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寵物保有量的上升以及寵物醫院連鎖化背後正規化運營趨勢的顯現,寵物保險可以看做和寵物醫療產業相關的下遊衍生品,一般情況下,這類產品的邏輯和人用商業醫療保險類似:即保險用戶通常情況下會有限選擇合約醫院進行就診,對於合約醫院來說,這些商業保險起到的是導流作用。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寵樂保、寵e保、TIPS 等都走的是和連鎖醫療集團合作的路線。
「友安」是我最近接觸到的一個寵物保險產品,相對於市場上既有產品,友安最大的特點在於和寵物醫院的「開放合作」上。
友安的產品很簡單,用戶在微信小程序內就能夠完成產品購買、報銷的全流程,根據貓犬年齡、體型以及自付補償比例的不同,友安提供 358 元/年~ 1698 元/年的保險產品。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目前的客單價在 730 元之間。
友安具體的服務流程
在文章一開始我們提到,目前市場上的寵物保險多選擇以寵物醫院為切入口,和固定的連鎖醫療集團合作,這一模式的短板在於,產品服務覆蓋的區域性限制會比較高,尤其在當下雖然寵物醫院連鎖成趨勢但連鎖化程度並不高的情況下,如果可選擇醫院有限、區位有限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針對這一點,在友安所提供的保單框架中,將籤約合作改為了「認證醫院」。友安的創始人及CEO丁峰告訴36氪,這些認證醫院團隊藉助大眾點評等平臺所收集整理的資質正規、評價水平較高的醫院,如果用戶在這些醫院就診並提供充分的材料,都能夠獲得賠付。現階段友安目前已經有 2500 多家認可醫院,佔到了平臺醫院的 95% 。
除了這種單方面認證的醫院外,在北京地區,團隊也開始拓展「籤約合作」醫院,這些醫院同時也以友安的銷售渠道存在。
在整個產品的銷售渠道上,主要通過 KOL、寵物相關 NGO、社區等進行導流轉化。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目前的用戶轉化在 4% ,丁峰提到,團隊今年也計劃拓展籤約合作寵物醫院,將其作為自己的產品銷售渠道。
正如我們在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寵物醫療連鎖化是寵物保險產品誕生的前提,但從客觀條件來說,有業內人士認為,寵物識別技術的不成熟會導致寵物保險服務商承擔較高的騙保風險。針對這一點,丁峰認為,一方面如芝麻信用等信用體系的完善提高了騙保的成本,另一方面,團隊也在計劃,在後期線下銷售渠道比較完善的情況下,藉助晶片等方式來規避風險。
團隊方面,創始人及CEO丁峰曾任職於保險和金融行業,具備多年創業和投資經理,聯合創始人閃帥為連續創業者,樓樓科技創始人、連乘科技聯合創始人 。
友安目前正在尋求天使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