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賞蝶指南——灰蝶篇

2021-01-20 南師 自然

蝴蝶是自然界最美麗的精靈之一,即使是對大多數昆蟲毫無興趣甚至心懷恐懼的人,看到在花朵上翩飛的蝴蝶都會提起興致,駐足觀賞。

觀賞蝴蝶,宜在晴好、風較小的天氣進行。大多數蝴蝶會在陽光可照射到的較開闊地帶,尤其是林間小徑飛行,當然也有眼蝶等愛在密林下的種類。圍繞著蜜源植物、寄主植物、腐爛水果和樹木流汁處、飲水地和蝴蝶汲取鹽分的地方(垃圾堆、糞便堆、動物屍體、尿液),往往可以觀測到數量和種類都非常可觀的蝴蝶。

進行生態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利用「明星效應」。利用一個明星物種,激發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蝴蝶就是很好的選擇。許多品種顏色靚麗,飛行姿態優美,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易於人們的觀察。最為關鍵的是,蝴蝶的生活史與寄主植物、蜜源植物、周圍植被,乃至地形、氣候等環境因素都息息相關。關注蝴蝶,必然會關注到相關的動物、植物、生態系統,由小及大,水到渠成。如果能拉更多人進入到蝴蝶觀賞的隊列,對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應當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我由於機緣巧合被人拉入坑,如今入深陷泥沼無法自拔。只要在南師,幾乎每天都會在東區、北區兩個後山轉悠,大致了解了校園內蝴蝶的類群及分布。記錄了一些蝴蝶相關信息,在本系列中分為幾篇與大家分享,是一份比較全面的入坑級別校園內觀蝶指南。

灰蝶科是蝴蝶中比較神秘的一個類群。由於它們中的大多數體型嬌小,而且翅膀合起時反面看起來往往灰不溜秋,所以比起大個子的鳳蝶、鮮亮的蛺蝶,大部分人不會注意到它們,或者數種被誤認為一種。然而其實當它們展開翅膀,正面常常是非常鮮亮美麗的顏色,要是放大點簡直吊打閃蝶。

小編的第二篇選擇了灰蝶科,一方面是因為蛺蝶、弄蝶、粉蝶的資料還有待整理,另一方面是因為機緣巧合,尹大師來我校耍子,非常有幸的陪同大師逛了一波後山後,還非常非常有幸的拍攝到了優秀灑灰蝶在寄主植物圓葉鼠李上的卵。所以趁熱打鐵寫一波校園內的灰蝶,一鼓作氣啃下這塊硬骨頭。

一鼓作氣了5個月,硬生生從夏天作到了春天,終於還是出爐了。除了因為小編好吃懶做、三心二意、尸位素餐、淺嘗輒止、敷衍了事、一曝十寒、自暴自棄、自甘墮落、遊手好閒、飽食終日、拈輕怕重、好逸惡勞、學業繁忙之外,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圖片。總結出兩條非常重要的經驗:1、常見的物種不要因為太常見而不聞不問,還是要及時記錄一下,不然連一張菜粉的照片都沒有2、任務很艱巨時要制果斷定目標堅定信心分步完成,不然一年都搞不完。

正好剛剛立春,灰蝶最佳觀賞時間也大概就是春季四五月份,由於有許多一年一代的灰蝶只有春季短短數周可見成蟲,在此時可見大部分灰蝶的品種。雌蝶會在春光明媚的林間尋找寄主植物,常常是花苞或是嫩芽產卵,在花上,特別是其味較濃或者顏色鮮豔的花叢上(比如紅葉石楠)可以看到許多品種的灰蝶。秋季十月份也是非常不錯的時間,有一些南方蝶種直到此時才有一定數量易於發現(如亮灰蝶)。

