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rk
如果我們談論到戰爭和衝突,我們心裡不禁就會聯想到生靈塗炭、斷壁殘垣的悲慘景象。然而今天本文要講述的戰爭並沒有那樣悲慘嚴肅,相反還充滿了詼諧幽默,顯得十分有趣。
澳大利亞的國徽,左為袋鼠,右為鴯鶓
鴯鶓,是一種擅長奔跑且不能飛翔鳥類,它的體型也是全球僅次於鴕鳥的鳥類,最高能長成185的大高個,體重最重能達到45公斤。該鳥是目前全球最為古老的鳥種之一,澳大利亞便是鴯鶓主要的棲息地,因此澳大利亞將其稱為國鳥,並把它的形象印到了國徽上。
誰能想到,這樣的大鳥竟然是引起戰爭的生物。
鴯鶓因極具生態和生物破壞性,因此在當時被澳大利亞政府將視為國家的頭號通緝犯。在1932年,正值經濟大衰退浪潮嚴重波及到世界各國的慘澹時期,澳大利亞在這一年遭受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天氣。這一年,在澳大利亞的西部地區,近2萬隻的鴯鶓浩浩蕩蕩地殺進了農民們辛苦種植的田地,並大肆將田地裡為耕地畜生們準備的十分豐富的水資源飲光,還把農田附近的水源地霸佔,當成了自己的家園。水資源枯竭、農田被破壞為當地造成巨大的損失。這些鴯鶓在霸佔田地時還把圍欄破壞,這讓野兔們趁機溜進農場,對農田造成進一步破壞,農民們即憤怒又無奈,沒有很好的辦法將這些鴯鶓驅趕。
沒有一點辦法的農民終於坐不住了,便不斷向當地政府反映此時,政府則將情況傳達到軍隊,軍隊決定甘於此事。人類歷史上啼笑皆非的鴯鶓戰爭即將上演。
隨後,軍隊向農田派遣了一種軍人,他們帶著兩挺「劉易斯」式輕機槍,並帶來了1萬發子彈,向這群糟踐農田的鴯鶓們宣戰。然而,有礙於作戰地點的地形十分開闊,且鴯鶓的奔跑速度快速(其能以每小時70公裡的速度奔跑,甚至可以連續跑到100公裡以外),即便是火力迅猛的「劉易斯」輕機槍也難以將它們消滅。這場戰鬥下來,1000多隻鴯鶓竟然只被打死了12隻。
有礙於此,部隊指揮官馬裡帝茲想出了一個辦法,即將這群速度飛快又頑固的鴯鶓逼到附近一處水壩上,進一步壓縮鴯鶓們的行動範圍,並機槍架設到車上,這可以讓鴯鶓處於殺傷射程之內,既能提升命中率也能進行集中消滅。
這名指揮官的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然而車輛在行駛中導致顛簸,進而影響射擊精度,為此士兵不得不像上一次戰鬥那樣開始盲目掃射。這樣就導致了本次戰鬥僅收穫可憐戰果。隨後的戰鬥中,澳大利亞軍人終於將1萬多發子彈全部打完,而截至那時,它們只打死了1000多隻鴯鶓,這種交換比導致人類歷史上首次針對動物的戰爭,以人類的失敗收場。
但是這種十分雞肋的戰鬥,馬裡帝茲竟然還以澳大利亞軍方的名義對外宣布,戰鬥沒有導致澳軍士兵傷亡。本想問題能被軍隊充分解決的農民們,再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又要過上苦日子,還要打掃軍人們留下的爛攤子。
這次戰鬥過後,很多動物學家對澳大利亞軍隊進行嘲諷,尤其是鳥類學家多米尼克強調稱,這些士兵們用機槍設計鴯鶓十分可笑,無疑這群動物們使用了遊擊戰術,讓軍方無故浪費了彈藥,他們應該對這種事負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