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溫度低烏龜不愛吃食,加溫飼養時有溫差,怎樣才能養好烏龜?

2020-12-04 鶇龜先生

冬季氣候寒冷,自然環境下是烏龜的冬眠期。在冬季買入烏龜,無論是直接冬眠,還是加溫飼養,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直接冬眠,我們並不清楚之前烏龜是如何飼養的,體質狀況如何,是否有隱性疾病等,貿然冬眠風險較大。而加溫飼養,溫差控制不好容易生病,同樣困難重重。因此,冬季並不是一個適合入龜的季節,買龜需要等到春暖花開後。但是總有些朋友經不住誘惑,在冬季買了烏龜,面臨飼養難題。最近就有幾位朋友,向鶇龜先生反映他們新買的烏龜不願吃東西,例如「地圖買回來一周多了,一直待在水裡從不上岸,也沒看到它們吃過東西,該怎麼辦?」、「在三亞買個小烏龜,帶回來也不咋動,也不咋吃東西」、「小龜現在不進食,也不冬眠」等。其實不願吃食,僅僅是冬季養龜中面臨的常見問題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問題也非常多。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方面的問題,供有此困惑的朋友們參考。

一、冬季烏龜為何不願吃食?

烏龜是變溫動物,身體各器官的發動機是溫度,其活動和消化能力與溫度直接相關。溫度高時烏龜活躍,消化能力好;溫度低時,烏龜不活躍,消化能力弱。表現在進食上就是,夏季高溫季節烏龜愛吃食,進入秋季後開始變得不愛吃食;當溫度低到一定程度,則直接停食,進入冬眠狀態。溫度與烏龜活動和消化(進食)之間的關係,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見,當環境溫度低於20℃以後,自然狀態下烏龜就開始少食或停食;溫度低於15℃,就徹底停食,逐漸進入冬眠狀態。自然條件下,就算是地處熱帶的海南島,冬季氣溫也就是15-25℃左右,並不是烏龜的活躍進食期;而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亞熱帶地區,冬季無供暖,正是烏龜冬眠的季節;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雖然冬季城區室內有供暖,但室溫一般在20℃左右,也不屬於烏龜活躍進食期。也就是說,在自然環境下,冬季全國各地的溫度,都是不符合烏龜活躍進食條件的。是冬季溫度低,造成了烏龜不愛吃食。

因此,在冬季烏龜不願意吃食,是一種正常現象,主要是因為溫度低,達不到活躍進食的溫度。要想烏龜在冬季能活躍進食,只要將溫度提高到25攝氏度以上就可以了,這通常藉助加熱棒,加溫飼養來實現。但冬季氣候寒冷,加溫飼養以後,溫暖的水溫和低冷的氣溫之間,不可避免會產生大的溫差。而烏龜是變溫動物,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經驗表明,當烏龜生活的環境溫差超過3℃,就非常容易帶來病變,如感冒、肺炎、白眼病、消化紊亂、腸炎等。因此,冬季加溫飼養也不簡單,需要控制好溫差,否則烏龜容易生病。那麼在冬季,如何才能在加溫的條件下,控制好溫差,養好烏龜呢?

二、冬季如何控制好溫差,加溫養好烏龜?

在冬季養龜,溫度低時,通常要利用加熱棒加溫飼養,這要面臨氣溫和水溫之間的大溫差問題。而烏龜這種動物,偏偏又對溫差敏感,溫差稍大一點就容易生病。因此,在冬季加溫飼養烏龜,核心的問題就是控制好溫差。那麼要如何才能控制好溫差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在什麼情況下才容易產生溫差,然後再有針對性的解決即可。具體來說,加溫養龜產生溫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氣溫(室溫)和水溫之間的溫差

水是常見的固體和液體中比熱容最大的物質,相同條件下,吸收或釋放相同的熱量,水溫變化最緩慢(升溫或降溫)。這種特性導致在水和空氣之間,具有天然的溫差。如果使用加熱棒加溫,則水溫和氣溫之間的差異就更大。此時如果經常性的出水、入水,烏龜在水溫和氣溫之間頻繁轉換,就非常容易因忽冷忽熱、溫差過大而生病(感冒、肺炎、白眼病、消化不良、腸炎等)。

