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帶環志的黑尾塍鷸來深了
▲深圳灣鳳塘河口的黑尾塍鷸群。▲黑尾塍鷸掠過深圳灣上空。時近中午,候鳥並不活躍,絕大部分都把頭埋進翅膀裡打盹兒。他先是認真地記錄下魚塘內的反嘴鷸、金斑鴴、金眶鴴、黑尾塍鷸等候鳥的數字,然後拿出手機,把望遠鏡對準三隻戴著環志的黑尾塍鷸,一一拍攝下來。然後,他回到辦公室,在電腦上把照片放大觀察,發現這三隻黑尾塍鷸的環志編號分別是B9、Z6和P1。
-
黑尾塍鷸現身福田紅樹林保護區
這是和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同步進行的一次魚塘水鳥調查,戎燦中的目光很快就被魚塘中部高地上的一群黑尾塍(cheng)鷸 ( yu ) 吸引,他驚喜地發現,在鳥群近岸一側,有三隻戴著鳥類環志的黑尾塍鷸。他先是認真地記錄下魚塘內的反嘴鷸、金斑鴴、金眶鴴、黑尾塍鷸等候鳥的數字,然後拿出手機,把望遠鏡對準三隻戴著環志的黑尾塍鷸,一一拍攝下來。然後,他回到辦公室,在電腦上把照片放大觀察,發現這三隻黑尾塍鷸的環志編號分別是 B9、Z6 和 P1。
-
北京沙河水庫大壩實拍:尖尾濱鷸與林鷸
周六下午,正在延慶馬場觀鳥準備返程的我們,聽到朋友傳來消息說沙河大壩發現尖尾濱鷸和崖沙燕,便加緊趕往水庫。抵達大壩時已是四點多鐘,天空陰雲密布,降雨隨時到來。站在大壩北岸,遠處兩個小黑點好像在河灘上覓食,快速按下快門便向更接近濱鷸的南岸移動,在大壩中央追拍飛行中的崖沙燕後,天空開始下起細雨,抓緊時間在不算近的南岸完成了幾組拍攝。
-
「科普知識」斑尾塍鷸:棲息在沼澤溼地的鳥兒
(遼寧學習平臺)斑尾塍鷸中等體型,體長約37釐米。繁殖期羽多有棕慄色。嘴較尾長,直或略微向上翹。跗蹠長度居中,後緣具盾狀鱗。中趾與外趾之間具退化的蹼,中趾外側有櫛狀緣。冬季頭頂灰白色,具黑褐色縱紋,肩、上背黑褐色,羽緣淺棕,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沾棕,具灰褐色羽幹紋,尾羽棕,具灰褐色橫斑;眉紋棕白,頦、喉白色,前胸淺褐色,其餘下體淡棕。嘴長而上翹,紅色,尖端黑色;腳黑褐。每窩產卵多為4枚。棲息在沼澤溼地及水域周圍的溼草甸,主要以昆蟲、軟體動物為食。
-
「鷸蚌相爭」當中的「鷸」 最近成群結隊地到揚州了
「鷸(yù)蚌( bàng)相爭,漁翁得利。」提起「鷸」,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話了。雖然這句話你我耳熟能詳,但在生活中,您認識鷸嗎?您見過鷸嗎?現在,好機會來了。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成群結隊的鷸鳥正從揚州經過。這不,就在昨天,在臨江路一處池塘,記者就「偶遇」了一群鷸鳥。
-
鴴鷸類候鳥進入遷徙尾聲
2019年5月22日,鴴鷸類候鳥在潮間帶進食。近日,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鴴鷸類候鳥進入遷徙尾聲,300多隻國家2級重點保護動物灰斑鴴和斑尾塍鷸在潮間帶覓食補充體能。 2019年5月22日,鴴鷸類候鳥在潮間帶進食。近日,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鴴鷸類候鳥進入遷徙尾聲,300多隻國家2級重點保護動物灰斑鴴和斑尾塍鷸在潮間帶覓食補充體能。
-
20萬隻候鳥,南沙、福田、深圳灣……成了它們的遷徙天堂?
