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並非害羞?或者考慮「陌生人焦慮症」

2021-01-10 騰訊網

父母用心去養育一個孩子,並非單純地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更多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總是保持距離,害怕去接觸甚至直接躲在父母背後,完全不喜歡這種陌生的社交模式,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表現出比較舒心。

黃女士的女兒就是一個害羞的小孩,基本上外出遇到不太熟悉的人,她都會躲在黃女士的背後,完全一聲不吭,這讓黃女士有點難堪,有時候是遇到自己的朋友,可是孩子總是會這樣的表現,不過,最讓黃女士擔憂的是孩子以後的社交問題,如果遇到陌生人會害怕,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遇到陌生人的機會更高,難不成一直都躲在父母背後?

孩子過分怕生,父母應該在教育上注意這幾點:

1、切勿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

孩子怕生肯定有他們的原因,家長千萬不要隨便就給孩子提上標籤,說他們太膽小了,太害羞了,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內心很受傷。因為他們對於父母都是很信任的,被自己信任的人去這樣評價,當然內心是不好受,長久下去,只會用這些標籤來定義自己,潛意識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2、不要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總會去幹擾或者威迫,在孩子不願意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家長就會拿一些理由勸孩子去做。比如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讓孩子記得去打招呼,然後給孩子定義,這樣才是講禮貌才是好孩子。對於陌生人,其實真的不需要必須打招呼,如果孩子是自願的,那麼是可以支持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在不情不願之下,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

3、在大眾面前不能訓斥孩子

孩子也是人也會愛面子,不要以為孩子就沒有自尊心,家長應該要注意,不能在公共場合或者眾人面前直接訓斥孩子,應該體諒孩子內心隱藏的自尊心,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很多時候,孩子的自尊成就了孩子的敏感,如果家長稍微不注意,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帶來不好的影響。

父母應該怎麼去幫助孩子改善這種怕生的情況?

1、對孩子多一份耐心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有點過於急躁的,希望孩子可以在短期內就看到轉變,其實家長更加應該給予孩子多一份耐心,慢慢地去引導孩子變得更好。孩子遇到陌生人會害怕,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代表著孩子有危機意識,不然跟陌生人都隨時能夠混得很熟,對孩子以後得成長都不是什麼好事,家長只需要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讓他們能夠正常地與別人交流就可以了。

2、給孩子多一份鼓勵

父母也許會覺得,孩子的怕生對於以後的發展是不利的,所以會希望孩子可以儘快去改善這樣的行為。孩子犯錯家長引導,這是很正常的教育方式,但是對於怕生的孩子,更加應該鼓勵他們應該怎麼去做,第一次怕生,不代表第二次也會怕生,用多一點時間見證孩子的成長,孩子的進步是一點一滴的,家長多肯定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育兒寄語:

孩子跟別人的相處,其實都是從一個陌生的條件下,再到熟悉然後成為朋友,家長不要太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遇到誰都有素養,而且用耐心去引導孩子營造這種相處方式,孩子有著自己的主觀意識,他們願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相信不用家長威迫孩子就會主動去做,其實跟陌生人打招呼也是。

