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笑中帶淚 深情真味

2021-01-10 中國金融新聞網

  策劃人語

  2020年國慶檔電影市場表現活躍。燈塔數據專業版顯示,10月1日至8日,國慶檔8天票房39億元,獲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高的成績。其中,有著國慶節偶遇中秋節形成8 天假期的外在因素,也有著國產佳片集中湧現的內在必然。在這些國產優秀影片中,《我和我的家鄉》與《奪冠》備受影迷青睞。《我和我的家鄉》佔據票房榜首,在多個平臺獲得了良好口碑。影片鏡頭橫跨五湖四海,立足小人物的小故事,展現了當代農村大發展的大背景,鄉村巨變與家鄉情溢於言表,成為主旋律電影的一次成功嘗試。《奪冠》則將中國女排的動人往事娓娓道來,成為近年並不多見的體育題材佳片,喚醒了一代人動人心魄的共同記憶。無論票房數據還是觀眾口碑,都印證著主旋律題材影片創新嘗試的成功,記載著2020 年電影市場從復甦到活躍的不凡歷程。

  國慶檔中,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獲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給觀眾帶來了許多笑聲與感動。該片延續了去年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的單元敘事結構,但在風格和設定上做出了不同嘗試。它以喜劇形式,從小人物和日常生活入手,橫跨北京、西南、江浙、陝北、東北等地,展現了祖國的發展,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的濃鬱感情。

  獻禮主題的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受到觀眾喜愛,與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密不可分。

  

  《我和我的家鄉》宣傳海報

  鮮明的喜劇特色

  《我和我的家鄉》由五組故事構成,包括《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五個單元,從醫療、旅遊、教育、環保、扶貧等角度,展現每個單元中家鄉的建設、發展與進步。不同單元的故事各異,分別結合了科幻、懸疑、動作等不同元素,但整體上都具有鮮明的喜劇類型片特點,風格輕鬆、歡快。矛盾與衝突的設定、反轉手法的運用、荒誕的戲劇效果,都令該片增色。

  影片中,一組組矛盾與衝突推動著故事發展,引發出荒誕的情節,惹人發笑又令人感動。這些衝突,大多來自故事主角的「欺騙」行為,而這些本質上善意的謊言,也為刻畫「鄉情」主題而鋪墊。

  

  《我和我的家鄉》劇照(1)

  《神筆馬亮》中,丈夫馬亮為了前往鄉村參加扶貧工作,對妻子隱瞞了事實,騙她說自己去俄羅斯留學。他將房間布置成歐式風格,村委會主任也染上了金髮、畫上雙眼皮,連在麥田勞作的村民都配合馬亮「打掩護」,場面荒誕,笑料百出。然而,妻子最後誤打誤撞來到鄉下,了解真相和原因後,表示支持和認可。

  《最後一課》中,兒子小範想讓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親老範恢復記憶,讓父親返回他曾經當過鄉村教師的望溪村,並與全村人「偽造」了多年前的課堂,甚至人為製造了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的場景,誇張的畫面令人捧腹。此情此景中,曾經的師生故事與珍貴回憶漸漸被揭開,深切的師生情、故鄉情觸動人心。在較短篇幅的敘事中,故事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凸顯了喜劇效果。

  在《北京好人》中,張北京為救患有甲狀腺瘤的表舅,用自己的醫保卡欺騙醫院,他因事情進展「順利」而大肆慶賀,卻突發高血壓被送進醫院。警方介入後,表舅為「保護」張北京,告訴警察說醫保卡是自己偷的;張北京用攢來買車的錢為表舅支付了手術費後,卻意外從舅媽口中得知,表舅其實有可以報銷的農村醫保……情節的一次次反轉,推動故事走向高潮,也帶著觀眾的情緒起起伏伏。

  再看《回鄉之路》,被大家當作騙子的喬樹林,起初好像只會吹牛,隨著故事推進,他為家鄉治沙和教育建設出錢出力的功臣形象被揭曉,人物形象反轉,呈現出強烈的戲劇性。

  真切的情感,美好的人性

  走出影院,不少觀眾表示,該片既搞笑又感動,讓人笑中帶淚。其實,《我和我的家鄉》披著「喜劇片」的外衣,內中蘊藏的,卻是種種真切而深刻的情感——親情、恩情、師生情。其中,影片最著重刻畫的,還是人們對家鄉的依戀與熱愛。故事中的小人物雖然都不完美,卻流露出真誠、善良、感恩等美好的人性。

