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不喝不睡覺,一隻斑尾塍鷸竟連續飛了11天12200公裡

2020-10-15 徐德文科學頻道


一隻鳥不落地能飛多遠?

有的人可能想的是,鳥兒在天上飛一定非常累,耐力絕對不如地上的動物,能飛個幾十公裡就不錯了,非得落地休息才行。

這可能符合人類的想法,但鳥兒肯定不這麼認為。

最近鳥類追蹤科學家就發現了一隻斑尾塍鷸,用了整整11天的時間,馬不停蹄鳥不息翅地從北半球的美國阿拉斯加起飛,飛到了南半球的紐西蘭過冬,連續飛行距離長達12200公裡,堪比洲際飛彈,打破了此前由另一隻斑尾塍鷸創造的11587公裡的鳥類連續飛行記錄!

斑尾塍鷸是一種體型中等的鳥類, 體重245-320克,體長326-386毫米,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冬季飛抵非洲和大洋洲過冬,每年要進行兩次長途遷徙。

斑尾塍鷸夏季棲息於北半球,遷徙的時候以家族或小群為單位,飛行速度很快,可達五六十公裡/小時。一些斑尾塍鷸遷徙的時候也會從大半個中國飛過,時間是在春季的四五月及秋季的九十月。

科學家們常將衛星跟蹤設備安裝在斑尾塍鷸身上,對它們的棲息地及生活習性進行研究。

此前在2007年9月,科學家們就跟蹤到一隻代號E7的雌性斑尾塍鷸,發現它用了8.2天的時間,不吃不喝不睡覺,鳥不息翅地飛行了11587公裡,平均時速達到了驚人的59公裡/小時。這隻斑尾塍鷸也是從阿拉斯加飛到了紐西蘭,讓生物學家們大大地吃了一驚,一隻小小的鳥兒竟然能夠飛越地球上最寬的太平洋,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今年這隻代號4BBRW的斑尾塍鷸,它9月16日從阿拉斯加起飛,11天後才降落在紐西蘭,整整飛行了12200公裡。之所以同樣的路線多飛了600多公裡,是因為風把它吹向了澳大利亞,它不得不繞彎路重新飛向自己的目的地!

斑尾塍鷸[chéng yù]是一種名不見經傳的鳥類,很多人可能連它的名字都不會讀。斑尾塍鷸飛行時消耗的能量是其基礎代謝率的8到10倍,甚至比鳥類的平均水平還高,它竟然能託舉著半斤重的身體,直接從太平洋上空飛往自己的目的地,你想不佩服恐怕都不可能。

