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最長閃電長約700公裡

2021-01-19 迪壹時分





11天不間斷飛行12200公裡的斑尾塍鷸

今年秋天,一隻叫聲響亮、體重不到1斤的小鳥打破了迄今不間斷飛行最長時間和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
據英國《衛報》報導,來自美國奧杜邦協會的科學家發現,一隻被安裝了跟蹤器的編號為「4BBRW」的斑尾塍鷸9月16日從北美洲阿拉斯加西南部出發,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飛行11天後到達紐西蘭,橫跨了12200公裡的距離,期間它未曾停下過扇動的翅膀。
此前紀錄由一隻雌性斑尾塍鷸於2007年創下——她在9天時間裡飛行了11500公裡。當時,她在媒體上大出風頭,也讓不少生物學家跌破了眼鏡。
不吃不喝11天,斑尾塍鷸難道不怕餓嗎?原來,出發前,斑尾塍鷸會先把肚子吃得飽飽的,把自己餵胖一倍,變成一個帶有腦子和飛行肌肉的脂肪團,這些脂肪就是它們不間斷飛行的主要燃料!
那連續幾天飛行,它們如何睡覺呢?科學家猜測,它們也許可以讓兩個大腦半球輪流休息。只用半個腦子控制,還能不停振翅且不迷路,斑尾塍鷸實在威猛!
最長的動物
45.7米長的管水母

長45米的管狀水母

就許多方面而言,2020年似乎是最為漫長的一年,但今年也是科學家發現可能「迄今最長動物」的一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西澳大利亞附近深海裡發現了一隻45.7米長的管水母。
西澳大利亞博物館資深研究人員尼麗達·威爾遜博士說:「它看起來就像一個不可思議的不明飛行物。」
據悉,每隻管水母都是一個由許多單一個體組成的群落。雖然威爾遜的一些同事將管水母比作噴彩摩絲,但威爾遜說,這種生物遠比噴彩摩絲有組織。
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
曝光時間達8年零1個月

曝光時間長達8年零1個月的照片

一張看似平常的圖片,卻拍攝了8年多,汲取了太多日月精華,似乎快修煉成精了——
2012年,英國赫特福德大學藝術系研究生瑞吉娜·瓦爾肯博格開始了這張照片的拍攝。她對復古的針孔成像手段很感興趣,因此用一個易拉啤酒罐、膠帶和感光相紙,製作了一個簡易針孔相機,並將其放在貝福德伯裡天文臺,然後忘記了它的存在。
今年9月,該天文臺首席技術官大衛·坎貝爾拆除相機時發現了這場超長曝光的照片。這張照片拍下了8年來太陽每天穿越天空的明亮軌跡,共2953條。
天文臺發布推特消息稱,這張照片曝光的時間相當於整個攝影史時長的4%,是迄今為止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
最大海龜
生活在800萬年前、1145公斤重

雄(前)和雌(左)地紋駭龜遊泳的藝術照

海龜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兩億多年,比蛇、鱷魚、鱷魚和大多數其他爬行動物還要長。那麼,地球上生存過的最大的海龜是什麼模樣呢?
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等的古生物學家在2月12日出版的《科學進步》雜誌上報告稱,他們在委內瑞拉發現了一塊海龜殼,這塊有800萬年歷史的海龜殼被認為是迄今發現的最大完整的殼,長2.4米。科學家估計,它屬於一隻重約1145公斤的海龜。
這種古老的海龜屬於一種現在已經滅絕的物種——地紋駭龜,其在中新世時期(1200-500 萬年前)生活在南美北部。這個「忍者神龜」重約1145公斤,幾乎其「近親」亞馬遜大頭側頸龜的100倍,是現存最大的海龜海洋革龜的2倍大。
最古老精子
來自1億年前