解決氣溫(室溫)和水溫之間的溫差,方法也簡單,只要為龜缸加一個半封閉的蓋子就可以了。例如可以用蓋子將龜缸蓋住三分之二以上,或使用帶有透氣孔的蓋子蓋住龜缸。由於水和空氣之間具有關聯性,氣溫高了對水有加熱作用,水溫高了對相鄰的空氣同樣具有加熱作用。冬季我們加溫飼養烏龜時,水面附近的溫度原則上也是高的,和水溫差不多。但在龜缸敞開環境下,空氣是流通的,很快就和周邊的冷空氣混合,使得溫度下降。而給龜缸加上一個蓋子,營造出半封閉的環境,就可以阻隔龜缸中空氣與外界交換的速度,起到保溫作用,以此避免水溫和氣溫之間產生大的溫差。

(2)曬背和曬臺帶來的溫差

烏龜骨骼和殼的主要成分是鈣質,而鈣的積累需要陽光。具體來說,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助於維生素D3的合成。而維生素D3能提高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同時也可以促進生長和骨骼的鈣化,因此經常曬背對於烏龜骨骼和龜殼的發育極為重要。同時,紫外線也具有殺菌除蟲作用,經常曬背也有助於殺滅體表細菌和寄生蟲。因此,曬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凡事都要講究實際情況,冬季加溫飼養給烏龜曬背,很多時候是弊大於利,容易產生大溫差,進而帶來疾病。

冬天烏龜曬背的光源,從來源看主要有陽光和人造光兩類。利用陽光曬背,實際效果十分有限。這是因為,冬季烏龜養在室內,曬背需要隔著玻璃窗,烏龜接受的是透射光而非直射光。經過玻璃的層層過濾,紫外線大部分被屏蔽,曬背只有加熱的效果。由於水和空氣之間的巨大比熱容差異,導致曬背時空氣升溫很快,烏龜體溫也隨之升高。曬背後再次入水,就是一次由熱到冷的驟然變化,體質稍差一些的烏龜,就容易因此而生病。因此,冬季室內利用陽光曬背,不僅幾乎沒有效果,而且還容易因溫差大而帶來烏龜生病。那麼人造光源曬背又如何呢?

曬背燈這類人造光源曬背,產生的溫差比陽光更快、更大。陽光對空氣的加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烏龜曬背時體溫上升也較慢。而曬背燈不同,屬於局部、近距離加熱,曬臺周邊的溫度在短時間內很快升高,這樣產生的溫差,比陽光曬背時更大,更容易生病。

烏龜曬背就離不開曬臺,在冬季龜缸中曬臺的存在,也常常是產生大溫差的來源。烏龜是兩棲動物,在曬背時會爬上曬臺,平時休憩也經常呆在曬臺上。同樣由於曬臺比熱容小於水,導致有陽光或曬背燈照射時,曬臺快速升溫,溫度比水溫高;而無陽光或曬背燈時,降溫也快,溫度比水溫低。烏龜在爬上、爬下曬臺的過程中,同樣面臨忽冷忽熱問題,容易因此而生病。

為解決上面的溫差問題,可以撤掉曬臺、不曬背,以此防止烏龜頻繁出入水帶來的溫差。曬背的作用是為了增強烏龜體質,對烏龜骨骼和龜殼發育確實重要。但冬季養龜,曬背容易帶來大的溫差,弊大於利,確實不推薦曬背。這就如我們都知道,經常戶外鍛鍊有助於身體健康,然而在暴風雪或霧霾天氣,就不適合戶外鍛鍊,因為弊大於利。冬季給烏龜曬背基本也是如此,曬背於烏龜而言,在冬季屬於錦上添花,冬季幾個月不曬背烏龜不會死。然而,因為強行曬背,卻非常容易導致烏龜感冒、肺炎,這就得不償失了,很可能會造成烏龜死亡。因此,在冬季養龜中,撤掉曬臺、不曬背,讓烏龜一直呆在水中,因為只有水這一種介質,溫度就不會忽冷忽熱,自然也就不容易生病。如果有朋友對曬臺比較鍾愛,不想撤掉,那就退而求其次,建議降低曬臺高度,將曬臺浸沒於水中,保證烏龜在曬臺上時,除龜殼外其他身體部分仍在水中即可。