灰蝶科的食性和生活史多樣而奇異的讓人咋舌。灰蝶的幼蟲在大多數時間頭縮在體內,僅在進食時伸出,所以平時看起來就是莫名其妙的一坨QQ糖。僅以南京可以說是少的可憐的灰蝶品種來說,就有以花和嫩果為食(最為普遍,如琉璃灰蝶)、潛葉性(如點玄灰蝶)、捕食性(如蚜灰蝶)、蟻棲性(寄生於螞蟻巢中,如黑灰蝶)等奇妙的食性和習性。拍攝灰蝶生活史的生態照更是有難度。由於許多品種密度較小、許多品種一年一代只有非常短的觀測期、寄主植物難以尋找甚至沒有確定、幼蟲和卵非常小而且隱藏的非常好等諸多諸多因素,就連這樣一篇非常非常小的校園內灰蝶的記錄都需要大量時間和經驗。

在這裡要特別感謝尹方韜先生等大哥的指點。尹大師、陳大師等許多年來在南京一直進行蝴蝶觀測記錄,為南京乃至江蘇、浙江地區留下了許多許多非常珍貴的記錄和信息。尤其是在灰蝶等「疑難雜蝶」方面,經驗和知識異常豐富。當本弱雞還在找柑橘鳳蝶的幼蟲時,諸位大師們已經只剩「人工飼養弓背蟻探究黑灰蝶的生活史」這種遊戲才算勉強可以玩玩。每每有關於蝴蝶的問題詢問尹大師,總能耐心的給出詳細的回答,和大師聊起蝴蝶,常能真切的體驗到「神龍見首不見尾」。

本篇文章有大量的問題諮詢了大師。由於缺乏圖片,大部分生態照片也是出自尹大師、石柒大佬、馬小良大佬、全村希望樂樂之手。沒有大家的幫助,恐怕到畢業這個小總結也別想出爐。


最佳觀賞地點:圖書館後合歡林和北區33幢邊合歡林

觀測難度:95(滿分100)

顏值:98

寄主植物:合歡

尋找技巧:在合歡林附近和春季的花上。該種成蟲一年一代,只能在春季觀測到。成蟲將卵產在枝條上,幼蟲取食合歡的嫩葉。

成蟲特點:個體相當大,反面棕紅色有一個明顯的丫字,非常獨特,一眼就可以認出

化性:一年一代

越冬方式:蛹越冬,春季即化蛹,待來年春天羽化

校園內近似種:無

丫灰蝶可以說是校園裡最可愛與難得並重的灰蝶了。尋找它需要一點耐心,如果能多在三四月份春光明媚的天氣在附近有合歡的林間小道上轉轉就應該能有所收穫。和許多灰蝶一樣它飛起來相當快。要留心,它和枯葉的顏色非常相近,要是一不小心驚飛,就只能看到一小團紅棕色一瞬間的閃著藍光飛跑了。如果運氣很好,碰到膽子大的,或許會貼著地面飛飛停停像是給人引路。

校園裡主要是這兩處有一定量的合歡,但是丫灰蝶的量也並不是很大。三四月份幾乎每周會在後山尋找幾次,可能是我運氣太差,僅看到兩次。這枚標本是一個活呆比不知道怎麼迷了路,可能被燈光晃了眼,在晚上倒在我對面宿舍被德文撿起,雖然它太可愛以至於魔鬼的我都不大忍心傷害它,還是留下了這一枚標本作為記錄。


最佳觀賞地點:後山各處皆可

觀測難度:80(滿分100)

顏值:80

寄主植物:多種豆科植物的嫩芽、花和嫩果(較愛吃葛藤、紫藤等)

尋找技巧: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看到眼前一個不大不小的銀色閃過就是它了。

成蟲特點:個體相當大,看起來方方正正有稜有角,背面銀白色,正面灰黑色為底色,雄蟲為橙斑雌蟲為白斑。

化性:一年多代

越冬方式:成蟲越冬,非常獨特,成蟲會找到一片合適的樹葉,在背面牢牢抓住度過整個寒冬,雖然死亡率相當高。據說它們會甚至將後足幾乎插入到葉片內,在冬天裡偶爾的晴暖天氣,當身體微微能動彈,它們會稍微繞著支點吸取周圍的露水。

