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鴯鶓泛濫,派遣軍隊開槍射殺,結果反被這群鳥給上了一課

2021-01-08 大磨坊米分

作者:Dark

如果我們談論到戰爭和衝突,我們心裡不禁就會聯想到生靈塗炭、斷壁殘垣的悲慘景象。然而今天本文要講述的戰爭並沒有那樣悲慘嚴肅,相反還充滿了詼諧幽默,顯得十分有趣。

澳大利亞的國徽,左為袋鼠,右為鴯鶓

鴯鶓,是一種擅長奔跑且不能飛翔鳥類,它的體型也是全球僅次於鴕鳥的鳥類,最高能長成185的大高個,體重最重能達到45公斤。該鳥是目前全球最為古老的鳥種之一,澳大利亞便是鴯鶓主要的棲息地,因此澳大利亞將其稱為國鳥,並把它的形象印到了國徽上。

誰能想到,這樣的大鳥竟然是引起戰爭的生物。

鴯鶓因極具生態和生物破壞性,因此在當時被澳大利亞政府將視為國家的頭號通緝犯。在1932年,正值經濟大衰退浪潮嚴重波及到世界各國的慘澹時期,澳大利亞在這一年遭受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天氣。這一年,在澳大利亞的西部地區,近2萬隻的鴯鶓浩浩蕩蕩地殺進了農民們辛苦種植的田地,並大肆將田地裡為耕地畜生們準備的十分豐富的水資源飲光,還把農田附近的水源地霸佔,當成了自己的家園。水資源枯竭、農田被破壞為當地造成巨大的損失。這些鴯鶓在霸佔田地時還把圍欄破壞,這讓野兔們趁機溜進農場,對農田造成進一步破壞,農民們即憤怒又無奈,沒有很好的辦法將這些鴯鶓驅趕。

沒有一點辦法的農民終於坐不住了,便不斷向當地政府反映此時,政府則將情況傳達到軍隊,軍隊決定甘於此事。人類歷史上啼笑皆非的鴯鶓戰爭即將上演。

隨後,軍隊向農田派遣了一種軍人,他們帶著兩挺「劉易斯」式輕機槍,並帶來了1萬發子彈,向這群糟踐農田的鴯鶓們宣戰。然而,有礙於作戰地點的地形十分開闊,且鴯鶓的奔跑速度快速(其能以每小時70公裡的速度奔跑,甚至可以連續跑到100公裡以外),即便是火力迅猛的「劉易斯」輕機槍也難以將它們消滅。這場戰鬥下來,1000多隻鴯鶓竟然只被打死了12隻。

有礙於此,部隊指揮官馬裡帝茲想出了一個辦法,即將這群速度飛快又頑固的鴯鶓逼到附近一處水壩上,進一步壓縮鴯鶓們的行動範圍,並機槍架設到車上,這可以讓鴯鶓處於殺傷射程之內,既能提升命中率也能進行集中消滅。

這名指揮官的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然而車輛在行駛中導致顛簸,進而影響射擊精度,為此士兵不得不像上一次戰鬥那樣開始盲目掃射。這樣就導致了本次戰鬥僅收穫可憐戰果。隨後的戰鬥中,澳大利亞軍人終於將1萬多發子彈全部打完,而截至那時,它們只打死了1000多隻鴯鶓,這種交換比導致人類歷史上首次針對動物的戰爭,以人類的失敗收場。

但是這種十分雞肋的戰鬥,馬裡帝茲竟然還以澳大利亞軍方的名義對外宣布,戰鬥沒有導致澳軍士兵傷亡。本想問題能被軍隊充分解決的農民們,再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又要過上苦日子,還要打掃軍人們留下的爛攤子。

