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蝶科毛毛幼蟲被螞蟻保護著,成蝶後抖抖翅膀,螞蟻想留也留不住

2020-12-04 六維自然

在動物世界中,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都是毛毛蟲,而毛毛蟲由於爬行速度比較慢,蟲身又沒有外殼保護,容易被各種動物獵食,包括螞蟻。所以不同種類的毛毛蟲,進化出不同的技能,有些毛毛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有些會偽裝成毒蛇、樹枝等等,嚇退或躲避獵食者。

在眾多種類的毛毛蟲中,灰蝶科毛毛幼蟲的自保手段比較獨特,不是靠毒,也不是靠偽裝,而是和螞蟻群形成一種共生的聯盟,還是在毛毛蟲的時候,被螞蟻群保護著,直到化繭成蝶。

螞蟻雖小,但也是幾乎無所不食,毛毛蟲也在螞蟻的食譜上,但為何螞蟻不吞食灰蝶科毛毛幼蟲,反而會保護這種毛毛蟲呢?這是因為灰蝶科毛毛幼蟲的形狀扁平,外殼比較硬,能一定程度對抗螞蟻,更為重要的是灰蝶科毛毛幼蟲身上有腺體能分泌一種蜜露,是蟻群喜歡的蜜露甜食,有充足的食物,螞蟻自然不會進食毛毛蟲,反而會保護這種毛毛蟲。

灰蝶科毛毛幼蟲被螞蟻保護著,螞蟻又能得到它們需要的食物,這就是大自然常見的一種共生聯盟:在共生關係中,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係,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有利於生存的幫助,同時也獲得對方的幫助!

有些灰蝶科毛毛幼蟲也會被拖進蟻穴中,在螞蟻群保護之下,等待「化繭成蝶」的那天,當灰蝶科毛毛幼蟲就會化繭成蝶時,它們的共生聯盟關係也就結束了,灰蝶抖一抖翅膀就飛往天空中,蟻群想留也留不住了,所以它們的聯盟時間一般能維持3-4周左右。

