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打算養只萌萌噠的汪星人,買狗可能會是件體驗不太好的事情。
在傳統的寵物活體交易裡,寵物需要經歷複雜的中間鏈條才能送到用戶手裡。這裡面要轉手五層關係網:養殖戶-寵物批發商-中小批發商-寵物零售店,最後才是用戶。經過這樣3、4個中間環節的過程,從養殖戶到最終的用戶,一隻狗的售價會從600-700左右的成本價提高到3000-3500元。
「有它網」想通過縮短中間環節,直接連結養殖戶和寵物主來改造傳統寵物購買方式。據了解,想在「有它網」上販賣寵物的養殖戶需要經過平臺認證,合格養殖戶可以自行上傳寵物的照片與視頻介紹,平臺審核通過再將信息發布在網站前臺供消費者選購。寵物主下單後,養殖戶先將寵物發送給平臺,經由平臺審核、體檢和美容除味的寵物才會被運輸到終端消費者手中。目前,「有它網」支持的寵物品類除了貓狗外還有水族。
創始人王超介紹,除了流通環節過多,線下寵物活體交易存在的問題還有:養殖戶缺少銷售信息渠道,同時大型養殖戶批發商不正規,飼養條件有限,導致幼狗存活率不高(20%不到)。而對消費者來說,去狗場買狗受郊區等地理位置的限制,到寵物店買狗則要面臨囤貨成本高、品類單一、可選擇性少的問題,同時夫妻店的經營實力大多不強,做的都是一次性交易,沒有專業團隊技術管理,無法提供後續保證。
除了線下,以淘寶、58同城等為例的C2C平臺通常則作為狗場的一個入口和渠道,由高端系犬捨入駐為主 。這些線上寵物活體交易也存在缺少資質等情況,但最大的問題是照片和實物不符的情況很普遍,用戶收到的狗都是土狗、雜交狗或者星期狗。
事實上,寵物活體銷售一直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大多數的線上寵物銷售平臺及實體寵物都沒有寵物銷售許可執照。拿杭州地區來舉例,據統計300家寵物機構中只有一家擁有該執照。王超表示,為了規避法律風險,他們已經通過取得了網上活體寵物銷售的許可證書,這也是平臺的優勢所在。
關於兩端用戶的獲取,據王超介紹,60%~70%的養殖戶都是自己找上門的,主要還是利益吸引——以往養殖戶賣出一隻狗只能賺100~150元,通過「有它網」銷售這個數字可以上升到600~700元;另外,團隊合伙人有六年寵物行業從業經歷,一部分養殖戶也靠資源關係獲取。而終端消費者的獲取方式與其他平臺較為類似,整合線上線下渠道同時推廣。
目前,「有它網」有兩種盈利方法,一是成交訂單抽傭,二是寵物用品銷售帶來的利潤。王超表示,寵物銷售只是一個入口,他們會陸續對寵物用品、寵物服務、寵物醫療等後續市場進行開發。在他看來,從源頭切入的好處是用戶容易對平臺產生信任感,黏性較高。現階段已經上線了電商和醫療版塊,並將寵物服務作為增值選項,與浙江最大的寵物連鎖醫院和一些寵物O2O項目達成合作。
根據「有它網」提供給36氪的數據,今年4月創立至今,團隊發展至28人。目前寵物貓、狗日均單量20單,寵物周邊用品日均單量30單,業務規模月增長率40%,合作養殖戶2000多家,已在杭州、西安、湖州三地設立服務中心。另外,「有它網」正在尋求Pre-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