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蝶中小精靈 灰蝶
榮海 李宇飛 文/圖
蝴蝶常被比作會飛的花朵,在野外我們經常能看到多姿多彩的蝴蝶,無論穿梭在花叢中,還是停落在小溪旁,都給大自然增添了一抹風景。有一類蝴蝶體型較小,卻也豔麗可愛,如同小精靈一般飛舞於花草之間,它們的名字就叫做——灰蝶。
最小的灰蝶
翅展長度僅1.3釐米
灰蝶是鱗翅目灰蝶科蝴蝶的通稱,為小型蝶類,兩個翅膀展開僅為1至3釐米,明顯小於常見蝴蝶種類。舉例而言,柑橘鳳蝶翅展可達8至11釐米,菜粉蝶也有4至5釐米,而藍灰蝶僅為1.8至2.2釐米。1983年6月,我國昆蟲學家馬恩沛,在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的原始森林裡採到一種小灰蝶,翅展長度僅1.3釐米,創造了最小紀錄。
灰蝶雖然體型很小,但種類數量非常龐大,具有極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據相關數據顯示,灰蝶種類佔全部蝶類的30%-40%之間。我國地域遼闊,環境多樣,孕育了十分豐富的灰蝶種類資源,根據2002年王敏等編著的《中國灰蝶志》,我國共有灰蝶146屬515種390亞種,是世界上灰蝶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隨著科學考察工作不斷推進,灰蝶的種類還在不斷增加,每年都有新種乃至新屬被發現。
有的幼蟲
以蚜蟲、蚧殼蟲等為食
灰蝶科種類豐富,但有著共同的特徵:一是大部分小灰蝶的黑色複眼四周有一圈白色的鱗片,看起來像是戴著一副白框的太陽眼鏡;二是其觸角多呈黑白相間的對比色。另外,不少小灰蝶下翅有一至二對細長的尾狀突起,且尾突基部還有眼紋的構造。
它們主要生活在森林中,少數種類生活在農田附近。整體而言,灰蝶比較喜歡在日照充足的環境中活動。除了吸取花蜜,很多種類還喜歡群聚吸水。許多小灰蝶下翅尾突基部的眼紋讓其他肉食性小動物誤認為其為頭部而發動攻擊,小灰蝶因此可能僅損失局部下翅而逃過一劫。
小灰蝶雌蝶經常直接停在寄主植物上產卵。幼蟲外觀上多為較扁平的橢圓形,取食寄主的葉、芽、蕾和果實,也有以蚜蟲、蚧殼蟲等為食的,例如蚜灰蝶的幼蟲就是以蚜蟲及其分泌物為食。
灰蝶不「灰」
飛舞時璀璨奪目
灰蝶名字中帶「灰」字,但顏色並不灰。它們翅膀正反面的圖案和顏色往往不同,翅膀反面(腹面)多為灰、白、赭、褐等色,斑紋變化多樣,而正面常呈紅、橙、藍、綠、紫、翠、古銅等顏色,豔麗無比,是非常美麗的觀賞蝶類。筆者在秦巴地區拍攝的莎菲彩灰蝶、紅灰蝶等,其顏色就非常漂亮。莎菲彩灰蝶翅膀反面金黃色,正面有藍色斑塊,在空中飛舞之時藍光閃閃,璀璨奪目,猶如一顆會飛的藍寶石。紅灰蝶反面灰白色,正面橙紅色,經陽光一照,嬌小而美豔無比。
由於灰蝶科雄性多有金屬光澤,並且有其它蝶類很少具有的古銅、亮綠、深藍等顏色,灰蝶科的鱗翅經常被用於蝶類貼翅畫的製作。
我省秦巴山區
存在稀有灰蝶物種
大多數灰蝶種類的分布都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反應靈敏,其種類和數量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能間接反映周圍生態環境的變化,因此在陸地生物多樣性調查中,灰蝶被作為生態環境監測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正因為如此,它們顯得十分脆弱,需要在更好的保護之下生存,否則某些種類甚至還沒有被人類發現就已經消失了。
比如以我省省名命名的陝灰蝶和秦灰蝶,數量十分稀少,尤其是秦灰蝶,迄今為止人們獲得的標本屈指可數,尤為珍貴。我省秦巴山區地形地貌複雜,植被豐富,是灰蝶的生物多樣性中心,只有竭力保護好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才能讓美麗可愛的灰蝶們有安居之處,在空中自由飛翔。另外,對我省灰蝶的研究尚顯不足,還有不少神秘的種類以及一些灰蝶種類的生存秘密需要破解。
聽植物故事
觀絢爛夏花
陝西省西安植物園、華商報它世界自然課堂聯合創辦,西安探秘自然教育機構承辦的「植物故事會」,邀你和我們一起走進植物的世界!
整個活動是強互動、強趣味、強科普的戶外感受式體驗,將學習植物的相關知識,製作與植物相關的趣味手工。最近兩期活動安排為:
《花境之旅》6月26日(周日)
主講人丁芳兵,是陝西省西安植物園助理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宿根觀賞植物引種應用及植物育種研究。
《從荷說起》7月16日(周六)
主講人李淑娟,是陝西省西安植物園副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水生植物引種、觀賞應用及育種研究。
招募年齡:6歲以上喜歡植物的大小朋友
招募人數:50人
活動地點:陝西西安植物園(西安市翠華南路)
活動時間:活動當天上午9:30~11:30
活動費用:50元每人/次;420元每人/10次。
報名方式:關注「它世界」微信公眾號,填寫「姓名+年齡+人數+電話號碼」信息,發送給我們即可,工作人員會及時與你聯繫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