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山麓,棕櫚青竹。
一位年輕母親抱著孩子,站在巴斯獸舍的玻璃窗外。
「看,這就是熊貓『盼盼』住的地方,年輕時她可與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有一段特殊緣份呢。」母親指著巴斯遺容照片說,「37歲呦,年紀太大了,『盼盼』要去休息了。」
「巴斯」離世後的遺容。 本文圖片 新華社孩子隔著玻璃,望著空空如也的獸舍,大概不能明白37歲對於大熊貓來說意味著什麼。也許若干年後,他才能在書本裡讀到那屆「傳說中」的亞運會。
在他出生前20多年,首都北京,辦過這樣一次舉國歡騰、承載著多少人甜蜜記憶的亞運會。
在得知熊貓巴斯13日離世的消息後,許多福州市民趕到海峽熊貓世界,甚至翻出了當年「盼盼」的明信片、郵票、助威旗幟等紀念品,擺放在獸舍的隔離窗外。
這隻世界現存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如今被安放在冰櫃裡,永遠地沉睡了。
9月14日,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主任陳玉村在「盼盼」原型「巴斯」離世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情況。今年6月起,巴斯身體每況愈下,食量越來越小。「她變得連竹子都不太喜歡吃,」飼養員羅偉銘回憶巴斯的最後歲月時悵然若失,「這種狀態持續了近1個月。7月後,她吃米糊的量也減少了一半。」
為了保證足夠的營養,羅偉銘嘗試在米糊裡增加蛋白質。在巴斯生命中最後的日子裡,連米糊都無法自主進食。羅偉銘用針筒抽出米糊,一小筒一小筒地擠到巴斯的舌頭上。當巴斯舌頭捲起,米糊才緩緩被吞咽下去。
高血壓、肝硬化、腎衰竭……年老體弱的巴斯出現多種併發症。解放軍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10多個科室的專家、護理人員組成應急救治小組,24小時為巴斯提供診療,全力搶救。
大熊貓「巴斯」生前照片。輸液異常艱難。大熊貓身體適合輸液的血管少之又少,病危的巴斯身體水腫,尋獲血管難度更大。「只要她身體一動,針頭可能脫離血管,輸液就進行不下去。」檢驗員王麗芳說,「每次輸液,大家都要圍在她身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巴斯病重期間,常常流鼻血,呼吸基本靠嘴。值班員陳玲在夜間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巴斯擦鼻血,做熱敷、做按摩。
「她睡著時,腦袋會從床板上垂下來,這可能就會壓迫到脖子,我們還要給她調整一下睡姿。」陳玲幾乎整夜不能合眼。
9月14日,解放軍福州總醫院醫務部主任鮮榮華介紹「巴斯」生病期間的診療和手術情況。清晨,巴斯通常趴在床板上繼續酣睡,呼吸很重。但13日早上,她的鼾聲漸漸小了,直到聽不見,隨後,心跳也慢慢隱去。一代傳奇,安詳謝幕。
巴斯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周圍擺放著黃色小花,但是她留給人們的印象,永遠是那隻聰明伶俐,會晃板、騎車、舉重、投籃等各種雜技的「運動健將」。
愛動活潑、通情達理的巴斯後來與1990年北京亞運會結緣,成為吉祥物「盼盼」的形象代言。
「盼盼」設計者、國家一級美術師劉忠仁告訴記者,在設計「盼盼」形象時,他觀察了很多熊貓,唯獨沒見過巴斯。「設計出來後,才按圖索驥去找的巴斯。她和人們配合得非常好,是最合適的選擇。」
十一屆亞運會期間北京街頭吉祥物盼盼的卡通形象。北京亞運會閉幕式上,劉忠仁終於見到了「盼盼」的形象代言,並誤以為巴斯是位「翩翩少年」。這個美麗的誤會延續了20年,直到2010年巴斯30歲生日慶典上,劉忠仁才知道巴斯是「女兒身」,只不過彈指一揮間,從少女變成了「老奶奶」。
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直播中,巴斯在福州的分會場,再一次和亞運會親密接觸,以美好的姿態在全球觀眾面前亮相了5分鐘,戴著黑框眼鏡看電視的壽星巴斯依然毛髮濃密、憨態可掬,再次成為耀眼明星。
「巴斯」迎來30歲生日時,海內外各界群眾為巴斯慶祝生日。巴斯的貢獻不僅在於生動傳神地詮釋了「盼盼」形象,她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她長壽的「秘訣」將為大熊貓科研提供寶貴樣本。
1987年,巴斯造訪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轟動美國西海岸。200多天裡她和250萬遊客見面,700多家媒體蜂擁而至。為了見巴斯一面,當地許多人願意排隊四五個小時。
2015年,3D動畫片《巴斯向世界人民問好》在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上滾動播出,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駐足觀望。
2010年11月12日 ,「巴斯」在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懷抱著廣州亞運會吉祥物「樂羊羊」玩偶,與亞運再續前。巴斯20歲以後,堅強地挺過了血管破裂、急性腸炎、胰腺炎、白內障等考驗,神奇地延續生命奇蹟,是世界上第一例被確認患有高血壓的大熊貓,是第一隻成功手術摘除白內障的大熊貓……
她頑強地與病魔抗爭,為大熊貓護理和疾病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科研數據。
據海峽熊貓世界主任陳玉村介紹,巴斯遺體將作為標本安放在巴斯博物館裡,一些器官將用於科學研究。16日上午,熊貓世界將為巴斯舉辦悼念活動,向全社會公眾開放。
這個周末,希望有陽光,帶著「盼盼」的記憶,一起送別巴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