藝術家重現了白堊紀介形類甲殼類動物雄性(右)和雌性(左)交配的情景

今年9月,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與來自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攜手,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緬甸琥珀中發現了39隻被稱為介形蟲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
這些動物化石體內保存著巨型精子,科研人員稱,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動物精子,相關研究成果9月作為封面論文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
據悉,此前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一種具有5000萬年歷史的蟲繭化石,裡面藏有的精子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而此次新發現的動物精子化石可追溯到1億年前,將最早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最古老同卵雙胞胎
距今31000年

一個有31000年歷史的橢圓形墓葬中,保存著一對同卵雙胞胎嬰兒的遺骸,它們很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同卵雙胞胎

科學家於11月6日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在奧地利克倫斯瓦赫特貝格考古遺址發現的一個有31000年歷史的橢圓形墓葬中,保存著一對同卵雙胞胎嬰兒的遺骸,它們很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這座墓穴於2005年被發現。今年,科學家對遠古DNA進行詳細分析後證實,這對嬰兒是同卵雙胞胎。這兩名同卵雙胞胎中,其中一名在出生後不久就死亡,另一個則活了大約50天。
而且,在墓穴附近,科學們還發現了一副僅3個月大嬰兒的遺骸,分析表明,這三人可能是表親。
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
有70億年歷史的「天外飛仙」

墨奇遜隕石中發現的這些古老的星塵可能來源於類似圖中蛋狀星雲的演化恆星產生的大量噴流

科學家們在半個世紀前撞擊地球的巨大隕石中發現的星塵可以追溯到70億年前,這使它成為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物質。
這些古老的塵埃,由比太陽還古老的顆粒組成,由垂死恆星散落於宇宙中。其中一些星塵搭乘1969年在澳大利亞墜落的墨奇遜隕石的「便車」,到達地球,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地球巖石中發現比太陽更古老的顆粒。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墨奇遜隕石中的顆粒,他們將隕石磨成小塊並加入酸,這種方法可以溶解礦物質和矽酸鹽,留下太陽誕生前就已經存在的顆粒。這項發現發表於1月13日的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最快聲速
36公裡/秒

聲音在氫原子內跑得最快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為光波的傳輸速度設定了上限:300000千米/秒,但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其「孿生兄弟」——聲波傳播時是否也有速度上限。
聲音在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不同介質中會以不同速度傳播,例如,聲音在較熱液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較冷液體中傳播的速度快。計算表明,聲音在質量最低的原子中傳播的速度最快。
為此,來自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劍橋大學和高壓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在10月份的《科學進展》雜誌中指出,他們在固態氫原子內發現了聲波迄今最大速度上限:約36千米/秒,這是科學家們為聲速設置的最新上限,了解這一值有望讓材料科學等多領域受益。
最長閃電
長約700公裡

一道長長的閃電划過巴西阿雷格裡港的夜空

2018年萬聖節,一道巨大的閃電劃破了巴西上空,也在今年的科學突破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世界氣象組織(WMO)今年6月發布一份分析報告稱,這場「超級閃電」長逾700公裡,從大西洋海岸一直延伸到阿根廷邊緣,成為有記錄以來最長的閃電。
科學家們利用新衛星技術證實,這道閃電的長度是之前記錄保持者的兩倍多。此前記錄的保持者曾於2007年照亮了俄克拉荷馬州的天空。研究人員在聲明中說,最新研究得益於閃電監測技術的不斷進步。
最古老內臟
可追溯至5.5億年前

cloudinomorph的藝術照,內臟用紅色顯示

科學家在美國內華達州奈伊縣發現的內臟化石可追溯到5.5億至5.39億年前,比此前紀錄保持者還要早3000萬年,是迄今科學家們發現的最古老的消化道殘留物。這些內臟屬於一種名為cloudinomorps的管狀小生物,有助科學家釐清cloudinomorph究竟是「何方神聖」?
目前存在兩種主要的假說:這些生物要麼是類似現代珊瑚的刺胞動物;要麼是類似現代管狀蠕蟲的環節動物。分析顯示,這個腸道軟組織看起來像一根管子。科學家據此認為,基於這種形狀,蠕蟲假說可能更合適。研究結果發表於1月10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
這些突破,有些讓我們忍俊不禁、有些讓我們,有些則讓我們驚掉下巴……是啊,宇宙和大自然就是這麼奇妙又神秘,總是能帶給我們很多驚喜!
◎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美國趣味科學網站


