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再逼我打招呼了」,80%的孩子不願意與陌生人打招呼

2021-01-09 品智女人

#12月跨年衝刺計劃#

電梯裡,一個臉熟的鄰居問我兒子:「你幾歲了?」

我看著兒子,等待他回答。他卻不抬頭,也不說話,為了緩解尷尬,我說:「5歲了。」

電梯很快就到了,我們出了電梯,我問:「剛才你聽見別人問你了嗎?」兒子說:「聽見了。」我說:「你怎麼不回答呀?」他說:「我又不認識他。」一句話讓我語塞。

我們坐網約車,讓他說:「叔叔好。」他不說,跟我說別的事,逃避打招呼。下車後,讓他說:「謝謝叔叔。」他邊下車邊小聲說,聲音小得我都懷疑司機是否聽見了。

可有的時候,如果司機很健談,和我聊幾句,再和他聊,他就會和司機聊天。尤其聊的話題是他接觸過的。

上次有個司機說他有個孩子,從來不限制孩子吃糖吃零食。我兒子就說:「吃糖不好。我雖然不吃糖,但麵包是甜的,餅乾是甜,這些都可以吃。」司機就開始和他聊。

然後他說他認識路,司機很好,願意配合他,聽他指路。以前他也想指路,但是沒人給他機會,這一次他終於如願了。司機情商很高,孩子很愛和他聊天,下車時,竟然主動說:「謝謝叔叔,拜拜!」

美國教育學家查爾莫斯曾做過一個實驗,觀察孩子的社交狀態。他發現,有80%的孩子不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

在孩子的意識裡,陌生意味著沒有安全感。躲避和不打招呼是自我保護的表現。

我按照這個結論分析兒子的表現。

他確實是抗拒向陌生人打招呼。而慢慢熟絡了之後,他會主動叫「叔叔」「阿姨」然後表達出他的想法。

但是,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孩子從小就被教育有禮貌,見人打招呼。的確,我們都喜歡有禮貌的好孩子。每次看到有的孩子主動向我打招呼,我心裡都在稱讚這個孩子。同時也發愁,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才能這麼有禮貌呢。

然而,看了上面的研究之後,我不再強迫孩子主動打招呼了。當孩子因為陌生不想打招呼的時候,強迫他打招呼,他會更恐懼。他更希望躲到媽媽身後,讓大人保護他,而不是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當然,生活中也不是有那麼多的陌生人。可即使是認識的人,也有很多孩子不願意主動打招呼。比如,見到鄰居,或者長期不見的親戚。孩子雖然不至於害怕,但還是覺得安全感不夠。

因為不是很熟,不是經常見,不知道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其實,孩子作為一個弱者,自我保護的意識還是很強的。

現在,我知道自己孩子屬於慢熱型,過一會兒熟悉了,就什麼都說了。何必在剛見面的時候逼迫他,加重他的恐懼感呢?讓他自己通過接觸、觀察,自己消除警報,更有利於他的社交能力。

即使是成人,見到陌生人,交談的時候也是有些許緊張和警惕的。畢竟自來熟的人不多嘛。

有的孩子雖然主動打招呼,但是他只是因為媽媽讓他打招呼他才這樣做的。也有的孩子因為不打招呼被媽媽批評,為了不被批評,只好主動打招呼。當然也有的孩子是為了得到誇獎,主動打招呼的。

但他們心裡都是不願意主動打招呼的。

孩子的心思十分單純,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別說陌生人了,就是同班同學見了面,見到不同的同學,對有的同學打招呼,對別的同學就不打招呼。這種現象也很常見。

難道,我們家長就不教育孩子打招呼嗎?當然不是。

見到人,自己先打招呼,做個榜樣。再提醒孩子打招呼,同時觀察孩子是欲言又止想說不敢說,還是完全迴避。

如果是想說不敢說,可以等待一會兒。有的孩子就是要醞釀很久,如果這時大人開始交談,孩子的話就沒機會說了。

有時候,孩子臉皮薄,越是等待他越覺得壓力大。這時換成別的問題,孩子就容易開口了。我見過有經驗的人,見孩子不打招呼,也沒有忽略他,而是問了其他問題。

比如「你幾歲了。」「你上學了嗎?」像這些簡單的、很容易回答的問題。孩子就順勢開口說話了。

如果是完全迴避,那麼就別強求了。你會發現,如果你再要求他叫人,他就更迴避。如果你放過他,開始和別人交談,他反而放鬆了。

可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傷害了孩子呀。

我是品智女人,品讀智慧女人的育兒之道。我是一名媽媽,也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跟隨我一起輕鬆育兒吧。

