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農村文化便豐富多彩,雖沒有專門的書籍記載,但流傳了非常多的有趣的農村俗語,有的深奧而富有哲理。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寡婦年」,但很少聽說「無春年」。什麼是「寡婦年」「無春年」,你知道嗎?
咋一聽「無春年」有點讓人恐懼!咋還有沒有春天的年份?一年有四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沒有春天哪能算一年啊?其實這是對「無春年」這個俗語的誤解,它指的是農曆沒有春天的年份。為了反映炎熱和寒冷的變化,所以古人每十九年加了七個閏月,導致在十九年中有七年沒有春天。
還有為啥會說「無春年」也是「寡婦年」,都說這個年裡不適合婚嫁,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春天是全年所有萬物之始,古人將春天生長的力量用來描述偉大的生命力。春天代表了年輕,活力。還有春天百花盛開,欣欣向榮,也是浪漫的季節,更是動植物發情和延續後代的季節,所謂「春播秋收」。 「無春年」被稱為「寡婦年」,是比較貼切的。不過傳言的「寡婦年」不適合結婚,這是很荒謬的,絕對沒有科學依據!這都是過去科學技術不發達,古人對事物的了解較少,借物喻物,借事寓事的習慣罷了。
那麼,2019年是「無春年」嗎?
由於節氣在日曆和農曆日期不固定,傳統來說使用日曆和農曆的合曆:農曆的平均長度為29.5306天。上個月的第二天是這個月的第一天,夏曆為12個月,354天或355天為一年;閏年為13個月,是383或384天;特殊年份是385天,可以包含25個節氣,年終和年尾各有一次立春,等於過了兩個春天,而次年便只剩23個節氣,就被稱為「無春年」。按照這個規律來看,2019年確實是排到了「無春年」。其實不過是曆法上面的一些區分,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造成的。跟農村寡婦啥的沒半毛錢關係。
所以,明年婚該結的還是結啊 !大家對這些農村俗語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