(3)換水帶來的溫差

烏龜在水中生活,進食和排洩都在水中進行。時間久了,龜糧殘渣和烏龜糞便等物質的腐敗,難免會讓水質惡化。因此,換水是養龜繞不開的一個問題,冬季同樣也不例外。冬季養龜,特別是加溫飼養時,水溫要比室溫高許多。換水時如果不注意,直接將室溫冷水加入龜缸,就可能帶來換水溫差。差異超過3℃,也容易因溫差過大而生病。

為解決上述換水時產生的溫差問題,可以備一個溫度計,在換水前測量好原水和新水的溫度,做到等溫換水就可以了。同時,也要注意換水量和頻率,儘量減少換水次數和單次換水量,這些都可以減少換水溫差,同時也可以避免換水帶來的水質波動過大。

(4)把玩不當帶來的溫差

很多人出於對飼養的烏龜過於「喜愛」的原因,經常有將烏龜從龜缸撈出,拿在手中把玩的習慣。這在夏季可能問題不大,但在冬季卻非常容易因此而帶來溫差過大問題。這種情況下溫差的產生,主要在於兩個方面。其一是拿出、放入水中的過程中,水溫和氣溫之間的溫差;其二是在手上把玩時,人體手溫的影響,這點很多人都忽視了。人體正常溫度是37℃左右,這一溫度我們並無特別感覺,然而對變溫動物烏龜而言,在冬季這屬於典型的高溫。在手上把玩時間越長,隨著人體溫度的加熱,烏龜體溫越高,再放入水中時產生的溫差就越大。

許多朋友認為經常把玩烏龜,有利於培養和烏龜互動。其實並非如此,烏龜非常膽小,並不喜歡別人把玩,嚴重的還有可能帶來應激反應。培養和烏龜的互動性,可以通過用手餵食來實現。冬季人體手溫和水溫之間動輒有十幾度的溫差,經常拿出把玩,烏龜因此患病的機率非常大。因此,冬季請儘量避免用手把玩烏龜。

(5)特殊情況下產生的溫差

使用加熱棒加溫飼養,需要24小時供電,保證加熱棒正常工作。而在特殊情況下,也會帶來意外溫差的產生。例如停電導致加熱棒無法工作,這種情況不常見,但也是存在的,例如供電公司例行線路檢修,就需要停電。加熱棒因為故障停止工作,也會造成溫差(也有可能是因為故障,直接將烏龜煮成了烏龜湯)。以上這些,都屬於典型的特殊(意外)情況下產生的溫差,儘管發生機率低,但一旦發生,對烏龜而言可能是致命的,對此也應該有所考慮。

綜上所述,冬季加溫飼養烏龜時,水溫和氣溫之間存在天然溫差,烏龜曬背、頻繁上下曬臺,換水時沒有等溫,以及把玩不當等情況,都容易產生溫差。建議給烏龜缸加上一個半封閉的蓋子,撤掉曬臺、不使用曬背燈曬背,等溫換水,以及不把玩烏龜,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大溫差的產生,進而避免冬季加溫飼養時烏龜生病。

三、結語

烏龜作為變溫動物,其活動和消化能力與溫度直接相關。冬季由於氣候寒冷、溫度低,不滿足烏龜活躍進食的溫度條件,因此烏龜普遍不愛吃食,這是正常的現象。要想烏龜愛吃食,就要使用加熱棒,將飼養水溫加熱到25℃以上。但加溫飼養,容易產生溫差大問題,原因主要在於水和空氣之間比熱容的差異,產生水氣之間的溫差;曬背加熱曬臺及周邊的空氣,因此產生溫差;換水時,原水與新水溫度不一致,產生換水溫差;冬季不當把玩,也容易產生溫差。

