春聯的講究和忌諱  忌破損汙漬  當我們在貼春聯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檢查好春聯的完整程度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一、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
  • 春聯的由來,狗年春節大門春聯貼法有何講究?
    每逢春節臨近,各家各戶都要張燈結彩,貼春聯,置年貨。讓人禁不住沉浸在一派喜慶祥和的氛圍裡。大門貼春聯的歷史由來已久。王安石那句有名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以看出來。不過大門貼春聯也是一門學問,貼法也是很有講究的,貼錯了可是會鬧笑話的。所以大家都需要謹慎對待。那麼,貼春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呢?下面,請跟隨風水師一起來看一下吧。財運風水師本期的大門風水禁忌來為你解說。
  • 春聯的來歷20字_寫春聯的具體要求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
  • 中國古代四大門神分別是誰,古代貼春聯的習俗又是如何流傳開來的
    就比如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春節貼對聯、貼門神的習俗,一開始也是受到民間神話傳說的影響。那我們春節常見的春聯和門神畫像,大家都對此了解多少呢?你知道貼在門上的門神分別都是誰嗎?貼對聯的習俗又是如何流傳開來的呢?下面,本文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個春節習俗的來歷。常見的四大門神我們經常見到,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四大門神就是神荼、鬱壘、秦瓊、尉遲恭。
  • 你知道歷史上第一幅春聯的來歷嗎?
    中國自古流行節日,春節更是中國最大的節日,每年年底,人們都會準備豐厚的菜餚,孩子們都在大街上興奮的玩耍,家家戶戶都的門庭上都貼滿了春聯,表達自己多新年的美好期待,可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又知不知道它的來歷呢?
  • 除夕幾點貼春聯?「福」字是正著還是倒著貼?
    今天是除夕,你家啥時貼對聯?福字是正著貼還是反著貼?其實,這裡面是有很多講究的。春聯要怎麼貼?如何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什麼時候貼?
  • 迎新春:你知道春聯的歷史嗎?上下聯應該貼在哪邊?
    過年必須做的,祭祖、祭天、放鞭炮、貼春聯。每到臘月二十八九,就是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時候,那你可知道關於春聯的歷史?春聯也叫門對、對子,以紅紙題字,寄託新年的期望。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桃符」,就是王安石的《元日》中說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後人常用桃符代指春聯,所以很多人認為桃符就是春聯,但實際上其實最早的桃符和春聯之前還是有點區別的。
  • 貼春聯習俗的由來,又如何區分上聯和下聯呢?
    貼春聯的由來春聯屬於對聯的一種,對聯也叫楹聯。楹聯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分為春聯、壽聯、輓聯、廟聯等。楹聯起源於桃符,在先秦時期,過年時會在門前掛桃符避災,後逐漸發展為春節貼春聯。另有春聯來源於春貼的說法,因古人在立春時會貼「宜春」二字,後演變為貼春聯的習俗,唐朝劉丘子有十二幅為立春和歲日所寫的對聯傳世。五代時後蜀國君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將「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刻於桃木板上,從此讓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被認為是最早的一副春聯。到了宋代,過年時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非常普遍,王安石有詩云: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今天如何貼春聯:幾點貼、「福」字正貼還是倒貼,都弄明白了
    今天如何貼春聯:幾點貼、「福」字正貼還是倒貼,都弄明白了 2017年1月26日,江蘇連雲港市連島漁民正在漁船上貼「福」字,一派喜慶景象。  東方IC 圖今天是除夕,你家啥時貼對聯?
  •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左右聯怎麼區分 2018狗年貼春聯的禁忌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左右聯怎麼區分?看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但是貼春聯可是有很多講究的,亂貼可是會不吉利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順利,那就先來熟知2018狗年貼春聯的禁忌吧!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
  • 買的春聯雷同無特色?古人有副春聯貼遍半個中國
    免不得要掛春聯。前幾年,都是自己買制式空白春聯紙,自己做對聯寫上。但今年,不想了。因為覺得自己的字啊,實在是太醜了。昨天買了副。店主一見我,喲,老熟人嘛。確實是老熟人,她是高中生物老師的老婆,開小書店也有二十年了,臨近春節,對聯啊,燈籠啊,門畫啊,都是主營業務。熟人也沒好還價,二十八就二十八吧,會發會發,好彩頭。
  • 過年貼「福」字來自於朱元璋
    朱元璋貼「福」字來自明朝每逢春節,民間常用大紅紙寫上鬥大的「福」字貼在門外,圖個喜慶。究其何故,還有段傳說。相傳,朱元璋定都南京不久,有一年除夕,他到民間微服察訪,來到城南一小集市,見很多人圍觀一幅漫畫。漫畫上畫著一個赤著大腳的女人,懷抱大西瓜,意思是在取笑他的馬皇后,因為馬是淮西人氏,喻「懷西」,又是大腳。回宮後,他便命人前去暗查漫畫是何人所作,哪些人前去圍觀的。對沒去參加圍觀的人家,就在他們門上貼個「福」字。幾天後,軍士就到沒貼「福」字的人家捉人。
  • 【薦讀】貼春聯
    貼春聯作者丨牛茂華據史書記載:春聯起源於桃符,直至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換成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如今,大年三十貼春聯已成為一種風俗,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大紅的春聯,以此來辭舊迎新,增加喜慶氣氛,企盼來年有個好光景。
  • 過年貼春聯,哪些內容專屬於「家神」?相關春聯需貼在哪裡?
    過年貼春聯習俗,是自古就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對聯裡不僅有對家國的祝福;也有對天地萬物,鬥轉星移,四季交替的感念;更有以自然萬物復甦的欣欣向榮之態,寓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期望。但關於春聯的張貼,自古也都有相關的講究,不光是左右聯的順序,更多的是一些事物的專屬春聯,以及民間神仙信仰中的所用聯;以上這些都是不可貼錯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與「家神」和相關的春聯內容和張貼位置。
  • 春聯怎麼分上下聯,「福」字究竟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答案來了
    在咱們中國過年,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貼對聯和「福「字,「福」字年年貼,家家貼,但很多人往往就弄錯了。那麼對聯和「福」字到底 應該怎麼貼才是正確的?小編今天就帶您抓緊時間學習一下,避免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