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蛾?蝶?毛毛蟲?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2021-01-19 絲國傳奇

       這幾天,小編遇到兩個朋友問了我下面兩個問題,大家感受下:

 朋友甲:蠶長大後是蝴蝶嗎?

       朋友乙:蛾子與蝴蝶的區別是什麼?

      ╮(╯▽╰)╭

      於是,小編認為,這篇文章,雖然很基礎,但是也很必要!大家在「吃雞」的同時,也要好好學習哦~~

首先,先給大家理清一個邏輯關係:蠶是蛾子的幼蟲形式,也就是說,蠶長大後是蛾子,不是蝴蝶。。。 毛毛蟲是蝴蝶的幼蟲形式,也就是說,毛毛蟲長大後是蝴蝶,不是蛾子。。。

繞不繞?是不是感覺已經被繞暈了~

沒關係,小編下面會給大家詳細解讀的哦~請千萬不要走開哦~

現在,先讓我們來一波證件照,讓大家見識見識各位「大神」的真身吧~

五齡家蠶(蛾子的幼蟲形式)

白白胖胖,肉肉乎乎,無毒且幾乎無攻擊性,是不是很可愛~

蠶蛾(蠶的成蟲形式)

色彩淡雅,花紋較單一,飛翔能力弱~

 毛毛蟲(蝴蝶的幼蟲形式)

 胖胖的,身體長滿「刺」(學名:剛毛),多有毒, 有攻擊性,略嚇人~

 蝴蝶(毛毛蟲的成蟲形式)

 色彩絢麗,花紋多樣,飛翔能力強~

大家現在有沒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呢?如果,還是有點暈,沒關係,小編今天給大家準備了足夠多的乾貨,下面,咱們來點硬知識:



「家蠶——蠶蛾」生活史:完全變態

卵、幼蟲(經歷多次蛻皮,多見的蠶都蛻皮四次)、蛹、成蟲(蠶蛾)


卵、幼蟲(經歷多次蛻皮,不同種類,蛻皮次數不同)、蛹、成蟲(蝴蝶)

看了證件照,是不是也感覺沒有什麼太大的印象呢,為了方便大家仔細閱讀和理解,小編我,將蠶、蛾、毛毛蟲、蝶的主要區別,整理如下表,大家可以慢慢看,建議收藏哦~❤


蠶(幼蟲)——蠶蛾(成蟲)

毛毛蟲(幼蟲)——蝴蝶(成蟲)

拉丁學名

Bombyx mori——Moth

Lepidoptera——Rhopalocera

英文名稱

Silkworm——Moth

Carpenterworm——Butterfly

生物學分類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

發育類型

完全變態

世代周期

自然狀態下,50天左右

自然狀態下,不同種類,時間不同(有十幾天一世代的,也有幾年一世代的)

馴化性

可在室內飼養(如家蠶,又名桑蠶),也可在野外生活

多見於野外生活

擬態性

均具有擬態,但毛毛蟲——蝴蝶的擬態形式更加豐富

食化性

寡食性、多化性(多次眠,多次蛻皮)

多食性、多化性(多次眠,多次蛻皮)

幼蟲幾乎只吃桑葉,偶爾也能取食柘葉、榆葉、葡萄葉、萵苣葉等,但只有吃桑葉的蠶才能正常吐絲結繭,完成世代周期;成蟲不取食。

幼蟲取食多種植物;成蟲吸食花蜜,部分也會吸食葡萄肉

外形特徵

幼蟲

剛孵出時,呈褐色或黑色,極細小,多細毛,像螞蟻,所以叫蟻蠶;越長大,顏色越淡,呈蠕蟲狀。家蠶多呈白色,背部有不同黑色斑紋或全身成規律或不規律花紋,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3對胸足,5對腹足

色彩美麗,蠕蟲狀,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具有3對胸足,大約5對腹足和尾足,多有剛毛

成蟲

形態大小不一,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複眼發達,其後有2個單眼,在胸部有兩對翅,一對足;體表和翅膀布滿鱗片,顏色多單一或暗淡

體形多在5~10cm之間,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在胸部有兩對翅,三對足,在頭部有一對觸角,複眼發達,翅膀布滿鱗片,軀幹上被毛稀疏,色彩豔麗,花紋多樣

