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清除時需動用挖機,很難根除的農田「害草」,現在卻相當的走俏
農村的野外雜草叢生。有很多的野草都是被列為「害草」,原因是這些雜草嚴重的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有的甚至泛濫成災,很難將其根除掉。在這些雜草之中,有一種雜草是最難根除的。它擁有強健旺盛的根系。而且不擇土壤不擇環境。任何地方都能夠生長的特性,加上自身繁衍速度很快,有的時候將其根除,還需要動用挖機,不得不讚嘆這種植物頑強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強健的植物就是「白茅」。
對於茅草想想很多村民都是最為頭疼的,茅草擁有頑強的生命力以及扎得很深的茅草根。所以是很難將其真正根除的,而且白茅的繁衍速度奇快,很快就能夠鋪滿一大片的土地,加上白茅的掠奪性很強,只要有了白茅生長的地方,其他植物是很難生存的。白茅分布面積極為的廣泛,在農村野外是最為多見的野草。田間地頭以及一些溝溝坎坎的地方,都會有白茅的生長。白茅真正是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雖然白茅一直以來都被當作害草存在,但其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在越南、寮國等地,白茅根是一種蔬菜存在,被用來煲湯使用,而在我國,白茅根是一種傳統的中草藥,用途極其的廣泛,白茅的經濟價值隨著現如今的數量減少,逐漸的上升。由於農田的擴張,以及建設佔地等原因,白茅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嚴重的擠壓,數量跟過去相比較,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白茅根的價值也就出現了持續的上揚。
茅草根在前幾十年就被當作勤工儉學的物品存在,學生在放學之餘,會去野外挖掘茅草根,收集起來拿回家洗乾淨曬乾,捆成一捆一捆的去賣,聽村裡的老人講,茅草根是很多人的學費主要來源。現如今的白茅根曬乾一斤也能夠賣到十幾塊錢。但由於野外的數量變少,以及村民外出打工的增多,去挖掘白茅根的是越來越少。由於白茅根的需求量很大,這也催生了人工種植:茅草。想不到這種過去一直想方設法要去除的害草,居然成為了人工種植項目。
白茅草種植極其的簡單,而且通常都會種植在一些農作物不宜生長的貧瘠、惡劣地帶,這也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資源,白茅草耐寒、耐貧瘠而且相當的耐鹽鹼,所以一些灘涂河灘山地自然成為了種植白茅草的好地方。這些茅草種植之後,每年的冬季或者是在早春時分,都可以進行採挖,由於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產量比較穩定,種植白茅草反倒成為一種收益不錯的種植項目。對於茅草根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