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原來是形容這樣的人

2021-01-16 天天細談情感

悠悠華夏,孕育出了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照亮了世界文化之壇。俗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是經過祖祖輩輩的農民根據自身經驗總結而來,流傳至今。俗語,曾作為農村家家戶戶的路標,如今科技發達,雖然不再那麼需要俗語了,但是它所蘊涵的深刻哲理,至今讓人受用。

俗語文化博大精深,種類繁多。有關於動物的,例如「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裡半」;有關於生肖的,例如「十羊九福全,一羊坐殿堂」;還有關於天氣的,例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點燈」等等,由此可見我國的俗語就像萬花筒,百花齊放,今天我們來說一句農村俗語「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你知道是形容哪種人嗎?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這句俗語,從字面上解釋的意思就是:牽著它,它也不走;若是你打它,它反而倒退著走。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肯定知道,這形容的就是那個田間地頭常見的驢。可是為什麼說驢有這種脾氣呢?

那就不得不說一個故事了,話說,從前從前,有一頭驢,每天主人都帶著它去送貨。在每天經過的路上,有一個大坑,第一次驢經過時,不小心踩進了坑裡。驢的主人廢了好大的力氣,才把驢從坑裡弄出來,之後牽著髒兮兮的驢去送貨。

第二天,主人再一次拉著驢去送貨,再一次經過大坑前面,主人想起昨天的場景,想拉著驢繞過這個坑。可是這頭驢像是沒聽到主人的命令一樣,偏偏要從坑裡過,主人氣急了,拿出皮鞭上打他,驢卻退著要回家。

後來,這個事情傳了出去,人們便有了「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俗語說法,人們也往往用倔驢來形容脾氣倔強,軟硬不吃的人。在田間的農田裡,就常常有這樣一個場景,主人使勁拉著驢去田裡,可是那頭驢便呲著牙倔強的向後退著。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人

現在的農村裡,家家戶戶也常常用「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來形容脾氣倔強、軟硬不吃的人。李淮在《李雙雙小傳》中就用到了這句俗語,文中原話就是這樣的「放著排場不排場,放著光榮不光榮!我就見不得『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狗肉不上桌』這號人!」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後來也多形容人沒志氣,用各種方法都不能使之改變。在《金瓶梅》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原文是這樣的:「普天世界斷生了男子,何故將奴嫁與這樣個貨?每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這天底下那麼多男子,為什麼我要嫁給這樣一個人,每天牽著都不走,一點也不上進」。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缺點

這樣的人在農村中並不少見,而且可以看到這樣的人家的日子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亂七八糟,「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人往往性格很古怪倔強,不聽別人勸說,一意孤行。所以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現實生活中也沒有幾個真正的好朋友。

