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慈第一部小說《少年漂泊者》,客觀分析其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2021-01-12 文化陣地
著名作家蔣光慈
蔣光慈著《少年漂泊者》

《少年漂泊者》,是蔣光慈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主人公汪中是佃戶的兒子,小說著重寫他在父母被地主逼死後,自己不願「馴服於惡社會」的流浪遭遇以及走向革命的過程,他當過乞丐、書童、學徒、店員、工人,飽嘗了人間悽苦。他曾與商人劉靜齋的女兒玉梅相愛,因劉靜齋阻撓,玉梅病死,而不得不出走。後來,他終於找到了革命道路,最後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

插圖
插圖

小說的思想成就在於,真實地展示了從「五四」到「五卅」前後的中國社會現實,揭露了社會黑暗與動蕩不安的階級矛盾實質,反映了黨領導下人民覺醒和反抗的歷程,為苦難深重的人民和黑暗中摸索出路的青年們,指出了一條光明的路。

蔣光慈著《少年漂泊者》

《少年漂泊者》的藝術特點:①書信體的第一人稱,跳出知識分子和小市民的生活領域,正面描寫工人和農民的生活與命運,洋溢著分明的愛憎。作者自稱這是他在「花月」聲中在「粗暴的叫喊」,是反對創作上唯美頃向而自覺跳出來的「粗暴的叫喊」,有較多浪漫主義氣質流露,又閃耀著現實主義的光芒。②小說中貧富、悲歡、善惡等的對比強烈,增強了感人的力量。

但是,由於時代和作者的思想藝術局限,缺點難免:①描寫中有個人英雄主義和才子佳人、革命加戀愛的流露,有對才情、風度自我讚美的流露;②結構鬆散,人物刻劃不夠鮮明,不注意於細節描寫和重點深入,多求面上廣度的粗線條輪廓勾勒,顯得有些浮泛、概念化。