生活習性

幼蟲

群居,不分晝夜進食,只在眠(蛻皮)時停止進食

早期階段,多群居,後多單獨或少數群體行動

成蟲

多為夜間活動,範圍較廣,具有趨光性,部分還能結鞘或吐絲結網,飛行速度較慢

因蟲種而各不相同。一般在早晚日光斜射時活動,但也有些會在白天或晚上活動,飛行速度較快

分布區域

 

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國內:珠江三角洲地區、華東平原和四川盆地;國外:多見於泰國、日本、印度等國家與地區

全球各地均有分布。數量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最多,其次是東南亞一帶。世界上最美麗、最有觀賞價值的蝴蝶多出產於南美巴西、秘魯等國。

經濟性狀

屬於農業經濟昆蟲

屬於農業害蟲

常見或特色種類

 

桑蠶、柞蠶、蓖麻蠶、天蠶、琥珀蠶、樗蠶、烏桕蠶等

紅帶袖蝶、貓頭鷹環蝶、枯葉蛺蝶、多尾鳳蛾、寬紋黑脈綃蝶、老豹蛺蝶、藍閃蝶等

看完略顯枯燥的知識乾貨後,讓咱們來欣賞幾張美圖吧~

看過今天這一期的傳奇故事~想必大家再也不會傻傻分不清蠶、蛾、蝶和毛毛蟲吧~

 如果大家對這期文章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或有想了解的生物相關的常識或知識,請不要害羞,大方地留言告訴我們吧~ 抱抱~(づ。◕‿‿◕。)づ