  來自陝北沙漠地區的蘋果種植戶喬樹林,多年來傾注積蓄,用於家鄉的防沙護林與脫貧致富,讓綠樹覆蓋沙漠,讓孩子們擁有全新的校舍,並帶領鄉民栽種蘋果;同樣從這片土地走出來的網紅主播閆飛燕,口中默念「我真的回來了,帶著本事回來了」,她回想起童年時的艱苦時光與高媽媽的鼓勵,看到眼前家鄉的變化,熱淚盈眶,開始幫忙「帶貨」賣蘋果……

  《最後一課》中,定居瑞士的老範始終忘不了祖國,忘不了曾經教過書的望溪村,在患病後,他總想找回1992年當鄉村教師時的記憶。他回到村子,在眾人精心布置的舊教室中,陷入往昔的回憶,漏雨的破舊教室、學生的面孔,令他親切而欣喜。然而,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打碎了幻境,煥然一新的鄉村新樣貌將他帶回陌生的現實,他困惑不解。鏡頭不斷切換、交錯,將不同時空的鄉村圖景串聯到一起,製造出亦真亦幻的效果與美感。看到曾經被繪製在紙上的黑白校舍,變成眼前閃閃發光的繽紛校園,老範感到無比寬慰。

  

  《我和我的家鄉》劇照(2)

  正如影片中馬亮面對家鄉的獨白——「我能做點什麼呢」,來自大江南北的他們,牽掛與依戀著家鄉,希望用自己的行動支持家鄉建設,也為家鄉的發展感到自豪。這樣的情緒別具感染力。

  小人物的刻畫,往往能表現美好而珍貴的人性。司機張北京雖然有自私、貪小便宜的一面,卻仍為了表舅而甘願犧牲自己買車的夢想;駐村第一書記馬亮,堅定地投身扶貧事業,寧願捨棄出國留學的機會,「怕老婆」的性格顯得有些軟弱,卻讓他更真實、可愛。他們默默無聞,內心充滿著善良與愛。

  接地氣的呈現方式

  《我和我的家鄉》生動呈現了祖國的鄉村新風貌,充滿濃鬱的地域特色。被稱為「土味科幻喜劇」的《天上掉下個UFO》,講述了貴州黔南阿福村的故事。雖然地處山區,但「天眼」、大橋、智慧型手機等現代化科技設施近在眼前,作為科技示範村,其外星人主題旅遊與當地民俗巧妙結合,頗具吸引力。《最後一課》中,浙江望溪村讓人眼前一亮,除了秀麗的山水風光,養蜂、生態旅遊、直播帶貨、自然主題教育等多樣化產業,讓當地生機勃勃。

  影片中,演員道白的方言與特色美食,愈加渲染了濃鬱的「家鄉味」,令觀眾倍感親切。表舅拿著張北京的醫保卡去看病,一口衡水話讓醫生不禁調侃他應該取名「張衡水」;陝西演員閆妮飾演的閆飛燕操著地道的家鄉方言,讓人瞬間感受到西北味道;黃渤滿口的貴州話被觀眾評價「很洗腦」,「全宇宙僅此一家」的「天眼酸湯魚」也收穫了頗多笑聲。

  這種「接地氣」,還體現在銀幕中自然流露的諸多生活元素:村裡的「網紅」黃大寶站在稻田裡,對著攝像頭,在直播平臺上推薦自己新發明的插秧機器人,贏來鐵桿粉絲的打賞;《回鄉之路》中,網紅主播李佳琦的直播畫面更是令觀眾會心一笑。

  正如影片宣傳曲中唱的「一條大河波浪寬」,《我和我的家鄉》橫跨祖國五湖四海,以小人物的故事,展現了農村的發展變化與人們對家鄉的熱愛,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有滋味的喜劇「盛宴」。

