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南極發現神奇化石,9年研究確定,竟然是史前滄龍的軟蛋

2020-12-07 科學黑洞

2011年智利的一個科學團隊在西摩島(Seymour Island)西側發現了一顆足球大小的化石,但是整體呈現的是橢球形,這要區別於一般的恐龍蛋,表面褶皺狀,長度在28釐米,寬度在18釐米。從整體的形狀上來看,科學家推測這個化石就是一個「蛋」,但是很難確定是哪種動物產下的。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恐龍的蛋應該是硬殼的,這一點從它們的近親鳥類和鱷魚的身上就能體現出來。而在南極大陸發現的這顆「化石蛋」明顯的是軟殼的蛋,同時科學家通過顯微鏡對化石外層進行研究,發現了很多層薄膜,這一點上也證明了這個化石是「軟殼蛋」的猜想,同時通過地質層以及一些常規探測方法確定這個化石蛋來自於6600萬年前。

那個時候就是恐龍的巔峰時代,在地球上無論是陸地上跑的、水中遊的還是天上飛的,都由恐龍佔據著主要的生態位,其它物種都是在夾縫中苟延殘喘,這其中就包括了哺乳動物的祖先。

如此大的化石蛋,可想而知一定是由大型恐龍產下的,科學家通過把這顆化石蛋與259種現存的爬行動物蛋做對比,同時還分析了很多史前滅絕的大型動物,最後得出結論,這枚「化石蛋」很可能是由古老的海洋爬行動物滄龍產下的。

在侏羅紀世界裡給人影響非常深刻的就是滄龍這種動物,它們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恐龍,但是它們也沒有鰓,只能呼吸空氣。科學家分析,滄龍這種史前動物它們和現在的蛇類和蜥蜴等類似,產下的蛋都是軟皮的,它們在產卵期會爬上陸地,把蛋產在陸地上並且用沙子或者其他物質覆蓋上。這些埋藏在潮溼土壤或沙子的蛋需要靠著植物分解產生的熱進行孵化,如果是卵胎生的話,這些蛋孵化的速度會非常快。

因為滄龍生活在海洋中,它們不可能直接把蛋產在海底,因為小滄龍需要空氣,不能冒著把它們淹死的危險,把蛋產在海床上。但是滄龍生活在海洋中,不可能母體對這些蛋進行孵化。在遠古時期的南極並不是冰天雪地的世界,而是一個生機勃勃氣候宜人,有著熱帶雨林的地方。

實際上在遠古時期的海洋要比現在恐怖的多,當時的海洋霸主都是一些體型巨大的恐龍近親例如滄龍、如海豚狀的魚龍和長頸蛇頸龍等等。現在的海洋中霸主可能是虎鯨以及一些鯊魚,難以比較。

上圖中列舉出了一些典型動物蛋的大小,前三個都是硬殼蛋後三個是軟殼蛋,從蜂鳥到雞,最後再到馬達加斯加象鳥,這類動物的蛋都是硬殼的,一些蜥腳類的恐龍也是如此。而最後三顆化石蛋,其實從其表面就可以看出來,是軟殼的表現出褶皺的樣子,分別是麝龍蛋和原角龍蛋,以及此次科學家研究的這顆南極冰蛋「滄龍蛋」。

