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人普遍愛財,比如我們過年時最常見的祝福語,使用頻率最高的,除了「萬事如意」、「身體健康」,恐怕就是「恭喜發財」了。
但中國人又普遍含蓄,雖然愛錢,但直接提錢又覺得自己粗俗不已,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君子說「錢」,也是有著自己的門道兒,為錢財取了不少的雅稱和別稱,當然,對「錢財」起的具有諷刺意味的別稱要多於雅稱。
01 布泉:錢財的最早的雅稱
在我國的《周禮》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官)掌邦布之入出」。打眼一看,這句話大家看不出什麼和錢有關的信息,漢代的經學家鄭玄則對其有著一個詳盡的解釋:
「布,泉(錢)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
意思是說,錢存起來時叫做「泉」,流通起來則叫「布」,於是「布泉」便成了錢財最早的稱謂,注意,不只是雅稱。
事實上,先秦時期「泉」乃是「錢」的官方稱謂,著名的古幣「秦半兩」,其形制為「外圓內方」,意指「周流四方」,如泉水般流通各地。
參考文獻:《周禮》
02 鄧通: 因皇帝一夢得寵,富甲一方後名字成了錢財的別稱
鄧通,西漢有名的弄臣,是漢文帝的男寵,為中國成語寶庫增加了「吮癰舐痔」的成語,不用明離子解釋,大家也能猜出來鄧通對漢文帝做過什麼。
鄧通其實本沒有什麼本事,唯獨善於划船,划船劃出了門道兒後便被徵召進皇宮,成為了掌管駕駛皇帝駕船的小吏,被人俗稱為「黃頭郎」。
有一天,漢文帝做了一個夢,夢到了自己就要上天,可離天宮有一步之遙時,怎麼也爬不上去。就在他著急的時候,一個黃頭郎從下面託了他一下,他得以登上天庭。
醒來之後,漢文帝覺得這是上天給自己的啟示,於是暗暗尋訪,發現鄧通正是自己掌船的黃頭郎。於是當即賜鄧通億萬財產,封為上大夫,鄧通從此成了漢文帝的寵臣。
但平步青雲的鄧通並不滿意,漢文帝也看出了他的擔憂,便讓人給鄧通看相,相者說鄧通的面相是「當貧餓死」,於是又給了他一道旨意:將四川嚴道銅山賜給鄧通,允許他自己開礦鑄錢。
貪婪的鄧通開始大肆開礦鑄幣,從此市面上多了一種錢幣,稱為「鄧氏錢」,而「鄧通」由此成了錢幣的別稱。
不過這個「鄧通」可不是錢幣的雅稱,是比錢財本身更諷刺的一種稱謂。
參考文獻:《史記》
03 孔方兄:知識分子口中的錢財
中國古代士人不差錢,因此對於錢財總要表現出淡薄的情懷。讀書人的口中如果直接說錢,未免有些俗氣,但沒有了錢又不能活下去,所以西晉的《錢神論》裡便有了這樣的描述:
「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
於是視金錢如兄長的人,則被士人看作重利薄義,齒於與其為伍,但是迫於生計,又不得不追逐錢財。
之所以叫」孔方兄「,三個字都是有考究的,首先是銅錢的外形,有一孔,而且還是個方孔,倒置過來便是」孔方「。而」兄「字可以解釋為視錢財為兄長,也可以從」錢「字的偏旁」戈「字諧音」哥「來解釋。
總之,」孔方兄「從文人雅士的口中,慢慢成了大眾們對於錢財的另類別稱。
04 白水:王莽篡漢時的去」劉「運動
相對於其他的別稱,這個稱謂大家應該畢竟陌生,它涉及到一個重用的歷史事件:王莽篡漢。
漢代的銅錢上有」金刀「二字,而劉的繁體為」劉「,由」金卯刀「組成,篡漢的王莽對錢幣上的」金刀「很敏感,便極力想去除劉姓的印記,於是採用了錢幣的古稱」泉「,稱錢財為」貨泉「,將其拆分成了」白水「,印在新鑄的錢幣上。
於是」白水「便成了當時對於錢幣的另一種稱謂。
05 阿堵物:被妻子逼出來的雅號
《世說新語》裡有一則故事,西晉的王衍崇尚玄學,認為說」錢「字不祥,而妻子又是個極愛財的人,看到丈夫自視清高,從不提錢字,就想了個辦法,等王衍上床睡覺後,妻子讓婢女在王衍床的周圍灑滿金錢,王衍第二天醒來一看遍地的錢財,對門外的大喝一聲:」舉卻阿堵物!「,要求婢女們把這些錢財都收拾乾淨。
這一句大喝不要緊,給錢財又多了一個別名,」阿堵物「即是意為」阻擋前行的東西「,恰當好處的暗示了有多少人,為了錢財而停下了追逐夢想的腳步!
總結:
含蓄的中國人愛錢,卻又不願意直白的表達,所以給錢財起的別稱雅稱也比其他事物要多,每一個別稱幾乎都包含著故事,由此扯出的歷史知識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明離子寫的只是其中比較有意思的幾個詞,如果大家有其他有意思的故事,歡迎大家在留言中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