  相關閱讀:不破樓蘭終不還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2020年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是《奪冠》。這部由陳可辛導演,鞏俐、黃渤主演,同時還有中國女排本色出演的電影,是中國影史上少有的體育題材影片。作為一個對中國女排感情深厚的忠實觀眾,筆者從影片定檔、因疫情延期、到最終上映,幾乎是實時關注,日夜期盼。

  熱愛與歲月

  兒時跟著父親,在螢屏上看女排比賽的直播,對女排的印象是家裡那臺「大屁股」臺式電視。從奧運會到世界盃,我們都搬著小板凳痴痴地陪看,其實並不懂「一攻二傳」「兩點三點」,只能從比分看出來誰輸誰贏。然而,父輩接二連三的歡呼聲讓我們振奮,那是最早且最實在的勵志課。

  片子上映前,很多網友憂心忡忡:振奮了三代人的中國女排故事,會不會被拍成一部不解風情的競技電影?也有人隱隱擔心,《奪冠》會否變成一部略顯單調的主題影片。

  寫當代史困難,演英雄同樣不易。在觀眾心中,「中國女排」這四個字代表著一個火紅時代、一種敘述方法、一腔永不言敗的精神。演員與導演真的能演繹出這段曲折又悲喜交織的歷史嗎?

  9月25日晚6點,《奪冠》密鑰生效,8點半,第一批看完電影的觀眾流著淚把「奪冠」「朱婷演技」的話題送上了微博熱搜。點開話題,很多人都在回憶第一次看女排世界盃比賽時候的震撼和感動。上映1.5天後,影片票房已破1億元大關,淘票票用戶評分高達9.1分。

  有人說,80年代的女排走出國門、意氣風發、奪得五連冠的榮耀,是寫在自己脈管裡的回憶。有人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沒有奪冠是自己那一年最大的遺憾。還有人說,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驚天逆轉、艱辛奪冠,是自己看過最「燃」的一場比賽。

  而這部《奪冠》,同樣把代表「中國女排」鮮明時代感的三個節點收錄進電影中,以中國女排第一人郎平的經歷為線索,連接起三個時代。

  球員與演員

  面對屏幕,觀眾心中醞釀著同一個疑問:導演究竟從哪裡找來這麼多高個子演員來飾演老女排成員?電影學院身高超過了一米八的女生有多少?新一代女排演員還好說,朱婷飾演朱婷、惠若琪飾演惠若琪、徐雲麗飾演徐雲麗……

  在導演公布名單的時候,許多網友都表達了自己的擔心,畢竟中國女排在賽場上是絕對的王者,可這些姑娘面對鏡頭時要是不會打球怎麼辦?畢竟女排已經拿了那麼多次世界冠軍,在最意氣風發的時候,還能演出4年前那種瀕臨退出奧運會的失落和絕望嗎?

  可真等這些一米八多的姑娘站在鏡頭前,你根本無法去挑剔她們的演技,因為她們沒有在演戲,而是把自己真實經歷過的事情重現了一遍,她們也不需要演技,這世界上哪有比當事人飾演自己更讓觀眾信服的事情呢?

  飾演八十年代老女排的演員則更讓人驚豔。看著她們在電影中一次次扣球扣得雙手血肉模糊、被教練用球一次次擊倒在地、默默地流著淚爬起來,我們不能不慨嘆:當年的技術戰術經驗、訓練條件都是那樣單薄,卻硬生生憑藉「鐵榔頭精神」築起「城牆」,拿回世界冠軍。

  後來看到字幕時才發現,電影中出現的一大半女排成員,除了青年郎平是由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的,很多都是真正在國際賽事上大展拳腳的國家隊女排成員。

  比如飾演老女排中脾氣最倔、上場最嚴苛的隊長孫晉芳的,正是曾出戰過2014世錦賽的前國手陳展。飾演賴亞文的則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成員李珊。

  她們雖然沒有演戲經驗,但是老女排的故事幾乎從踏入訓練場開始就不斷被教練重複,也是她們用來激勵自己的典範——仍然是不折不扣的「本色出演」。

  至於飾演教練郎平的鞏俐,其演技帶給我更多思考。

  影片中,青年郎平和朱婷同樣,都身體單薄、發球無力。在條件艱苦的20世紀80年代,只有咬著牙、流著淚堅持練。而郎平在成為教練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掉了二十多年沒有改革過的訓練方法。她吃過太多苦,年紀輕輕就落下了一身傷病,所以她不希望女排姑娘走自己的老路。

  於是,新女排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有了更好的訓練條件,也有了可以失敗的餘地。那麼,這群有諸多退路的女排姑娘,還能把鼓舞中國人的女排精神傳承下去嗎?