這些遠古巨獸總在以不同的形式給我們留下線索,讓科學家對於生物的演化發展有更詳細的了解。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開了南極洲發現的「癟氣球」狀化石的真實面目
    2011年,南極科考隊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塊奇怪的化石,這塊化石的形狀像一隻放了氣的癟氣球。近日,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在顯微鏡的幫助下揭開了這隻神秘化石的秘密。科學家發現,這塊化石是數千萬年前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滄龍產下的卵。《自然》科學雜誌報導了這一研究成果。
  • 科學家確認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這是插畫師弗朗西斯科·維伊查萊奧根據智利和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重建的海洋爬行動物滄龍產卵孵化出幼崽的情景。 由智利和美國科學家聯合開展、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確認,一塊2011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化石是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 科學家確認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
    新華社聖地牙哥6月21日電(記者尹南 張笑然)由智利和美國科學家聯合開展、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確認,一塊2011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化石是白堊紀「海洋霸主」滄龍的蛋化石。參與研究的智利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戴維·魯維拉爾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同智利大學古生物學家羅德裡戈·奧特羅於2011年在參加智利南極研究所舉辦的科考活動時,在南極西摩島發現了這枚化石。
  • 軟殼的恐龍蛋化石,科學家認為它來自昔日的海洋霸主——滄龍
    在最近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認為一顆代號為A. bradyi,具有6800萬年歷史的足球大小的蛋——有史以來最大的軟殼蛋(類似於蛇蛋或壁虎蛋),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二大恐龍蛋——可能來自於生存在白堊紀的南極洲的海洋霸主,滄龍。
  • 科學家在南極有新發現,首次發現冷血兩棲動物化石,揭開未知文明
    從古至今,在人們眼中,南極一直人類無法掌握的神秘之地,是無人踏足的生命禁區。今年1月時,有研究團隊在青藏高原冰川中,發現了33種已經被冰封了15000年的史前病毒,其中28種病毒都是現代科學未知的。同一時間段,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攝氏度。
  • 加拿大發現8000萬年前滄龍化石
    加拿大曼尼託巴省古生物學家7月19日稱,在地下挖掘出距今8000萬年的史前海洋生物骨骸,其中包括兩條滄龍(Mosasaurs),也就是人們熟知的T-Rex深海恐龍王(T-Rex of the
  • 滄龍是史前巨獸,它真的可以殺掉霸王龍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想必很多朋友都看過一部著名的科幻電影《侏羅紀世界》,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它前身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經典,但是在劇中有一個鏡頭那是十分的震撼心,那就是滄龍一躍而出的那一幕,那一幕真的是太帥了,滄龍一口解決了暴虐龍,成功解救了主角一行人和霸王龍以及迅猛龍,也正是因為這一幕,很多人開始關注起了這個史前巨獸滄龍。
  • 專家在南極發現滄龍蛋,相當於130個雞蛋
    恐龍曾經在史前稱霸地球達幾億年之久,許多人認為如今的生物界仍有恐龍的後裔存在,例如雞、蜥蜴等都和恐龍一樣,都是卵生脊椎動物,它們都是靠卵進行繁衍,迄今為止在如今的自然界發現最大的蛋就要數鴕鳥蛋了,可以達到3斤左右,而雞蛋才不到50克。
  • 史前巨獸滄龍對決巨齒鯊,誰是「青銅」,誰才是王者?
    19米,但這也只是少數,再結合出土的牙齒化石看, 一般的巨齒鯊體長在14-15米這樣。再看看滄龍,其中霍夫曼滄龍是最大的一種,於1780年被發現於荷蘭 。其中頭骨最大的為1.63米,體重上以霍夫曼滄龍的頭骨為基礎,並根據其他種類的滄龍與海爬的數據進行分析,制定了多個計算模式,但是無論怎麼算,其體重數據並不樂觀。根據計算,霍夫曼滄龍最大有17.3米,體重16噸,但零星的骨骼推測最大個體可能有19.8米及24噸,頭骨長1.85米。