圖自:「印象南沙」公眾號 明星鳥種來襲 「難道是斑尾塍鷸?現在它們應該早就到紐西蘭了啊。」在深圳灣公園觀鳥時發現了不確定的鳥種,我在內心自言自語。 此時是一天中的低潮時刻,褪去海水的淺灘裸露出底部的泥濘。這會兒也是深圳灣水鳥最多的時候,它們以灘涂上的魚蝦蟹為食,從大隻的不同鷺鳥到身材玲瓏的各種鴴、鷸,加起來有至少二十幾種。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赤紅山椒鳥(雄)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陸曉鳳 圖/廈門市觀鳥協會提供)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發現了「老朋友」北紅尾鴝的身影。黑色的眼紋、紅棕色的長尾、靈巧的身子,紅尾伯勞站在電線桿上,蹦蹦跳跳為我們「指路」,與一旁的「遠房親戚」本地留鳥棕背伯勞,嬉戲打鬧,相映成趣。
-
不吃不喝不睡覺,一隻斑尾塍鷸竟連續飛了11天12200公裡
最近鳥類追蹤科學家就發現了一隻斑尾塍鷸,用了整整11天的時間,馬不停蹄鳥不息翅地從北半球的美國阿拉斯加起飛,飛到了南半球的紐西蘭過冬,連續飛行距離長達12200公裡,堪比洲際飛彈,打破了此前由另一隻斑尾塍鷸創造的11587公裡的鳥類連續飛行記錄!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林鳥:高顏值「歌唱家」開演唱會 穿著橙紅色的「馬褂」,披著黑色的「外衣」,赫然立在石頭上,昂首挺胸,雙眼眺望遠方,好似站崗的士兵……每年秋風乍起,「先鋒軍」北紅尾鴝都會攜家帶口回廈門越冬。如今,成群的北紅尾鴝已經在植物園安營紮寨。 這些剛到不久的鳥兒,在植物園裡開起了「演唱會」。
-
沙河水庫觀鳥筆記|沙河水庫|銀喉長尾山雀|北沙河
秋天是候鳥遷徙的時候,雖然天氣越來越涼,但確實觀鳥的絕佳時期,最近觀鳥去哪兒好呢?沙河水庫,就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小編這次請來了我們雜誌的作者何文喵老師,讓他分享一次沙河水庫的觀鳥記錄!11月7日,立冬。強勁的西北風呼嘯了一整天。而到了次日清晨,空氣中已嗅不到那份急躁而幹烈的氣息。我獨自走在北沙河南岸的鄉間公路上。
-
西伯利亞候鳥五赴「石獅之約」
在泉州灣南岸石獅水頭外線溼地,從西伯利亞來這裡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又一次展開了翅膀,被相機鏡頭所定格。從2016年冬首次被報導算起,西伯利亞候鳥石獅過冬已進入「第五季」,其足跡也從最初的石湖紅礁,延伸至如今的水頭外線、溼地公園等區域。
-
帶一張候鳥地圖 冬季到南京觀鳥
如果你足夠有耐心,還能在老山發現黑頭蠟嘴雀、紅脅藍尾鴝、太平鳥等稀有的鳥類。 龍袍沿江溼地:最適宜觀賞冬候鳥 資深鳥友「雄鷹」將南京的觀鳥規律編了一首順口溜:「冬龍袍,夏老山,春秋要到綠水灣。」由此看出龍袍的冬季觀鳥資源之豐富,能看到很多在此越冬的雁鴨類以及猛禽,還有鴴鷸類水鳥。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用鏡頭記錄了從西伯利亞來石獅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黑尾塍鷸等候鳥展翅高飛的壯景,再次引來社會的無數關注。其實,除上述幾種鳥類,「約會」石獅的候鳥還有很多。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
-
又一個觀鳥天堂,這裡有國家級保護鳥種40多種
它是候鳥從東亞-澳大利亞及內陸鳥類的遷徙路線上一個重要的停歇點。每年從9月到來年的2月,到達山心沙島停歇的鳥類有2-5萬隻。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防城港有哪些鳥種。據不完全統計,防城港有近400種鳥,有三個國家級保護區,如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萬大山國家級保護區、金花茶國家級保護區。
-
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
在泉州灣南岸石獅水頭外線溼地,從西伯利亞來這裡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又一次展開了翅膀,被記者的相機鏡頭所定格。從2016年冬首次被本報報導算起,西伯利亞候鳥石獅過冬已進入「第五季」,其足跡也從最初的石湖紅礁,延伸至如今的水頭外線、溼地公園等區域。
-
觀鳥正當時!廣東「十佳觀鳥勝地」,你最喜歡哪個?
另外兩條則是來自西伯利亞:一條是沿海岸線從北京、大連、江浙、福建至廣東;另一條則是從外蒙古、內蒙古到北京、黃河、長江、珠江到達廣東。每年的9-10月份和來年的3-4月份,廣東省較多的是過境候鳥;而10月份-來年的3月份多的是越冬候鳥。
-
鳥類飛行最遠記錄刷新:一隻斑尾塍鷸從阿拉斯加一次性直飛紐西蘭
飛得最高的鳥是黑白兀鷲,它曾在11,300米的高度撞上飛機而被記錄在案不過據近日的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監測到一隻叫做斑尾塍鷸的鳥一次性飛行了來自美國奧杜邦協會的科學家發現,一隻被安裝了跟蹤器的編號為4BBRW的斑尾塍鷸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起飛,11天之後到達了南半球的紐西蘭,期間它就沒有停下過扇動的翅膀,橫跨了12,200公裡的距離。
-
2020年,北京的那些稀罕鳥兒(上半場)
半年來,從冬到春再到夏,從冬候鳥居多到過境旅鳥為主力,再到夏候鳥為主;作品數量也是由寡及眾再到鳥荒季的少,變化一目了然。紅腹灰雀(上雄 下雌) 2020.1 植物園 ©雪花半蹼鷸(左)黑尾塍鷸(中,右)2020.5 野鴨湖馬場 ©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