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射幹」這兩個字的讀音怎麼讀呢?

2021-01-16 花草有故事

01

這幾天,大家的朋友圈被《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了,對不對?可能你還參與討論並轉發了。

實不相瞞,這篇推文我也點進去看了。長長的名單看了之後,我挺糾結。第一:辛辛苦苦幾十年,一覺回到解放前(以前考試的種種苦齊上心頭呀);第二:裡頭把我名字其中一個字的讀音,修改過來啦!

感覺要暴露我的身份了

我名字裡的「蔭」這個字,如上圖,有兩個意思。不過大家似乎只用「樹蔭」那個。所以,截止目前只有一個人讀對我的名字,他叫藍太和(不是藍採和),是我的高三語文老師。他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老師——他敢說話,他支持我們張揚個性。我非常崇拜他,感激他。

言歸正傳。

這份傳瘋的修改拼音的推文,可能是一則「假新聞」!

綜合自網絡新聞

總結起來就是:

…網傳文章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網易新聞

所以大家先別太糾結(以後再糾結)。

02

「花草有故事」是植物類的公眾號,咱們就討論植物相關的。

那份名單裡,有一個字就和植物有關:

「蕁」這個字,有上面兩種讀音。

蕁麻疹是一種病,這裡的「蕁」,讀作xún。它常見的症狀有:

…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部分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百科「蕁麻疹」

蕁麻是一種植物,這裡的「蕁」,讀qián。它長這樣:

蕁麻 Urtica fissa

蕁麻科 Urticaceae >> 蕁麻屬 Urtica

圖:PPBC 朱弘(上)、吳棣飛(下)

蕁麻這種植物南方常見。流傳最廣的一個段子是這樣:

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叫張獻忠的,人稱「殺人狂」、「殺人魔王」。他的歷史功過這裡不去討論,但是他「屠川」這件事,極為惡劣。

張獻忠為什麼要屠殺四川人?傳說,張獻忠的父親在四川做生意。有一天上廁所,壞了,忘了帶草紙。他就順手摘了邊上的蕁麻葉解決了。沒多久,他的屁屁就又癢又腫,痛苦不堪。他就跟張獻忠說,這四川人不好惹呢,連草都欺負人!

所以,張獻忠帶兵到四川後,就要報他父親被蕁麻葉弄慘的那一葉之仇!

明末農民軍領袖 張獻忠 圖片來源見水印

我吃過蕁麻葉(這一段銜接的有點囧。上面剛說用蕁麻葉擦屁屁。這裡就說我吃過)。在普者黑,有一個菜,是火鍋,叫藥膳雞(非常好吃)。裡面添加了好多種中藥,比如黨參、山藥、當歸、地湧金蓮等等。此外,還有很多野菜用來涮的,比如蒲公英、苦苣菜,還有蕁麻!

藥膳雞/網圖

夾一筷子蕁麻的葉子,嫩葉,往火鍋中涮一下就可以吃。我個人的感覺:入口前需克服一下害怕心理(有刺,毛絨絨的),入口後口感偏糙。高溫燙過的,不用擔心,無毒也是肯定的。據說還有很多滋補功效。

蕁麻葉/網圖

03

再舉兩個典型的植物名字的讀音問題。

第一個字:樸

咱們國內有一個歌手,叫樸樹。唱民謠的。《白樺林》、《那些花兒》、《生如夏花》這些歌,都他唱的。

歌手樸樹

韓國有個球星,叫樸智星,現在退役了。以前他在英超的曼聯踢球。曼聯啊各位,和C羅是隊友(咱們國內其實也有一個C羅的隊友,叫董方卓。囧)。樸智星當時公認的是亞洲第一球星,亞洲一哥(現在同樣是韓國人的孫興慜也是亞洲一哥)。

