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級重巡洋艦:20世紀20~30年代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

2020-11-28 娛樂愛上影視

高雄級重巡洋艦是20世紀20~30年代日本海軍建造的一級新式重巡洋艦。本級艦是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由日本海軍造船軍官藤本喜久雄主持設計。

高雄級重巡洋艦共四艘,分別是「高雄」號、「愛宕」號、「摩耶」號和「鳥海」號。由日本海軍造船軍官藤本喜久雄主持設計。

高雄級重巡洋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繼妙高級重巡洋艦之後建造的一型萬噸級重巡洋艦。是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除主力艦、航空母艦外的作戰艦船標準排水量不能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大於8英寸)設計建造的巡洋艦(俗稱條約型重巡洋艦)。

高雄級安裝新式10門雙聯裝203mm口徑主炮,使用九一式穿甲彈,相比妙高級裝備的200mm口徑主炮威力增強,主炮最大仰角70度(實際最大仰角55度)並能對空射擊。炮塔布局形式與妙高級相同,第三號炮塔因低於二號炮塔而無法向前方射擊。

裝備8門雙聯裝610mm口徑魚雷發射管,與妙高級有所不同,魚雷發射管由艦體內的中甲板固定式移到上甲板,改為4座雙聯裝迴轉式發射管。由於魚雷發射管佔用上甲板,增加了一層掩蔽甲板用於布置高射炮。

由於排水量受到條約限制,而艦橋等上部結構加重,導致復原性下降的問題,為節省重量又導致強度不足的情況。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高雄級的續航距離與穩定性等方面較妙高級差,而且超重情況較妙高級嚴重。

「友鶴事件」及「第四艦隊事件」事故之後,高雄級採取了壓載物降低重心的措施,在雙層船殼裡加入250噸壓艙水(後增至450噸),進行了艦體結構加強的改裝。

1938年高雄、愛宕在舞鶴工廠進行現代化改裝,艦體增加水下隔艙,加強穩定性和對魚雷的防護;大型化艦橋縮小工程,使艦體重心下降。用四聯裝魚雷發射管替代雙聯裝發射管。

後煙囪與第4炮塔之間的上層建築拆除,原位於後煙囪之後的桅杆向後移到第4炮塔前,上甲板增設遮蔽甲板作為航空甲板供水上飛機停放;改裝高射炮,提高防空能力,改進指揮設施。鳥海號、摩耶號因戰爭形勢未進行現代化改裝,僅進行了少量改進。

在太平洋戰爭中,高雄級各艦進行加裝高射炮以及雷達等的改進。摩耶號在修理過程中進行了大改裝,拆除了第三主炮塔(位於艦橋前),強化防空火力,艦體增設防魚雷隔艙,並加裝了雷達等電子設備。

由於當時並沒有雷達等先進技術,戰前偵察和戰鬥中有良好戰場環境是很重要的,所以日本在設計時的思路是對的。日本在戰前軍事演習中也發現這個問題,但日本沒有英美有很豐富的改裝經驗,日本只是加裝艦橋裝甲了事。另一方面,艦橋過大過重也影響了航速和航行。