有數據統計表明:灰蝶科毛毛幼蟲與蟻群形成共生聯盟是非常穩固的,灰蝶科的蝴蝶已知的一共有6000多種,其中大約有75%的灰蝶科蝴蝶在幼蟲階段都會得到螞蟻的照顧,螞蟻群會一直保護這種毛毛蟲,直到毛毛蟲化繭成蝶!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南師賞蝶指南——灰蝶篇
    記錄了一些蝴蝶相關信息,在本系列中分為幾篇與大家分享,是一份比較全面的入坑級別校園內觀蝶指南。灰蝶科是蝴蝶中比較神秘的一個類群。由於它們中的大多數體型嬌小,而且翅膀合起時反面看起來往往灰不溜秋,所以比起大個子的鳳蝶、鮮亮的蛺蝶,大部分人不會注意到它們,或者數種被誤認為一種。然而其實當它們展開翅膀,正面常常是非常鮮亮美麗的顏色,要是放大點簡直吊打閃蝶。
  • ...蝴蝶 新品種 毛毛蟲 上海 幼蟲 成蝶 蝶 蛺蝶 青岡樹-上海頻道...
    這幾年,他轉做科普工作,呼籲人們愛護動物、保護環境。   不過,陳志兵仍養著蝴蝶幼蟲。他打開一隻鑽了小孔的密封塑料盒,小心翼翼捧出一條附著在葉片上一動不動的青蟲,輕輕撫摸背脊上的突起花紋,逗弄幾下觸角。「你看,它的身體圓鼓鼓,開始變得透明。再過幾天就要開始結蛹、化蝶,達到短暫生命中的巔峰時刻。」9月底上海動物園即將舉辦第二屆蝴蝶展,陳志兵到時就要向遊客展示毛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
  • 蝶中小精靈 灰蝶
    最小的灰蝶翅展長度僅1.3釐米灰蝶是鱗翅目灰蝶科蝴蝶的通稱,為小型蝶類,兩個翅膀展開僅為1至3釐米,明顯小於常見蝴蝶種類。舉例而言,柑橘鳳蝶翅展可達8至11釐米,菜粉蝶也有4至5釐米,而藍灰蝶僅為1.8至2.2釐米。1983年6月,我國昆蟲學家馬恩沛,在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的原始森林裡採到一種小灰蝶,翅展長度僅1.3釐米,創造了最小紀錄。
  • 觀察記錄日記:點玄灰蝶、亮灰蝶
    這些卵往往被產在景天科多肉植物上,比如不死鳥、姬朧月、垂盆草、長壽花等等。點玄灰蝶的幼蟲很難被發現,它們小時候會鑽到多肉的裡面,把裡面蛀空。只有長大了才容易發現它們,而那個時候你的多肉也被禍害得差不多了。根據吃的多肉的顏色不同,點玄灰蝶的幼蟲顏色也不同。下面這個幼蟲就是吃綠色多肉長大的。
  • 探尋王精灰蝶
    在王精灰蝶發表之前,該屬只有2種:精灰蝶(A. pryeri,也叫斑精灰蝶)和璞精灰蝶(A.praetextatus)。王精灰蝶的翅背面近似璞精灰蝶,前翅基部1/3為紫藍色,其餘部分為黑色,後翅黑色;翅腹面灰黑色,近外緣有一條黑色的亞外緣線,其內有兩列黑色斑點,外列的黑色斑點上還有藍色。另外,王精灰蝶的體形也略小於另外兩種。王精灰蝶雄蝶
  • 蚜蟲是害蟲,但螞蟻專門保護它們,還把蚜蟲卵帶回蟻穴過冬
    螞蟻是一種常見的群居動物,它們彼此間分工協作的能力經常讓人類讚嘆。可是你知道嗎?螞蟻不僅僅跟同類合作,也經常跟其他動物,比如毛毛蟲、蚜蟲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灰蝶科和蜆蝶科的幼蟲——毛毛蟲周圍,就經常聚集著許多螞蟻。螞蟻就好像義務警衛員,能夠保護毛毛蟲免遭天敵的傷害,因此,灰蝶科和蜆蝶科的幼蟲存活率比起其他蟲來,相對要高得多。
  • 我不是吃「素」的---蚜灰蝶
    【分類地位】顧名思義,一種以幼蟲取食蚜蟲的灰蝶,隸屬於昆蟲綱鱗翅目異角亞目灰蝶科蚜灰蝶屬。【地理分布】國內上海、浙江、廣東等大多數省區,印度至日本。【生活史】完全變態昆蟲,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生態習性】幼蟲肉食性,取食蚜蟲;同時可以將蚜蟲表面的蠟狀物薅下來,塗抹到自己身上,以騙過守護蚜蟲的螞蟻軍團攻擊。成蟲則不喜歡沾花惹草,對花蜜視而不見,而是尋找寄生蚜蟲的植物表面,喝著蚜蟲的甘露(蚜蟲分泌物),一直到產卵為止,孵出的灰蝶寶寶們並以蚜蟲為食。
  • 發現白灰蝶!西藏分布蝶類達567種
    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賈鳳海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在此之前,西藏沒有該屬蝶類分布記錄。」作為昆蟲種類中重要的一類物種,蝶類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和其寄主植物,以及與生態環境、氣候等因素,相互依存、協同演化的密切關係。我區受特殊地理、氣候等條件影響,造就了錯綜複雜的生態系統,並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昆蟲資源,因而就有了「天然博物館」的美譽。
  • 發現白灰蝶!西藏分布蝶類達567種
    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賈鳳海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在此之前,西藏沒有該屬蝶類分布記錄。」作為昆蟲種類中重要的一類物種,蝶類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和其寄主植物,以及與生態環境、氣候等因素,相互依存、協同演化的密切關係。
