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人間|漢代如何吃火鍋?不僅實行分餐制,還有加溫的調味醬

2021-01-13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白居易在《問劉十九》裡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果他生活在四川,那小火爐上煮的恐怕不是美酒,而是火鍋。

眾所周知,四川人愛吃火鍋,無論酷暑難耐,或者寒冬臘月,吃著火鍋唱著歌,都別有一番滋味。古代的好吃嘴有沒有火鍋吃?他們使用什麼樣的炊具和蘸醬?

展覽還原了「舌尖上的中國」

正在四川博物院展出的「食味人間——飲食文化展」可以為你揭開答案。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四川博物院的118件/套文物,以時間為線索,還原了從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的人們「舌尖上的中國」,其中就包括漢代人吃的火鍋。

這個展覽裡不僅藏著古人餐桌上的智慧,還有不少關於美食的冷知識,被觀眾評價為一個「看餓了的展覽」,吃貨速來。不過,建議你刷展覽之前先填飽肚子。

漢代流行「小火鍋」

秦漢以來,高度的中央集權為實現大一統創造了政治保障,穩定的社會環境為人民帶來生活上的富足。人民安居樂業,青銅食器不僅出現在宗廟祭祀中,更是出現在宴飲樂舞的場景。

「清河食官」銅染器(國家博物館藏)

在川博「食味人間」展覽上,有一件來自國博的「清河食官」銅染器,是位於今山東、河北一帶的西漢時期清河國的食具,相當於漢代人涮食用的小火鍋。這件銅染器由爐及耳杯兩部分組成,爐為四蹄足,一端有供裝柄的圓銎,爐側口沿下刻銘文:「清河食官,右般(盤)重六斤十兩。」爐上承耳杯,杯側刻銘文:「清河食官,右,重一斤十一兩。」

染爐在漢代上層貴族階級中十分流行,有的為爐和杯2件組合,講究的還要在染爐底下加一個接炭火灰燼的承盤。比如,海昏侯墓出土的一套染爐就由耳杯、炭爐和底盤3部分組成,製作精緻,非常講究。文物專家孫機先生分析,這種組合成套的青銅器應該是一種飲食器具。

出土於海昏侯墓的西漢青銅染爐

「染」是古代調味品

古人把調味品叫做「染」。《呂氏春秋》記載,「染,豉醬也」,染杯中盛放的主要是以醬、鹽為主的調味品。展覽上銅染器下面配的爐子,則是為了加熱醬料。

染器的盛行,與先秦時期的飲食習慣有關。當時,用濡法製作肉食,在漢代較常見,有點類似於「幹煎」。首先,人們把肉熬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待水分蒸發後,製成類似於肉脯的樣子;然後,再蘸加熱的調料,讓肉脯變軟了之後趁熱品嘗。

染杯相當於現在吃火鍋之前調製的味碟。不同於現在味碟裡放些蔥蒜、香油,用以冷卻剛出鍋的肉食,便於大快朵頤,漢代人習慣用較燙的調料,所以須用染爐不斷地給調料加溫。這就有點像點不了鴛鴦鍋的時候,有人熱衷涮白肉,「重口味」的小夥伴只能在味碟裡旋轉跳躍,讓食物更加可口。

觀眾從這個展覽上了解飲食文化

分餐制可別「染指」

漢代始有關於火鍋的明確文獻記載,不過那時候火鍋被稱作「錐鬥」,是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美食。

秦漢時期沿襲先秦分餐就食的遺風,人們吃飯時會席地而坐。因為擺放食物的几案很低,盛裝器具又大又重,大家圍坐在一張几案上吃飯很不方便。所以,秦漢大多一人一桌,分餐而食。

川博工作人員介紹,漢代出土的青銅染器體量都很小,染杯的容量一般只有250—300毫升。整套染爐全器加起來,高度也不過在10-14釐米之間。宴飲時,大家一人一爐,隨涮隨「染」,是不是很講究?不過,你可千萬別碰到別人的染杯,如果不小心「染指」了別人的調料,那就貽笑大方了。