相關焦點

  • 書海小說網籤約小說《楊門少年》IP電影 央視六套黃金檔首播
    電影原著《楊門少年》獨家刊載於書海小說網,講述了第一代楊家將楊崇貴(楊繼業)在成名前的多舛命運,以及與折賽花年輕時的愛恨情仇,故事精彩曲折,並且充滿忠君愛國的正能量。其作品曾獲中國電視劇金鷹獎;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該片是他的首部電影導演作品。原著作者飛刀葉2010年首次在網絡連載小說,截至2019年,創作網絡連載小說《楊門少年》《後宮·褒姒傳》《夜話詭談》《唐氏騙局》《鬼在你心中》《竊愛不傷婚》《恰同學少年》等十餘部,多次獲得網站年度人物評選、聯賽獎勵等。
  • 唐傳奇:內容紛繁,勾勒廣闊而複雜的社會生活畫面
    以豪俠故事為題材的傳奇,客觀上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但內容多不可取,唯袁郊的《紅線》藝術地再現了藩鎮割據的現實,裴鍘的《崑崙奴》也有一定反封建含義。歷史故事題材的傳奇,以陳鴻的《長恨歌傳》最著名,另外還有同一作者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東城老父傳》,和郭提的《高力士外傳》等。在唐傳奇幾類作品中,以寫愛情故事的作品最有思想深度和藝術魅力,代表了傳奇創作所達到的水平。
  • 雨果創作中的人道主義思想和浪漫主義風格。
    他的創作和理論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一個新高峰。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紀法國社會發展的一個側影。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即《鐘樓怪人》《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和《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說《「諾曼第」號遇難記》。(1)人道主義思想。
  • 阿蘭·巴迪歐:電影是一種思想,其作品就是現實
    從充滿野心的文章《論電影文化》開始,他表達出始終貫穿於後來思想中的獨特觀念:電影還給身處當代的人類形象以公道,電影對其他藝術的「徵服性」(subjuguante)關係,電影作為他者和想像的旅行。在過渡到社會運動(engagement militant)和政治哲學之後,巴迪歐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在《閃電》(La Feuille foudre)和《安帕爾納森》(L' Imparnassien)雜誌上繼續電影批評工作。這是某種類似於政治法庭、傳播判斷的介入性雜誌,其判決是:這部電影是「修正主義」,那部電影值得尊敬和思考。
  •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很多舞臺劇和影視劇也從它的內容中取材、改編。可以說,它對日本在文學藝術層面的影響甚至要大於《三國演義》。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部作品,雖然在東瀛知名度很高,但它在中國卻名不見經傳。因為,很早它就被禁了,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被禁的書籍。
  • 2021高考備考: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的答題技巧
    這是小說情節整體分析首要的思考角度。要看它的線索是什麼,有什麼好處。小說的線索安排同散文的差不多,特別要注意小說的雙線特點,如有的使用明暗雙線;有的使用多重線索,如時空線、感情線等。②敘述視角和方式。敘述視角有兩種,一種是有限視角,指用第一人稱敘述;一種是無限視角,指用第三人稱敘述。分析敘述視角,一般先指出小說是採用了「我」的視角,還是「我」「他」不同視角的交叉,然後再分析。
  • 不看小說不幸福 85部小說改編的動漫
    《銀英傳》人物星座生肖表 這人物星座生肖表,出生日和血型的資料都載自道原香津美的《銀英傳》畫集的人物設置。星座是以出生日推算;而生肖則跟隨小說的設置,以公元2018年為宇宙曆元年,及每年西曆2月是中國農曆正月為基礎來推算。
  • 五部經典的黑道小說,最後一部,被譽為「黑道第一神作」
    五部經典的黑道小說,最後一部,被譽為「黑道第一神作」5.《一起混過的日子》~純銀耳墜純銀耳墜,當下黑道小說作家中的佼佼者,曾經就因為這部《一起混過的日子》,火爆網絡,一舉成名,成為了當時炙手可熱的黑道小說作家!
  • 90後公認的4部最好看的小說,鬥羅大陸僅排第三,第一毋庸置疑!
    90後公認的4部最好看的小說,鬥羅大陸僅排第三,第一毋庸置疑!4、鬥破蒼穹,勵志的一本小說,當年網絡小說的絕對巔峰,看完後令人熱血澎湃,那是屬於年輕人的一本小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句莫欺少年窮」,蕭炎的一席話卻是驚醒了多少夢中人。印在了多少年輕人的心中。
  • 《賊史》是哪部小說?
    3 林紓翻譯小說譯名常「劇透」  英文小說對於中國讀者來說耳熟能詳,這種發端於十八世紀早期的文學形式現在已經成為英國最重要的文學創作實踐之意。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Jane Eyre)通常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現代小說。這部小說是作者的半自傳體小說,於1847年出版,署以男性筆名「柯勒·貝爾」。
  • 革命詩人蔣光慈的婚戀傳奇,短暫悽涼的一生,深愛著3個女人
    「安娜小姐,我將永遠不會忘記」1921年5月,20歲的蔣光慈受黨指派,到蘇聯莫斯科勞動大學學習。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的莫斯科雖已取得勝利,但仍處於飢餓之中,眾多的外國留學生,雖享受和紅軍戰士同樣的生活待遇,但每天也只不過一塊巴掌大的黑麵包,和幾個劣等土豆。然而,蔣光慈應該算是幸運的。
  • 關於木刻藝術,技法因素和木刻特點,將工藝操作升華為藝術表現
    同學們如能嚴於學法、善於用法,就可為今後的變法和創法奠定堅實基礎,並可在今後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得以實現和成熟。黑白木刻,顧名思義:一講黑與白——就是講黑與白之間種種藝術關係的黑白規律二講以刀刻木——就是講刀與木之間種種藝術關係的刻作規律;三講黑、白、刀、木之間結合運用時種種藝術關係的造型規律。這三者是構成翼白木刻具有強烈簡練、富有刀味木味和力之美的。
  • 古代第一部禁書為什麼被人禁止閱讀,到底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
    古代第一部禁書為什麼被人禁止閱讀,到底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古代第一部禁書為什麼被人禁止閱讀,到底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更有者,就是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書和清朝的文字獄。在這之前,還有一本書,是小編不得不說的,應該是古文化的被禁的第一部書吧,現代人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書的名稱是什麼?這本說應該是在元末明初時期的作品,是文學家瞿佑所著,叫《剪燈新話》,它於洪武十一年編訂成冊,以抄本在當世流行。
  • 4部比肩《贅婿》的歷史小說,部部經典,堪稱巔峰之作!
    《贅婿》是蕉姐最受歡迎的一部歷史小說,也是筆者最喜歡的歷史小說之一。它曾多次被網友評價為最具含金量的歷史小說,網絡小說中的半部名著。歸結到底,是因為這部書的含義非常深刻,它將背景刻畫在北宋末年,以秦嗣源的犧牲、寧毅的反抗、黑騎軍的戰爭理念等一系列作為突破口。
  • 那些有思想和情感深度的小說
    小說寫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後一群藝術家的故事。「三劍客」楚雲天、洛夫、羅潛,在那個特殊年代共同堅守著他們的藝術沙龍。儘管環境壓抑氣氛灰暗,但他們終於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大時代。就在一切都變得更好的時候,三人卻在未經宣告中分道揚鑣:洛夫被商業化浪潮裹挾,最後自殺;羅潛在社會底層盡失藝術才能;只有楚雲天,在藝術領域保有赤子之心。
  •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考試題及答案03
    (2)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樣式,主要包括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22.簡述藝術作品的題材與主題的關係。答案:(1)藝術作品的題材,指構成作品內容的基本材料,即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具體的客觀生活環境、情節、人物和情感等,即在小說、戲劇、影視、繪畫等作品中所敘述、描繪的具體事件、人物等。
  • 明清小說發展到頂峰,背後的推動原因有哪些?
    明清以後,文壇出現了一批通俗小說,非常有趣。這些作品代表了當時許多普通人心中的「想像世界」。在中國小說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明清小說在思想內容和題材表現上都充分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華。經過通俗的圖畫解讀,小說中的人物帶著形象感和感人的故事走進了各戶老百姓家。然而,這種類型的小說其實已經創作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什麼進入明清才真正達到鼎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