相關焦點

  • 見了長輩不打招呼的孩子,不是沒禮貌,而是「有苦難言」
    因此當孩子見了長輩不打招呼的時候,很多父母就生氣了,嚴厲指責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夠及時改正。其實這些孩子並非沒有禮貌,他們也是有苦難言①怕生有很多孩子骨子裡就很怕生,害怕碰見陌生人。哪怕對方是自己的親戚,如果一年只能見一兩次面,他們也會感到害怕。出於自我保護意識,孩子會主動向後退縮,不願意與這些人待在一起,自然也不會稱呼他們。
  • 過年家裡來客人,家長別逼孩子打招呼,會有這4個弊端
    早上和小侄子聊天,他一本正經的告訴:「姑姑,我不想過年」,「為什麼?小孩子不是最喜歡過年的嗎?」我不解的問。「因為過年家裡會來很多客人,媽媽老是逼著我給他們打招呼,可是我不想」侄子一臉委屈的說道。聽了他的話,我陷入了沉思,想起小時候被媽媽逼著給客人打招呼的悲慘經歷,想必很多人也都有過。
  • 微信陌生人打招呼套路-微信附近人打招呼開場白
    當你在微信附近的人加到了不錯的妹子,卻不知道如何打招呼比較好,究竟要怎麼搭訕對方才能讓其對你產生好感呢?開場白是很重要的哦,下面小編就要分享下微信陌生人打招呼套路,來看看吧。
  • 見了人要問好,不打招呼的孩子,就是沒禮貌嗎?這種情況要多留意
    在父母看來,孩子見到親戚長輩主動打招呼,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也是孩子的基本禮貌,但是很多孩子天生比較敏感,當他們看到陌生人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把自己保護起來,這是因為在剛接觸到陌生人時,他們的內心會感到恐懼。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叫人,受到親戚揶揄,媽媽一句話孩子揚眉吐氣
    張穎過年帶孩子回家,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表姐,3歲的女兒走在前面,表姐一看說道:穎兒這是你女兒啊,長得真好看!然後走到孩子跟前,伸出手來把孩子攬在懷裡:來,阿姨抱抱。女兒冷不丁被陌生人一抱,立馬急眼了,掙扎著後退,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回頭大喊:媽媽,媽媽!
  • 孩子內向害羞、不敢打招呼,用小遊戲就能提升自信
    我現在3歲。」主動大方的孩子,總會得到大人的讚美「你好乖,很聽話」對於見到人,卻只能瞪大眼或躲到爸媽身後的孩子,不禁讓人擔心,這麼害羞,會不會交不到朋友,平時教導的禮貌又跑哪兒去?只是,強勢的要求,可能讓孩子越來越退縮,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呢?你知道嗎?有研究指出,個性內向的人,其實反倒擁有傾聽的能力。不僅如此,IQ越高的人,往往個性越內向。
  • 孩子怕生並非害羞?或者考慮「陌生人焦慮症」
    黃女士的女兒就是一個害羞的小孩,基本上外出遇到不太熟悉的人,她都會躲在黃女士的背後,完全一聲不吭,這讓黃女士有點難堪,有時候是遇到自己的朋友,可是孩子總是會這樣的表現,不過,最讓黃女士擔憂的是孩子以後的社交問題,如果遇到陌生人會害怕,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遇到陌生人的機會更高,難不成一直都躲在父母背後?
  • 這隻狗打招呼的方式太熱情,專門練就了一套「迴旋屁拳」
    一網友家中有隻調皮活潑的柴犬「提摩」,超級愛交友的它只要一見到汪朋友,就會忍不住上前熱情地打招呼。但是它可不像一般柴柴那樣用屁股撞人,提摩則是進階版的「迴旋屁拳」,特殊的招呼方式讓公園裡的黑柴嚇到尖叫,就連家人看了都笑翻。
  • 撩喜歡的女生,「在嗎」早就過時,聰明的男生這麼打招呼
    女同事丹,長得很漂亮,經常有男人來撩拔她,而讓她最反感的行為,是男生打招呼總是問「在嗎」,她等半天,男生又沒有下文,她看到了也當沒看到。過了半天或一天,男生又發來「在嗎」,這次她掃一眼就把手機丟在一邊,在她看來,這樣的男生很無聊,你有事到是說呀,為什麼總是問在不在。
  • 客人與主人見面,要學會打招呼
    1、打招呼打招呼就是向對方表示一些良好祝福或歡迎的話。對人親切的問候,是增加生活樂趣的一種禮儀形式,對熟人不問候,或者不回答別人對你的問候,都是很失禮的行為。2、介紹「介紹」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第一座橋梁,是拓展自己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 打招呼英語怎麼說?