校園內近似種:無

幼蟲特點:非常獨特,馬鞍形,與大部分灰蝶不同,它尾部的兩個喜蟻器高高豎起像兩個大柱子,被螞蟻等小昆蟲刺激時就會伸出如蒲公英般的絨毛,釋放一些化學物質爭取化敵為友。許多灰蝶幼蟲都有喜蟻器,只是大部分時間都隱藏在體內。

應該是校園內最大個子的灰蝶,在校園內找到它們並不是特別困難,成蟲似乎有一定領地意識,飛行快,常常會發現它們喜歡繞著周圍巡邏般的飛一圈後又飛回同一片樹葉。和粉蝶差不多大,銀白色一閃而過的就是它。

你可以在紫藤、葛藤的花和嫩芽、嫩果上找到它的幼蟲和卵,特別是花序,爆率相當高。它們愛吃的部位和蚜蟲、螞蟻兄弟的領地剛好重合,可能也是因此,為了避免摩擦,它們的喜蟻器格外獨特而發達。

最佳觀賞地點:後山附近花叢

觀測難度:88(滿分100)

顏值:90

寄主植物:白檀、長葉凍綠

尋找技巧:成蟲會在各種花上駐足,也會在水潭或小溪飲水。幼蟲可以仔細尋找寄主植物的花,白色的幼蟲藏在花中,擬態非常完美。

成蟲特點:反面為素雅的灰白色,有一條淡色的線貫穿前後翅。前翅的橙斑並不穩定,第一代低溫型雄蝶通常有橙斑而雌蝶沒有,高溫型則一般都無橙斑。

化性:一年多代

校園內近似種:無

幼蟲特點:白色或淺綠色,擬態花苞或者花絮,刺刺戳戳的感覺,和其他幼蟲完全不一樣

無論是素雅的反面還是淡粉色的正面都給人一種貴族氣質,i了i了。

最佳觀賞地點:春季的各個花叢和後山金銀花周圍

觀測難度:80(滿分100)

顏值:93

寄主植物:金銀花

尋找技巧:數量不少,雖然一年一代,但是很容易看到,成蟲訪花,金銀花周圍能看到不少。

成蟲特點:個子不大,正面金屬藍色,反面深棕色。

化性:一年一代

校園內近似種:無

幼蟲特點:沒啥特點。肥嘟嘟毛茸茸綠色。

春季成蟲發生,數量較大,飛行速度快,一閃而過的棕色小東西就是它了。正面非常好看,是非常閃亮的金屬深藍色。成蟲會產卵在金銀花花苞上,幼蟲以嫩芽和花苞餵食,直到足夠胖然後化蛹,變成黑黑的葫蘆型,以蛹越冬,直到第二年三四月份羽化成蟲。


最佳觀賞地點:西區後山花叢

觀測難度:95(滿分100)

顏值:87

寄主植物:圓葉鼠李

尋找技巧:數量不是特別大,儘量在寄主植物周圍的花周圍尋找。

成蟲特點:平平無奇,正面深灰色,反面後翅臀角有橙色條帶,與大灑灰蝶相似但是個體嬌小,翅展不到3釐米,飛行快,一閃而過。

化性:一年一代

校園內近似種:大灑灰蝶

幼蟲特點:沒啥特點

一年一代,以卵越冬,卵每年大約3月份孵化,成蟲大約5月份羽化。個子小巧玲瓏,飛行速度快,數量也不大,再加上長相平平無奇,很容易被錯過。在西區後山有其寄主植物,在陽光好的時候就能看到小小的它閃過來閃過去。


藏在鼠李枝條上的縫隙中的優秀灑灰蝶卵 

攝影:尹方韜

最佳觀賞地點:北區至新北的路

觀測難度:95(滿分100)