為了生存,斑尾塍鷸也是拼了。

相關焦點

  • 比飛機還能飛!一隻斑尾塍鷸連續飛行1.2萬公裡,創下最遠飛行紀錄
    飛得最高的鳥是黑白兀鷲,它曾在11,300米的高度撞上飛機而被記錄在案。那麼飛行距離最遠的鳥呢?這個的爭議比較大,北極燕鷗的遷徙距離可達2萬公裡,它每年要從北極到南極地區往返一次,也就是說它每年中光遷徙的距離就達4萬公裡,是已知遷徙距離最遠的鳥類,不過中途的時候它也會停下歇息。
  • 不眠不休、持續飛行12200公裡!打破世界紀錄
    中國東西兩端最遠相約5200公裡,這裡以山東出發,向西行走為例,經過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西藏或新疆,僅僅4000公裡,如果您要開汽車跑長途需要多久?中間需要休息多少次?而現在,卻有這樣的一隻鳥,它卻不眠不休連續飛行了差不多三個上述的距離。
  • 歷時11天,不間斷飛12200千米,橫跨太平洋
    它只能夠不停地飛翔,飛累了就在風中睡覺,無腳鳥一生就落地一次,那便是它死去的時候。但是傳說終歸是傳說,飛翔的鳥要是一直不降落能飛多遠?可能大部分人可能認為飛翔的鳥一定飛得都很累,覺得它們不像地面上的動物有著良好的耐力,飛上一段時間就得馬上降落和休息。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 鳥類飛行最遠記錄刷新:一隻斑尾塍鷸從阿拉斯加一次性直飛紐西蘭
    飛得最高的鳥是黑白兀鷲,它曾在11,300米的高度撞上飛機而被記錄在案不過據近日的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監測到一隻叫做斑尾塍鷸的鳥一次性飛行了來自美國奧杜邦協會的科學家發現,一隻被安裝了跟蹤器的編號為4BBRW的斑尾塍鷸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起飛,11天之後到達了南半球的紐西蘭,期間它就沒有停下過扇動的翅膀,橫跨了12,200公裡的距離。
  • 飛鳥飛行1.22萬公裡橫穿太平洋,11天不眠不休!
    目前飛翔速度最快的飛鳥,便是尖尾雨燕了。這種鳥的飛行速度,比一架直升機還要快!達到; 352公裡/每小時。但是,要論生命的極限,尖尾雨燕還排不上號。在眾多的飛鳥中,耐力最強的要數這種斑尾塍鷸了。它是一種十分神奇的鳥類,能夠不眠不休連續飛行11天!這對於人類而言,簡直是無法想像的。關於這種鳥的飛行事跡,還要從一項美國研究說起。
  • 一次飛行1.22萬公裡,橫跨太平洋,一隻飛鳥打破肉身耐力的極限
    ,一口氣飛行了12200公裡,橫跨太平洋,中途沒發現停留,要知道地球直徑只有12742公裡,也就是說這種飛鳥一次性飛行距離跟地球直徑差不多,很多飛機都不一定能一次性飛這麼遠,打破了肉身耐力極限。該報導表示,這是一名叫Limosa lapponica的飛鳥,中文學名「斑尾塍鷸」,來自美國奧杜邦協會研究人員說,一隻斑尾塍鷸從北美大陸西北端阿拉斯加,一口氣飛到了紐西蘭,連續飛行了11天,飛行距離達到12200公裡,打破了科學家對鳥類的認知。
  • 「科普知識」斑尾塍鷸:棲息在沼澤溼地的鳥兒
    (遼寧學習平臺)斑尾塍鷸中等體型,體長約37釐米。繁殖期羽多有棕慄色。嘴較尾長,直或略微向上翹。跗蹠長度居中,後緣具盾狀鱗。中趾與外趾之間具退化的蹼,中趾外側有櫛狀緣。斑尾塍鷸斑尾塍鷸斑尾塍鷸斑尾塍鷸
  • 長逾700公裡的超級閃電,比地球還老的最古老物質……盤點2020十大...
    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長逾700公裡的「超級閃電」,比地球還老的最古老物質……
    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過去的一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最長閃電長約700公裡