  裡約與答案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對於國人而言,這部電影承載了許多期望。筆者以為,《奪冠》不能歸類為傳統意義上的敘事電影,也不是簡單的主旋律情懷片,更不能定義為普通的女排宣傳片。加上被排球行內人士實名投訴重新剪片的緣故,它的部分劇情變得突兀、隱晦,導致成片效果有些斷裂和彆扭。

  電影結構按照三個涇渭分明的時期組成幾個板塊,三個時期特色分明。也正因為太分明,有些欠缺內在連貫性。可是,滴水見太陽或者「經典敘述」的象徵性,有著很大的承託力。

  20世紀70、80年代,我國科學技術落後,女排姑娘靠堅強的意志和機械的苦練,不斷重複並不斷突破。彼時「民族凝聚力」在於「勝利」二字,奪冠是責任,更是義務。彼時,女排姑娘是否喜歡排球、是否享受比賽,是可以被忽略的。彼時,女排給觀眾的感覺是堅硬與沉重,唯有升國旗、唱國歌的那一刻,人聲鼎沸、搖旗吶喊,所有的艱辛才顯得有意義。就像那句「所有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沒有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一樣一針見血,那時候女排姑娘很累。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國家體育總局的幹事說,美國有計算機技術加持,能夠統計所有排球隊員的信息,分析個人的技術特點。當時的袁指導沉默了片刻,他讓大家把網抬高15釐米,更下苦功地拼命練。「這樣計算機就算不出來了吧?」至此,筆者熱淚湧流,心頭刺痛。

  看著傷痕累累的女排姑娘,除夕夜依然汗流浹背、幾近自虐地訓練,多少現在的大學生忍不住想,這是何苦呢?這是何必呢?真的值得嗎?歷史,只有親臨其間者能夠體會深刻。特定的年代、特殊的使命,鑄就了一群鋼筋鐵骨的「國魂」,現如今的年輕人很難真的懂。

  進入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女排才從意志力的比拼走向競技藝術。

  「我們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當作比賽的唯一價值。我有責任幫助你們,享受體育本身,好好地去打球。過去的包袱,由我們這代人來背,你們應該打出你們的排球。」郎平的臺詞完全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

  到了郎平時代,體育理念和訓練模式完全顛覆傳統,大膽挑戰集體權威。在她的模式下,拿冠軍不再是隊員從事體育事業的唯一目標,她強調讓隊員享受體育,獲得營養支持,擁有私人生活。

  所以,「為國爭光」的同時,個人的標籤和意識也開始顯現,即使是作為隊員,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個性表現和個人選擇權。她們不僅具有苦行僧般的練球意志,而且在激烈的搏擊中「表現自己,獲得生命」。每個女排姑娘都可以表達自己,開始享受體育比賽的快樂,不再只是奪冠機器上的螺絲釘。

  在「享受比賽」中,她們為全世界觀眾貢獻屬於古老中國的運動美感,在此情境下奪冠,開闢了一個新的奧林匹克時代。

  不破樓蘭終不還。影片的最後,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逆轉巴西的那一場淘汰賽。成功奪冠之際,影片的全部視線落在女排隊員們身上——勝負在奪冠中被超越,生命呼嘯著歸還給體育與隊員自己。

  的確,「金牌情結」的淡化,體育精神的回歸,來自祖國的日益強大,建設體育強國需要這種精神的重塑與升華。

  歷史無法重複,但是總有一些「精神」劃入永恆,例如《奪冠》記載的一切。(蘇陽)