這次戰鬥過後,很多動物學家對澳大利亞軍隊進行嘲諷,尤其是鳥類學家多米尼克強調稱,這些士兵們用機槍設計鴯鶓十分可笑,無疑這群動物們使用了遊擊戰術,讓軍方無故浪費了彈藥,他們應該對這種事負責到底。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逗比的戰爭:澳大利亞軍隊輸給鴯鶓
    沒錯,澳洲國徽上的那隻鳥就是我啦~我是鴕鳥的表親,也是世界第二大的鳥類。我和鴕鳥一樣不會飛但跑得很快,平時吃蟲子和各種穀類,一般不惹人。在無計可施之下,這些前身是一戰老兵的農民們便向西澳政府發出了求助,要求政府派兵用機關槍射殺所有害鳥。於是,國防部長皮爾斯爵士便派出了一名叫馬裡帝茲的少校帶領著一隊裝備著機關槍的士兵,前去消滅鴯鶓少校:So easy!  對付這些鳥小菜啦。
  • 鴯鶓戰爭:士兵與鴯鶓的戰爭,為何是以鴯鶓的勝利告終
    「報告,前方出現大量的鴯鶓,是否開槍射擊。」一位下士在向一位少校報告情況,一公裡之外有一群數以萬計的鴯鶓成群結隊地向他們走來。少尉顯然是沒把這群不會飛的鳥放在眼裡,於是下令開始機槍掃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第一次大戰剛結束不久,於是士兵們退伍之後成為了政府難以解決的問題。
  • 鴯鶓:你聽過但不熟悉的澳大利亞國徽上的"神獸"
    ,古老的鳥種鴯鶓是鳥綱鴯鶓科的唯一物種,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澳洲鴕鳥,它擅長奔跑,是大洋洲獨有的動物。,草原以及沙漠地帶,可以說在澳洲這一塊與世隔絕的廣闊土地上,它澳大利亞的野外幾乎隨處可見。
  • 20000隻鴯鶓橫掃澳洲,軍隊用機槍瘋狂掃射,1萬發子彈僅消滅12隻
    這就是鴯(er)鶓(miao),也被稱為澳洲鴕鳥,它們生活在澳洲的森林和草原沙漠地帶,食物從小昆蟲到樹葉野果,是澳大利亞的國鳥。 而這樣一隻看起來憨厚呆萌可愛的大鳥,卻和澳洲的軍隊發生過正面衝突,最後澳大利亞的士兵用了一萬多發子彈卻只消滅的12隻鴯鶓,結果讓人啼笑皆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澳大利亞要派軍隊消滅鴯鶓?而戰果卻又是如此的令人發哂?
  • 澳大利亞的鳥,膽也太肥了……
    膽這麼肥的鳥估計只有在土澳才能看到這奇觀,說起澳大利亞的鳥,請把彪悍打在公屏上。鴯鶓(ér miáo)是澳大利亞原生的一種大鳥,和駝鳥有點像,也不會飛。鴯鶓是澳大利亞的國鳥,澳大利亞國徽上有兩樣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一個是袋鼠,另一個就是鴯鶓。在1930年代初,這種大鳥在澳大利亞數量急劇上升,對西澳大利亞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害。
  • 裝備精良的隊伍,為什麼會敗給澳大利亞的一種鳥?
    如果細心觀察過澳大利亞的國徽,就會發現,上面有兩種動物,一種是袋鼠,另一種就是鴯鶓。鴯鶓是澳大利亞的國鳥。>鴯鶓雖然是國鳥,但在澳大利亞,它是當地歷史中讓人羞愧的角色。因為在一次部署精良的戰鬥中,手握重型武器的人類,居然兩次敗給了手無寸鐵的鴯鶓。這也是有名的「鴯鶓大戰」,發生了兩次,雖然澳大利亞人並不願意承認,但結果都是鴯鶓勝利了。
  • 喜歡吃莊稼的鳥,曾兩次戰勝澳大利亞士兵,現在70塊錢一斤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當士兵們守著僅有的莊稼維持生活時,一種不會飛的鳥——鴯鶓(ér miáo)闖進了士兵們的生活,大量的鴯鶓破壞莊稼,讓莊稼顆粒無收,士兵們瀕臨絕望。鴯鶓,速度很快,最高時速可達70千米,耐力也好,可連續飛奔百公裡距離。這種鳥本質上非常友善,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以草類為食,當然也包括士兵們的小麥和其他莊稼。一直以來,鴯鶓是澳大利亞本土受保護的物種。直到1922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數量多,鴯鶓漸漸把一些區域的莊稼都吃完了。
  • 食火雞,體型和速度都比鴯鶓鴕鳥弱,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
    鴯鶓,不僅敢和軍隊開戰,而且打了兩次,每次都是勝利者這是一場罕見的人類戰敗的戰爭,故事發生在一點不讓人驚訝的澳大利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士兵們解甲歸田,開始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沒過多久,鴯鶓就打破了這種平靜,不斷破壞莊稼,讓士兵們顆粒無收。士兵們拿起武器奮起反抗,結果不盡人意,於是澳大利亞開始派軍隊去消滅它們,打響了第一次鴯鶓戰爭。
  • 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鳥,居然還和人類軍隊發生了一次衝突!
    同樣的,體型最大的鳥是鴕鳥!世界上體型第二的鳥,是什麼鳥?說起這種鳥,有可能比鴕鳥還威風!因為它們居然還和人類軍隊發生了一次衝突。結果還大獲全勝!1.國徽鳥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有兩隻體型較大的動物。左邊的是袋鼠,右邊的那個……不是鴕鳥。是一種叫做鴯鶓的動物。
  • 人兔大戰慘敗,澳大利亞又向自家國鳥宣戰,結果這些鳥更可怕