劉非愛吃「鴛鴦鍋」

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研究發現,漢代已有各式各樣的火鍋:從材料來看,不僅有青銅火鍋,還有鐵火鍋、陶火鍋;從用餐形式而言,除了展覽上展出的分餐制的染器,還有可以放不同料湯、煮不同菜品的鴛鴦鍋。

江蘇盱眙縣境內大雲山西漢墓出土的一件分格鼎,證明墓主、西漢江都王劉非是一個好吃嘴,而且他吃的還是「鴛鴦火鍋」。這個鼎很別致,打開蓋子之後,鼎內分布著5個錯落有致的小格子,中間圓格外面再分出4格。這種分格鼎與現在的九宮格火鍋異曲同工,造鼎的工匠將鼎分成5個區間,既方便有酸、辣、麻、鹹等不同飲食習慣的食客擁有不同的底料,又能讓雞鴨魚肉放在不同格子內避免串味,一鍋頂五鍋。

漢代分格鼎。(南京博物院藏)

《三國志·魏書·鍾繇傳》中有關於分格鼎的記載,並命名為「五熟釜」。東漢末年,曹丕賜給名臣鍾繇(音yáo)一個五熟釜,還在上面鄭重刻上銘文。由此推測,分格鼎應該是宮廷貴族享用的炊具。

劉非是漢景帝的五皇子。在吳楚七國之亂中,年僅15歲的劉非有勇有謀,主動請纓攻打吳軍。他在平定七國之亂的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令漢景帝十分欣慰,將其改封為江都王,還把他攻佔下來的吳國賞賜為封國。在富庶的吳國裡,劉非招攬天下豪傑,包括赫赫有名的董仲舒。