相關焦點

  • 2020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人類因新冠疫情自我隔離之際,宇宙以及其間的萬事萬物並不吝於向人類展示其博大、深邃、可愛與神秘,有些被敏銳的科學家捕捉到,成為破紀錄的發現。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長逾700公裡的超級閃電,比地球還老的最古老物質……盤點2020十大...
    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長逾700公裡的「超級閃電」,比地球還老的最古老物質……
    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2020 年十大科學新紀錄:最快音速、最長閃電、曝光最長的照片
    北京時間 12 月 3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 年是充滿了創紀錄科學發現的一年。有些科學發現獲得了 「最古老」稱號,包括 70 億年之久的星塵——可能是我們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和具有 3.1 萬年歷史的墓葬,墓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 2020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IT人才必知!
    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長45米的管狀水母就許多方面而言,2020年似乎是最為漫長的一年,但今年也是科學家發現可能「迄今最長動物」的一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西澳大利亞附近深海裡發現了一隻45.7米長的管水母。
  • 2020年十大科學新紀錄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年是充滿了創紀錄科學發現的一年。有些科學發現獲得了「最古老」稱號,包括70億年之久的星塵——可能是我們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和具有3.1萬年歷史的墓葬,內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 2020年10項科學新紀錄
    ,也是足以被歷史銘記的一年。科學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一起來看看2020年10項突破性的科學發現吧! 最長的鳥類飛行記錄 一隻叫聲響亮、長喙、鐵鏽色的鳥創造了2020年最長的世界飛行紀錄。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每級梯級先導是直徑約5米、長50米、電流約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約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級一級地伸向地面。 閃電的溫度大概是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 2007年美國而赫拉荷馬州的一場暴風雨中出現了一條長達200英裡(321.85公裡)的雲間閃電,被稱為有史以來最長的閃電,而法國南部2012年的一場暴風雨中記錄到一次長達7.74秒的閃電,成為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這兩項事件都被載入世界氣象組織的極端氣候紀錄。
  • 南極洲下發現「新世界」!科學家:或還有個約1000公裡長的通道
    然而隨著科學不斷的深入研究,在我們地球內部還真的有所發現,並且存在一些人類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東西。根據科學新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在南極洲地面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同時按照現有的數據來看,這個南極地下「新世界」,大約位在南極洲東岸的伊莉莎白公主地(Prince Elizabeth Land),長度約140公裡、寬度約19.3公裡。所以非常的巨大,同時還有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發現,那就是在這個湖底下面,有許多奇怪、長條狀的通道,因此科學家猜測——可能冰底下有約1000公裡長的通道,相當於一個大湖。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2019年剛剛過去,在這一年裡古生物學領域又有什麼重要的新發現呢?最近《Letters From Gondwana》(岡瓦納通訊)就評選出了過去一年中最重要的十大化石發現。
  • 能吞噬整個地球的颱風,最長可達4萬公裡,持續時間長達300年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455字,閱讀約3分鐘文章分類|歷史文化文章字數|1469,閱讀約3分鐘木星大紅斑的南北寬度約為1.4萬公裡,而東西長度則會在不同時期發生變化,最長時可達4萬公裡,最短時可達2.4萬公裡。地球的直徑約為12000公裡。木星的大紅斑可以完全吞噬整個地球。當木星大紅斑第一次被觀測到時,它是現在的三倍大。幾百年來,日益萎縮。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它會變成一個紅點,直到完全消失。