相關焦點

  • 孩子害羞怕生?可能是到了「認生期」,這樣做他會變得落落大方
    之後,有陌生人靠近孩子,孩子會感覺到緊張,無法適從,想要迴避。孩子出現這種狀態後,短則幾個月,多則1、2年,才能有所好轉,或者是消失。孩子害羞怕生雖然是正常的,但是因為難接近,短期內肯定是會影響社交關係的。
  • 為何有些寶寶怕生,有些見了陌生人還笑?這些原因你家寶寶也有
    結果發現有些寶寶一歲多了非常的怕生,不喜歡陌生人抱,但是有些寶寶7個多月了,也認人了,但卻不怕生,而且還很喜歡別人抱,真是勇敢的小孩。每個寶寶的個性特徵都不同,有些寶寶在家裡非常的活潑可愛,也很調皮,性格很開朗,但是一見到陌生人就開始怕生,躲在大人的後面不敢出來,完全不同於和家人在一起的模樣。
  • 孩子害羞、怕生?4個小遊戲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家活潑開朗的孩子,出門一讓他跟叔叔阿姨打個招呼,馬上躲到爸媽身後去把臉藏起來;和閨蜜一起帶孩子聚個會,他壓根不跟別的小朋友玩,一個勁的嚷嚷回家。孩子害羞、怕生,成了很多父母的困惑,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 如何讓寶寶見陌生人不怕生
    >如何讓寶寶見陌生人不怕生2009-11-18 10:24:27出處:搖籃網作者:佚名  嘴甜的孩子人見人愛  出生三四個月的孩子,是不認生的。  任何一個陌生人去和他玩,他都不會拒絕,可以玩得很高興。當然,他只要見了媽媽,或是聽見了媽媽的聲音,他也會轉頭去找媽媽,而放棄陌生人。  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害怕生人了。原來和他玩過的同一位客人,自以為已經是「老朋友」了,一進門就很親熱地去抱起寶寶,還面帶笑容地問他:「還認得我嗎?」
  • 寶寶變得怕生怎麼辦?怕生很正常!
    「怕生」或者「羞怯」,在七八月齡的寶寶中很常見,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的一個固有階段。3月齡左右的寶寶,很自然地顯露出外向性,見到陌生人不會表現出害羞。大約在6月齡前,寶寶對陌生人都會表現得很友好,但是情況並不會一直如此。大約在6月齡後,寶寶對陌生人仍然會表現得友好,卻不再像之前那樣外向,見到陌生人,他們需要確保父母或者主要帶養人在身旁。
  • 孩子膽怯害羞?導致孩子性格靦腆害羞的原因有這些
    我應該因為我們為人父母卻教養無方、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為他考慮而感到愧疚。後來,我也研究了很多資料,做了很多努力,漸漸地大寶就不再那麼害羞了,現在反而家裡有人來的時候還會主動接待,招呼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開朗活潑。今天,我也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幫助孩子打開心門、培養社交能力的心得。首先,我們應該先對「孩子害羞」這件事有正確的認識,消除一些錯誤認識。
  • 寶寶看不見媽媽就哭,其實是因為「分離焦慮症」3個方法快速解決
    可能是因為這3點1)分離焦慮症寶寶三個月就可以很平靜的和陌生人接觸了。8到12個月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突然開始對陌生人害羞,或者明顯感到不安起來了,見不到父母時會大哭大鬧,某些情況下還會特別的害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怕生」了。《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告訴我們,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這些行為都是屬於正常的,沒必要太過擔心。
  • 到底什麼是社交焦慮症呢
    日常生活中常見到這樣的人:有人特別害怕貓、有人害怕外出、有人交往時過分地緊張、害羞。一百年前,人們從未把這些毛病看成是病。一個人被稱作「膽小鬼」多半會被認為是性格上的缺陷。小孩子膽小也被認為是正常的事情,父母不會為此過度擔心。其實,用現在的觀點看來,過份的害羞和膽小的確是一種病,不能簡單地看成性格上的弱點。
  • 見了那麼多人還怕生?可能是你沒參透這其中的玄機
    因此,當已發展出物體恆存意識的寶寶被陌生人從我們的懷裡抱走時,如果TA誤以為我們要離開,或者突然有那麼一瞬間沒看見我們,寶寶會緊張、會不安。這種由物體恆存意識與情感依戀所引發的「怕生」現象,通常會隨著寶寶人生經歷與社會活動的逐漸豐富在2-3歲之間逐漸弱化。
  • 4種氣質特徵寶寶怕生是天生,運動型心智訓練,寶寶不怕生
    為了改變寶寶怕生的性格有不少父母也嘗試了很多的辦法,但是最終起到的效果卻並不是特別理想,甚至有很多寶寶會因此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更加牴觸,從而形成了和陌生人相處的時候出現心理障礙。
  • 怕生=內向?自己玩=不合群?孩子被冤枉得好苦!