顏值:89

寄主植物:紫藤

尋找技巧:有難度,在北區到新北的路上有許多紫藤,春末到夏季在太陽好的時候有時能看到。

成蟲特點:個體大,翅展常在4釐米以上,看起來圓圓的,後翅反面的斑塊延伸至前翅。

化性:一年一代

校園內近似種:優秀灑灰蝶

幼蟲特點:沒啥特點

個頭大,所以飛行有些笨重,不像優秀灑灰蝶那麼忽閃忽閃的。由於顏色較黯淡,小心不要錯認成了眼蝶。


最佳觀賞地點:到處都是

觀測難度:85(滿分100)

顏值:89.5

寄主植物:酸模

尋找技巧:草地上飛來飛去的小小紅色就是它啦。

成蟲特點:前翅正反面都是鮮豔的橙紅色,正面有時還有紅銅色金屬光澤,非常特別,不會認錯。

化性:一年多代

校園內近似種:無

幼蟲特點:

小巧玲瓏,寄主植物酸模是貼地的雜草,它也不太會飛高,在草地上忽閃忽閃,很容易找到。鮮豔的配色與眾不同,倒是和有些蛺蝶有些相似,但是大小差別太大不會認錯。


最佳觀賞地點:到處都是

觀測難度:5(滿分100)

顏值:95.778

寄主植物:扁豆等多種豆科植物

尋找技巧:秋季開始多起來,花周圍的較大個子灰蝶就是它了。特別是扁豆等豆子邊上,圍繞著許多成蟲,在花上則能找到很多的幼蟲和卵。

成蟲特點:翅展3釐米左右,後翅臀角有一條尾突。翅反面灰白色,有許多白色與褐色細線組成波浪形條紋。

正面非常光亮美麗,尤其是雄蝶,前翅與後翅均為藍紫色金屬光澤,僅後翅臀角有兩個黑色斑塊。雌蝶藍紫色主要在前翅基後半部。後翅邊緣有一串黑色斑塊,由深到淺。

化性:一年多代

校園內近似種:可能有曲紋紫灰蝶

幼蟲特點:比較可愛

亮灰蝶以多種豆科植物為寄主,主要為蝶形花亞科。每年在9、10月份左右大量爆發。雌蝶喜愛把卵產在花苞上,尤其是花苞基部。卵小而扁,呈白色。幼蟲孵化後即鑽入花中蛀食。一朵花往往不足以餵養幼蟲至化蛹,幼蟲吃完一朵花後會自行尋找下一朵,也可鑽入豆莢中蛀食。幼蟲期較短,半個月左右末齡幼蟲即老熟,外出尋找合適的化蛹地點化蛹。一年可發生多代。

越冬代行為尚不明朗。由於在上半年幾乎沒有目擊記錄,主流認為是亮灰蝶無法適應長江中下遊地區冬天的低溫,無法越冬,全部死亡。每年都需要從南方一路北上,直到夏末抵達長江中下遊地區,正趕上多種豆類開花結果,在秋天爆發。當然理論上還存在許多其他的可能性,具體其越冬代行為的確定還需要更多的資料。

後翅臀角反面有兩個鮮亮的反光斑塊,成蟲停歇時會有節奏的慢慢扭動後翅,可能是以此吸引天敵注意力攻擊眼斑而不是頭部。

亮灰蝶雌蟲標本(左) 攝影:石柒

亮灰蝶雄蟲標本(右) 攝影:弘毅

最佳觀賞地點:到處都是

觀測難度:10(滿分100)

顏值:60

寄主植物:酢醬草

尋找技巧:最常見的草上瞎撲稜的灰不溜秋的小灰蝶就是它。在種了酢醬草的花壇裡有大量。

成蟲特點:反面棕灰色,有黑斑,黑斑常有白圈。後翅的一圈黑斑以三角形圍繞一人字形黑色條帶,另外三種於其有些相似的小個子灰蝶可以以此與其區分。

正面比較黯淡,雄蝶正面藍灰色,雌蝶黑色,低溫型的雌蝶也有一些藍色鱗片。

化性:一年多代

校園內近似種:琉璃灰蝶、藍灰蝶、點玄灰蝶

幼蟲特點:沒啥特點。


最佳觀賞地點:到處都是

觀測難度:85(滿分100)