    天不間斷飛行12200公裡的斑尾塍鷸今年秋天,一隻叫聲響亮、體重不到1斤的小鳥打破了迄今不間斷飛行最長時間和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據英國《衛報》報導,來自美國奧杜邦協會的科學家發現,一隻被安裝了跟蹤器的編號為「4BBRW」的斑尾塍鷸9月16日從北美洲阿拉斯加西南部出發,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飛行11天後到達紐西蘭,橫跨了12200公裡的距離,期間它未曾停下過扇動的翅膀。此前紀錄由一隻雌性斑尾塍鷸於2007年創下——她在9天時間裡飛行了11500公裡。當時,她在媒體上大出風頭,也讓不少生物學家跌破了眼鏡。
  • 飛行了1.2萬公裡!這隻鳥被譽為「噴氣式戰鬥機」
    英媒稱,研究人員發現,一隻據說擁有類似於「噴氣式戰鬥機」的空氣動力學構造的鳥兒從阿拉斯加一口氣飛到了紐西蘭,飛行距離超過1.2萬公裡(約合7500英裡),創造了鳥類不間斷飛行的新世界紀錄。據英國《衛報》網站10月13日報導,這隻斑尾塍鷸於9月16日從阿拉斯加西南部出發,11天後抵達紐西蘭奧克蘭附近的一個海灣,其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55英裡。
  • 老朋友飛回來了!黑尾塍鷸現身福田紅樹林保護區
    這是和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同步進行的一次魚塘水鳥調查,戎燦中的目光很快就被魚塘中部高地上的一群黑尾塍(cheng)鷸 ( yu ) 吸引,他驚喜地發現,在鳥群近岸一側,有三隻戴著鳥類環志的黑尾塍鷸。他先是認真地記錄下魚塘內的反嘴鷸、金斑鴴、金眶鴴、黑尾塍鷸等候鳥的數字,然後拿出手機,把望遠鏡對準三隻戴著環志的黑尾塍鷸,一一拍攝下來。然後,他回到辦公室,在電腦上把照片放大觀察,發現這三隻黑尾塍鷸的環志編號分別是 B9、Z6 和 P1。
  • 美國科學家發現黑尾豫鳥不吃不喝飛上萬公裡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不吃不喝永不停歇地連續飛行8天是什麼概念?美國科學家近日通過試驗發現,一隻代號為「E7」的雌性黑尾豫竟能晝夜不停地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路飛到紐西蘭,從而創下了鳥類長時間「不停留飛行」的世界紀錄。
  • 北京沙河觀鳥筆記:庫區候鳥與河灘上的黑尾塍鷸
    不知是自然形成還是南測施工所為,森林公園東邊的河道中間突然冒出了一片小淺灘,這片小灘涂正是鷸、鴴等喜歡之地,並且已有幾隻候鳥來此逗留(一隻黑尾塍鷸、一隻扇尾沙錐、兩隻長嘴劍鴴、一隻金眶鴴),隨著遷徙旺季的到來,未來這片小沙灘或許還會有更多驚喜。本圖文如有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 我要飛得更高:世界上飛得最高的10種鳥
    第8名: 斑尾塍鷸斑尾塍斑尾塍鷸是世界上不間斷遷徙飛行最長的鳥2007年9月,一隻代號為「E7」的斑尾塍鷸在媒體上大出了一番風頭,也讓不少生物學家跌破了眼鏡——這隻雌鳥用了8.2天的時間,不吃不喝不睡覺,連續不停地飛了11587公裡,斜跨太平洋,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了紐西蘭,創造了鳥類不間斷飛行的最長紀錄
  • 我要飛得更高:世界上飛得最高的10種鳥
    第8名: 斑尾塍鷸—20000英尺 斑尾塍[chéng]鷸[yù]是一種強壯的遷徙鳥,有著非常明顯的長喙。 斑尾塍鷸是世界上不間斷遷徙飛行最長的鳥 2007年9月,一隻代號為「E7」的斑尾塍鷸在媒體上大出了一番風頭,也讓不少生物學家跌破了眼鏡——這隻雌鳥用了8.2天的時間,不吃不喝不睡覺,連續不停地飛了11587公裡,斜跨太平洋,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了紐西蘭,創造了鳥類不間斷飛行的最長紀錄。
  • 一群帶環志的黑尾塍鷸來深了
    ▲深圳灣鳳塘河口的黑尾塍鷸群。▲黑尾塍鷸掠過深圳灣上空。時近中午,候鳥並不活躍,絕大部分都把頭埋進翅膀裡打盹兒。他先是認真地記錄下魚塘內的反嘴鷸、金斑鴴、金眶鴴、黑尾塍鷸等候鳥的數字,然後拿出手機,把望遠鏡對準三隻戴著環志的黑尾塍鷸,一一拍攝下來。然後,他回到辦公室,在電腦上把照片放大觀察,發現這三隻黑尾塍鷸的環志編號分別是B9、Z6和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