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夢山是中國第一代和平使者貓熊「巴斯」的故居,在它因病離世1年後,熊貓巴斯的文化建設工程正式啟動。以巴斯的傳奇一生為主題的《和平使者熊貓巴斯》圖文書將打響第一炮,中國中科院也著手研究,實現「巴斯」數位復活,希望巴斯能以新文化圖騰的形態繼續存在。
熊貓巴斯的文化建設工程將由各種面向呈現貓熊文化品牌,其中《和平使者熊貓巴斯》是以中英雙語圖文的形式描寫貓熊巴斯傳奇的一生,除了圖文書籍問世,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科學藝術中心正研究「巴斯智慧復活工程」,透過虛擬環境進行巴斯形體模型復原、骨骼肌肉系統重建、毛髮系統重生,讓巴斯重塑「肉身」,再加上動作系統、表情系統重建,巴斯會重新具備行動和表達能力。
熊貓巴斯的文化建設工程整體設計以它所代表的環保概念為主軸,凸顯綠色、環保風。內容從時間序整理巴斯生命歷程中的重要時刻,包括巴斯獲救、出訪美國,登上春晚舞臺等,再現巴斯獨特而非凡的一生,利用 「生物巴斯」真實的數據資料和智慧化交互體驗系統結合,將「巴斯」數位化、影像化,未來民眾可以透過智慧手機、電腦,與熊貓「巴斯」溝通和交流。
熊貓巴斯的一生
1984年熊貓巴斯只有4歲,那時四川寶興縣巴斯溝遭遇了大面積的竹子開花,而它在覓食時誤入冰河河道,後被農民李興玉解救,由於被救的地點名叫巴斯溝,李興玉就給它取名「巴斯」。
1987年,熊貓巴斯受國家林業部派遣,代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遠涉重洋,赴美國聖地牙哥市表演技藝,聰明的「巴斯」吸引了250萬美國人參觀,在美國的半年時間裡,美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等9個國家的750多家報刊、電視臺、廣播電臺發出相關新聞近2萬條,將巴斯的表演盛況傳遍全世界,熊貓巴斯更是被被譽為「特技熊貓」「友誼天使」「天皇巨星」等。
1990年,熊貓巴斯應亞運會組委會邀請赴北京參加第十一屆亞運會相關活動,自此搖身一變,成為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名揚天下。
1991年,熊貓巴斯應中央電視臺邀請參加全國春節聯歡晚會,大年三十夜在全國人民面前秀了一把,當時「巴斯」表演了投籃、給家鄉打電話等節目,不過「當時的錄映帶已經無法找尋。」陳主任遺憾的說,「『巴斯』在春晚上的節目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演出。可惜當時沒有把錄映帶留下來。」
1992、1993年受國家林業部派遣,先後赴廣州、深圳、濟南、北戴河等地演出,為國家實施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工程計劃籌集了資金。
在科學研究方面,1998年它為異種克隆大熊貓獻出了體細胞,直至早期胚胎的形成,這一創新成果被中科院、工程院評選為199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被稱為「巴斯奶奶」的國寶熊貓,曾經以「和平使者」的身份被送到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作客半年,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便是以它的形象塑造,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級動物。2017年9月13日,37歲的熊貓「巴斯」因病離世,留下了金氏世界紀錄《現存年齡最大的圈養大熊貓》殊榮。
巴斯文化建設工程未來將聯合巴黎文化藝術協會,與百位藝術大師共同打造新國寶形象,這一系列嶄新的國寶形象作品,期許在未來成為中國新文化象徵,以此傳遞熊貓巴斯文化「和平、綠色、共享」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