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心去養育一個孩子,並非單純地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更多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總是保持距離,害怕去接觸甚至直接躲在父母背後,完全不喜歡這種陌生的社交模式,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表現出比較舒心。
黃女士的女兒就是一個害羞的小孩,基本上外出遇到不太熟悉的人,她都會躲在黃女士的背後,完全一聲不吭,這讓黃女士有點難堪,有時候是遇到自己的朋友,可是孩子總是會這樣的表現,不過,最讓黃女士擔憂的是孩子以後的社交問題,如果遇到陌生人會害怕,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遇到陌生人的機會更高,難不成一直都躲在父母背後?
孩子過分怕生,父母應該在教育上注意這幾點:
1、切勿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
孩子怕生肯定有他們的原因,家長千萬不要隨便就給孩子提上標籤,說他們太膽小了,太害羞了,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內心很受傷。因為他們對於父母都是很信任的,被自己信任的人去這樣評價,當然內心是不好受,長久下去,只會用這些標籤來定義自己,潛意識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2、不要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總會去幹擾或者威迫,在孩子不願意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家長就會拿一些理由勸孩子去做。比如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讓孩子記得去打招呼,然後給孩子定義,這樣才是講禮貌才是好孩子。對於陌生人,其實真的不需要必須打招呼,如果孩子是自願的,那麼是可以支持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在不情不願之下,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
3、在大眾面前不能訓斥孩子
孩子也是人也會愛面子,不要以為孩子就沒有自尊心,家長應該要注意,不能在公共場合或者眾人面前直接訓斥孩子,應該體諒孩子內心隱藏的自尊心,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很多時候,孩子的自尊成就了孩子的敏感,如果家長稍微不注意,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帶來不好的影響。
父母應該怎麼去幫助孩子改善這種怕生的情況?
1、對孩子多一份耐心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有點過於急躁的,希望孩子可以在短期內就看到轉變,其實家長更加應該給予孩子多一份耐心,慢慢地去引導孩子變得更好。孩子遇到陌生人會害怕,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代表著孩子有危機意識,不然跟陌生人都隨時能夠混得很熟,對孩子以後得成長都不是什麼好事,家長只需要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讓他們能夠正常地與別人交流就可以了。
2、給孩子多一份鼓勵
父母也許會覺得,孩子的怕生對於以後的發展是不利的,所以會希望孩子可以儘快去改善這樣的行為。孩子犯錯家長引導,這是很正常的教育方式,但是對於怕生的孩子,更加應該鼓勵他們應該怎麼去做,第一次怕生,不代表第二次也會怕生,用多一點時間見證孩子的成長,孩子的進步是一點一滴的,家長多肯定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育兒寄語:
孩子跟別人的相處,其實都是從一個陌生的條件下,再到熟悉然後成為朋友,家長不要太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遇到誰都有素養,而且用耐心去引導孩子營造這種相處方式,孩子有著自己的主觀意識,他們願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相信不用家長威迫孩子就會主動去做,其實跟陌生人打招呼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