    一、Hi, there 就是打招呼用的。也可用 Hello there,向稍遠一點的朋友打招呼,意思是那邊的朋友,你們好。一般在網絡上使用,用於打招呼。Hi there 是對同齡人、晚輩、下屬、網絡上、舞臺表演等比較隨便的場合的打招呼用語, 是日常口語。there是代詞,代替那邊的朋友。就像中文對著遠處的一群人說:那邊的朋友,你們好!
  • 貓打招呼有5種方式,貓其實是很懂禮貌的動物
    如果是此前沒見過的陌生的貓,那麼兩隻貓會互相遠遠觀看一會,然後再小心接近。但貓不會立刻去蹭鼻子,只有當兩隻貓互相確認沒有敵意後,兩隻貓才會第一次蹭鼻子。第一次蹭鼻時,兩隻貓會迅速分開,不會過多停留。而已經熟識的貓,相遇後往往會立刻進行蹭鼻,並且蹭鼻子的時間較長。
  • 插班生家長進群怎麼打招呼
    家校溝通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家校溝通方式有開家長會、電話家訪和微信或QQ群等等,通過這些家校溝通方式能讓老師和家長們相互交流,互相掌握孩子的具體情況。近些年來,家長群的家校溝通方式很流行,那麼插班生家長進群怎麼打招呼?
  • 羅威納看門真厲害,它對陌生人很兇,熟了之後會跟你打招呼
    後來,網友把羅威納拴在家裡,它身後的籠子就一直管了一會兒,後來它老實了,網友就不關它了,現在又把它拴在家裡,羅威納的看門人真的很厲害,它對陌生人都能兇起來,只要是不認識它的人,看到它後表情就會變得很兇,讓人看了就害怕。
  • 祖安人打招呼是什麼梗和意思 祖安人打招呼的方式出處
    祖安人打招呼是什麼梗?現在網絡的熱梗非常的多,有不少梗詞比較新穎奇特,很多網友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祖安人打招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祖安人打招呼是什麼梗和意思  祖安人主要是指英雄聯盟裡面的暴脾氣的玩家,他們非常喜歡罵人,甚至為了在嘴上能過碾壓隊友和隊友
  • 跳出「袋鼠媽媽」的育兒袋,拒絕孩子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可別忽視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想要睡覺的時候,孩子總會說:"我不敢一個人睡,我要媽媽你陪著我睡。"起床的時候:"我自己不會穿衣服,我要爸爸你給我穿。"吃飯的時候:"我不想自己吃,我要奶奶你餵我。"甚至連洗澡也需要家長的幫忙。
  • 和尚用「阿彌陀佛」打招呼,那道士用什麼打招呼你知道嗎?
    和尚用「阿彌陀佛」打招呼,那道士用什麼打招呼你知道嗎?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橫貫五千年的泱泱大國,中國人對於綱常禮教非常講究,最基本的就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人與人見面要點頭問好,根據打招呼對象和所處場合的不同,問候也產生了很多種不同的形式,用得最多的便是「你好」。
  • 阿嫲抱狗狗過來打招呼,這柯基的身材,都快趕上松獅犬了
    當天她牽著阿肥在門口跟別人說話,結果鄰居阿嫲看到了,立刻就說要帶著柯基過來打招呼。似乎是太久沒見,或者是當時人太多,柯基小寶不太願意過來。不過最好還是拗不過阿嫲,直接被阿嫲直接一把抱起,送到旁邊過來打招呼。過程中柯基的表情明顯不情願。
  • 兩隻狗狗「偷窺」主人回家,還逼主人打招呼,隔壁狗子也來湊熱鬧
    「我家狗狗喜歡『偷窺』我回家,每次都得讓我晚一步開門」,艾琳女士最近就因為家裡兩隻狗狗的有趣行為,開始對回家充滿期盼,因為……柵欄上有兩個「狗洞」,剛好能讓兩隻狗狗把鼻子伸出來。蹲在比利旁邊的這隻狗狗叫做「西莫爾」,如今才半歲的它,雖然才來家裡幾個月,但已經成為了艾琳女士最喜愛的狗狗(比利不跟它爭寵)。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媽媽帶嘉嘉外出逛街,遇到了媽媽的同事,媽媽讓嘉嘉和同事打招呼,叫「阿姨」,嘉嘉卻流露出一種很羞澀的表情,拉住了媽媽的衣角往媽媽身後躲。媽媽覺得挺沒意思的,督促了嘉嘉幾句,嘉嘉反而躲得更厲害了。媽媽不得不對著同事自我解嘲道:「我家嘉嘉就是怕生,不願意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性格太內向了,別見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