顏值:80

寄主植物:雞眼草屬、車軸草等豆科植物以及葎草的花

尋找技巧:和琉璃灰蝶習性相似,但是數量略少,只能隨緣目擊了

成蟲特點:反面後翅臀角有尾突和橙色斑塊,底色較淡,與琉璃灰蝶相似。

         正面雄蝶藍紫色,雌蝶黑色。

化性:一年多代

校園內近似種:酢醬灰蝶、琉璃灰蝶、點玄灰蝶

幼蟲特點:沒啥特點

藍灰蝶個子比琉璃灰蝶稍小,有小尾突和橙斑,還是很容易辨認的。數量與琉璃灰蝶和酢醬灰蝶比並不是特別多,但是也經常可以見到。

最佳觀賞地點:到處都是

觀測難度:60(滿分100)

顏值:60

寄主植物:各種景天科植物,即各種多肉

尋找技巧:並不是太密集,偶爾會看到的特別小個子的灰蝶應該就是它。如果想伏擊它,不妨在陽臺放一盆多肉等待它來產卵。

成蟲特點:後翅黑斑較大而密集,有非常非常小小的尾突和非常小的橙斑。正面黑色。

化性:一年多代

校園內近似種:酢醬灰蝶、藍灰蝶、琉璃灰蝶

幼蟲特點:潛葉性,鑽在肥厚多汁的景天科植物葉內,一邊吃一邊拉稀,吃得葉片只剩薄薄的上下表皮,直到化蛹鑽出。相信不少同學們的多肉都遭遇過它的光顧。

應該是校園內最小個子的蝴蝶了,看起來相當cute

最佳觀賞地點:到處都是

觀測難度:10(滿分100)

顏值:85

寄主植物:各種木藍屬、野豌豆屬以及紫藤等多種豆科植物

尋找技巧:到處亂飛的小白蝴蝶,數量也很多。遠看有點難以和酢醬灰蝶區分,但是飛行比酢醬灰蝶快一些。

成蟲特點:反面顏色極淺,灰白色至銀白色,後翅上為散亂的小黑點。

         正面藍色,雌蝶有寬的黑邊。

化性:一年多代

校園內近似種:酢醬灰蝶、藍灰蝶、點玄灰蝶

幼蟲特點:沒啥特點

應該是校園內僅次於酢醬灰蝶的數量第二大的灰蝶,飛行比較慢,是後山小路上亂撲稜的主要選手。

由於寄主植物在花壇裡面廣泛栽種,量非常大,酢醬灰蝶也是校園內最常見的灰蝶。與琉璃、點玄、藍灰蝶長得有點小小相似,加上三者數量都不小,所以前幾次看他們可能有些迷惑。這裡總結一下四者反面的主要區別,結合圖片就很容易認出來啦

酢醬灰蝶:反面棕灰色,有黑斑,黑斑常有白圈。後翅的一圈黑斑以三角形圍繞一人字形黑色條帶。

琉璃灰蝶:反面顏色極淺,灰白色至銀白色,後翅上為散亂的小黑點。

藍灰蝶:後翅臀角有尾突和橙色斑塊,底色與琉璃灰蝶相似。

點玄灰蝶:個子最小,飛起來比較快。後翅黑斑較大,有非常非常小小的尾突和非常小的橙斑。

南京的還有許多其他的灰蝶科物種,因為缺乏寄主植物和生存空間,無法在學校及周邊生存。以下為在學校中已經觀察到的所有12種灰蝶。小編估計應當還有曲紋紫灰蝶等幾種可能出現在校園內只是沒被目擊的灰蝶,等待著大家的發現。

另外,非常歡迎大家多多拍攝各種蝴蝶與昆蟲的生態照片,日後可能將開展蝴蝶或其他昆蟲拍攝比賽。尤其是在校園內發現疑似不在圖鑑中的種類,請千萬拍攝後發給我們,重重有賞!

