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實紅且綠,
復如花更開。
山中儻留客,
置此芙蓉杯。
——唐·王維《輞川集·茱萸沜》
詩詞賞析
王維中年之後隱居於自己營建的園林輞川山谷之中,每每流連於山谷中的風景,並因之賦詩。《輞川集》收集了他與友人斐迪為輞川山谷中的景點所賦詩歌。此詩是王維在茱萸沜所作。全詩用了白描的手法,文字樸素簡練,自然易懂,描繪了用山茱萸招待客人的場景。「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茱萸的果實從翠綠轉為鮮紅,猶如花兒再次開放一樣,豔麗無比。「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儻,倘若,如果。芙蓉杯,酒杯。古人有把茱萸置於酒中而食的習俗。如果要是有客人想留宿在山谷中,那就將這茱萸放到酒杯之中,與他一同享用。
養生解讀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又名棗皮、蜀棗、萸肉,是中醫處方中常見的補益肝腎之藥。它先開花後萌葉,一到了秋天,滿樹掛滿累累紅果,緋紅欲滴,豔麗悅目。在山茱萸這美麗的外表下,還深藏著一顆濟世救人的心。家喻戶曉的中成藥「六味地黃丸」中,山茱萸便是不可或缺的一味主藥。中醫學認為,山茱萸有補益肝腎、收澀固脫之效,對於肝腎虧虛引起的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諸多病症均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山茱萸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歷代本草均有收載。《雷公炮炙論》中記載山茱萸能「壯元氣,秘精」。《名醫別錄》則認為山茱萸能「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強力」。明代李時珍謂:「本經一名蜀酸棗,今人呼為肉棗,皆象形也。」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茱萸中富含糖類、蛋白質、胺基酸、脂肪酸、維生素、有機酸及其酯類、環烯醚萜類、鞣質類等,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抗炎免疫、抗菌、降血糖、降血壓、抗衰老、抗疲勞等多種藥理活性作用。其醇提物還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硬化。臨床上在復發性口腔潰瘍、支氣管哮喘、免疫性不育、2型糖尿病等的治療中均有應用。
膳飲品鑑
山茱萸營養豐富,味道可口,如今已被用來做成飲料、果脯、罐頭等多種形式的保健品,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保健需求。此外,山茱萸還可以做成藥膳、藥酒、補湯等,來發揮補益作用。現介紹幾種常見的做法,請在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萸肉炒田蔬
材料:山萸肉15克,香腸2根,西藍花60克,西芹60克,玉米粒30克,胡蘿蔔60克,紅辣椒、花椒、油、鹽各適量。
做法:將山萸肉洗淨,泡發備用。香腸切丁,西藍花洗淨切塊,西芹梗洗淨,切小段,胡蘿蔔洗淨切丁,玉米粒煮熟,紅辣椒切碎。鍋中倒入油,下紅辣椒、花椒、香腸炒香,將山萸肉、西藍花、西芹、玉米粒、胡蘿蔔倒入鍋中翻炒拌勻,炒至菜熟,加入鹽調味即成。
功用:本藥膳具有補益肝腎、澀精斂汗的功效。適合於有腰膝酸軟、盜汗、遺精、高血壓的人群食用。
萸肉甲魚湯
材料:甲魚1隻,山茱萸15克,大棗6顆,生薑3片,大蔥1根,食鹽適量。
做法:將各食材洗淨,大蔥切段,甲魚去掉頭爪和內臟,在開水中焯一下;將甲魚、山茱萸、大棗、薑片、蔥段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約1小時,加入食鹽調味。
功用:本補湯具有滋補肝腎、養陰清熱之功效。適合於腰膝酸軟、全身乏力、手心腳心有熱感的人群食用。
茱萸豬肝湯
材料:鮮豬肝150克,山茱萸12克,大棗6顆,生薑3片,大蔥1根,鹽適量。
做法:將豬肝在水龍頭下衝洗一下,置於盆內浸泡1~2小時消除殘血,洗淨切片,山茱萸、大棗、大蔥分別洗淨,大蔥切段;將山茱萸、大棗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濾渣取汁;豬肝片放入盆內,加薑片、蔥段、適量鹽略醃片刻,鍋中倒入山茱萸汁,煮沸後加入豬肝片,煮一二沸即可。
功用:本補湯具有補肝益腎、明目養顏的功效。適合於肝腎不足、眼睛乾澀、皮膚不好的人群食用。
茱萸滋補酒
材料:山茱萸300克,米酒900毫升。
做法:將山茱萸洗淨,晾乾,置於乾淨陶瓷鍋中,衝入米酒,加蓋,隨後用文火煎煮至沸騰。待冷卻後,倒出至幹潔容器中,密封,置於陰涼乾燥處,經常搖動,1周後開封過濾,棄藥渣,即可飲用。
功用:本藥酒具有補肝腎、斂精氣的功效。適合於體虛乏力、腎虛腰痛、產後盜汗、遺精多汗的人群適量飲用。
山萸豬腰粥
材料:山茱萸12克,山藥30克,益智仁9克,豬腰1個,小米150克,食鹽、生薑適量。
做法:將山萸肉洗淨,切碎;山藥洗淨,切片;豬腰在沸水中焯,去除血水,切丁;益智仁洗淨,打碎;生薑洗淨,切絲備用;小米淘洗乾淨。鍋中加入適量水,放入山萸肉、山藥、益智仁,大火煮沸,關小火煮30分鐘,然後去渣取湯。在湯中加入小米、豬腰和適量生薑,熬煮成粥。待出鍋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用:本藥粥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適合於脾腎虧虛、食欲不振、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的人群食用。
【來源:中醫中藥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