相關焦點

  • 蠶寶寶變形記(1):蝶和蛾,你能分得清嗎?「破繭成蝶」的說法到底對不對?
    可是,「破繭成蝶」,大家不都這麼說嗎?也是哈!那,「破繭」以後,到底是成蝶,還是成蛾呀?蝶和蛾究竟有哪些區別呢?嘿嘿,徐老師先賣個關子哈!咱們暫時先把繭放在一邊,先來看看蝶和蛾在外形上究竟有哪些區別吧——閒話不說,先上圖!你能猜出下面哪些是蝶,哪些是蛾嗎?
  • 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三種生物的差別魷魚的親戚有很多,它們長得太像,常常混淆著普通人,如果不是經常接觸的人,估計到現在還分不清誰是誰。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一起來看看。新鮮的魷魚可以煮湯,也可以清炒。煮熟後的魷魚會變成白色的,白色的肉質上還有一層淡紫色的薄膜。曬成幹的魷魚更具一番風味,可以做休閒零食,也能用來燉湯。
  • 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如果非要說它們不一樣,那就是產地不一樣。獼猴桃原產於中國,在20世紀初,有一位紐西蘭人來到了中國,發現這種毛茸茸的水果很好吃,於是就將它帶回了紐西蘭。到了紐西蘭,獼猴桃就需要一個「洋名字」,經過幾次改名,最後定為「Kiwifruit」。這個詞其實來自於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英文名叫做Kiwi。
  • 毛毛蟲化繭成蝶,中間發生了什麼?美麗的蛻變背後都是殘酷
    全文字數:2154字,閱讀時間:約為4-6分鐘,標註:重點內容已標註,可快速瀏覽我小的時候上科學課,有一個環節是肯定要做的,那就是飼養蠶寶寶。那個時候我對於這些可愛的小蟲子傾注了相當多的精力,只是養著養著,這些蠶寶寶變得不愛動彈了。直到有一天我發現盒子裡突然不見了它們的蹤影,有的只是一個個白色的橢圓球體。
  • 毛毛蟲原來是美國白蛾
    本報訊(實習生 張冉)近日,在東四十二條辛寺胡同一個院落毛毛蟲成災,北新橋街道辦得知此事後,上門進行打藥,為居民消除了困擾。記者隨後得知,毛毛蟲其實是美國白蛾。近日,記者上門時,主人一家正拿著各種「武器」消滅地上的毛毛蟲,膽量大的就直接用腳踩,膽量小的就用小樹枝、蒼蠅拍去扑打。「哎呀,怎麼這麼多呀,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
  •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蝴蝶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而大家也知道,蝴蝶都是由令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蛻變而來的,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被學術界稱之為變態發育,那麼也許有人會好奇,毛毛蟲破繭成蝶,基本上是完全變換了一個心態,那麼它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情嗎?相關的實驗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模擬樹葉很難?我來試試
    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Euhampsonia sinjaevi節肢動物,昆蟲綱,鱗翅目,舟蛾科,星舟蛾屬。辛氏星舟蛾為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為了躲避天敵的獵殺和攻擊,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經過漫長演化,辛氏星舟蛾具備了一些特殊的技能,那就是偽裝。特別是成蟲期,辛氏星舟蛾深諳偽裝之道。辛氏星舟蛾成蟲體長26mm,翅展82mm,胸部背面和冠形毛簇棕紅色。
  • 蠶的眼睛在哪兒?蝽會攻擊同類嗎?
    圖/文 林繼偉親愛的同學:第一個問題是「蠶的眼睛在哪兒」吧,「哪兒」不是「那兒」,看似一樣其實不一樣,出現在你的作文中會扣分,下次請不要寫錯。蠶,是昆蟲綱鱗翅目蠶蛾的幼蟲,我小時候養過蠶,那時的我天不怕地不怕,為了採桑居然爬到一棵很大的桑樹上,現在想起來都有點後怕。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模擬樹葉很難?我來試試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Euhampsonia sinjaevi節肢動物,昆蟲綱,鱗翅目,舟蛾科,星舟蛾屬。常棲息於氣候溫暖植被茂盛的地方。國內主要分布於湖北、湖南、四川、雲南、陝西、甘肅等省區。照片攝於蒼山。
  • 分享丨蛾滴蝶!你怎麼如此妖嬈
    蝴蝶不是冷血動物,也不是恆溫動物,它的體溫會隨著外界溫度變動,溫度下降,它的活力也降低,所以早上8—9點以後我們才能看到蝴蝶飛舞,陰天和雨天一般蝴蝶是不活動的。在昆蟲中,飛蛾是蝴蝶的姊妹,屬鱗翅目,異脈亞目。飛蛾是完全變態昆蟲,它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發育階段。幼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與成蟲完全不同。