最後,奉上兩張尹大師在後山指導工作時的工作照。再次感謝大師對我們耐心的不厭其煩的幫助。

還剩下蛺蝶、粉蝶、弄蝶,難度都不小,接下來將陸續和大家見面。大家的點讚轉發就是對我們工作的鼓勵!

作者:鄭徐弘毅

攝影:鄭徐弘毅、尹大師、陳大師、石柒、

楓樺、高師傅、馬小良、田峰奇、樂樂

排版:沈子瑜

相關焦點

  • 蝶中小精靈 灰蝶
    原標題:蝶中小精靈 灰蝶榮海 李宇飛 文/圖蝴蝶常被比作會飛的花朵,在野外我們經常能看到多姿多彩的蝴蝶,無論穿梭在花叢中,還是停落在小溪旁,都給大自然增添了一抹風景。有一類蝴蝶體型較小,卻也豔麗可愛,如同小精靈一般飛舞於花草之間,它們的名字就叫做——灰蝶。
  • 探尋王精灰蝶
    在王精灰蝶發表之前,該屬只有2種:精灰蝶(A. pryeri,也叫斑精灰蝶)和璞精灰蝶(A.praetextatus)。王精灰蝶的翅背面近似璞精灰蝶,前翅基部1/3為紫藍色,其餘部分為黑色,後翅黑色;翅腹面灰黑色,近外緣有一條黑色的亞外緣線,其內有兩列黑色斑點,外列的黑色斑點上還有藍色。另外,王精灰蝶的體形也略小於另外兩種。王精灰蝶雄蝶
  • 灰蝶的智慧:壯士斷臂
    灰蝶屬於較小的蝶種,其翅膀的正反兩面具有不同的斑紋。一般來說,灰蝶翅膀的正面大都具備金屬幻彩,而背面的斑紋則形態豐富。
  • 我不是吃「素」的---蚜灰蝶
    【分類地位】顧名思義,一種以幼蟲取食蚜蟲的灰蝶,隸屬於昆蟲綱鱗翅目異角亞目灰蝶科蚜灰蝶屬。【地理分布】國內上海、浙江、廣東等大多數省區,印度至日本。【生活史】完全變態昆蟲,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成蟲則不喜歡沾花惹草,對花蜜視而不見,而是尋找寄生蚜蟲的植物表面,喝著蚜蟲的甘露(蚜蟲分泌物),一直到產卵為止,孵出的灰蝶寶寶們並以蚜蟲為食。【生態意義】由於蚜灰蝶幼蟲可取食客觀數量的蚜蟲,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扁蚜的種群密度,但隨著農藥的泛濫使用,蚜灰蝶的數量並不多見。【防制策略】植物朋友,無須防制。
  • 觀察記錄日記:點玄灰蝶、亮灰蝶
    而還有一種非常常見的灰蝶也同樣多見於秋天,那就是豆類殺手——亮灰蝶。亮灰蝶的幼蟲以豆科植物的花和豆莢為食,比如野生的豆科植物田菁,和栽培植物豇豆等,是一種讓農民頭疼的農業害蟲。10月10號,看見一隻亮灰蝶在致遠遊泳館門口的田菁上產卵(現在已經被當雜草除掉了),便採集了幾顆卵。不過,灰蝶卵真的太小了,它們幾天後孵化了以後就不見了蹤影。
  • 灰蝶科毛毛幼蟲被螞蟻保護著,成蝶後抖抖翅膀,螞蟻想留也留不住
    在眾多種類的毛毛蟲中,灰蝶科毛毛幼蟲的自保手段比較獨特,不是靠毒,也不是靠偽裝,而是和螞蟻群形成一種共生的聯盟,還是在毛毛蟲的時候,被螞蟻群保護著,直到化繭成蝶。螞蟻雖小,但也是幾乎無所不食,毛毛蟲也在螞蟻的食譜上,但為何螞蟻不吞食灰蝶科毛毛幼蟲,反而會保護這種毛毛蟲呢?
  • 六龜賞蝶二部曲圖
    六龜鄉公所配合茂林臺灣風景區管理處「雙年賞蝶二部曲」,舉辦彩蝶谷「夏騎蝶舞」單車賞蝶行活動,結合宗教文化藝術之旅,讓遊客體驗騎車追風,迎風舞蝶的感受,同時除了在彩蝶谷尋幽,也能暢遊彩蝶谷附近的諦願寺和妙崇寺。