  • 摩洛哥發現的滄龍新物種Gavialimimus almaghribensis有著類似鱷魚的鼻腔
    摩洛哥發現的滄龍新物種Gavialimimus almaghribensis有著類似鱷魚的鼻腔(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與巨齒鯊一樣,滄龍可能是史前最兇猛的海洋掠食者之一。
  •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時間:2019-08-15 19: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 科學家在紐西蘭南島北坎特伯雷(Canterbury)地區,發現了巨型企鵝的化石,身高達1.6公尺,體重重達80公斤
  • 科學家發現「龍蛋」,至少6600萬年,引發質疑
    我們都知道,地球經歷了五次滅絕過程,很多遠古生物都已經徹底消失了,而留下最多就是「化石」。在2011年的時候,國家科學家小組在南極地區發現了一個神秘「球形化石」,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通過長達9年的研究,終於知道了這個2011年的「球形化石」是什麼。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指出,這是生活在9800萬年至6600萬年前的一種動物化石。
  • 最新考古研究發現第一種淡水生活的滄龍物種
    目前,科學家最新發現8400萬年前歐洲河流中生活的一種巨型水生蜥蜴物種,它們挖掘發現於匈牙利,是第一種在淡水河流環境中的鱗片爬行動物。轉播到騰訊微博  最新研究顯示,體型龐大的滄龍進化生存於海水和淡水河流  它們是淡水環境中最大、最危險的掠食性動物,與現今淡水海豚的生活環境相似。
  • 南極洲千年寒冰被鑽開,發現史前古老生物,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南極洲千年寒冰被鑽開,發現史前古老生物,讓科學家欣喜若狂科學家們在南極的一個湖泊中有了驚人發現,他們發現了微小的古代動物的遺骸,這個湖泊在一公裡厚的冰層下沉睡了數千年。美國研究人員在一次罕見的任務中,對死亡的甲殼類動物和塔迪格雷德(又稱「水熊」或「苔蘚小豬」)進行了一次意外的捕獵,目的是鑽入距離南極近400英裡的默瑟冰下湖。
  • 滄龍曾是遠古海洋的霸主,但如果遇到它,分分鐘會變成其口中食物
    隨著人類考古學的發展,人類對古人及史前生物都有一定的研究。而史前的海陸分布或許與我們今天的有所不同,海洋和陸地上都生存著不同的生物,但是我們無法說清楚,在那個沒有人類的年代,動植物究竟是什麼樣的。根據考古研究,史前生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體型巨大,就如霸王龍就有十幾噸。
  • 南極發現第一塊青蛙化石
    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摩爾斯博士在南極發現了第一塊青蛙化石,這也是南極大陸出土的首塊兩棲動物化石。這或許說明,這片寒冷的大陸曾經也覆蓋著一層溫帶雨林。摩爾斯博士所帶領的團隊,曾在2011年、2012年及2013年多次到南極進行研究,帶回上千件的樣本,包括睡蓮種子、鯊魚和魟魚牙齒的化石等。
  • 神奇的南極,到底隱藏了多少秘密?一起來看看這幾個奇怪的發現吧
    自從1820年一支俄羅斯探險隊,首次發現了南極洲後,這片神秘的土地,一直吸引著無數的研究人員。圍繞南極洲也產生了眾多的傳言,有些人認為,這片土地的冰層中凍結著外星人的飛船,也有些人認為深處隱藏著第三帝國的秘密基地,還有人認為有一座城市隱藏在冰冷的海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南極冰層中七個神秘而奇異的發現,看你聽說了的有幾個。古代化石恐龍曾經生活在南極洲。
  • 印尼發現史前巨型禿鸛化石身高近兩米(組圖)
    大鳥:這張藝術概念圖顯示了弗洛裡斯島上的Leptoptilos robustus曾比史前弗洛裡斯人高大多少。對比:與現在的頭骨相比,2004年在利昂·布阿洞穴發現的一個小矮人頭骨化石顯得很小弗洛裡斯島位於馬來群島,是小巽他島群之一。
  • 澳大利亞驚現史前巨蜥爪化石
    澳大利亞發現一種史前巨型蜥蜴的爪子化石    (化石網/庫森 編譯)科學家在澳大利亞中部小鎮艾利斯斯普林斯(AliceSprings)附近發現了一種史前巨型動物的爪化石
  • 巨型烏賊化石被發現:體長超過10米,一鍋根本放不下
    近年來,人類不斷發現巨型烏賊的屍體,以大王烏賊為代表的深海巨獸,正在顛覆人們的認知,沒有人知道在深海裡是否還有比大王烏賊更大的存在。其實,巨型烏賊在億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在恐龍橫行的白堊紀時期,大海中有一種動物可以跟滄龍正面較量,它就是託斯特巨魷。作為一種軟體動物,想要找到史前巨魷的化石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