  • 小浣熊/乾脆麵/小熊貓傻傻分不清?
    在我國經常會出現小浣熊/小熊貓/乾脆麵傻傻分不清的情況,這可能跟小時候吃過的某款乾脆麵有關,九十年代的時候有款集卡零食——小浣熊乾脆麵。也只能故事因為如此,大家管小浣熊叫做乾脆麵。小熊貓不僅更貴,而且還在附錄裡!至於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有很多號都有講,我就不多講了,幾句話講完。小熊貓:圓臉,胖嘟嘟,身體紅棕色,四肢黑黢黢,白眼罩。小浣熊:尖臉,全身都灰撲撲,黑眼罩。嗯,外表上就這些個區別。
  • 毛毛蟲危害區域擴大,二代美國白蛾進入危害盛期
    當天上午,本報官方微信報料平臺又陸續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沙河口區和甘井子區多個路段的行道樹出現毛毛蟲。部分梧桐樹葉已經開始發黃,還有的樹葉的都已經被啃噬得很乾淨,只剩下了樹葉的莖幹。希望園林部門可儘快進行殺滅工作。毛毛蟲突襲,幾天時間就把大樹葉子啃光"前段時間樹還鬱鬱蔥蔥,這才沒幾天時間,快被吃光了。"在沙河口區敦煌路附近的新有公園內,行道樹出現大批的毛毛蟲。
  • 家裡來了「不速之客」 不是「蝶」是「蛾」(圖)
    家裡來了「不速之客」 不是「蝶」是「蛾」(圖)   記者來到遼寧省森林病蟲害防疫檢疫站,對這位不速之客進行了鑑定,該站的昆蟲學專家韓國升告訴記者:「這不是蝴蝶,而是一種蛾,學名柞蠶蛾,柞蠶蛾在中國的分布很廣,在東北地區也很常見,它的個頭一般都很大,我們穿的一些絲製的衣服很多都是柞蠶絲作的,柞蠶蛹和一般的繭蛹是一樣的,曲先生家中的柞蠶蛾可能是他們家中買了帶皮的柞蠶蛹,由於室內溫度過高,柞蠶蛹孵化成為柞蠶蛾。」
  • 濰坊高密滅美國白蛾 誤「殺」蠶寶寶
    原標題:滅美國白蛾,誤「殺」蠶寶寶  原本指望著養蠶有個好收入,沒想到還有七八天就可以吐絲結繭的蠶竟然越長越小,有些甚至是身體腐爛,高密市姜莊鎮的蠶農,今年的秋蠶收入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局面,蠶農懷疑蠶可能是吃了帶有滅美國白蛾藥的桑葉導致的。
  • 食肉毛毛蟲——自然進化的精靈
    食肉毛毛蟲讓人心驚看到毛毛蟲,我們就會想到電視鏡頭中出現的情景:一片碧綠的樹葉轉眼之間就進入了毛毛蟲的肚子。不錯,大部分的鱗翅類如蝶、蛾等昆蟲的幼蟲(我們俗稱的毛毛蟲),都是植食性的。在生物演化史中,鱗翅類昆蟲與雙子葉植物幾乎同時共同出現在地球上,吃草、吃葉、吃花也就成了祖傳的天性,而且不論成蟲、幼蟲都一樣。
  • 高營養蠶、蠶蛹、蛾,小孩最愛吃的美味菜餚
    柞蠶的做法3.蠶剁的碎些最好,不要加味精,蠶本身已非常鮮香。蠶蛹是一種高蛋白的食物,吃一個蠶蛹相當於三個雞蛋。蠶蛹有大補腎精延緩衰老的功效。蠶蛹分兩種,桑蠶和柞蠶,桑蠶是在南方,吃桑葉的,桑蠶絲比較細,柞蠶是北方的一種蠶,絲較粗。桑蠶是很小的,炸出來是香香酥酥的口感,而柞蠶不容易炸透,要用烤箱烤熟了吃。吃蠶蛹一定要放鹽,而且是吃整個蠶蛹效果最好。
  • 廈門島內外山地毛毛蟲撒野 苔蛾幼蟲月底將化蛾
    提醒  遇毛毛蟲皮膚紅腫  可塗抹清涼油  據了解,多雨潮溼的氣候非常適合苔蛾繁衍,苔蛾幼蟲會羽化成蛾後,就沒有這麼多毛毛蟲了。  專家介紹,皮膚敏感的人觸碰到苔蛾幼蟲會出現紅腫瘙癢,需要及時塗抹清涼油或者用雙氧水清洗,如果病情嚴重,則需要去醫院治療。專家提醒,中午炎熱時幼蟲容易吐絲掉下來,要格外小心。
  • 邯鄲市遭遇美國白蛾蟲害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原標題:邯鄲市遭遇美國白蛾蟲害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燕趙都市報記者 陳正 實習記者 楊思華 顧利娟  毛毛蟲爬進水缸爬進灶  10月初,一則關於曲周驚現大量毛毛蟲的微博引起了本報記者的關注。微博爆料者稱,其家中院落裡驚現大批毛毛蟲,毛毛蟲爬進鍋裡、灶臺。
  • ...蝴蝶 新品種 毛毛蟲 上海 幼蟲 成蝶 蝶 蛺蝶 青岡樹-上海頻道...
    他打開一隻鑽了小孔的密封塑料盒,小心翼翼捧出一條附著在葉片上一動不動的青蟲,輕輕撫摸背脊上的突起花紋,逗弄幾下觸角。「你看,它的身體圓鼓鼓,開始變得透明。再過幾天就要開始結蛹、化蝶,達到短暫生命中的巔峰時刻。」9月底上海動物園即將舉辦第二屆蝴蝶展,陳志兵到時就要向遊客展示毛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
  • 是蛾還是犬?像貴賓犬的蛾子,至今科學界都未確定這神秘蛾的分類
    在昆蟲世界中,蛾與蝴蝶組成鱗翅目,但蛾的數量大約蝶類的9倍,已知的蛾種類大約有150000多種,也還有很多種類未被發現。例如這種神秘的蛾子,長得像貴賓犬的蛾子,2009年在委內瑞拉已被發現,至今科學界都未確定這種神秘蛾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