  • 古有香妃招蝴蝶,現存湄坪蝶飛舞!
    灰翅串珠環蝶,Faunis aerope,環蝶科串珠環蝶屬的一種蝴蝶。灰翅串珠環蝶5.灰蝶灰蝶 gossamer-winged butterfly ,鱗翅目(Lepidoptera)灰蝶科(Lycaenidae)的昆蟲。
  • 【城荒攻略】|金秋「魔都」賞蝶秘笈
    玉帶鳳蝶雌蝶常見度:★★★觀賞性:★★★★★斐豹蛺蝶雌蝶白帶螯蛺蝶(Charaxes bernardus)常見度:★★觀賞性:★★★★長長的花管吸引的不僅是蝴蝶,還有蜂鳥。菊科植物是雙子葉植物中最大的家族,由無數小花構成的頭狀花序是它們共同的特點,花序中間的管狀花是口器較短的粉蝶、蛺蝶、灰蝶等小型蝶類的最愛。
  • 蜂蝶同心永相伴,駐足共賞百花園
    聽梁祝有感蜂蝶相伴舞翩翩蜂蝶同心永相伴,駐足共賞百花園。
  • ...蝴蝶 新品種 毛毛蟲 上海 幼蟲 成蝶 蝶 蛺蝶 青岡樹-上海頻道...
    9月底上海動物園即將舉辦第二屆蝴蝶展,陳志兵到時就要向遊客展示毛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   70種本地品種全部找齊   記者採訪過動物園的許多飼養員、獸醫和動物行為專家。這些經常和動物打交道的人,不少性格執著、單純。   1973年出生的陳志兵,身上也有類似特質。
  • 刷新江西新記錄種 馬頭山保護區發現臺灣灑灰蝶
    作者:張蓉 邵湘林2020年4月,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昆蟲資源調查時發現一種灰蝶科Lycaenidae蝴蝶,經國家林草局防治總站孫淑萍教授鑑定為臺灣灑灰蝶Satyrium formosanum (Matsumura),該種在江西從未記錄過,為江西新記錄種。
  • 卡璞·蝶蝶配招
    卡璞蝶蝶配招詳解及打法攻略No.786 卡璞·蝶蝶 超能/妖精特性精神製造者/心靈感應職能炮臺、破盾、強化、隊醫評估卡璞勢力老大,真正的粉切黑。蝶蝶有著冥想,不過受基礎速度限制太大,如果能夠由隊友解決掉高速的威脅,冥想蝶蝶找機會強化一段破壞力更加恐怖。蝶蝶有黑眼,如果有束縛的話我覺得抓死單攻輝夜都不是問題,可惜蝶蝶並不會。蝶蝶目前高居PS OU使用率第二,僅落後於幾乎沒有天敵的土貓,說明了蝶蝶的泛用性,也說明了超能系其實是個相當不錯的進攻屬性。
  • 追尋帝王蝶
    第4代帝王蝶完成北歸之路抵達他們的曾曾祖出生的地方(五大湖區),秋天緊隨而來。他們停止繁殖,積累能量,南徙4000公裡到墨西哥,越冬而後再北歸。這些肩負著長途遷徙過冬的帝王蝶則需要活長達8個月。 為揭示帝王蝶遷徙之謎,15年前,麻州大學的Steven Reppert將實驗室研究對象從小鼠轉向帝王蝶,做出了許多重要的發現。
  • 高雄紫斑蝶 南臺灣冬日最美的蝴蝶精靈(圖)
    為讓遊人盡賞紫蝶之美,除了到茂林生態公園欣賞紫蝶生態,今年茂管處特別在茂林闢設紫蝶3D視廳館,遊人可見萬蝶起舞壯觀景象。 每年11月到來年3月為斑蝶類蝴蝶來臺越冬季節,最盛期在元月中旬到2月初,2月以後紫斑蝶便陸續飛離開紫蝶谷。紫斑蝶在南臺灣度冬的山谷,就叫「紫蝶幽谷」。根據調查,臺灣的紫蝶幽谷分布在高雄、屏東和臺東等低海拔山區,約有30處山谷,當中高雄茂林就有8處之多,也是遊人賞紫蝶去處。茂林紫蝶谷可見斯氏紫斑蝶、小紫斑蝶、小紋青斑蝶、圓翅紫斑蝶、紫端斑蝶和淡紋青斑蝶等6種,最常見的是小紫斑蝶。
