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害蟲是林業工作者的基本功,從分類學來說,門綱目科屬種,一般來說,起碼要識別到目,對於常見害蟲識別到科也是有必要的。
下文其實連入門都算不上,只是略微加入了我的一些思考,與林業一線同志分享與共同學習,起碼應該避免把毒蛾識別成刺蛾,把蝶類看成蛾類。林農朋友們有興趣也可以隨便看看。蛾類幼蟲很多是我們在野外常見一類害蟲。體型、足式、體色以及危害特徵是分類的重要依據,需要長期的摸索積累。
先說一個最簡單的常識,蝶類成蟲與蛾類成蟲區分。
注意有些蛾類也很豔麗,與蝶類相似,而蛾類在白天也會在林間出沒。
蝶蛾類最典型而直觀的區別特徵---蝶類停止休憩時,兩個翅膀是並立在一起的,有些種類不停張合,而蛾類則是雙翅平覆。
尺蛾科。幼蟲稱為尺蠖,很好識別。由於它的腹足只有一對,這種「殘疾」造成行走不便,使它有了「扳弓蟲」、「步曲」等外號。
我市山核桃桃上最常見的是油桐尺蠖和木橑尺蠖,浙江的常見材料上只有木橑尺蠖,兩者在頭部有明顯差異,成蟲也不同。(歷史文章中有)
我市和臨安在病蟲害種類以及危害方面有很多細微差別,可以借鑑但千萬不要照抄。
毒蛾科。既毒蛾第6和7腹節背面各有一翻縮腺,既然是毒蛾,毒毛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個別例外,背上的簇狀毒毛基本上是必備品。剛竹毒蛾、華竹毒蛾都曾經在竹產區小面積爆發。今年的山核桃採收前後的灰斑古毒蛾讓大家吃了不少苦頭,其實同時危害的還有其他種類,如有一種白色毛絨絨的屬於茸毒蛾,而還有一種小毛蟲,也有毒毛,但它恰恰不是毒蛾科,它是鉤蛾科的。
下圖為茸毒蛾頭部。
上圖為今年危害山核桃的灰斑古毒蛾,很多蛾類幼蟲有吐絲下垂習性。
刺蛾科。我們所說的洋辣子就是刺蛾科,準確的說毒蛾科的還不能算。綠刺蛾、黃刺蛾等等常見的刺蛾科種類我市都有,刺蛾科幼蟲重要特徵是體表有枝刺,也有個別刺蛾幼蟲體表是光滑的。
舟蛾科。舟蛾幼蟲也挺好識別,舟蛾,「獨上蘭舟」,顧名思義,它停息時有時兩頭微微翹起,形似小舟。舟蛾科大家最熟悉的是山核桃青蟲,青蟲四齡幼蟲有一紅背線,學名青胯白舟蛾(還叫山核桃天社蛾)。危害竹子的竹鏤舟蛾等舟蛾在我市也曾經爆發。
上圖為山核桃舟蛾,背部有紅線。
夜蛾科。這是個大科,但很多是農業上的重要害蟲,比如: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等。夜蛾科在我市的主要危害的種類包括兩類。其一,危害竹子的竹筍禾夜蛾、筍秀夜蛾等4種,這幾種夜蛾是引起早筍、毛竹等退筍的重要原因;其次就是著名的苗圃害蟲,地老虎類。地老虎和蠐螬並不難區分,蠐螬是鞘翅目金龜子的幼蟲,其典型的特徵是胸足明顯。
下圖為地老虎的一種。
下圖為蠐螬,注意前足。
蝙蝠蛾。有關蝙蝠蛾最著名的是冬蟲夏草,所謂冬蟲就是蝙蝠蛾,蟲草菌寄生在鱗翅目昆蟲蝙蝠蛾幼蟲身體裡形成的夏草。蝙蝠蛾體表光滑無毛。在一些幼林山核桃以及板慄林中都曾發現,其最典型的危害特徵是糞包。
木蠹蛾科。常見的木蠹蛾幼蟲體色是通體紅色的,兩頭黑,俗稱兩頭蟲,大家都認識咖啡木蠹蛾(山核桃斷枝蟲)。
天蛾科。這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蛾類幼蟲,體粗壯光滑無毛,尾巴上的突起的尾角,體色多為綠色,休息時經常將身體前段高高舉起,頭略朝下,有種睥睨天下高傲的味道。
燈蛾科。燈蛾科中最臭名昭著的當屬美國白蛾。
枯葉蛾科,最熟悉的莫過於馬尾松毛蟲。
再說點冷門的
舉肢蛾科。這是一類極少數危害山核桃果實的害蟲,在我市山核桃的危害呈點狀分布,在核桃倒是一大害蟲,其名取自它舉起的成蟲後肢。幼蟲初孵化幼蟲乳白色,頭部黃褐色,體背中間有紫紅色斑點。
潛蛾科和細蛾科幼蟲體型較小,潛蛾幼蟲危害葉肉,在柑橘上是比較重要的害蟲。
三種蝶類幼蟲
鳳蝶科
上圖為柑橘鳳蝶,注意頭上的兩個臭角。
弄蝶科
蛺蝶科
以上難免掛一漏萬;剪影由西北農學院繪製,一些圖片摘自網上。
近日有一定時間 「回爐」,越來越發現常識與通識的重要性。
最後附上一份40年前,比較經典的蛾類幼蟲檢索表,供大家平時工作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