建議給烏龜缸加上一個半封閉的蓋子(不透氣的蓋子蓋住三分之二以上,或者使用帶透氣孔的蓋子全蓋住),以此隔段缸內空氣和外界的充分流通,達到保溫、縮小溫差的作用。冬季加溫養龜曬背弊大於利,撤掉(或淹沒)曬臺,不曬背,同樣可以避免產生大溫差。換水時注意等溫換水,儘量減少換水量和換水頻次,避免產生換水溫差。因人體溫度顯著高於烏龜,在冬季儘量避免把玩烏龜,也可以防止由此帶來的溫差。

冬季溫度低,不加溫烏龜不愛吃食,但加溫容易產生大溫差,這是一個矛盾。由於烏龜對溫差敏感,超過3℃以上的溫差即有可能帶來疾病,因此冬季加溫養龜,首要的任務就是防控溫差。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有可能保證烏龜在冬季不生病。

【特別說明】:鶇龜先生,堅持分享有價值的烏鶇、烏龜和原生魚實操飼養經驗與心得體會,歡迎關注。本文原創首發於頭條,歡迎以轉發的形式分享,但請勿搬運抄襲,謝謝理解。

相關焦點

  • 北方室內冬季有暖氣烏龜不冬眠怎麼辦?詳解冬天供暖烏龜飼養方法
    這純粹是飼養方法和環境帶來的結果,並非是冬眠或不冬眠的原因。綜上所述,烏龜是否要冬眠,建議還是要由環境溫度來決定,適合冬眠則冬眠,不適合冬眠就不用。冬季室內有暖氣,如果溫度不適合,就沒有必要強行冬眠。而且家中有暖氣,就算能找到一些溫度低的地方,例如家中北陽臺、儲物間等,溫度一般也不會低於10℃。
  • 烏龜冬天加溫飼養時,該不該放曬臺呢?今天就來告訴你
    烏龜冬天加溫飼養時,該不該放曬臺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養龜的朋友。不放曬臺怕烏龜腐皮腐甲,放了曬臺又怕溫差過大烏龜生病,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關於加溫時要不要放曬臺,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
  • 溫度、溫差對於烏龜的影響?掌握這兩要素,你的烏龜便健健康康
    溫度真的對烏龜來說有這麼重要嗎?很多朋友總嫌我說溫差溫差的,溫差對於烏龜來說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溫差是指在一天中,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差值。一天中,烏龜也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當溫差過大時,烏龜也會因溫度的差異而感冒、肺炎等龜病。那我們怎樣來預防烏龜生病呢?當溫差大時,首先我們應當使用大容器飼養,多放水,因為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水的溫差相對較小,所以大容器多放水養龜,可以減少溫差對烏龜的影響。
  • 家裡供暖了,能在暖氣片上養烏龜嗎?冬季暖氣片加溫養龜注意事項
    一、暖氣片溫度不穩定,不建議直接將烏龜放在上面飼養鶇龜先生並不建議直接在暖氣片上養龜,這樣烏龜容易因為溫差大而生病。雖然從設計上來說,供暖系統是恆溫的。但設計和實際並不一樣,供暖企業會根據室外溫度調整鍋爐運行時間,不是24小時都在供暖,且天冷的時候會提高供暖溫度,反之降低供暖溫度。
  • 住手,不要被烏龜的呆萌和價格便宜所迷惑,冬季不適合買龜,直接冬眠...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冬季氣溫低,本身就不適合烏龜生存;同時溫度變化劇烈(溫差大),烏龜也容易因應激反應而生病;再者來說,冬天的烏龜,基本都是別人挑剩下的,選擇面窄,品質普遍不好。 1、冬季氣溫低不適合烏龜生存 烏龜是典型的變溫動物,即俗稱的冷血動物,其生命活動能力與溫度高低直接相關。