  • 圖看毛毛蟲「化繭成蝶」
    也有極個別幼蟲是肉食的,像蚜灰蝶幼蟲就是以蚜蟲為食物的,黑灰蝶的幼蟲則生長在螞蟻窩中。  有的幼蟲全身黑色,有的全身綠色,有的是黑灰線條,比較「醜」,不是那麼可愛。而有的身上則點綴著紅色和白色斑點,比如突緣麝鳳蝶的幼蟲,看起來比較可愛。
  • 林清玄|枯葉蝶的最後歸宿
    秋日在林間散步,無意地走進一片人跡杳見的闊葉林中,滿地鋪滿了厚厚的落葉,黑的、褐的、灰的、咖啡的,以及剛剛落下的黃的、紅的、綠的葉片,在夕陽的光照裡,形成了一片綿延的潑墨彩畫。  凝視,才知道是一隻枯葉蝶。  枯葉蝶是在枯葉堆中尋找什麼呢?這個念頭使我感到興味盎然,靜靜地觀看。沒有想到,枯葉蝶就在這個時候頹倒,抽搐了幾下,不動了。  枯葉蝶竟然就這樣死去了。這一生都在形塑自己成為一片枯葉的蝴蝶,最後真的化為一片枯葉。如果不是我親眼目睹,相信無人能在一大片枯葉裡,尋找出一隻蝴蝶的屍身。
  • 枯葉蝶
    在四川峨眉山下,有一種蝴蝶,當它收起兩扇翅膀時,極像生長在樹枝上的一片乾枯的樹葉,人們稱它為枯葉蝶。枯葉蝶,這個生物中偽裝的高手,卻最終沒有逃脫被捕捉的命運。無論枯葉蝶偽裝得多麼逼真,都會被那些專門捕捉枯葉蝶的人識破,把它們從樹枝上活活地捉去,製成標本,作為一種商品去出售。後來,因其價錢越來越高,捕捉的人也越來越多,最終,枯葉蝶幾乎被捕捉光了,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 發現白灰蝶!西藏分布蝶類達567種
    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賈鳳海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在此之前,西藏沒有該屬蝶類分布記錄。」作為昆蟲種類中重要的一類物種,蝶類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和其寄主植物,以及與生態環境、氣候等因素,相互依存、協同演化的密切關係。我區受特殊地理、氣候等條件影響,造就了錯綜複雜的生態系統,並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昆蟲資源,因而就有了「天然博物館」的美譽。
  • 發現白灰蝶!西藏分布蝶類達567種
    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賈鳳海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在此之前,西藏沒有該屬蝶類分布記錄。」作為昆蟲種類中重要的一類物種,蝶類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和其寄主植物,以及與生態環境、氣候等因素,相互依存、協同演化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