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最後一艘高雄級重巡洋艦,曾在薩沃島海戰中立下奇功

2021-01-07 古今沙場

1998年3月,日本海上自衛隊訂購的第四艘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加入現役,該艦被日本海上自衛隊命名為鳥海號。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名字並不是第一次被用在日本的軍艦上,早在二戰前,就有一艘條約型重巡洋艦被命名為鳥海號。

日本海上自衛隊鳥海號驅逐艦

1928年3月26日,日本海軍最後一級重巡洋艦——高雄級重巡洋艦的4號艦在長崎的三菱造船廠開工建造,該艦被命名為鳥海號,這個名字來源於秋田縣和山形縣境內的鳥海山,用著名大山的名字為重巡洋艦命名是日本一直以來的傳統,參加過二戰的日軍戰艦一共有18艘以這種方式命名,其中14艘是重巡洋艦,另外4艘則是改裝自戰列巡洋艦的金剛級戰列艦。最上級重巡洋艦因為始建時是輕巡洋艦,所以用河流的名字命名。

作為高雄級重巡洋艦的一員,鳥海號標準排水量11490噸,滿載排水量12781噸,艦體長度203.76米,寬19米,吃水深度6.11米,該艦動力系統包括12座艦本式重油鍋爐和4座艦本式蒸汽輪機,採用4軸推進,最大功率130000馬力,最高航速35.5節,18節航速時的續航距離為5050海裡,如果把航速降低到14節,續航距離能上升到8000海裡。

鳥海號重巡洋艦

鳥海號重巡洋艦剛剛建成時裝有5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艦體前部安裝3座主炮塔,艦體後部安裝2座主炮塔。此外,該艦裝有4座單管120毫米高射炮和2座單管40毫米高射炮,此外還裝有4座雙聯裝610毫米魚雷發射管,不過此時該艦隻能發射90式魚雷。鳥海號在戰前並沒有經歷和姊妹艦一樣的大改裝,只在戰爭爆發後對武器系統進行了升級,原有的120毫米高射炮被更換成4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此外還加裝了4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魚雷發射裝置也更換成了可以發射93式氧氣魚雷的4座四聯裝610毫米魚雷發射管。

鳥海號重巡洋艦的裝甲總重量超過2400噸,側舷主裝甲帶裝甲厚度127毫米,防雷帶裝甲厚度58毫米,甲板水平裝甲最大厚度46毫米,主炮塔正面裝甲厚度25毫米,彈藥庫部位還有額外的76毫米裝甲。

作為30年代才服役的較新型艦艇,鳥海號還安裝了水上飛機彈射裝置,可以搭載4架水上飛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艦搭載的水上飛機被更換成了較新的零式水上偵察機。

戰前停泊在東京灣的鳥海號重巡洋艦

太平洋戰爭之初,鳥海號重巡洋艦作為小澤治三郎的第一南遣艦隊旗艦,率領艦隊參加了馬來半島和印度洋的攻略作戰。1942年6月,鳥海號還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和三艘高雄級姊妹艦一起編成第四戰隊,但沒有取得什麼戰果就狼狽的隨艦隊撤回了日本。1942年7月14日,鳥海號被編入三川軍一擔任司令官的第八艦隊,並稱為該艦隊的旗艦。第八艦隊原本只有兩艘古鷹級重巡洋艦和兩艘青葉級重巡洋艦,但日本海軍認為這四艘早期重巡洋艦戰鬥力太弱,所以才把鳥海號加強給了第八艦隊。在第八艦隊期間,鳥海號迎來了它十幾年服役生涯的巔峰時刻。

1942年8月8日午夜,鳥海號帶領第八艦隊趁著夜色悄悄摸進了薩沃島海域,與正在此處停泊的美國和澳大利亞艦隊發生了激烈的炮戰,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裡,日軍艦隊擊沉了美軍重巡洋艦文森斯號,阿斯託利亞號,昆西號和澳大利亞海軍重巡洋艦坎培拉號,重創美軍重巡洋艦芝加哥號,而日軍方面僅鳥海號海圖室被直接命中,34名參謀軍官陣亡。這一仗打的乾淨利落,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太平洋戰爭期間的鳥海號重巡洋艦

此後,鳥海號再無大的建樹,1944年6月,該艦參加了馬裡亞納海戰,但沒能取得任何戰果。10月,該艦隨艦隊參加了雷伊泰灣海戰,這一次,鳥海號再也沒能倖免,它遭到了美軍飛機和驅逐艦的攻擊,身中9枚炸彈,徹底喪失了動力。為了避免該艦落入敵手,日軍派出藤波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將鳥海號擊沉。

今天的日本似乎忘記了以鳥海號這個名字命名的戰艦曾經有怎樣的經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方能避免重蹈覆轍。