球星樸智星

有一種植物,叫樸樹。大麻科樸屬的,現在很多城市公園裡都有栽種;另有一種植物/中藥,叫厚樸。木蘭科厚樸屬。它的花非常壯觀。做中藥時(樹皮)經常用它來治便秘。

樸樹 Celtis sinensis 圖/PPBC 劉軍
厚樸 Houpoea officinalis 圖/PPBC 劉

好,問題來了。上面那些「樸」,都是什麼讀音呢?在《現代漢語詞典》裡,他有四個讀音。

所以,正確的讀音應該是:做姓用的時候,應該讀Piáo,樸(Piáo)樹,樸(Piáo)智星;做植物,就讀pò,樸(pò)樹,厚樸(pò);

第二個字:泡

「泡」這個字,讀音其實只有兩個。pào和pāo。

pào這個音很常用。水泡、起泡,泡麵、泡妞等等。大家很熟。

pāo的音用的少。問題是它還有很多種含義。比如:鬆軟的、盛大的,還有用作量詞: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泡」,也讀pāo,不讀pào。《新華字典》裡的解釋是:pāo,「用於屎尿或涕淚」。

撒泡尿照照自己/創意圖

在植物名字這邊,麻煩了,讀音很複雜。此前我看到過一篇文章,就專門討論植物名字裡的「泡」要讀什麼音的問題。

文章裡面做了一些小結,大致如下:

「空心泡」、「高粱泡」等懸鉤子屬的植物,這裡的「泡」,讀作pāo,是「藨」(pāo)的別字。「藨」是懸鉤子的別名,在字典裡的解釋,是莓的一種,可食。懸鉤子屬植物的果實是好東西,估計有很多小夥伴吃過。魯迅先生寫的覆盆子、閩南的茅莓和蓬蘽、唐山的牛疊肚、普者黑的空心泡等等都是懸鉤子屬的,非常多。

懸鉤子屬植物的果實都類似這種長相/網

還有泡桐,泡也讀pāo。泡桐(毛泡桐)的花紫色的,春天的時候一樹繁花,非常壯觀。另外,製作古琴的「桐木」,也多是用的泡桐。

毛泡桐 Paulownia tomentosa /PPBC 徐

另有泡花樹,清風藤科泡花樹屬植物。它的「花蕾又小又圓,許多花蕾攢在一起,仿佛一堆白色的泡泡,『泡花樹』由此得名」。這裡的「泡」,就讀作pào。

泡花樹 Meliosma cuneifolia 圖/PPBC

植物名字裡面,還有很多字和咱們日常的讀音是不一樣的。如:白朮、蒼朮的「術」,讀作zhú,不讀shù;殼鬥科的「殼」,讀作qiào;莎草科的「莎」,讀suō,不讀shā……等等。限於篇幅,無法一一詳述啦。

有好多回,我和女性朋友一起去拍花。時不時的,就總遇到一種鳶尾科植物,叫射幹。大家看這名字取的!太黃啦!讓我非常不好意思直接讀出來。以前我就分開說:射箭的射,幹活的幹。

後來,我才知道,它不讀射(shè)幹呀!

而是讀:射(yè)幹!

射幹Belamcanda chinensis 圖/PPBC 張

- End -

友情提醒:

1、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由本人設計;