  • 國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學發現: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
    據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回顧過去一年重大科學發現,從中評選出2009年最受歡迎的十大古生物學發現,迷你版「霸王龍」、迄今發現的最大三葉蟲等榜上有名。1.體型最大蛇生活在6000萬年前,身長至少在42 英尺(約合13米)以上,超過一輛巴士,體重高達2500磅(約合1135公斤),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氣候變化。
  •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你中謠了嗎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紫菜粉絲大米都可以用塑料製作?坐月子絕不能吹風?一滴血能「測癌」?……近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諸多流言被專家一一戳穿。
  • 新洲漁民長江中誤捕巨型中華鱘 3.3米長重約700斤(圖)
    (視界網曾吉清 王東升 攝)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王東升)昨日上午,新洲區雙柳街一漁民在長江打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700斤重的中華鱘。因其身體有多處傷痕,已被送至長江水產研究所治療。  34歲的漁民張錦說,昨日上午9時許,他在長江新洲牧鵝洲附近張網捕魚時,突然發現在離岸400米處的漁網中有很大動靜。他趕緊過去查看,發現網中有一條罕見的大魚。
  • 全球最長冰洞:長42公裡差點洞穿山脈,洞口結冰萬年不化
    42公裡的長度幾乎貫穿阿爾卑斯山。 奇怪的是,洞口凍了多年,越往裡,溫度反而越高。 住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的人知道這裡有一個很深的「地獄入口」,也有人說裡面有冰和火,裡面的人都活不下去。 1879年,德國自然學者安通聽說後趕到,世界上最大且最深的冰洞首次登場。在約1億2千萬年前的更新世第三紀,地球板塊激烈衝突,山脈融合,多條山脈被現在的阿爾卑斯山脈壓垮。
  • 700kg級超大尺寸藍寶石晶體新鮮出爐
    12月22日,晶盛晶體實驗室和子公司晶環電子共同研發最新創新成果——700kg級超大尺寸首顆藍寶石晶體成功出爐。700kg藍寶石大概這麼大回顧一下歷史,2017年浙江晶盛子公司晶環電子300kg級藍寶石晶體面世,2018年晶環電子再次推出450kg級藍寶石晶體,此次700kg級晶體成功出爐,再次刷新紀錄,實現長晶技術三級跳,更是進一步推動藍寶石材料技術發展,提高我國在藍寶石材料相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 盤點2020 年 「硬核」科學發現:火山閃電、巨型星系碰撞、「流浪...
    北京時間 1 月 7 日消息,2020 年,科學家獲得了多個 「硬核」科學發現,其中包括:嗜食同類的恐龍、爆腹鰻魚、狂暴星系等。1、火山閃電火山閃電並不罕見,但在 2020 年 1 月,我們觀測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大約 65 公裡處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向空中噴發 14 千米高的火山灰和煙霧。
  • 國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學發現: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國家地理,古生物學...
    據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回顧過去一年重大科學發現,從中評選出2009年最受歡迎的十大古生物學發現,迷你版「霸王龍」、迄今發現的最大三葉蟲等榜上有名。1. 發現人類與狐猴間「缺失一環」
  • 全球第一長航班:要飛大約17小時約16000公裡,卻只是個國內航班
    一架國內航班看起來最長,實際上只有幾千公裡,但是你有沒有見過跨越16000公裡的國內航班?現在世界上第一長的航班,從巴黎到帕皮提的航班就是這樣存在的,因為帕皮提本身就是法屬玻里尼西亞的首府,中間也不會有直飛,所以實際上這次航班也算是法國的國內航班,這一次使這次航班再次成為世界上第一長的國內航班,但實際上這次航班,在那之前,還不是世界上最長的。
  • 十大新發現物種
    新物種的被發現,提醒人們並未完全了解這個世界,更試圖傳播這樣的理念:讓森林和綠地重生,回歸本源。我們在此甄選部分媒體2011年有關生物、科技領域的梳理與總結,為你看待和思考這個世界以及我們所處的時代,提供更為豐富的視角。每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種考察國際研究所(IISE)都會公布此前一年內的10大新發現物種。以下就是2011年生物學領域的十大物種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