  • 怎樣才能養好烏龜,真是個大課題啊
    經常有龜友也是在後臺留言:怎樣才能養好龜呢?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小編個人覺得真的不好回答,這可是一個大課題啊,沒有個充分的論點論據,都不足以讓人信服。龜類養殖業也是從不成熟到逐漸的規模化成熟化,龜的存活率繁殖率也是越來越高。誰不希望一上手就可以有高存活率呢,減少損失,但很多東西都需要一點點的積累才是。怎樣才能養好龜?
  • 怎樣才能養好烏龜,真是個大課題啊
    經常有龜友也是在後臺留言:怎樣才能養好龜呢?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小編個人覺得真的不好回答,這可是一個大課題啊,沒有個充分的論點論據,都不足以讓人信服。龜類養殖業也是從不成熟到逐漸的規模化成熟化,龜的存活率繁殖率也是越來越高。誰不希望一上手就可以有高存活率呢,減少損失,但很多東西都需要一點點的積累才是。
  • 烏龜冬眠清腸是必須的嗎?冬眠前要怎樣正確給烏龜清腸?
    這裡面有個所謂四季溫度規律問題,具體說就是,最適合烏龜的溫度範圍是25-35度(也有說是28-32度),此時烏龜最活躍,消化能力也最強;而在20-25度這個範圍內,則屬於較適宜溫度,各方面機能尚可;但當氣溫下降到20度以下時,烏龜的各項機能就逐漸降低,也逐漸停食了;當氣溫進一步下降到15度以下,烏龜就要準備冬眠了,此時通常不吃不喝,也不睡;在5-10度,烏龜進入深度冬眠狀態。
  • 怎樣才能養好烏龜,是個要深思的問題,你覺得呢?
    經常龜友也在後臺留言:怎樣才能養好龜呢?其實小編個人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沒有充分的論據,就不夠有說服力。烏龜養殖業也從不成熟到逐漸大規模成熟,烏龜的成活率和繁殖率也越來越高。誰不想一上手就有很高的存活率,減少損失,但很多東西都需要一點積累。怎樣才能養出一隻好的烏龜呢?我個人認為,這裡應該有兩層含義。
  • 烏龜為什麼不吃食物?不吃食應該怎麼辦?
    秋季烏龜不愛吃食的原因,最近不少朋友反映自己的烏龜不愛吃食了。今天,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烏龜不吃食,要分幾種情況來看,烏龜是變溫動物,消化能力也與溫度有直接的關係。高溫胃口好,愛吃食,低溫胃口不好,不愛吃食。也就是說,首先要看你那裡的溫度。25度以上烏龜是正常吃食的,20度以下烏龜食慾顯著減退,如果你那地方平均溫度25°以下,不愛吃正常。
  • 冬季烏龜怎麼養?冬天養龜注意事項!家養的烏龜如何安全過冬?
    那麼烏龜冬天怎麼養?氣溫降至13℃以下時,龜龜便開始進入冬眠,這個時候儘量就不要區移動它。 整個越冬期間,頭尾四肢均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食不動不排洩,直至出蟄才移動位置。 若環境不適時,則難於入蟄。烏龜的冬眠溫度在1-10℃是適宜的。高於10℃很易引起龜的甦醒,從而消耗體力,而造成龜的體質下降,於來年的生長繁殖都不利。
  • 烏龜不吃食怎麼辦?
    烏龜不吃食的原因有哪些?烏龜不吃食會影響健康和生長,對於不吃食的烏龜,應該及時分析原因,並採取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處理。1、氣溫太低導致不吃食一般情況下,氣溫在25度以下時,烏龜的食慾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沒有食慾。所以,正常情況下,烏龜冬眠甦醒後要根據溫度的高低來分析烏龜應否吃東西。如果氣溫較長時間(3天以上)在25度以下,烏龜不吃東西一般都屬於正常;如果氣溫較長時間(3天以上)高於25度烏龜仍然不吃東西,就不正常了。