相關焦點

  • 美軍中竟有一艘日本重巡洋艦的姊妹艦?還是建在沙漠中,用途詭異
    這第5艘高雄級重巡竟是由當時日本的對手美國所建造,而且在沙漠中使用。 重巡洋艦是當時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上艦船,標準排水量1萬噸以下(實際上經常超過這個限制)、裝備口徑203毫米以下的主炮。舊日本海軍的4艘高雄級重巡洋艦均於1932年服役,在太平洋戰爭中參與了多場重要海戰。 到了戰爭末期的1944年10月下旬,雷伊泰灣海戰爆發。
  • 它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重巡洋艦,戰功顯赫卻難逃被擊沉的命運
    正因如此,在條約時代英國只建造了13艘重巡洋艦,其中還有2艘直接轉交給了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在條約到期後,英國也沒有再建造過新的重巡洋艦。1926年,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條約型重巡洋艦——多塞特郡號重巡洋艦開工建造,該艦於1930年加入皇家海軍服役。不得不說,英國皇家海軍動作還是很快的,此時美國和日本的大多數條約型重巡洋艦還沒服役,有些甚至還沒開工建造。
  • 二戰各國重巡洋艦圖集
    日本「秒高"號重巡洋艦德國"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日本「羽黑"號重巡洋艦義大利「波拉"號重巡洋艦德國重巡洋艦美國"波特蘭"號重巡洋艦日本高雄級重巡洋艦英國「約克"號重巡洋艦英國重巡洋艦美國「威奇塔"號重巡洋艦日本「加古"號重巡洋艦德國"舍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英國"康沃爾"號重巡洋艦日本妙高級重巡洋艦義大利重巡洋艦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1930年4月,為了堵住這一漏洞,美英日三國籤署了倫敦海軍條約,對三國巡洋艦以下艦隻的總噸位、單艦噸位和主炮口徑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 「高雄」級重巡洋艦:20世紀20~30年代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
    高雄級重巡洋艦是20世紀20~30年代日本海軍建造的一級新式重巡洋艦。本級艦是在妙高級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巡洋艦之一。由日本海軍造船軍官藤本喜久雄主持設計。高雄級重巡洋艦共四艘,分別是「高雄」號、「愛宕」號、「摩耶」號和「鳥海」號。
  • 薩沃島海戰,美軍死亡人數是日軍的20倍,為何山本五十六卻大怒?
    中途島之戰後,盟軍雖然挽回了頹勢,但是在南部太平洋地區還是比較被動,美軍迫切想要從日本手中奪取戰略主動權,但對於下一步動作,當時美軍內部存在爭議,當然,大體上美軍是有共識的,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和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都認為應該儘快奪取拉包爾。拉包爾:日軍西南太平樣的主要前進基地。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日本:4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53艘驅逐艦、264架飛機、約15艘支援艦船。 就總體而言,日本的科學技術水平是落後於美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雷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中途島海戰時,雷達在美軍的海軍艦隊已經全面投入使用,在檢測日軍動向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每次日本海軍有所行動美軍總能事先檢測到,並採取相應的戰略行動。 反觀日本雖然在戰艦數量上佔據優勢卻沒有使用雷達技術,對美軍的監測和警戒全靠目測,在這種對比下日軍的效率較美軍有著很大的差距。
  • 二戰德國最好的重巡洋艦:主炮轉向只需15秒,還賣給蘇聯一艘
    在二戰時期,德國曾建造了一款性能優越的重型巡洋艦,其主炮轉向只需要15秒,其中的一艘甚至還賣給過蘇聯。在一戰結束之後,當時的戰勝國便嚴格限制了德國海軍的發展。然而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在暗地裡又重新開始了大力度的建設德國海軍。在1935年,英德海軍籤訂協議使希特勒更加明目張胆,陸續建造了當時的德意志級戰列艦和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該型巡洋艦也是當時德國海軍的主要作戰艦艇。
  • 法蘭西驃騎兵,海軍條約限制下的產物,二戰法國海軍重巡洋艦家族
    曾與英國戰列艦對陣「黎塞留」號戰列艦因為沒有統一且有效的領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海軍並沒有像美國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那樣留下那麼多的顯赫戰績。為了讓各位讀者對當時法國海軍的水面戰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今天本文就向各位讀者大致介紹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法國海軍重巡洋艦家族,讓各位讀者對當時法國海軍的實力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條約型重巡洋艦」概念的出現——法國重巡洋艦誕生的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海軍一共建造了一共3個級別,7艘重巡洋艦。
  • 泰晤士河發現保存完好的倫敦號重巡洋艦(圖)
    倫敦號重巡洋艦於1665年沉沒在泰晤士河中潛水員還發現1940年沉沒的萊奇沃思號巡洋艦泰晤士河最大的水下打撈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共發現了7艘失事船隻,其中包括1665年沉沒的著名的倫敦號重巡洋艦,還有一艘遊艇改成的用於二戰的炮艦。
  • 中日甲午海戰:世界蒸汽動力裝甲戰艦的首次大規模海戰
    甲午海戰爆發戰前在清政府洋務派大臣李鴻章的主持下,北洋海軍於1885年向德國訂購了世界上較先進的7335噸級鋼鐵裝甲艦「定遠」號「鎮遠」號和和排水量2300噸的「濟遠」號,這在當時是遠東地區威力最大的戰艦。
  • 沉沒半個多世紀後,東海發現一艘美國主力潛艇,日本:此前曾轟炸
    圖為灰鯨號潛艇殘骸近日,據媒體報導,二戰時期美海軍的一艘名為灰鯨號的潛艇曾經在東亞地區神秘失蹤,幾十年裡美軍都沒有發現過它的蹤跡,但在沉沒了半個多世紀後事情有了轉機,最近日本勘探隊在東海發現了一艘美國沉沒的主力潛艇,並且確認它就是失蹤的灰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