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斑蝶幼蟲
加入《它世界》微信公眾平臺 每天給您提供動植物的新內容 QQ群:257693213 網址:www.huashphoto.com
記得有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毛毛蟲怎樣過河?答案是變成蝴蝶飛過去。但嚴格來講,這個答案不算完全正確,因為毛毛蟲除了能變成蝴蝶,更多的有可能變成蛾子,甚至還有葉蜂和葉甲的幼蟲,它們無論如何是變不成蝴蝶的。
那麼,能變成蝴蝶的毛毛蟲長什麼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化蝶前後都是什麼樣?
幼蟲並不全是「醜小鴨」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幼蟲是其生長期,也就是毛毛蟲,生殖系統沒有發育,具有咀嚼式口器,每天就是吃,身體可以增重幾十倍乃至上百倍,在經歷數次蛻皮後化蛹。
幼蟲基本上都是素食者,以植物的葉片和花朵為食物,其中不乏重要的農林害蟲,如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上的大青蟲(菜粉蝶)和水稻的稻苞蟲(直紋稻弄蝶)。這些幼蟲像蝗蟲一樣,大肆啃食植物的葉片,完成身體的生長發育。也有極個別幼蟲是肉食的,像蚜灰蝶幼蟲就是以蚜蟲為食物的,黑灰蝶的幼蟲則生長在螞蟻窩中。
有的幼蟲全身黑色,有的全身綠色,有的是黑灰線條,比較「醜」,不是那麼可愛。而有的身上則點綴著紅色和白色斑點,比如突緣麝鳳蝶的幼蟲,看起來比較可愛。
等待 只為了美麗變身
蛹期是蝴蝶一生當中的重要時期,雖然從外面看,蛹一動不動,但內部卻發生著脫胎換骨的變化:原有的咀嚼式口器和腹足等器官完全消失,重新長出虹吸式口器、與幼蟲期完全不同的3對足、幼蟲期沒有的觸角、寬大的翅及生殖器官。
等所有器官重組完成之後,在一個陽光明媚而溫暖的早晨,蝴蝶就破蛹而出了。
成蟲是蝴蝶一生最美麗的時期,它們擁有美麗的外表,穿梭於樹林花叢中,用長長的能伸能卷的虹吸式口器,吸食花蜜的同時也為植物傳授花粉,更為自然界增添了幾分美麗,被譽為「會飛的花朵」。縱覽蝴蝶的一生,可以用「毀譽參半」來形容。前半生(幼蟲階段)危害植物幹壞事,後半生(成蟲階段)傳花授粉做好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將行動遲緩、胖嘟嘟的幼蟲和自由飛翔、身段美麗的蝴蝶聯繫在一起,這也正是研究蝴蝶的樂趣所在。其實,什麼樣的幼蟲變成什麼樣的蝴蝶,是有規律可循的,只是這個規律比較複雜,很難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
蝴蝶中的「十二金釵」
根據《中國蝶類志》的劃分,全中國的蝴蝶分為12個科。
鳳蝶科幼蟲粗壯,常為綠色、黃色,受驚時從前胸前緣伸出顏色鮮豔的角,散發惡臭氣味。成蟲為大型和中型蝴蝶,底色多為黑、黃或白色,並有藍、綠、紅色的斑紋。
絹蝶科幼蟲也有臭角,有明顯的淡色帶紋或紅色斑。成蟲多為中等大小、白色或蠟黃色的蝴蝶。
粉蝶科幼蟲身體圓柱狀,胸腹部每節均有橫紋將身體分為許多環,多為綠色或黃色。成蟲一般為中等大小的蝴蝶,色彩較為素淡。
眼蝶科幼蟲身體呈紡錘形,每節上有橫皺紋,頭部常有2個叉狀突起或延伸成2個角狀突起,多為綠色或黃色。成蟲多為小型或中型蝴蝶,通常顏色暗而不鮮豔,翅上通常有較醒目的眼狀斑紋。
斑蝶科幼蟲身體光滑,顏色鮮豔,胸部和腹部各有1~2對線狀突起,能散發臭氣。成蟲為中型或大型的蝴蝶,身體黑色,翅色彩豔麗。
環蝶科幼蟲身體圓柱狀,頭部有2個角狀突起,尾節末端有1對尖形突出。成蟲多為大型或中型蝴蝶,多數顏色暗淡不鮮豔,翅上有大型環狀紋。
蛺蝶科幼蟲很多種類頭上有突起,有的甚至形成碩大的頭冠。成蟲多數為中型或大型蝴蝶,翅形和色斑變化較多。
喙蝶科幼蟲與粉蝶科的幼蟲相似,但頭小,中後胸稍大些。成蟲為中型或小型蝴蝶,翅色暗,有白色或紅褐色斑紋。
珍蝶科幼蟲身體多刺,與蛺蝶科某些種類的幼蟲極為相似。成蟲為中型偏小的蝴蝶,多數種類翅紅色或褐色。
灰蝶科幼蟲身體橢圓而扁,邊緣薄中間隆起,頭小,縮在胸部內,足短。成蟲多數種類小型,顏色、斑紋變化很大。
蜆蝶科幼蟲身體中間寬兩端狹。成蟲為小型、美麗而脆弱的蝴蝶,與灰蝶很像。
弄蝶科幼蟲頭大,頭多為黑褐色,身體紡錘形,常附有白色蠟粉,常吐絲綴連數片葉子形成苞,幼蟲躲在苞內取食。成蟲多為小型或中型的蝴蝶,身體粗壯,顏色深暗。
它世界第108期
陝西省林業廳 陝西省森林文化協會 華商報社 聯合主辦
編輯:秦一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