相關焦點

  • 笑中帶淚,《我和我的家鄉》設計也很優質
    本文授權轉載自:設計圈 ID:SJ-QUAN 最近權比較閒 之前看了姜子牙,回來寫了 從設計角度看《姜子牙》 昨天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
  • 《我和我的家鄉》:最高級的喜劇是「笑中帶淚」
    國慶檔第三天一早,《我和我的家鄉》登頂票房日榜第一,後勁初顯。 這一局面基本在意料之中——《我和我的家鄉》是今年十一黃金周最有國民度的一部電影,老少皆宜,先有喜劇片的吸引力在,後有家鄉情懷的話題度。
  • 喜劇電影的最高境界,是笑中帶淚
    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或許就是我們的鄰居、親戚、朋友,每個人都很普通,但又有各自非同尋常的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其實生活不就是一場笑中帶淚的戲,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難道不是嗎? 01一部電影幾乎聚齊了喜劇界的所有扛把子國慶假期,抱著放鬆的心情去看電影。
  • 《我和我的家鄉》這四位讓你笑中帶淚,其中兩位是老師,題材大讚
    《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喜劇,放映廳裡確實觀眾的笑聲不斷。但是,又常常讓觀眾忍不住流淚,那場面真的是「又哭又笑」。首先,每一個單元的演員,真的是奉獻了最大的誠意,拿出了看家本事的。「笑」的包袱抖得是舉重若輕。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讓你忍不住一下笑噴。
  • 攜「全明星」陣容講家鄉故事 張藝謀:喜劇電影的最高境界是笑中帶淚
    將於10月1日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近日舉辦了五城聯動首映活動。影片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攜20餘位主創及特邀嘉賓奔赴祖國大江南北,講述鄉情鄉韻。記者看到,強大豪華的全明星陣容令整場直播備受關注,多個話題登上熱搜。說起創作歷程,張藝謀表示喜劇電影的最高境界就是笑中帶淚,「要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家鄉變化,所以整個創作團隊是按照最高標準打造這部電影的。」
  • 《我和我的家鄉》笑中有淚,用歡笑帶你領略生活真諦
    今年的國慶檔電影大多都是輕鬆搞笑的電影,有被譽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姊妹篇的《姜子牙》,有一年一度的獻禮片《我和我的家鄉》,還有讓人看了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奪冠》。不過小編最看好的還是今年的獻禮片《我和我的家鄉》,進了影院也不用想太多,看電影跟著劇情笑點哈哈大笑就對了,不用費腦放飛心情,哈哈大笑他不香嗎?我認為輕鬆歡樂才是和國慶節最般配的伴侶。獻禮片《我和我的家鄉》由五個獨立單元串聯,分別是:《天上掉下個UFO》、《北京好人》、《最後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
  • 《我的媽呀》曝終極預告 鮑起靜感人母愛笑中帶淚
    《我的媽呀》曝終極預告 鮑起靜感人母愛笑中帶淚 共10張 1905電影網訊 由著名導演李勇昌執導,鮑起靜、黃浩然
  • 《我和我的家鄉》推廣曲太洗腦,WEY品牌:一起搖擺!
    萬眾期待的喜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近日發表了推廣曲《挺好個人吶》,歌曲由"摩登兄弟"劉宇寧演唱,曲風歡快,歌詞洗腦,讓人聽完不禁想要搖擺起來。而影片中的各大主演,也紛紛在微博點讚轉發,為《我和我的家鄉》火熱應援。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五城聯動首映活動 全明星陣容為家鄉喝彩
    即將於國慶中秋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於9月27日舉辦了五城聯動首映活動,選取祖國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域裡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城市作為活動地點,影片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攜二十餘位主創及特邀嘉賓奔赴祖國大江南北,貼近家鄉故土,講述鄉情鄉韻。