2、本文主要參考資料:百科、《中國植物志》、劉夙:《一「泡」植物:「泡」字臆正》等

相關焦點

  • VLOG正確讀音怎麼讀
    到底啥是正確的發音呢?來跟VLOG教授一起看看吧….vlog這個詞到底咋讀?可別像關曉彤一樣讀錯!在關於vlog讀音的話題衝上熱搜之後,網友們馬上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了讀音,還興致勃勃地參與了投票。雖說第一個選項「vo嘮各」基本發音是對的,但VLOG教授還是不太建議用這種漢字來拼湊讀英文單詞的「洋涇浜」念法,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跑偏,而且還容易有口音。所以,大家可以去看歐陽娜娜這段視頻,她的vlog一詞讀音是對的,不會的小夥伴可以學一下。
  • 曱甴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曱甴拼音念什麼粵語讀音
    曱甴是漢語詞語,讀作yuēyóu,多用於粵語廣東話白話等,「曱甴」多指「蟑螂」的意思,也有形容陰險惡毒之人,該詞寫法始見於民國時期的上海話小說文學中。  粵語裡常用的對「蟑螂」的稱呼就寫作「曱甴」,這兩個字普通話讀音是yuēyóu。而粵語裡的發音卻大相逕庭,作(gad zad), 在拼音輸入法裡「曱甴」是採用普通話讀音(yuēyóu)。而微軟全拼音輸入法卻是用粵語拼音(gad zad)輸入。
  • 廾匸是什麼意思含義 廾匸兩個字怎麼讀拼音標準發音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廾匸是什麼意思含義廾匸兩個字怎麼讀拼音標準發音  其實關於「廾匸」的意思是什麼,理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是會讀就可以了,讀音為gǒng xì,諧音恭喜。 原標題:廾匸是什麼意思 廾匸怎麼讀 責任編輯:曾少林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一位中學老師就說,之所以一些人將《清平樂》讀作「樂」,很大原因是當年上學時接觸到這個詞牌,是因為辛棄疾的詞作《清平樂·村居》,這首詞表現的正是一家人清靜平和的生活樂趣,尤其是那句「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頗有鄉野之樂,而人們誤把詞牌名當作了詞的題目。  ◆並非所有詞牌名中的「樂」都讀「yuè」  是否詞牌名中的「樂」都讀「yuè」呢?
  • 中藥射幹,花開時璀璨美麗,竟還能緩解咽喉腫痛,清熱解毒
    其中最為典型也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鳶尾科植物,鳶尾科植物的花朵大多都是在夏季開放。其中鳶尾科花朵裡面較漂亮的一種花就是射幹,夏季射幹開花時候成片射乾花朵在一起,零零星星一大片璀璨美麗。射幹由於其生長環境要求不高,並且花朵顏色豔麗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都會種植射幹把它當成一種觀賞花朵。
  • 孑孓、曱甴、旮旯、丐丏和仄亾分別怎麼讀?
    今天我們來看看那些非常相似但讀音又弄不清的神奇漢字:「孑孓」怎麼讀,是什麼意思?孑孓《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孑孓的正確讀音為jié jué。這兩個字是不是和我們最常見的「子」很相似?但讀音和涵義完全不沾邊。孑孓:是蚊子的幼蟲,在水裡生長10到14天,然後才會發育成蛹。(圖源寶山疾控)孑:孤單、孤獨的意思。
  • 科學網—漢字讀音誰做主
    在這裡自然不是只談漢字讀音問題,而是要說漢語科學詞彙的讀音該由誰說了算?這些詞彙大多使用形聲字,一般出現在科技教育活動,而不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認為,科技教育界口口相傳的公認讀法應該得到普遍的認同。 譬如,「氨」「胺」「銨」,這三個字怎麼讀?說實話,我直到近兩年才知道所謂標準的注音是ān,àn,ǎn。 但民國時期這三字都念第一聲。
  • 廈門枋湖讀音惹爭議,媽媽念錯孩子跟著念!如何避免孩子讀錯音?
    是因為我們看到蕾字,不知道怎麼讀,就會讀這個字的部分字——雷,於是將蕾(lěi)念成蕾(léi)。3、看到不認識的字,會隨著大眾念。比如膽怯(qiè),很容易讀錯膽怯(què)。是因為我們常常聽別人這麼念,也跟著這麼念了。
  • 「卐」和「卍」這兩個字分別是啥意思,它們的發音又是什麼?
    引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在什麼地方都有當地獨特的文化,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看起來非常相似,讀音也相同的兩個字——「卍」和「卐」,雖然說他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字,而且讀音也相同,但是表達的含義卻大有不同。