  • 蝴蝶翅膀就像飛機的兩翼,翅膀上豐富多彩的圖案,常令人讚嘆不已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豔麗無比、還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蝴蝶翅膀的鱗片裡含有豐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蝶類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外出以後,有些種類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種類蝶類幼蟲(例如紅眼竹弄蝶)則先行取食卵殼,然後取食植物。
  • 西藏境內首次發現白灰蝶
    新華社拉薩9月19日電(記者普布扎西)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採集、拍攝到一種西藏沒有記錄的蝴蝶,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賈鳳海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在此之前,西藏沒有該屬蝶類分布記錄。
  • 可知道梁山伯和祝英臺羽化成什麼蝶?這本著作記述了144種上海蝴蝶
    原標題:可知道梁山伯和祝英臺羽化成什麼蝶?《上海蝴蝶》中,真實記錄了6科92屬144種蝴蝶,園方科研人員通過20餘年的潛心研究,為人們認知、觀察、調查和保護上海蝴蝶提供了一條路徑。陳志兵可以讀懂這種特殊的語言,眼前掠過一隻黑色翅膀、帶有橘色斑紋的蝴蝶,正在追逐其它蝴蝶。他看出那是三斑鳳蝶在婚飛——婚飛,指的是雄蝶尋找飛翔中的配偶。不過,這隻三斑鳳蝶正在追逐一隻枯葉蝶,陳志兵笑稱「上錯花轎」。  蝴蝶看多了,目光也變得敏銳。陳志兵注意到了一些翅膀殘疾的蝴蝶,對其進行研究後發現:這些蝴蝶的翅膀不對稱或者不完整,原因可能是蛹期曾遭遇風沙、冰雹等自然災害的侵襲。
  • 灰蝶的智慧:壯士斷臂
    灰蝶屬於較小的蝶種,其翅膀的正反兩面具有不同的斑紋。一般來說,灰蝶翅膀的正面大都具備金屬幻彩,而背面的斑紋則形態豐富。
  • 羽化成蝶,蛹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成蟲吃掉了幼蟲
    蝴蝶幼年時期只是一隻人見人厭的毛毛蟲,而在化蛹之後,破蛹而出的則是擁有一對美麗翅膀的花間舞者,蛹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在人類社會,人們喜歡用「羽化成蝶」來描述成長與蛻變,而「羽化成蝶」的實質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破蛹之後的蝴蝶並不能算是化蛹之前的那條毛毛蟲了。
  • 螞蟻為什麼保護蚜蟲?碧鳳蝶是「螢光蝶」?
    螽斯它們利用產卵器能將卵產在隱蔽的地下,生命以卵這一特殊的形式熬過寒冬以及躲避天敵,在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由卵孵化為幼蟲。不過有些種類的蟋蟀,無論雌雄,它們的翅膀都拖得很長,在腹部後端合攏,看起來都有三根須,也就要排除翅膀造成的「假三尾」這種情況。2、蝗蟲是植食性的,也就是說它吃素,不吃其它小動物,也不會咬人。哪怕有些蝗蟲長得很兇,比如棉蝗成蟲,將它放在手上,它不會咬人,只會逃跑,但我們仍要小心,因為它們的後足非常有力氣,而且上面有鋸齒,很可能將皮膚劃傷。
  • 蠶寶寶變形記(1):蝶和蛾,你能分得清嗎?「破繭成蝶」的說法到底對不對?
    可是,「破繭成蝶」,大家不都這麼說嗎?也是哈!那,「破繭」以後,到底是成蝶,還是成蛾呀?蝶和蛾究竟有哪些區別呢?嘿嘿,徐老師先賣個關子哈!咱們暫時先把繭放在一邊,先來看看蝶和蛾在外形上究竟有哪些區別吧——閒話不說,先上圖!你能猜出下面哪些是蝶,哪些是蛾嗎?
  • 圖看毛毛蟲「化繭成蝶」
    幼蟲是其生長期,也就是毛毛蟲,生殖系統沒有發育,具有咀嚼式口器,每天就是吃,身體可以增重幾十倍乃至上百倍,在經歷數次蛻皮後化蛹。  幼蟲基本上都是素食者,以植物的葉片和花朵為食物,其中不乏重要的農林害蟲,如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上的大青蟲(菜粉蝶)和水稻的稻苞蟲(直紋稻弄蝶)。這些幼蟲像蝗蟲一樣,大肆啃食植物的葉片,完成身體的生長發育。
  • 西藏首次發現白灰蝶,生態系統多樣性持續向好
    中國西藏網訊 日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採集、拍攝到一種西藏沒有記錄的蝴蝶,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科研人員聯合區外科研院所蝶類權威專家,對西藏蝶類進行了採集、調查。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西藏分布蝶類達到了567種。
  • 告訴你關於帝王蝶的科學認識
    翅膀上有顯眼的橙色及黑色斑紋,翅膀闊8.9-10.2釐米。雌蝶的翅脈更為深色,雄蝶的後翅中央有一斑點可以釋放信息素。雄蝶較雌蝶為大。描述君主斑蝶的翅膀闊8.9~10.2釐米。翅膀上面呈黃褐橙色,翅脈及邊緣黑色,邊緣有兩串細白點。前翅近端位有一些橙點。翅膀下面很相似,但前翅及後翅端呈黃褐色,而白點較大。雄蝶的後翅上有黑色的性徵鱗片,而翅脈較雌蝶的窄。雄蝶較雌蝶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