做一個安靜的好吃嘴,沒事涮涮鴛鴦鍋,會吃的劉非運氣不會太差,最終成為少數得以善終的諸侯。

相關焦點

  • 食器變化中的煙火人間
    原標題:食器變化中的煙火人間   民以食為天。粗樸的陶器、典雅的青銅、精緻的金銀器……正在四川博物院展出的「食味人間——飲食文化展」上,來自四川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的118件/套精美文物,栩栩如生勾勒出幾千年來中國食器的更迭,講述著時間的流轉和真實的煙火人間。
  • 在家自製香辣牛油火鍋,健康美味,配著冰鎮飲料,這吃法真過癮
    說到火鍋,估計沒幾個人不愛吃,冬天一家人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吃得熱火朝天;夏天吃著火鍋,配著健力寶檸蜜味冰鎮飲料,這又是另一種幸福。 在家吃火鍋,簡單方便,健康又美味,準備好家人愛吃的各種食材,燒上一鍋香辣牛油火鍋底料,燙上鮮嫩的肉片,新鮮的蔬菜,再蘸上愛吃的獨家秘制調味醬,美味又過癮。
  • 「左殽右胾、分餐而食」,看漢代的飲宴禮儀
    內容——注重秩序,享樂主義盛行1、從進食之禮看漢代主客之道⑴菜品擺放——左殽右胾《禮記·曲禮》中有關於漢代飲宴禮節的詳細記載:「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⑶科學的用餐禮儀——分餐而食由於漢代人有席地而坐的習慣與長幼尊卑分別排列的禮制,漢代飲宴上實行的是分餐制,一幅出土於雎寧縣九女墩漢墓中的宴飲圖就表現了當時分餐而食的情景。宴飲時,侍者會在各人的席位前擺放低矮的小食案,其上放置一些較為輕巧的餐具,那些大且重的餐具會被直接擺放在席外的地面上,飲宴開始時,侍者會將每道菜餚都裝在食盤中端上,食者僅進食屬於自己的食物。
  • 江海肥牛:源自秦川牛的火鍋美食(圖)
    秦川自古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氣候溫和,農耕發達,穀物豐腴;秦農視牛為寶,待牛至親,飼餵管理十分精心,常以玉米、麥麩、豆餅、油渣作精料補食;尤其在漢代引入了苜蓿為主料,使秦川牛更是健壯發達,肉味甘美香醇,品位高雅,比美國宣稱的穀物飼養早了兩千多年。雖然秦川牛個頭、生長速度不及國外名牛,但其肉細嫩香醇,回味無窮的獨特品質,毫不遜色於外國名牛!猶如進口的洋雞種,口味比三黃雞、清遠雞等土雞相差很遠。
  • 吃火鍋頭髮有味道怎麼辦 不洗頭怎麼去除火鍋味
    冬天是吃火鍋的季節,火鍋縱然好吃,但是火鍋遺留在身上的味道卻是大麻煩,以前覺得只是衣服上有味,用圍裙遮擋就沒事了,殊不知吃完火鍋,連頭上都是一股火鍋味,大冬天的又不想洗頭,有什麼辦法可以去掉頭髮上的火鍋味嗎?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5個祛除火鍋味的小竅門!絕對實用!
  • 「專家面對面」家裡實行分餐制應這樣做|在外就餐應自帶餐具|家有...
    專家面對面:家裡實行分餐制應這樣做重慶市健康教育所健康傳播部負責人郭田:在家裡面分餐首先要給每個家庭成員提供固定的碗筷,要用公筷公勺來夾盛飯菜到自己的碗裡面。家裡還可以設置一個監督員,比如讓小朋友來監督分餐的過程,提高分餐的效果。
  • 【地理視野】中國火鍋地圖,各式各樣的火鍋就是沸騰的中國味
    老北京銅鍋興於清朝,與「麻辣鮮香」的川渝火鍋不同的是,它僅在「鮮」字上做文章。紫銅鍋子注滿清水,最多放些蔥段、薑片、紫菜或者海米,去腥提鮮,絕不影響食材本味。清水火鍋,對食材的新鮮程度有著很高的要求。 羊蠍子火鍋
  • 火鍋及自助餐浪費如何才能成過去式
    「自助餐浪費的現象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為了避免被店員發現,有些顧客會把糕點碾碎在盤子裡,有的直接將未吃完的食物倒進垃圾桶,還有的顧客會用紙、西瓜皮、海鮮殼等將吃不完的食物蓋住……店員去提醒,還會惹得顧客不高興。」
  • 解析常見的火鍋底料味型
    作為火鍋的靈魂,火鍋底料是火鍋存在的意義。單就火鍋而言,想要享受它不僅可以去火鍋店堂食,也可以購買火鍋底料回家享受,甚至於投資開店做老闆。然而,不同地域或城市,因為口味的差異,喜歡的味型各有不同。那麼,常見火鍋底料味型有哪些呢?
  • 食中至味,人間煙火——寫在第三屆漢川河解豐收節後
    參加過三屆漢川河蟹豐收節,壓軸大戲:「吃在漢川」美食推介會,最讓人難以忘懷。唇齒留香間,根植於心裡的是這一方水土的人間煙火。世間,唯美食不可辜負!不論是藏在市井生活裡的百姓煙火,還是張揚在酒宴之上的美味佳餚,有時就是一個地區的符號,繞不開的人間食味。
  • 衣服上有火鍋味怎麼辦?教你一招,輕鬆去除身上的火鍋味