  • 「卍」字在佛教中怎麼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正所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你不好好了解說不定你都是一個假中國人,我們中國的文字也是存在著很多不同意義的文化的,有一些文字甚至很多人都不會讀,例如饕餮兩個字很多人就會讀成「pan chan",這個時候就要被取笑了,還有」卍「這個字對於佛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字,但是很多人都不會讀。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古人注音方法共分三種,下面我們依次辨之,悉遵古人的智慧。第一種,直音。
  • 讀音最多的漢字:人人會讀,天天使用,卻沒發現竟然有10種讀音
    以漢字「血」為例,口頭語中一般讀作【xiě 】,比如:吐了一口血;而書面語中一般讀作【 xuè 】,比如鮮血、血緣。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還有方言形成的多音字和通假字形成的多音字,在此不贅述。  那麼,你知道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嗎?
  • 鵝咂、辣抓、挪扎、羅渣:你的家鄉話究竟怎麼讀「哪吒」?
    最近,票圈被《哪吒之魔童降世》刷屏,「哪吒」作為我們生活中並不常用的兩個字,大家第一反應的讀音是什麼?是「nǎzhā」?是「é zhā」?是「né zhā」?還是「nà tuō」??? 或許,「哪吒」這兩個字,有多少個地區就有多少種讀法。
  • 山東青島有個區叫「即墨」,這兩個字的正確讀法是什麼?
    近日有網友說,山東朋友糾正我「即墨」二字中的「墨」不能讀「mo」,應讀「mi」,上網一查,很多人說讀「mi」。還有研究漢語言的研究生發文稱,此處應讀「mei」。作為南方人我懵了,「米」、「妹」兩個讀音哪個才是正確的呢?
  • 為什麼明明認識的字,還會讀錯?
    語文是最基礎也是最值得鑽研的科目,語文的發展令越來越多平常少見的漢字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但仍有不少明明認識卻容易讀錯的字讓人們在知道它的真實讀音後大跌眼鏡。飲鴆止渴是書本上常會出現的成語,將其讀錯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 我國最特別的一個字,3000年來讀音從來沒變,你讀對了嗎?
    明明這個字在這篇文章中的讀音,為什麼在那一篇文章裡就不一樣了呢?可以想像他們欲哭無淚的心情,漢字的確成功為難了外國人。不過在我國眾多文字當中,有一個字可以不為難外國人。面對豐富的各路方言,它沒有動搖,一直保持了3000年不變的讀音,可以說非常的「固執」。這個字在很多詩詞歌賦中都出現過,且讀音從未改變過,那就是「街」字。街字大家都是怎麼讀的呢?
  • 我國有一個奇特的漢字,幾千年都是同一個讀音,你可能也讀錯了
    就拿讀音來說,古代漢字有很多讀音,和我們現在的讀音就很不一樣。比如我國就有一個奇特的漢字,幾千年來都是同一個讀音,但是如今的普通話把這個漢字定義成了另外一個讀音,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還要從一首流行歌說起,前段時間火遍大江南北的《買條街》中,有一句歌詞深受大家喜愛:「只要你乖給你買條街,愛不愛你不用你去猜」,歌詞中的「街」就讀成了「gai」。
  • 「戢」作為姓,讀音到底怎麼念?
    近日,在銀行工作的小劉在錄入客戶信息時遇見了一件難事,一名叫戢曉琴的市民說自己姓「zhe」,可是電腦上竟然查不到這個讀音。這是怎麼回事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原來「戢」是罕見姓氏,在十堰房縣城關鎮戢家塝子一帶,居住著大量戢姓人家。
  • 「拿扎、落咋、辣砸」…… 哪吒讀音讓網友笑掉頭
    拿扎、落咋、辣砸 哪吒讀音讓網友笑掉頭 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一路飄紅 哪吒也成了史上名字最難讀的電影男主人公連日來朋友圈瀰漫著一個世紀之問哪吒兩個字,你們那裡的方言怎麼念啊? 拿抓拉雜挪炸呢扎鬧趙無奇不有,朋友圈大型搞笑現場就   原標題:魔鬼發音!
  • 鬧得沸沸揚揚的「古詩改讀音」,你怎麼看?
    學生王同學認為,為何要迎合大部分人的錯誤而不糾正呢,「如果說都改成讀錯的拼音,可能會覺得說方便了,但是也缺少了感覺,像古詩詞之類的,改了讀音其實就改了字意,在理解古詩詞方面會有些不同,而且考試的時候真的腦子裡亂啊,搞不清到底是哪個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