  • 不知你養的烏龜能否冬眠及怎樣冬眠?詳解各種烏龜冬眠方法優缺點
    只有淘汰掉劣勢基因,才能保留下最優的基因,使得烏龜長久繁衍下去。但家養烏龜,我們是作為寵物來飼養的,無論身體健康如何,自然都不希望它死亡。因此,到了冬眠前,就要學會判斷自己所養的烏龜,到底是否適合冬眠。能冬眠的,安排冬眠;不能冬眠的,就要準備加溫飼養。
  • 秋冬季節要及時撤除烏龜曬臺,以防止烏龜因曬臺而生病
    如果經常變化,烏龜通常是難以忍受的。對於溫度的變化,同樣也是如此。無論是低溫還是高溫,烏龜都已經進化出了適應的機制。但是對忽冷忽熱的溫度,卻缺乏適應能力,通常溫差大的話,非常容易生病。各種感冒或腸道問題,也多數和溫差變化大有關。因此,烏龜的飼養過程中,對於溫差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溫差對烏龜通常是致命的影響。
  • 熬過了漫長的冬季,卻在春天倒下了?烏龜過冬要注意什麼?
    【前言】昨天給大家談了小烏龜究竟要不要冬眠?今天繼續給大家談談烏龜過冬加溫的注意事項,希望對龜友們的龜龜平安過冬有所幫助!而不安排冬眠的幼龜最重要的就是怎麼加溫保暖了。,這樣龜龜在加溫過冬中也能夠更有保障。
  • 烏龜加溫過冬有哪些優缺點呢?看完這些你就全明白了
    先來說說烏龜加溫過冬有哪些優點安全係數高加溫過冬是比較安全的過冬方式,我們把環境溫度加熱到烏龜適宜的區間,日常的飼養和平時沒有太大區別,烏龜的攝食、活動都保持在正常的水平。這樣有利於我們隨時觀察烏龜的狀態,也避免了烏龜在自然冬眠時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突發狀況。成長速度快在加溫過冬期間,我們可以正常地進行餵食,烏龜不會停止生長。而且因為溫度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烏龜的攝食量可能還會較平時有所提升,生長速度自然會比冬眠的烏龜快得多。
  • 冬季加溫飼養龜,也有很多潛在危機
    冬季的到來,並不是所有的龜都會冬眠的。有些龜友希望在冬季也有龜的陪伴,於是選擇了加溫飼養;還有一些熱帶龜,本身命裡就沒有冬眠二字,所以在我們有冬季的溫帶地區,它們多是無法正常過冬的,於是也需要加熱才能安全過冬。
  • 春節回家過年,家中飼養的烏龜要怎麼處理才好?這篇文章有答案
    2、正常飼養或加溫飼養的烏龜中國地域廣闊,冬季氣候各地有所不同。對於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冬季氣候寒冷,城市區域集中供暖, 農村也都有各自獨立的採暖方式,室溫基本都能保持在20℃以上,烏龜沒有冬眠的條件,多是正常飼養的。
  • 烏龜不吃食的原因有哪些?烏龜不吃食怎麼辦?
    但是不在冬眠期時,有些烏龜還是不吃食,那烏龜不吃食的原因有哪些?烏龜不吃食怎麼辦?  烏龜不吃食的原因有哪些?  1、溫度不夠高,龜龜在20℃左右的時候才會吃東西,但17℃左右時它也偶爾會有求食的欲望,別餵它,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  2、龜龜可能得了胃腸炎,需要藥物的治療,龜龜如果一直不吃飯,需要用葡萄糖和一些維生素浸泡,給他補充能量,同時配合藥物治療。  3、水深不夠。
  • 烏龜感冒有什麼症狀?烏龜感冒應該怎麼治療?
    即使烏龜容易飼養,我們在飼養過程中也難免會生病,我們作為普普通通的人都會有小病小災,同理烏龜也不例外,而感冒也是烏龜比較容易得的疾病之一。烏龜的感冒常見於春秋季節,主要是由於季節交替所引起的溫度變化不穩定造成的,同樣室內或飼養箱內通風不暢通也會引起感冒。