說到這兒,想必大家對於「牽著不走,打著倒退」這句俗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怎麼看待生活中的這種人呢?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外甥是狗,吃了就走,為什麼這麼形容外甥?
    農村的俗語都是老農在生活中的日常總結,用來形容親情關係和某些事非常實用,這些俗語能夠流傳到現在就是因為人們能夠從中領悟很多哲理,所以到現在為止依然能被人們所用,下面的這些俗語,你覺得是這個道理嗎?小富是勤,大富是天人的出生時是註定的,不能改變自己出生的家庭和雙親,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以後的生活,一個人如果勤勞節約,不鋪張浪費,那麼一輩子小富無憂無慮還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再有錢一點也是很有可能,但是如果想要榮華富貴的話,不僅要勤勞,還要有上天的機遇,命運的安排大富大貴的只有少數幾個,大多數都是平淡小富的多一點。
  • 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被理解錯了,老農民告訴你是怎麼回事
    如果您也喜歡三農領域的話題,請點擊右上方藍字「關注」,這樣我們就可以經常在一起交流學習。今天我的文章是: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被理解錯了,老農民告訴你是怎麼回事農村俗語來源於農村生活,它是從古到今一直廣泛流傳的老話,之所以能夠倍受大家喜愛,是因為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讓人記住,而且它表達的意思非常有道理。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走親戚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動,小時候最盼望著和長輩一起去走親戚,不僅意味著能吃到許多好吃的,而且還能見到好多同齡的兄弟姐妹,可以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於親戚關係是很看重的,其中主要分兩種親戚關係:堂親和表親。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原來是這樣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說的是啥意思呢?在過去作為農業生產主要的動力,牲畜是非常重要的財務,高頭大馬,大個叫驢是作為財富在家庭之中有著顯著的地位,而且這些牲畜最主要的用途是在缺少機械化的年代,確實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馬和驢也是農村非常多見的牲畜。
  • 農村俗語,「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這話有啥意思,原來是這樣
    農村俗語,「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這話有啥意思,原來是這樣相信大家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朋友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聽過一些農村俗語或者諺語的,甚至有聽得多的,每天都能聽到,不管是自己說,還是家中的長輩說,當然,這些農村俗語,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因為這些農村俗語,都是家中的長輩,根據以往生活的經驗
  • 俗語:「貓忌送狗忌買」,其實很多人不理解這句話
    農村的老話兒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是教人處事道理的,有的是根據事物觀察天氣的,還有的是關於種地的,這些俗語是老一輩農民根據自己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雖然聽起來話糙,但是理兒還是那個理兒,所以這些俗語才能流傳至今,只要是農村人多少都能說出一兩句,下面這條俗語,你們聽說過嗎?
  • 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是何意?古人的識人術
    ——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01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我,非常喜歡和老輩人交流,因為能夠學到很多俗語。前幾天回家看望長輩,和長輩交談了一番,在長輩口中聽到這麼一句話——「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剛聽到這句話時,我根本不明白什麼意思,直到後來詳細詢問了長輩,我才明白過來,原來這是老祖宗總結的識人話語。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雖然農村人的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農村卻是充滿底蘊的地方,有很多至理名言在農村流傳,比如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的俗語。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仔細品味,每一句俗語中都含有大道理,警示後人。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是什麼意思?為啥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有什麼道理?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恨狗、還有的人愛狗,雖然一些人對狗是又愛又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在農村裡,狗狗也是農民們的忠實夥伴,一些農戶家中、養殖場裡總有著這麼一條或幾條狗給主人看家。因此來說,相對於城市裡一些人嫌棄狗狗,農村人還是更樂意待見狗的。
  • 農村俗語:「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有什麼說法?
    而和農村裡的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僅能聽到他們那個年代的許多稀奇事,同時也能在聊天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你和農村的老人一起聊過天,那就會發現老人都很擅長把大道理用一句朗朗上口的俗語說出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們長年累積,總結出的經驗。馬上就要過年了,相信你也聽說了不少「別樣」的俗語,那下面這些你聽過嗎?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建房不注意,後期有影響
    小的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聽爺爺奶奶們坐在熱炕頭討論農村的古往今來,每當聽到一些比較有哲理的故事的時候,老人們總是用一種比較簡單的話語來進行總結,小的時候對這種話語不了解,長大以後才知道這簡短的話語就是咱們的農村俗語,農村俗語涵蓋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折射出的道理也是先人們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總結出的經驗,所以這些俗語都是可以經得起推敲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的確有很多俗語,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看懂理解透徹非常實用。但也有一些俗語屬於世代傳承的忌諱,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類俗語要說有什麼道理也說不清,不過既然有這類說法還是適度注意,畢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儘量尊重為好。
  • 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為什麼農村人會這麼說?
    在鄉下農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句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意思是,農村人最怕的不是在午夜聽到鬼哭泣的聲音,而是怕聽到狗午夜不明原因的大叫。人煙稀少的鄉村,稀奇的事情比較多,所以很多人覺得世上有鬼,特別是晚上走在鄉村的道路上,人煙稀少,總覺得後面有人在跟著,讓人心裡發毛。
  • 「被人牽著鼻子走」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被人牽著鼻子走」英語怎麼說?其實我覺得,她老闆根本就是在欺騙她,牽著她的鼻子走。在英語裡,有一個習慣用語,專門形容這種情況,叫string someone along.   To string someone along. String是繩子的意思。To string someone along是指為了讓別人替自己做事,而愚弄、蒙蔽他,或是吊他的胃口。
  • 只會倒退著走,1年吃掉數萬隻白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萬元1公斤
    導讀:只會倒退著走,1年捕食數萬隻螞蟻,卻只吃不拉,萬元一公斤難尋在農村裡,有很多的小蟲子,在過去條件艱苦的時候,這些小蟲子就有不少是農村娃的玩具。比如現在夏季,狗婆蛇就在田間地頭很常見,有時候還會進到院子裡來。
  • 農村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句其實也很經典,很多人不知道
    自古以來,俗語一直都廣泛流傳於我國的民間,儘管其中有一小部分是糟粕,但是大多數流傳至今的俗語,都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從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哲學和自然哲學之間的交織重合。很多俗語,往往能夠一針見血剖析出人性,而今天筆者帶來的,正是一句剖析人性的農村俗語。
  • 農村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有什麼說法?
    在農村,總有一些老話聽起來很難聽,一些老人也經常用這些話來教育子女後代,希望不要做這樣的人。古人云:忠言逆耳利於行,下面小編來說說那些在農村聽起來難聽,但是很有道理的老話。要煙蹭飯,其人必賤在農村,不受人待見的人有很多,但是蹭煙要飯的是最不招人待見的。
  • 農村俗語「三九冰上走,過年露一手」,啥意思?道理在哪?
    農村農諺俗語多,每一句農諺和俗語都來自生活,而生活是可以積累經驗,生長智慧的。所以說,大多數農諺俗語細究起來,都還是擁有一定的道理的。這也是流行在農村裡的農諺俗語所以會被經年不斷地口口相傳下來的根本原因。畢竟,它們都來自農民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
  • 農村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原來是這樣的寓意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在農村的諸多俗語之中,有很多的老話,都是正話反著說,也有的是帶有相當大的誇大語言,將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常見的,或者是不常見的事情,誇大的進行描述,這也是讓我們更好地在第一時間,對於這句俗語有相當深刻的印象,起到讓人極易難忘的作用,按照過去的說法,很多動物、植物都是長壽的象徵,老人過生日使用最多的一句話叫做: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可見松樹歷來都是長壽的象徵,除了松樹之外,很多動物也是具有這樣的作用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啥意思?說的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什麼意思?我們國家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不是吹的,這麼長的時間裡總結出來了無數的農村俗語,涵蓋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對我們了解以前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而三在這句俗語裡的意思也不是搖三次頭,而是代表著男人走路的一種狀態。如果一個男人在街上走路,左右搖著頭看來看去,給旁邊人的印象是什麼呢?估計給人感覺就不像是好人,左搖右看是不是要偷東西?古人講究男子漢要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做事雷厲風行,乾脆利落,不要扭扭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