相關焦點

  • 大洋上的巨無霸 深度解析: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
    20世紀30年代,海軍強國建造的條約型重巡洋艦越來越強大。日本海軍先後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重巡洋艦,這些重巡洋艦航速高達30-33節,雖然主炮口徑被限制在203毫米,但是10門主炮配合高射速和改良後的火控系統,具備在20千米距離上有效開火的能力。無論是在破交作戰還是主力艦隊的前衛戰中,重巡洋艦都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其中重巡洋艦單艦最高噸位為1萬噸,主炮口徑不得大於203毫米,三國重巡洋艦總噸位分別為18萬噸、14.68萬噸、10.84萬噸,數量分別為18艘、15艘、12艘。日本在建成高雄級後,已擁有古鷹、青葉、妙高、高雄四級共12艘重巡洋艦,重巡洋艦總噸位和數量已達到條約限額。
  • 英式條約巡洋艦的巔峰之作,被工黨政府扼殺的頂級重巡
    在後四級船中,"薩裡"號又相對特殊一些,從《戰艦世界》亞服官網介紹的歷史背景可知,八級以上英系重巡都是在《華盛頓條約》失效後提出的後條約型巡洋艦,其噸位突破了10000噸紅線,主炮也升格到234毫米,唯獨"薩裡"號是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在條約限定下設計的萬噸級重巡,由於主張削減軍費的工黨政府的上臺以及倫敦海軍會議的召開,海軍部預定的2艘薩裡級被取消建造。
  • 法蘭西驃騎兵,海軍條約限制下的產物,二戰法國海軍重巡洋艦家族
    所以該級艦除了原有的8門100毫米高平兩用炮之外,還安裝了8門40毫米速射炮和12挺8毫米機槍,負責對近距離的敵機進行攔截。「迪凱斯納」級重巡洋艦最大的問題是防護薄弱,是各國「條約型重巡洋艦」中防護能力最弱的。裝甲總重量僅佔全艦總重量的4.5%左右。
  • 舊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被英國袖珍潛艇擊沉記
    1945年7月,在新加坡北部的柔佛海峽日海軍基地內,躺著受傷後剛修復的日本重巡洋艦高雄號。曾經被稱為「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趕出新加坡的英國人,此時發現報仇時機已到… 為了襲擊高雄號,英海軍派出冥河號潛艇及袖珍潛艇Xe-3號。
  • 最強輔助 暴風戰艦最牛巡洋艦TOP5大盤點
    這裡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暴風戰艦》中最具實力的巡洋艦TOP5吧,看看與大家心裡的定義有沒有不同呢?巴爾的摩號是二戰中建成的重型巡洋艦的首艦,也是M國擺脫條約限制後最先建造的在武裝和防護上比較合理的重巡。與同期R國重巡洋艦相比,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除了航速略遜外,其他各項戰術指標均佔上風。尤其是他的裝甲防護和對空火力遠高於對手,這使其無論是作為航空母艦的「警衛」還是與敵人炮戰的主力,都可以勝任。
  • 它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重巡洋艦,戰功顯赫卻難逃被擊沉的命運
    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中規定,英國皇家海軍可以建造總噸位18萬噸的重巡洋艦。按照「重巡洋艦單艦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的規定,英國可以建造大約18艘重巡洋艦。多塞特郡號重巡洋艦兩視圖英國人對建造巡洋艦非常熱心,傳統上皇家海軍保有的巡洋艦一直很多,其巡洋艦數量相對其他國家海軍的巡洋艦數量擁有絕對優勢。英國人如此重視巡洋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擁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
  • 它是最後一艘高雄級重巡洋艦,曾在薩沃島海戰中立下奇功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名字並不是第一次被用在日本的軍艦上,早在二戰前,就有一艘條約型重巡洋艦被命名為鳥海號。,參加過二戰的日軍戰艦一共有18艘以這種方式命名,其中14艘是重巡洋艦,另外4艘則是改裝自戰列巡洋艦的金剛級戰列艦。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為了阻止英軍馳援希臘,實現「新羅馬帝國」夢,義大利海軍出擊攻擊英軍從埃及到希臘克裡特島之間的運輸線,義大利海軍22艘各型艦船與英軍32艘各型艦船在龐大海域上爆發了海戰,其中義大利有1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英軍有戰列艦3艘、巡洋艦10艘和1艘航空母艦。
  • 二戰各國重巡洋艦圖集