    看來澳大利亞現在不得不接受這個外來物種了,沒辦法把它徹底地趕出去,現在只能通過一定的手段來控制兔子的數量。因此這場持續了150年的人兔大戰,人類是以完敗收場。  就在於兔子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澳大利亞在1932年以後又對自家的國鳥鴯鶓宣戰了。澳大利亞真的很神奇,本土上沒有發生過人類之間的戰爭,卻發生了兩次人和動物的戰爭。
  • 史上最奇葩的戰爭,澳大利亞出動軍隊和鳥類大戰,結果還打輸了
    如果大家觀察過澳大利亞的國徽就會發現,其上面的圖案,在最左邊是一隻澳洲最為常見的袋鼠,而另外一邊的則是長得像鴕鳥一樣的鳥類。實際上這可不是鴕鳥哦!而是鴕鳥的近親,大洋洲的特產鳥類鴯鶓 [ér miáo],他們的翅膀比起鴕鳥還要更加退化,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鳥類之一。
  • 澳大利亞軍隊,慘敗鳥類 一一鴯鶓戰爭
    事情發生於1932年的 澳大利亞 這場戰役,以鳥類獲勝而告終,起因是因為,鴯鶓數量過大,嚴重破壞農作物,並且澳大利亞,遇到百年難得一遇的經濟危機,鴯鶓[ér miáo]是僅次於非洲鴕鳥,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 並且不絲毫懼怕人類,圖片來源於網絡。
  • 澳大利亞剛承認,軍隊闖下大禍惹怒全世界
    給人的感覺就是,澳大利亞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不過,這只是澳大利亞的表象,近期,澳大利亞承認,其軍隊闖下大禍,惹怒全世界,這樣的澳大利亞又憑什麼對中國指手畫腳?莫裡森政府應當先把自己的軍人管好,不要讓自己成了國際笑話。
  • 澳大利亞:我打起鬼子來,可比英國猛多了!
    早期,英國方面曾多次在澳大利亞試驗核武器。這哥們感覺上是溫文爾雅,但實際上一直也是躁動不安,早些時候也是全球徵戰!一戰期間,澳大利亞武裝部隊加入英軍作戰。據統計澳大利亞這個可以算沒什麼戰火的國家,也有將近七分之一的人都參加了戰爭。此後澳洲遠徵軍跟隨英國方面在歐洲、非洲作戰,值得一提是這群基本沒什麼戰鬥基因的遠徵軍在阿拉曼戰役中表現出眾!
  • 地球上最大的鳥——象鳥、恐鳥、鴕鳥和鴯鶓
    古顎總目中有我們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幾種鳥: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象鳥(又稱隆鳥);生活在紐西蘭的恐鳥;生活在非洲的鴕鳥;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鴯鶓。今天來認識一下這些不會飛的巨鳥。第一個出場的是象鳥(又稱隆鳥)(aepyornis maximus)
  • 巨鳥橫掃澳洲,六萬發子彈才打死三千多隻,如今卻成國鳥
    有幾次甚至激怒的鴯鶓,反而被鴯鶓一腳踢成了重傷,所以只好一忍再忍,直到鴯鶓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農民們終於忍無可忍開始向軍隊尋求幫助。於是澳大利亞開始了第二次動物大戰,第一次是因為兔群泛濫,澳大利亞也是動用了軍隊的力量才擺平了。
  • 澳大利亞出動直升機射殺泛濫野山羊 中國吃貨們又討論起吃法
    還沒從英國水母那裡回過味兒來,中國吃貨們又要開始新一輪的操心,因為澳大利亞的野山羊又泛濫了。近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瑞日落國家公園(Murray Sunset National Park),因野山羊泛濫,當地出動了直升機展開捕殺行動,一共射殺了459隻山羊。
  • 澳大利亞「人鳥」大戰,皇家部隊投降2次,還立法保護它們
    而在現實的歷史中,在澳大利亞則發生過「人鳥」大戰,關鍵是澳大利亞人還打輸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澳大利亞鴯鶓危害莊稼,軍隊向它們宣戰在澳大利亞生活這一種鳥類名叫作鴯鶓,它們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因為翅膀退化,所以完全無法飛翔,外形看上去更像是非洲鴕鳥。它們非常善於奔跑,胃口也很大,通常成群結隊地看到什麼就吃什麼。
  • 廣東中山拍賣鴯鶓孔雀 鴯鶓每天吃草700斤(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鴯鶓形似鴕鳥,體高約1.5米,重達100斤,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鴯鶓的形象還成為了澳大利亞國徽的圖案。  據介紹,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和地區,適合原生鴯鶓種群的繁殖,此次拍賣的鴯鶓就是從澳大利亞「移民」過來的。
  • 鴯鶓:徒步鳥王,引發戰爭的動物
    鴯鶓:徒步鳥王,引發戰爭的動物文/張濤拉罕除了鴕鳥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不能飛行的鳥類,鴯鶓(er二聲miao二聲)就是其中之一。它們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是鴯鶓屬下的唯一種,僅分布於澳大利亞,且是該國國徽上的「守護神獸」之一,因神似鴕鳥,所以又被稱為「澳洲鴕鳥」。鴯鶓身材高大,最高可達2米,但體重輕盈,一般不會超過6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