    大家好,這裡是妙招匯,現在正是冬季,天氣異常寒冷,去火鍋城吃上一頓美美的火鍋不僅可以大快朵頤,還可以祛除體內的寒氣,吃出一身汗水連小小的風寒感冒都會灰溜溜的離去,可謂是一舉多得。可是火鍋雖然好吃,卻會在咱們的衣服上留下火鍋味兒,走在大街上不免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尷尬!
  • 對面的吃貨看過來,鍋圈食匯火鍋底料大公開
    在這種冷到不想出門的日子裡,最適合約上三五好友,在家裡面吃上一頓火鍋。吃火鍋離不開火鍋底料,那來看看"國民火鍋"鍋圈食匯的網紅火鍋底料吧。首先是重慶老炮火鍋底料。作為火鍋的發源地—重慶,其地道的火鍋底料讓消費者有著愛不惜手的感覺,鍋圈食匯重慶老炮火鍋底料又麻又辣,能讓愛辣黨得到滿足。
  • 音樂+火鍋+美酒=杭城青年潮範夜生活!音樂潮火鍋先行者熊爸武林
    沒有喧鬧嘈雜的聊天聲  當音樂響起,這裡就是演唱會現場  可以靜靜聆聽也可以點播歌曲  吃著火鍋聽著歌的夢想就這樣輕易實現!  濃烈的「江湖味」瞬間驅散心中孤獨感    而且因為它品質好、氣孔少  不僅久煮不會浮起來  還不爛不散、越煮越進味  說比豆腐還嫩可一點都不誇張!
  • 吃火鍋時候經常叫的黃喉百葉毛肚是什麼
    說起火鍋那肯定是大家都吃過了,無論是在炎炎夏日還是瑟瑟寒冬都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美食,雖然病毒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傳說中的報復性消費也沒有到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從5月開始,餐飲行業將逐漸迎來復甦,而且可能會出現新一輪行業洗牌,那些不斷提升品牌、保持品牌競爭力的餐飲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 你知道牛油果醬和墨魚汁醬的味道麼,看看小哥品嘗五種國外調味醬
    調味醬就是用於協調各類食品的味道,以滿足食用者要求的醬狀調味品。現在的人吃東西喜歡加各種調味醬,調味醬卻是給人們帶來各種各樣的好處,做菜時可以加些調味醬來增加飯菜的香味,吃各種麵食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加些調味醬來使面試味道更豐富美味。這次小哥要來品嘗五款國外的醬料。
  • 羊肉火鍋的文化淵源
    羊肉火鍋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隆冬季節,幾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面對滋味純香的火鍋羊肉,小酌兩杯,那可真是人間幸事。羊肉火鍋歷史悠久,大部分資料顯示是元世祖忽必烈創造的。其實不然,食羊肉,用火鍋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 帶你尋找廣州正宗潮汕牛肉火鍋
    潮汕菜講究本味,追求好食材,對牛肉的每個部位都一絲不苟。潮汕不產牛羊,潮汕牛肉火鍋怎麼成為潮汕特產呢?潮汕牛肉火鍋有兩個堅持,一是現宰現賣,二是出神入化的刀工。切牛肉的刀工講究「快」、「準」、「狠「,手切的要點也有很多,厚薄要適中,有的部位薄切,這樣的肉吃起來輕、嫩。有的部位厚切,吃起來有嚼勁,很有滿足感。
  • 冬季溫度低烏龜不愛吃食,加溫飼養時有溫差,怎樣才能養好烏龜?
    在冬季買入烏龜,無論是直接冬眠,還是加溫飼養,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直接冬眠,我們並不清楚之前烏龜是如何飼養的,體質狀況如何,是否有隱性疾病等,貿然冬眠風險較大。而加溫飼養,溫差控制不好容易生病,同樣困難重重。因此,冬季並不是一個適合入龜的季節,買龜需要等到春暖花開後。但是總有些朋友經不住誘惑,在冬季買了烏龜,面臨飼養難題。
  • 天冷了吃頓火鍋暖暖身子!長春這6家火鍋店帶你吃遍全國~
    高麗王朝醬湯牛排火鍋在朝鮮族原醬湯的基礎上,又添加了17味調料,醬香濃鬱層次豐富的醬湯是高麗王朝牛排火鍋的秘密王牌。牛排火鍋,怎麼能少了牛排這個主角!精選皓月的排酸牛排,塊大肉多,煮的越久牛排越是軟爛,一大口肉吃下去,別提有多舒坦。
  • 常見火鍋種類,美味的火鍋要怎麼做?
    「火鍋的誘人之處就在於其味,而味則來自於火鍋滷汁。」火鍋是著名的美食,那麼關於火鍋的做法是怎麼樣的呢?怎麼樣簡單又快捷的學習火鍋呢?讓貓咪君帶你學習一些關於火鍋的小常識吧。川味火鍋品種繁多,但其基礎湯有兩種。一種是紅汤滷,一種是清汤滷。紅汤滷就包括火鍋油、火鍋底料和紅湯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