    日本「秒高"號重巡洋艦德國"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日本「羽黑"號重巡洋艦義大利「波拉"號重巡洋艦德國重巡洋艦美國"波特蘭"號重巡洋艦日本高雄級重巡洋艦英國「約克"號重巡洋艦英國重巡洋艦美國「威奇塔"號重巡洋艦日本「加古"號重巡洋艦德國"舍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
  • 驅逐艦能代替巡洋艦?專家:能,但仍有差別,主要體現在用途上
    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弱最直觀的體現,但是海軍強大並不僅僅是因為航母本身的強大,而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航母作戰群。就拿美國來說吧,他擁有世界上最齊全的航母作戰群。一般一個航母作戰群包括一到兩艘航空母艦、兩到三艘飛彈驅逐艦、一到兩艘飛彈巡洋艦、一到兩艘攻擊潛艇、一到三艘補給艦以及一艘護衛艦。這是一個龐大的組織,我國正在努力建造一個強大的航母作戰群,各種戰艦也在緊鑼密鼓的建造中,但是這其中有一款戰艦我國並沒有,也沒打算建造,它就是巡洋艦。
  • 泰晤士河發現保存完好的倫敦號重巡洋艦(圖)
    倫敦號重巡洋艦於1665年沉沒在泰晤士河中艾沙號巡洋艦由志願兵操作駕駛,被稱為"老爹海軍"。潛水員還發現1940年沉沒的萊奇沃思號巡洋艦泰晤士河最大的水下打撈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共發現了7艘失事船隻,其中包括1665年沉沒的著名的倫敦號重巡洋艦,還有一艘遊艇改成的用於二戰的炮艦。
  • 盤點20世紀20年代,美國男女理想的美麗標準變化
    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時尚,幫助人們獲得了自由。經過幾十年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女性開始變得更加現代。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們把自己包裹在緊身胸衣和其他內衣裡,而20世紀20年代的時尚和潮流,卻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女性消費者不再強調她們的曲線,而是隱藏它們。沙漏形的身影消失,男孩子式的苗條開始流行。20世紀20年代的髮型和化妝,也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15家風景最優美的餐廳
    它們可能不是美國最豪華的餐館,但它們絕對是風景最美的餐館之一。下面這些照片顯示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最美麗的15家餐廳的風景。1.佛羅裡達州勞德代爾堡66號碼頭。佛羅裡達州勞德代爾堡第17街高士威。南佛羅裡達壯觀的天空-高牧師愛碼頭頂部酒廊加冕Ft。
  • 浮華背後,還原一個真實的「咆哮的20年代」
    原創 小畫君 中國畫報出版社20世紀20年代是美國和世界面臨最大挑戰的年代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餘火在壁爐裡噝噝作響,一場致命的「流行性感冒」進一步蹂躪了世界。那些倖存下來的人突然被拋進了一個巨大的政治和社會變革時代。
  • 20世紀電影業的巨人之一:塞西爾·德米勒
    塞西爾·德米勒是一名演員、導演和製片人,他成了20世紀電影業的巨人,以《十誡》等史詩聞名。誰是塞西爾·德米勒?麻薩諸塞州塞西爾·德米勒在20世紀頭十年培養了導演、編劇和管理經驗,決定成為無聲電影的幕後推手。他與傑西·拉斯基和塞繆爾·戈德溫合作組建了一家電影公司,最初名為傑西·拉斯基的故事劇公司,後來改名為派拉蒙影業。
  • 它是條約型重巡洋艦的雛形,曾為英國服役近三十年
    20世紀初是海軍技術大發展的時代,作為諸多新技術和新戰術的創始者,英國皇家海軍始終在這些方面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而試圖在海軍發展上趕上英國的德國、美國則一直扮演著跟隨者的角色。為此,英國人開始研究建造一級更加大型化的巡洋艦,這種巡洋艦將裝備遠強於152毫米級別火炮的234毫米火炮,儘管如此一來新艦在火力方面看起來更像傳統的裝甲巡洋艦,但事實上英國人計劃中的這種新型巡洋艦裝甲比較弱,但航速卻很快,甚至達到30節以上。
  • 為什麼說20世紀50年代,是個神仙比美的年代?
    20世紀50年代,二戰結束,各國進入了長期的戰後休整。告別了戰爭年代的拮据和服飾上的單一,女性曲線的展現重新被重視,美麗的姑娘們迎來了高級定製的回潮。1947年,克裡斯蒂安·迪奧推出「New Look」系列,將50年代的女性帶入了一個優雅和魅力完全爆發的十年。
  • 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
    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普氏野馬:又被稱為蒙古野馬,亞洲野馬。普氏野馬指的是,生活在中國境內的野馬。20世紀70年代,中國宣稱普氏野馬滅絕。普氏野馬和家養馬相似。普氏野馬體長約2米,尾長0.9米,體重在400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