  • 豆瓣9.5,父親節必看影片之一,保你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例如:開頭男主陰差陽錯搶了國王和夫人的風頭。男主角喜歡拿錯帽子,並把雞蛋放在帽子裡,害得女主未婚夫戴了,滿頭的雞蛋液…為了見女主,冒充領導,去學校演講…在女主和未婚夫的訂婚宴上,男主和女主躲在桌底,接吻,商量私奔事宜。他們騎上那匹五顏六色的馬,走向他們幸福的婚姻殿堂。
  • 武狀元蘇乞兒罕見劇照曝光,跨時代人的回憶,每一張都是笑中帶淚
    武狀元蘇乞兒罕見劇照曝光,跨時代人的回憶,每一張都是笑中帶淚周星馳作為喜劇界的天才,曾經帶給我們無數經典的作品,他的電影曾經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說起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相信許多80後的小夥伴們並不陌生吧?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代英雄蘇乞兒,電影中融合了喜劇的元素,讓人看的也是笑中帶淚!小編無意間發現了這部電影有意思的幕後照,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笑中帶淚!最近天津的熱搜讓您「見笑」了
    網友紛紛評論: @糖一罐:哈哈哈,再看一遍,笑瘋了。我是個沒有減肥自尊心的廢人 @柒號鳳小谷:我要只有他這個自尊心,估計早瘦成閃電了 @嘰嘰歪歪說毛線:不要小瞧小孩子的自尊心 @Serendipity姌:哈哈,本來只是有點小難過,但越想越委屈,直到忍不住淚崩 @攻爆了雞丁:當我被人說胖了也是這樣,含著眼淚把keep
  • 一部讓你笑著哭泣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今年十月一黃金周多部電影陸續上映,其中有一部電影,讓人一邊笑一邊抹眼淚,即歡快又充滿感動,那就是《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家鄉》由五個小故事構成,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獨特的故鄉韻味。第一部分是由葛優主演的《北京好人》。
  • 《最美表演》:毛曉彤海報曝光笑中帶淚思緒萬千,太美了
    2020年終《最美表演》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帷幕。在今日曝光的海報中,演員毛曉彤梳著乖巧的齊劉海短髮別於耳後,直視鏡頭的臉龐白淨清秀,琥珀色眼瞳盛滿淚水,雙頰似有微光閃爍,如花一般綻放的燦爛笑容直擊心靈深處,這番喜極而泣的背後發生了怎樣動人的故事,還要等正片上線一探究竟。
  • 我家叫漢臺,擁有「一室兩廳」附帶後花園|我愛我的家鄉味見漢中
    我家叫漢臺,擁有「一室兩廳」附帶後花園|我愛我的家鄉味見漢中
  • 《春嬌救志明》20城看片口碑佳 笑中帶淚挽救愛情
    《春嬌救志明》20城看片口碑佳 笑中帶淚挽救愛情 在無數影迷的期待和呼籲下,片方宣布影片將於4月22日開啟超前點映,國粵雙語版本可供選擇,更有四大彩蛋帶來更多驚喜。4月20日,來自全國20個城市的影院工作人員、媒體先睹為快,提前見證了張志明和餘春嬌如何挽救八年銘心刻骨的愛情。影片好評如潮、獲贊無數,被譽為「有笑有淚的愛情故事」、「在歡笑和淚水中觸動內心」。
  • 遊子心事:記憶中最美的家鄉味
    #你心中的家鄉味#思念不重,只是細細碎碎的,在心頭敲響,將思緒飄向遠方。家鄉的味道,是遠方遊子心中的掛念,香味雖平常,情懷難相忘。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長大的路上,我的腳步離家鄉越來越遠,吃遍了各地的美食,但最愛的還是媽媽做的一碗炸醬麵。
  • 笑中帶淚回望2020,哪些戰疫段子讓你笑出了鵝叫聲
    笑中帶淚回望2020,哪些戰疫段子讓你笑出了鵝叫聲 2020-12-29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小電影組成一個大電影,講述家鄉的二三事
    電影對於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只要有電影上映,我都難以抵擋這種來自內心的一睹為快的誘惑。無論是好萊塢的大片,還是香港的動作片,或者咱們的賀歲片,來者不拒,有機會就要去看。昨天,我在家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一改以往的電影有一個曲折的故事組成。
  • 專訪|總策劃張一白:《我和我的家鄉》要體現家國同源
    「三部電影展現了重慶流動的美,每一個鏡頭都蘊含著我對家鄉的深情。」在去年年初的一次活動上,張一白回憶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讓十八梯、鵝嶺二廠等獨具重慶特色的景觀火爆銀幕,「我一直想拍十八梯,回重慶休假時也會常去那裡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