    記得蘇寶3個月開始我們就幾乎每天去圖書館聽故事、玩音樂,那時我滿心期待蘇寶會立刻進入角色,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沒想到她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靜靜看著老師和其他孩子,毫無參與感,讓蘇媽有點洩氣。蘇寶體檢的時候,她在紐約的兒醫會詳細了解蘇寶的情緒和社交能力發育,是否正常。記得蘇寶6個月的時候,我焦慮的告訴兒醫:寶寶怕生,對其他小朋友好像沒什麼興趣,總是自己玩自己的。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但對於面對生人比較拘謹、不知如何相處的孩子而言,難道就只有強迫孩子,禮貌待人一條路嗎?當孩子出現社交問題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代替孩子向他人道歉,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遭遇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不可怕,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仔細分析為啥孩子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有知道了孩子怕生、不敢跟生人交流的根源是什麼,才能做好應對措施,逐步改進。
  • 小寶寶為何怕生?
    小寶寶為何怕生?2009-11-30 09:29:18出處:39健康網育兒頻道作者:佚名  原來,3個月以內的嬰兒,雖能感知人臉的模樣,還能逐漸辨認出親近之人和陌生人,不過,卻無記憶保存能力,因此轉眼便忘。
  • 害羞、內向和怕生的人應該知道的4個事實
    1.消除「怕生」的秘訣是習慣「我非常怕生,但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始了接待客人的服務員工作。雖然一開始很慘,但是在失敗的過程中也漸漸明白了這種交流方式的好處,雖然有點怕生,但是和男生也能相處得很好,我覺得習慣還是很重要的!」
  • 寶寶進入認生期,怕生害羞還愛哭,聰明父母會這樣做
    很多寶爸寶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家裡的小寶寶以前見誰都親、看誰都笑,誰抱都可以,可是到了6個月到一歲左右(部分寶寶3-4個月就會出現)的時候就完全反過來了,除了父母或者常帶自己的爺爺奶奶外,親戚朋友或者是周圍鄰居只要一走近,或者是稍微有點親近的動作,我們的寶寶就會害羞、躲在大人懷裡,嚴重的還會哇哇大哭
  • 女孩怕生、靦腆,想讓她變得大方、活潑,家長可以從4方面入手
    導語:看到人家的小女孩兒活潑開朗,打招呼,自家的女兒卻靦腆害羞,怕生人。有的家長就會責怪孩子,卻沒反思孩子這種局面的根源在自己身上。現在反思家長對我的教育,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開朗,能夠大方的跟對方打招呼。但是,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靦腆,而有的孩子造成這種局面跟家長有關,需要反思一下。
  • 孩子五歲前怕生很正常
    情況1:孩子正專注於某事當寶寶正處在一個完整的工作周期裡,不希望受到打擾,不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一律不歡迎!比如孩子在玩玩具或者塗鴉,ta與學習材料會持續互動,直到盡興才會結束整個周期。在此期間,寶寶會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注意力高度集中。這種狀態下,孩子的探索目標非常明確,學習能力也很強,是一種很寶貴的狀態。
  • 孩子怕生人、不願意叫人、不想與別人交流,別急,我告訴你怎麼做
    案例:朵朵就是這麼一個怕生的孩子,今年5歲的她,上幼兒園都2年了,可是在幼兒園裡還是那麼怕生。在學校有什麼問題,都不敢向老師提出,反而都是自己一個人去憋,即使是吃飯這種小事,有時候都不願意跟其他孩子同臺吃飯。
  • 盤點動漫中的那些害羞萌妹!
    然而,有一種表情對於她們是通用的,那就是害羞,甚至有的作品進行了誇張處理,臉紅的和個蘋果一樣。正是這一個瞬間,才讓觀眾對角色有了不同的領悟。千石撫子《物語》輕小說及其改編動畫中的主要角色之一,被蛇纏繞的少女。性格內向、文靜乖巧、非常怕生、極容易害羞的女孩子。不習慣跟別人目光相接,總是戴著有帽簷的帽子。由於單相思著阿良良木歷,所以在他的面前,千石撫子的害羞更加明顯。
  • 常有恐懼性預感,對人或者事物特別敏感,心煩意亂,這是焦慮症
    因為我們醫院統計發現確實是躁狂症患者人群相對來說經濟能力不是很強,而患焦慮症患者的人群大多家庭還都不錯。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不難理解,因為社會發展逐漸成熟,人群相對固定,所以賺錢對一部分來說就很難,眼看別人都過得越來越好,而自己賺錢卻越來越難,房子,車子,給孩子娶媳婦,因此一些心態不好的人就會發生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